七年级地理上册期中复习基础知识汇总。
与同学们谈地理
1.解释下列现象的原因:
1)我国江浙一带气候温暖湿润,有载桑养蚕的历史。这里生产的丝绸服装享誉世界。
2)日本人爱吃鱼,市场上的海产品种类繁多。(日本是一个岛国,四面环海,有发展渔业的有利条件。)
2.学习地理有什么用:
1)学习地理,使我们懂得欣赏和尊重人类生活的世界。
2)学习地理,使我们具备全球观念和环境意识。
3)学习地理,使我们学会用综合和动态的眼光分析问题。
4)学习地理,使我们掌握分析地理问题的多种技能。如:读图、用图等。
3.怎样学好地理?勤于思考,勤于记忆,学会读图、用图、绘图,及时反思、归纳、总结,学以致用。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p4)
1.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2πr≈4万㎞),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3.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天圆地方太阳和月亮形状,推测地球是个球体地球是一个球体。
4.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
1)海边看帆船从远方驶来,先看到桅杆,后看到船身;(2)月食(地球的影子挡住了月亮);(3)麦哲伦环球航行;(4)地球卫星**。
二、地球仪。
1.地球仪:地球仪是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且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成的地球模型。
2.地球仪(p5)
1)地轴:地球自转轴,北段始终指向北极星方向。
2)北极:地轴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3)南极:地轴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4)纬线:与地轴垂直并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5)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三、经纬线和经纬度。
1.经线和纬线(p5—p7)
2.纬度和经度(p5—p7)
3.特殊的经纬线。
1)特殊的纬线。
0°纬线(赤道)—最长的纬线,长约4万千米。南北半球的分界线。②23.
5°纬线—回归线,热带和温带分界线。太阳垂直照射的最北界限。在地图上用虚线表示。
③66.5°纬线—极圈,温带和寒带分界线。有无极昼极夜的分界线。
在地图上用虚线表示。④90°纬线—南北极点。
2)特殊的经线。
0°经线(本初子午线)—东西经分界线,东西经度起点线,此线以东是东经,此线以西是西经。②180°经线—东西经分界线,东西经度止点线。此线以东是西经,此线以西是东经。
20ow 和160oe经线—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ow经线以西为西半球,以东是东半球;160oe经线以西是东半球,以西是东半球。
4.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p7—p8)
1)南北半球的划分:以赤道即0°纬线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
2)东西半球的划分:以20ow 和160oe经线所组成的经线圈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这样划分可以避免把欧洲和非洲的一些国家分在两个半球上。
判断方法:大大为东,小小为西(大于160oe的东经度在西半球,其他东经度在东半球;小于20ow的西经度在东半球,其他西经度在西半球。)0°经线在东半球,180°经线在西半球,20°w和160°e在东西半球的分界处(既不在东半球,也不在西半球)。
5.高、中、低纬的划分。
1)低纬:0°-30°;(2)中纬:30°-60°;(3)高纬:60°-90°。
四、经纬网(p9)
1.定义:在地球仪或者地图上,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组成的网格,叫做经纬网。
2.应用:在经纬网上确定地球表面任一地点的经纬度位置。
3.判读方法:①确定经线、纬线:直线型经纬网中横纬竖经;其他经纬网(南北极地区)看线条的相互关系,相交或最终会相交的线条为经线,始终平行的是纬线。
判断东、西经,南、北纬:有0°的可以直接判断,0°经线以东是e、以西是w,0°纬线以北是n、以南是s;没有0°经线或纬线的经纬网根据数值的增加方向来判断—数值向东增为东经(e),数值向西增为西经(w),向北增为北纬(n),向南增为南纬(s)(注:判断的起点,要依据此图的经(纬)度间距来确定)。
书写:纬度在前,经度在后。北京(40°n,116°e)注意:(0度纬线、经线、180度经线不需要代号)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的自转(p11)
1.定义:地球围绕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做地球的自转。
2.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观察呈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观察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3.周期:一天(24小时)。
4.地理意义。
1)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2)昼夜交替:地球是不透明的球体,朝向太阳的半球是白天,背向太阳的半球是黑夜,形成昼夜现象。随着地球不停地自转,地球表面就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
白天和黑夜的交界线为晨昏线。由白天转向黑夜的线叫做昏线,由黑夜转向白天的线叫做晨线。
3)时间的差异:
地方时。a定义:地球每24小时自转一周(360°),即1小时转过15°,经度不同的世界各地,时刻就不同,这种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为地方时。
b特点:由于地球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地方时东早西晚,越往东日出越早,时间越早;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每隔1°,地方时相差4分钟;同一条经线上的各点的地方时相同。
时区和区时。
a时区:国际上规定每隔经度15°划分为一个时区,把全球经度划分为24个时区。以0°经线为**经线,向东、西各跨7.
5°作为一个时区,称为中时区(或零时区)。在中时区以西,依次划分为西一区至西十二区;在中时区以东,依次划分为东一区至东十二区。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各跨7.
5°合为一个时区,成为东西十二区。180°经线是东西十二区的**经线。
b区时:每个时区**经线的地方时,即为本时区的区时。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1小时。
北京时间:以120°e地方时作为东八区区时,它也是我国各地统一的标准时间。
区时的计算。
a东加西减:向东过一个时区加一个小时,向西过一个时区减一个小时。
b公式:所求区时=已知区时+ 两地时差(东加西减)
c向东跨过180°经线(国际日期变更线),时间不变,日期减一天;向西跨过180°经线,时间不变,日期加一天。
二、地球的公转(p13—p14)
1.定义:地球围绕太阳的运动,叫做地球的公转。
2.方向:自西向东。
3.周期:一年(365天)。
4.特征:地球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地轴与公转轨道面之间总保持66.5°的夹角;地轴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北极总指向北极星附近。
5.地理意义。
1)太阳直射点的南北回归运动(南北回归线上,一年有一次太阳直射;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
2)昼夜长短变化。
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时,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时,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球昼长夜短。
北半球,夏至日(6月21或22日)白昼最长,越往北白昼越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发生极昼现象;冬至日(12月22或23日)白昼最短,越往北白昼越短,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发生极夜现象。6.22-12.
22,北半球白昼变短;12.22-来年6.22北半球白昼变长。
南半球,6.22白昼最短,越往南白昼越短,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发生极夜现象;12.22日白昼最长,越往南白昼越长,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发生极昼现象。
6.22-12.22,南半球各地白昼变长;12.
22-来年6.22南半球各地白昼变短。
3)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
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角是90°,正午太阳高度角自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两方递减。
北半球北回归线以北各地,6.22日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最大值,12.22日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最小值。
南半球南回归线以南各地,6.22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最小值,12.22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最大值。
4)四季知识归纳:
5)五带的划分:根据各地获得太阳热量的多少而划分。(p14)
第三节地图的阅读。
一、学会阅读地图(p18)
1.地图:地图是运用各种符号,将地理事物按一定比例缩小以后表示在平面上的图像。
2.地图的“语言”:比例尺、方向、图例。
3.比例尺。
1)定义: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2)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3)表达方式 ①文字式:图上1cm代表实地距离40km
数字式:1:4000000或1/4000000(1km=1000m=100000cm)③线段式: (最直观)
七年级地理上册期中知识点
七年级地理上册期中复习基础知识汇总。与同学们谈地理 1 学习地理有什么用 1 学习地理,使我们懂得欣赏和尊重人类生活的世界。2 学习地理,使我们具备全球观念和环境意识。3 学习地理,使我们学会用综合和动态的眼光分析问题。4 学习地理,使我们掌握分析地理问题的多种技能。如 读图 用图等。3 怎样学好地...
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知识点汇总
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知识点汇总1 概念 地轴 地球始终不停地围绕着一个假想的轴运转,这个假想的轴叫地轴。两极 地轴穿过的地球表面的两个交点叫两极。对着北极星方向的是地球的北极,另一点是地球的南极。北极是地球的最北点,南极是地球的最南点。赤道 地球仪上与两极距离相等的大圆圈叫赤道,其长度约为4万千米。纬...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
1 赤道是地球仪上最长的纬线圈。2 南北半球的界线是赤道 3 东西半球的界线是 20e 和 160w 4 比例尺方向和图例是地图的基本要素。5 在地图上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常用的方法是用等高线来表示。6 七大洲中面积最大的是亚洲 面积最小的是大洋洲 7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岛屿是格陵兰岛 8 四大洋中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