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自主检测题 24

发布 2023-02-25 17:52:28 阅读 2644

初中语文试卷。

灿若寒星整理制作。

四川省宜宾市六中。

2011-2012学年七年级(下)期末自主检测语文题(24)

一、积累与运用(14分)

1、按要求默写(10分)(小心别写错字)

1)《木兰诗》中夸张地形容行军迅速的诗句是。

2)我笔尖一动,流泻下一时的感受3)正是江南好风景4)江山代有才人出5青山独归远。2、口语交际练习(4分)

张军同学到校图书室去还书,管理员接过书翻了一下说:“呀!张军同学看书可真认真,书上划了那么多杠杠,有的还作了旁批呢!”张军听了,怪不好意思。①管理员的言外之意是:(2分)

如果你是张军,你应该怎样说:(2分)二、文言文阅读(1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

灿若寒星。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3、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2分)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②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4、下列句子中,属于正面描写的有();属于侧面描写的有:()3分)a.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b.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c.自是指物作诗立就d.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e.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f.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5、对“世隶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世隶耕”的意思是“世代以种田为业。”

b.“世隶耕”铺垫“未尝识书具”,衬托方仲永天资非凡。

c.“世隶耕”暗示了方仲永的父亲由于未受教育而眼界狭小,同时为下文的“不使学”埋下伏笔。

d.“世隶耕”暗示了方仲永由于出身低徽而将“泯然众人”的可悲结局。6、事实上,方仲永如同常人的原因有很多,其一,从乡邻的角度来看。

;其二,从其父的角度来看其三,从方仲永本人来看引号内填原文)(3分)三、现代文阅读(42分)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一)(14分)

渐渐它胆子大了,就落在我的书桌上。

它先是离我较远,见我不去伤害它,①,

我只是微微一笑,依旧写东西,它就放开胆子跑到稿纸上,绕着我的笔尖蹦来蹦去;跳动的小红爪子在纸上发出“嚓嚓”响。

我不动声色地写,默默享受着这小家伙亲近的情意。这样,它完全放心了,索性用那涂了蜡似的、角质的小红嘴,“嗒嗒”啄着我颤动的笔尖。我用手抚一抚它细腻的绒毛,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

白天,它这样淘气地陪伴我;天色入暮,它就在父母再三的呼唤声中,飞向笼子,扭动滚圆的身子,挤开那些绿叶钻进去。

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惊跑它。呆一会儿,扭头看,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银灰色的眼睑盖住眸子,小红脚刚好给。

灿若寒星。胸脯上的绒毛盖住。我轻轻抬一抬肩,它没醒,睡得好熟!还呷呷嘴,难道在做梦?我笔尖一动,流泻下一时的感受: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7、文段中第2自然段①②③处应分别填入一句话,在相应的地方填入字母。(2分)a.俯下头来喝茶b.然后蹦到我的杯子上c.便一点点挨近d.再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

8、作者说“我不动声色地写,默默享受着这小家伙亲近的情意。这样,它完全放心了…”:6分)

联系上下文看,“这小家伙亲近的情意”具体表现在什么地方?

作者用“小家伙”来称呼珍珠鸟,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它完全放心了”具体表现在什么地方?

9、呆一会儿,扭头看,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银灰色的眼睑盖住眸子,小红脚刚好给胸脯上的绒毛盖住。我轻轻抬一抬肩,它没醒,睡得好熟!还呷呷嘴,难道在做梦?

这一段是对珍珠鸟和。

的描写,表现了鸟对人和人对鸟的。(4分)

10、课文最后一句话“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2分二)(14分)

小时侯我极怕狗。现在想来,虽称不上是“谈狗色变”,也确有些“说狗心寒”,对狗的怕简直甚于想像中的鬼怪。每到夜间,远处的几声狗叫都能把我的心吊起来,好长时间才在母亲的细语柔抚下慢慢落下去。

到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学校要求上早自息。

可整个村子上三年级的就我一个,另有几个四五年级的学生在校住宿。我作难了:学校和我们村子之间正好有一个“恶狗云集”的大庄子,白天和别人一起倒还不怎么怕;这早上起来,黑咕隆咚的……

灿若寒星。邻居大婶也来劝母亲:“别让洪水上了吧,就弟兄一个,他爹又不在家,万一有个好歹咋向他爹交代呢?

”母亲笑着谢了大婶,摸**的头说:“我送他,学不能不上啊。”大婶瞪了母亲一眼:

“你,能行吗?”母亲顿了一下,点点头。

第二天早上,我一觉醒来,发现母亲已点着灯在忙碌了。“五点半了,起来吧。”母亲见我醒了,转身为我打来洗脸水。

待我洗好脸,她到院里找了一根木棒拿在手中,夹上我的书包,然后拉上我:“走吧。”摸了摸母亲手中的棍子,拉着母亲的手我顿时觉得安全多了。

到了那个村子,我的心也不再那么恐惧了,只是紧紧地攥着母亲的手。母亲紧张地盯着周围,像是怕狗突然从暗处扑上来似的。

忽然,我感到母亲的手湿漉漉的,有些发抖,我抬头看着母亲,母亲赶忙俯下身拍拍我的头:“洪水,别怕!有妈在,狗不敢来的。”我便像置身于一把保护伞下似的,心慢慢的安稳下来。

以后,母亲每天早晨起床后总是先把我送到学校,然后再回去做饭。

几年过去了,有一次同大婶闲谈,一句话说得我心猛的一颤:母亲对狗的怕其实一点也不亚于我!她小时候曾被狗咬得差点丢了命。

母亲那湿漉漉的颤抖的手在眼前一闪,我真想跑到正忙碌的母亲身边,抱住她大哭一场---为她那颗受苦受累还经常受着惊吓的羸弱的心!

如今我已不再是那个怕狗的小孩子了,而母亲依然很怕狗。于是每次外出,我总细心的守护在母亲的身旁---因为,我忘不了那个怕狗的童年;忘不了母亲那只手,湿漉漉的,有些发抖……

选自《听雨轩——精短美文》)

11、用简要的语言概述文章的主要内容(3分)

12、文章从两个不同角度告诉我们母亲其实是很怕狗的,试借用文中的语句进行说明。(3分)

灿若寒星。13、文章多次写到母亲湿漉漉的手,结合文章内容谈谈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14、母亲到底是胆大还是胆小?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4分)

三)(14分)

冬天过去了。

坎坷中的记忆最难忘却。那年冬天,弟弟患了急性肾炎。于是,父亲东拼西凑弄了些钱,每日背着弟弟去乡卫生院**。

数九寒天,风雪交加,空着手走路尚且艰难,更何况父亲要背着十来岁的弟弟翻山越岭走上二十余里路。有几次,一不小心陷进雪坑,父亲是背着弟弟慢慢爬上来的;寒风袭来,怕弟弟冻着,父亲又脱下自己的棉袄,裹在弟弟身上。有一天,我跟在父亲后面当帮手。

回来时,父亲放下背上的弟弟,坐在路边的石头上歇息,望着积雪逐渐消融而变得花白了的山野,他喃喃地说:“冬天快过去了。”

已经懂事的我,此时,仿佛忽然走进了父亲的内心。是的,冰雪遍地的冬天对于贫弱的家庭是严酷的,孩子御寒的冬衣、屋内取暖的柴火、全家人充饥的饭食,哪一样都操碎了父母的心。这个季节,他们就把自己像柴火一样点燃,让我们围着取暖。

我多渴望冬天快过去啊。望着疲惫地坐在冰凉的山石上的父亲,正值壮年的他已经生出了许多白发。此情此景永久地刻在了我的脑海里。

还是一个冬季。有天早上,我磨蹭着没去上学。饭票前天就用完了,家里无米让我背到学校换饭票;借给我饭票的同学家里同样拮据。

因此,今天去学校,不仅自己肚皮打发不了,也无法面对帮助过我的同学。父亲得知,喉头蠕动一下,手抚在我的头上,说“你先去上学,我不会让你挨饿的。”

果然,中午时父亲扛着一袋米赶到学校来了。他脚步沉重地走在冬天的残雪里,老远就听到他的喘息声。我跟在他后面,几次要帮他一把,都被他拒绝了:

“不用不用,你人还小,扛不动。”望着父亲被压得弯弯的腰,我鼻子突然一阵发酸。后来知道,这袋米是父亲向好几个亲威家借来的,他天蒙蒙亮就出门了。

到食堂称过米,父亲把换得的饭票交给我:“快去吃饭,饿坏了吧。”我要父亲一起吃,他无论怎样都不同意,说要赶回去,到家三十里的路呢。

走几走,他又回过头来,伸出手将我松开的粒纽扣扣好,对我说:“熬一熬,冬天快过去了。”我看到,父亲帮我扣纽扣的手在微微发抖,我的鼻子一酸,不知该。

灿若寒星。说什么,朝他点点头。目送着父亲朝校门口走去,我忽然看到,他肩上有一声白渍渍的印迹,那是刚才扛米袋子时留下的灰。我张张嘴想喊住他帮他拍掉,他已走远了……

父亲不是个文化人,说不出什么思想深刻的话语。但那句“冬天快过去了”的喃喃自语,胜过我读过的任何诗句,给我以鼓舞,让我对未来充满期望。

去年春节期间回故乡,又逢大雪。中午,屋檐在阳光下滴答落水。父亲望着屋外,对铙膝的满堂孙辈吆喝着:

“出太阳啦,出去玩吧。冬天过去了。”父亲的话一下了生出万千感慨。

今天的生活已经彻底告别了“冬天”,与年少时相比,即使用四季如春来形容也不过分,但父亲教给我们的“熬过冬天”的体验使我终身难忘。有了这样的体验,其实就是拥有了一种力量啊。感谢你,父亲。

(选自《中学生阅读》2003.8)

15、全文详细写了哪两件事?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2分)

1216、联系上下文,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2分)

17、善于发问是有效读书的重要一步,查异质疑是读书发问的常用方法。请你结合本文提出一个问题。(2分)

质疑18、古人说:“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动笔是我国传统有效的读书法。请按要求勾画圈点。(2分)

1)在选文⑤⑥段中找出一处概括父亲对我影响至深的句子,写在下面。

2)在第③段中,找出表现“我”欲给父亲要钱时矛盾心情的一个词语。写在下面19、请从课文中摘录你感悟最深的词语或句子并简要赏析。(2分)

20、根据你对课文主旨的理解,依照下面的句式,续写句子。(4分)

灿若寒星。父爱如山,造就我一种坚韧刚毅的性格;

父爱如父爱如。

四、写作(50分)

题目:我所___的___要求:

1.在第一个横线上填“羡慕”、“崇拜”之类词语,第二个上面填关于人或事的名词或短语。

2.要内容具体,中心明确,写出“羡慕”或“崇拜”的原因。3.以记叙为主,有描写,并适当运用抒情和议论的表达方式。4.字数在500左右。附加题(10分)

1、请你利用中小学生都很熟悉的一首古诗,使上下联完整。(2分)某餐馆门口贴着一副对联:

弃之可惜杯里酒口口都香甜,量力而行2、说出下列对联所隐含的年龄:(2分)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

古稀双庆,再多一度春秋。()岁3、请根据下边句子的意思写出相应的三字成语。(4分)例:比喻事后才采取措施。(马后炮)

1)指对某项知识或技能还没有入门的外行。()2)原指东路上的主人,后称款待宾客的主人。()4、根据示例做题。

(2分)示例:百尺竿头---更进一步。(1)八仙过海2)知己知彼。

四川省宜宾市六中。

2011-2012学年七年级(下)期末自主检测语文题(24)

参***。灿若寒星。

一、积累与运用(14分)

1、(1)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2)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3)落花时节又逢君(4)各领**数百年(5)荷笠带斜阳。

2、①张军同学不应该在公用图书上乱写乱画。②老师,我知道错了,我以后不会这样做了.二、文言文阅读(10分)

3、①对……感到诧异②写,题上4、正面:a b c d f侧面:e5、d6、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没有上进心,不想学(意思相近即可)三、现代文阅读(42分)(一)(14分)7、①c②b③a④d

8、⑴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放开胆子跪到稿纸上,绕着我的笔尖蹦来蹦去。⑵喜爱。

啄着我颤动的笔尖。我用手抚一抚它细腻的绒毛,它也不动,反而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

9、动作神态信任喜爱10、揭示全文中心,升华主题(意思对即可)(二)(14分)

11、“我”因怕狗而在更怕狗的母亲的护送下能够顺利上学。(意对即可。)12、(1)我感到母亲的手湿漉漉的,有些发抖。

(2)有一次同大婶闲谈,一句话说得我心猛的一颤:母亲对狗的怕其实一点也不亚于我!她小时侯曾被狗咬得差点丢了命。

13、不仅写出了母亲怕狗,更衬托了母亲对“我”的关爱。(意思对即可。)14、母亲怕狗,是胆小的;但为了孩子,在爱心的驱使下,能够战胜自我,又是胆大的。(三)(14分)

15、(1)父亲背弟弟去看病(2)父亲为我送米。

16、(1)触景生情而引起的自言自语。(2)对我的告诫。(如答成“自我安慰、自我激励”或“藐视困难、憧憬未来”等,应给分。)

17、能就文章中不同寻常、不依常规的内容和写法发问。

18、(1)例如:①“但那句……充满期望”②“父亲的话一下子让我生出万千感慨”③“但父亲教给……一种力量啊。”(2)磨蹭。

19、摘录正确1分,赏析合情合理1分,共2分。

20、二个句子内容紧扣父爱且运用比喻和排比修辞方法即可。

灿若寒星。四、写作(50分)(略)

附加题(10分)

1、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门外汉(2)东道主4、(1)各显神通(2)百战不殆。

灿若寒星。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自主检测题 11

初中语文试卷。灿若寒星整理制作。四川省宜宾市六中。2011 2012学年七年级 下 期末自主检测语文题 11 积累和运用。1 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妒忌 d j 嗔视 ch ng 遒劲 qi 水门汀 t ng b蓦然 m 剽悍 pi o h n 絮叨 d o 泱泱 y ng c庇荫 b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

一 积累与运用 25分 1 古诗文填空。10分 1 正是江南好风景,杜甫 江南逢李龟年 2 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 春夜洛城闻笛 3 默写赵师秀的 约客 4 王维在 竹里馆 里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的情景的诗句是,5 万里赴戎机,木兰诗 2 根据拼音写出句子括号处应填入的词语。4分 1 成千上万的人都读...

期末综合检1数学七年级下册

期末综合检测。第9 15章。一 选择题 每小题3分,共24分 1.在电子显微镜下测得一个圆球体细胞的直径是5 10cm,个这样的细胞排成的细胞链的长是 a b c d 2.2011 茂名中考 如图,已知ab cd,则图中与 1互补的角有 a 2个 b 3 个 c 4 个 d 5个。3.2011 湖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