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同步练习

发布 2023-02-24 02:21:28 阅读 6393

第一学期七年级历史单元测试题。

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

命题人:广东惠州市惠城区教研室丁惠宁)

班级姓名学号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请将选择题答案填在答题表内。)

1.下列各项叙述,与右边图像人物情况不相符的是。

a.直立行走b.人工取火

c.使用打制石器 d.过群居生活。

2. 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原始居民的房屋结构是。

a.半地穴式b.干栏式

c.洞穴d.楼房。

3.世界上出土古人类遗骨和遗迹最丰富,并且在202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遗址是。

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 c.山顶洞人遗址 d.半坡村遗址。

4.“距今约七十至二十万年,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根据这一材料,请你判断他属于。

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半坡原始人。

5. 下面对北京人一天生活的描述,正确的是。

a.几十人围在一起喝小米粥 b.某人在一片原始森林中设下陷井捕捉野兽。

c.人工取火烧烤捕到的野兽 d.群居在洞穴中,洞口燃着一堆大火以驱赶野兽和照明。

6. 在同一地点发现的远古人类是。

a.元谋人北京人b.北京人山顶洞人。

c.山顶洞人半坡原始人类d.河姆渡原始人类半坡原始人类。

7.导致下图中两种房屋结构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生活习惯b.生产工具c.自然环境 d.生产力水平。

8. 对半坡原始居民的叙述,错误的是。

a.距今约六千多年,生活于今陕西西安附近的半坡村。

b.他们培植出了世界上最早的农作物——水稻。

c.他们饲养的动物主要有猪、狗等。

d.他们还经常去打猎、捕鱼,以补充食物

9.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北京人特征的是。

a.使用打制石器 b.过着群居生活 c.人工取火 d.保留了猿的特点。

10. 北京人过着群居生活的主要原因是。

血缘关系的结合 ②工具简陋粗糙 ③人们头脑简单 ④生活环境险恶。

abcd.②④

11. 右图是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水井和草棚复原图,它说明河姆渡居民已经过着。

a.游牧生活 b.定居生活。

c.生活不稳定 d.与外地交换食品。

12. 下列属于我国氏族聚落居民,并且进行原始农耕的人类是。

北京人 ②山顶洞人 ③河姆渡原始人类 ④半坡原始人类。

abcd.①④

13. 能够制造色彩鲜丽的鱼纹彩陶盆的是。

a.北京人b.山顶洞人c.河姆渡居民 d.半坡原始居民。

14.下列各图表示的远古居民的发明创造中,不是在农耕时代出现的是。

15. 炎帝和黄帝部落主要活动于。

a.黄河流域 b.长江流域c.黄淮平原d.黄土高原

16. 下列属于黄帝发明的是。

人工取火 ②建造宫室 ③发明车船 ④蒸米饭。

abcd.①④

17. 下列关于炎帝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改进农具,教人农耕 ②尝遍百草,发明医药 ③发明陶器,开辟集市使人们互通有无 ④发明了养蚕抽丝技术。

abcd.①②

18.传说中“一心治水,在外多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获得成功。”的部落联盟首领的是。

a.黄帝b.尧c.舜d.禹。

19. 按时间顺序,下列原始人类排列正确的是。

山顶洞人 ②半坡原始居民 ③河姆渡原始居民 ④炎黄时代。

ab.②③cd.①③

20.中国人自称是“龙的传人”。龙的形象突出地反映了。

a.中国人善于想象b.华夏族是由不同部落融合而成。

c.中华民族的锐意进取精神d.中华民族的团结友爱传统。

二、识图题(22分)

21.文物识别:说出下列各图中的文物的名称及使用的远古居民,填入**相应位置。(本题12分)

22.下图是半坡原始居民的房屋复原图、半坡出土的纺轮以及半坡彩陶上的彩绘动物图案。(本题10分)

1)请根据图一回答,半坡人的生产、生活与山顶洞人相比有什么变化?

2)请根据图二回答这些动物与半坡原始居民有什么关系?

三、能力擂台:史论结合题(12分)

23.根据所学知识,找出下列历史结论的证据(答到任何4个就可得12分。)

a.半坡原始居民已经定居生活了。

证据。b.河姆渡原始居民已吃上米饭了。

证据。c.山顶洞人已懂得爱美了。

证据。d.大汶口原始居民里出现贫富分化了。

证据。e. 我国原始社会时期已经用船作为交通工具了。

证据。四、简答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24.北京人、山顶洞人都是居住在山洞里,即“穴居”,而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都已经能建造房屋,过着定居的生活。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25.请比较鲧和禹治水的方式有何不同?试着谈谈我们今天应该怎样防洪、抗洪?

第一学期七年级历史单元测试题。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命题人:广东惠州市惠城区教研室丁惠宁)

班级姓名学号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请将选择题答案填在答题表内。)

1.禹传子,“公天下”变成“家天下”说明。

a.分封制代替禅让制b.分封制代替世袭制

c.禅让制仍在继续d.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2.右图是“夏桀把人当坐骑”,它反映的社会情况是。

a.是一种体育活动 b.奴隶地位低下。

c.夏桀残暴无道 d.没有交通工具。

3.商朝在历史上又被称为殷,是因为下列哪一事件。

a.商汤灭夏b.武王伐纣

c.盘庚迁都d.平王东迁。

4.春秋时期,诸侯争霸主要是为了。

a.争做天子b.支配其他诸侯国。

c.尊王攘夷d.结束割据状态。

5.2024年1月29日是我国农历丙戌(狗)年春节,你知道下列甲骨文哪个是“狗”字?

abcd6.在齐桓公争霸过程中起过重要作用的历史人物是。

.管仲姜子牙孙武张仪。

7.战国时期,各国展开合纵、连横的外交攻势,东部各国为了自己的利益,时而追随秦国,时而追随楚国。下列哪一个成语典故**于此。

a.卧薪尝胆b.问鼎中原 c.朝秦暮楚d.退避三舍。

8.对齐桓公的“尊王攘夷”口号的正确理解是。

a.抵御少数民族入侵以维护国王的尊严 b.以“尊王”为旗号发展齐国势力。

c.听从周王号召去攻打少数民族d.尊重齐王,进攻楚国。

9.暴君亡国,明君兴政。参照这一标准,下列人物中与其他三人明显不同的是。

a.商汤b.周厉王 c.周武王 d.齐桓公。

10.“孔子很了解自己的学生,他知道高柴愚钝,曾参性子慢,子张好偏激,子路爱冲动,就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教育,发挥他们的长处,帮助他们克服不足”。对这句话最准确的认识是。

a.以“德”教化人 b.有教无类 c.因材施教 d.当仁不让于师。

11.某电视台要招聘一批栏目主持人,假如时光倒流到两千多年前,你认为最合适担当《法制空间》栏目主持人的是。

a.孟子b.墨子c.老子d.韩非子。

12.春秋时期首先当上霸主的是。

a.宋襄公 b.齐桓公c.晋文公 d.秦穆公。

13.从“千耦其耕”到个体农耕的演变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a.各国的变改革 b.磨制石器的广泛应用。

c.铁器、牛耕的使用与推广 d.人类智慧的提高。

14.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主要原因是

a.更多使用铁制农具b.实行商鞅变法 c.重视水利工程建设d.牛耕得到推广。

15.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

七年级历史上同步练习

第一学期七年级历史单元测试题。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 命题人 广东惠州市惠城区教研室丁惠宁 班级姓名学号得分 一 单项选择题 每题2分,共40分。请将选择题答案填在答题表内。1 下列各项叙述,与右边图像人物情况不相符的是。a.直立行走b.人工取火 c.使用打制石器 d.过群居生活。2.生活在黄河流域...

七年级历史上同步练习 惠州

第一学期七年级历史单元测试题。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 命题人 广东惠州市惠城区教研室丁惠宁 班级姓名学号得分 一 单项选择题 每题2分,共40分。请将选择题答案填在答题表内。1 下列各项叙述,与右边图像人物情况不相符的是。a.直立行走b.人工取火 c.使用打制石器 d.过群居生活。2.生活在黄河流域...

七年级历史上

七年级 上 大课间背诵。1 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2 号称神农氏。3 采用筑堤堵水和疏通河道相结合的方法,治理水患,化害为利。4 较早种植水稻并居住于长江流域干栏式房屋的是。5 春秋五霸 最先称霸的是 人物 提出口号是。6 商鞅变法加强 集权的措施是 7 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