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是一个边学新知识边巩固的过程,对学过的知识一定要多加练习,这样才能进步。因此,精心为大家整理了这篇2023年七年级地理地球和地图测试题,供大家参考。
1.有关经线和经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b、 每条经线都自成一个大圆圈。
c、 每条经线长度都相等。
d、 自0经线向东至180经线为东经度。
2.有关纬线和纬度的正确叙述:
a、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b、 每条纬线的长度都相等。
c、 纬度最高值为90
d、 赤道是最长的纬线。
3.有关本初子午线的正确叙述:
a、 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经线。
b、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c、 东经度和西经度的起始线。
d、 地球上计算纬度的起始线。
4.下列地点中,符合东半球、北半球、低纬度3个条件的有:
a、 西经21,纬度0
b、 经度0,北纬26
c、 东经165,北纬17
d、 西经19,南纬15
5.下列各点属于西半球、南半球的是:
a、 西经19,南纬10
b、 西经5,南纬40
c、 西经160,北纬30
d、 西经140,南纬35
6.下列各点属于东半球的是:
a、 西经15,南纬37
b、 西经75,北纬23
c、 东经165,北纬7
d、 东经150,南纬50
7.关于东经116,北纬39这个点的正确叙述是。
a、 属于东半球、低纬度。
b、 属于东半球、中纬度。
c、 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d、 位于西半球、北半球。
8.除两极外,通过地球表面任何一点可以有经纬线:
a、无数条 b、各一条。
c、一条 d、各两条。
9.关于经纬线的正确叙述:
a、 沿任何一条经线向北行,均可回到原地。
b、 23.5纬线是低纬和中纬的分界线。
c、 全球所有纬线均不等长。
d、 180经线是东经度与西经度的分界线。
10.两人从南极同时出发,分别沿东经40和西经20向北行进,产生的情况是:
a、 他们在北极相遇。
b、 在赤道上他们之间相距最远。
c、 他们之间始终保持一致。
d、 他们可在南极再相会。
11.本初子午线是:
a.东西两半球的分界b.东经与西经的分界。
c.计算纬度的起始线 d.欧亚两洲的分界。
12.中纬度与低纬度,中纬度与高纬度的分界纬线是:
a.0和30纬线 b.30和60纬线。
c.0和60纬线 d.60和30纬线。
13.下列各点中位于东半球的是:
a.162e ,30e b.170e, 50s
c.15w ,70n d.100w, 0s
14.下列各点中既位于西半球又位于南半球的是:
a.19w ,60s b.0, 26n
c.25w ,30n d.140w, 35s
15.下列各点中符合位于西半球、北半球、低纬度三个条件的是:(
a.20w, 60n b.0, 26n
c.180, 17n d.19w ,15s
16.关于我国首都北京(40n ,116e)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北半球,中纬度。
b.位于东半球,高纬度。
c.位于西半球,中纬度。
d.位于南半球,高纬度。
17.关于地点(10s, 165e)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东半球,中纬度。
b.位于西半球,低纬度。
c.位于南半球,东半球。
d.位于西半球,高纬度。
18.关于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沿任何一条经线北行,均能回到原地。
b.通过地球表面任何一点都只有一条经线。
c.全球所有的经线都不等长。
d.除赤道和极点以外,相同纬度的纬线都有两条。
19.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 )
a.365天 b.30天 c.三个月 d.24小时。
20.地球的自转产生了( )
a.四季的变化 b.昼夜长短。
c.昼夜更替 d.昼夜。
21.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方向( )
a.自东向西转 b.逆时针转。
c.顺时针转 d.自西向东转。
22.南北半球昼夜等长的日期是( )
a.3月21日和6月22日前后。
b.3月21日和9月23日前后。
c.6月22日和9月23日前后。
d.9月23日和12月22日前后。
23.有极昼和极夜现象的界线是( )
a.23.5s和66.5n
b.23.5s和23.5n
c.66.5s和66.5n
d.23.5n和66.5s
24.地球的公转产生了( )
a.昼夜 b.昼夜更替。
c.昼夜变化 d.昼夜长短的变化。
25.划分五带的主要依据是( )
a.有无太阳的直射和斜射。
b.有无明显的季节变化。
c.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
d.有无极昼、极夜和极光现象。
26.我国北回归线以北地区,白昼最长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第二节时区和日界限。
1.本初子午线是;
a、0纬线的起点。
b、东一区与西一区的分界线。
c、中时区的**经线。
d、东经度与西经度的分界线。
2.中时区的划分是:
a、从本初子午线往西15
b、从本初子午线往东15
c、从日界线往东、往西各7.5
d、从0经线往东、往西各7.5
3.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的区时和日期:
a、日期、区时完全相同。
b、相差24小时。
c、相差1小时 d、时刻相同。
4.关于北京时间的正确叙述:
a、东八区**经线的地方时。
b、东八区北京116经线的地方时。
c、东八区的区时。
d、我国统一使用的标准时。
5.地球上东时区的范围是:
a、从0经线往东至180经线之间。
b、从西经20往东至东经160之间。
c、从东经7.5往东至180经线之间。
d、东半球的时区就是东时区。
6.地方时与北京地方时相差最小的是:
a、太原 b、天津。
c、兰州 d、乌鲁木齐。
7.当北京时间4月1日早晨4点30分的时候,3月31日在全世界还有:
a、多一半的地方 b、少一半的地方。
c、恰好一半的地方 d、没有任何地方。
8.一艘轮船,从东向西行驶,当它越过日界线后:
a、时间要增加1小时。
b、日期增加1天。
c、时间减少1小时。
d、日期减少1天。
9.关于日界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日界线是地球上新的一天的起点和终点。
b、日界线东西两面都是西半球。
c、日界限东侧是东十二区,西侧是西十二区。
d、日界线是东经度和西经度的分界线。
10.某船2023年4月2日8时自西十二区进入东十二区,船上的记录应写为:
a、2023年4月1日8时。
b、2023年4月1日9时。
c、2023年4月3日8时。
d、2023年4月3日7时。
11.当北京时间为10月1日什么时间,全球各地的日期皆为10月1日?
a、8点 b、12点 c、20点 d、24点。
12.我国某代表团于北京时间2023年7月4日11时从杭州乘飞机去日本访问,在当天东京时间14时飞抵东京,该团在飞机上度过了:
a、3小时 b、5小时。
c、2小时 d、6小时。
13.一艘海轮在太平洋上航行,当它到达北纬45、西经178时,正是5月31日6时,此时北京时间是:
a、5月31 日11时 b、5月31日4时。
c、5月30日1时 d、6月1日2时。
14.我国一艘科考船从上海出发向东航行,过日界线于2023年1月2日15点抵达加拿大温哥华港(西七区)途径14天2小时,该船在上海起航时间是:
a、2023年12月21日4时。
b、2023年12月20日4时。
c、2023年1月16日17时。
d、2023年12月20日10时。
15.我国一艘货轮自青岛远航美洲的途中,从收音机中听到**人民广播电台报出的时间是9点整,此时船员在船上看到太阳在天空最高位置,此时海轮所在经度是:
a、东经161 b、东经75
c、东经150 d、东经165
16.某中国海轮在太平洋上行驶,船员连续过了两个十一国庆节,这是由于该船航行中:
a、从西向东越过了日界线。
b、从东向西越过了日界线。
c、从东十二区驶入西十二区。
d、从西十二区驶入东十二区。
第三节地球上的五带。
1.划分五带的主要依据。
a、有无阳光直射。
b、有无明显的四季变化。
c、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
d、有无极昼和极夜。
2.地球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面斜交成:
a、66 b、23.5
c、90 d、66.5
3.地球公转产生了:
a、昼夜交替 b、昼夜长短变化。
c、五带 d、昼夜现象。
4.地球上产生昼夜的主要原因:
a、地球的自转运动。
b、地球的公转运动。
c、地轴同公转轨道面成66.5夹角。
d、地球是个球体。
5.地球上产生昼夜交替的主要原因:
a、地轴同赤道面成23.5夹角。
b、地轴同公转轨道面成66.5夹角。
c、地球的自转运动。
d、地球是个球体。
6.极圈是:
a、高纬和中纬的分界线。
b、寒带与温带的分界线。
c、地球上有无极昼、极夜的界限。
d、地球上有无太阳直射的界限。
7.从夏至到冬至的半年中,太阳直射点是怎样经过下列各纬度的,请按顺序排列:
a、18.7n b、21.5s
c、12n d、3s
8.有关地球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南极上空看地球运动是逆时针方向。
b、地球上的时差是地球自转形成的。
c、从西经58向东1,为西经59
d、地球公转时地轴与地球赤道平面成。
66.5夹角。
9.有关赤道的正确叙述:
a、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b、每年两次受到太阳光直射。
c、赤道周长20190千米。
d、是最大的经线圈。
10.12月22日,白昼最短的地方是:
a、北京 b、长春 c、广州 d、上海。
11.同一条经线上的各点,相同的地理现象是:
a、昼夜长短 b、同一时刻的地方时。
c、季节 d、热量带。
12.我国北回归线以北地区,白昼比黑夜长,且白昼一天比一天短的时期是:
a、春分日夏至日 b、夏至日秋分日。
c、秋分日冬至日 d、冬至日春分日。
13.下列地点中,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小的是:
a、广州 b、武汉 c、天津 d、哈尔滨。
14.四季变化最明显的地区是:
a、热带地区 b、温带地区。
c、回归线附近 d、寒带地区。
15.从冬至日到夏至日,北纬40昼夜长短变化为:
a、夏至日白昼长达到最大值。
b、从冬至日起白昼逐渐缩短。
c、冬至日后白昼逐渐加长。
d、昼夜长短不变。
第四节地图。
1.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3000千米的比例尺,下列表达正确的是( )
a.1:3000 b.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300000厘米。
c.1:300000000 d.1:3000
2.在比例尺为1:5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直线距离是4厘米,两地的实际距离是( )
a.2千米 b.0.2千米 c.20千米 d.4千米。
3.在中国政区图上,量得北京至广州的直线距离约为5.8厘米,两地的实际距离约为1856千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应是( )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教案 1 1地球和地球仪
地球和地球仪教学设计。知识目标 使学生了解地球的一些基本情况,理解地球的形状 使学生掌握地球的大小 掌握地球仪的概念,利用图或地球卫星 与地球仪作比较,说明地球形状和地球仪的特点。能力目标 使学生学会在生活的事物中总结出地球的形状。德育目标 使学生初步了解地球的形状,通过日常生活中很多事例可以反映地...
七年级地理地球和地图
第一单元地球和地图复习教案。教学目标 1 了解地球的形状和大小。2 了解经纬线的特点和经纬度的划分,掌握半球的划分。3 了解自转和公转的特点和产生的现象。4 了解地图的三要素,掌握如何运用比例尺和判断方向。5 了解高度的计算方法,掌握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和地图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点 自转和公转的特点...
七年级地理上册《1 1地球和地球仪》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掌握地球的形状 大小及经纬度的划分。2 学会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3 通过对地球形态认识过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人类对事情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和探求科学奥秘的志趣。重点 地球的形状 大小及经纬度的划分。难点 地球的形状 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