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木兰诗》学案。
主备人:东营区第一中学周光学。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了解“乐府”的有关知识。
2.复述表演,把握故事情节。
3.学习本文排比、对偶、比喻等修辞手法。
能力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受木兰独具特色的人格魅力。
3.体会文章的详略的安排。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教学重点】1.加强诵读指导,感受诗歌的魅力。
2.感受木兰英雄形象,并领会文章寄予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1.体会本文排比、对偶、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2.学习本文详细得当的叙事方法。
教学方法】1.诵读法 2. 讨论点拨法 3.品读法
教学设想】1.本诗诗韵婉转,琅琅上口,学生易记易背,课前要求学生先背诵,可以采用以下三步法:①利用课文注释,借助工具书,粗读课文,了解大意;②分段细读,抓住叙事诗的特点,概括故事大意,明确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③再读成诵,抓住诗中对木兰的心理、动作等描写的诗句,分析木兰的形象,进而正确把握诗的主题。
2.能复述,扩写成改写故事,理解详写和略写的好处,找出对比和排比的句子并能说出运用修辞的作用。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板块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导语设计1:同学们,前一段时间,闻名全球的迪斯尼公司投入巨资将中国的一部古代文学名著搬上了银幕,轰动了世界,大家知道这部影片叫什么名字吗?对,是《花木兰》。
花木兰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女英雄,她到底有什么魁力,以至于风靡世界,打动了不同种族人民的心呢?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个疑问,来学习木兰的最初雏形——北朝乐府民歌《木兰诗》,相信大家一定会找到答案的。
导语设计2:多****豫剧《谁说女子不如男》,说的就是花木兰的故事。
师:(多**展示花木兰祠)一提起“花木兰”这个人物,我们心中都有既亲切又遥远的感觉,因为对于木兰,我们中国人真的太熟悉了。但它毕竟生活在千百年前,她到底有什么魅力,以致于家喻户晓,风靡世界,打动了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人民的心呢?
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一起走进木兰的最初雏形北朝乐府民歌《木兰诗》,相信大家一定会从中找到答案。下面,让我们拿起笔,写下这位朋友的名字。
导语设计3:问:同学们,你们有谁知道我国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巾帼英雄呢?
穆桂英、梁红玉、红娘子、花木兰)
是啊,我国古代确有一位女扮**替父从军的女英雄——花木兰。千百年来,她已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形象,美国迪斯尼公司还将她的艺术形象搬上了银幕。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下这位女英雄的飒爽英姿。
(放映影片《花木兰》片段三~四分钟)。
可见,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可谓流芳百世,流传海外,这个故事却来自于一首诗――《木兰诗》(板书课题)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深入学习北朝民歌《木兰诗》。
板块二:了解识记文学常识。
1.《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北朝民歌以《乐府诗集》所载“梁鼓角横吹曲” 为主,是当时北方民歌一种在马上演奏的军乐,因为乐器有鼓角,所以也叫“鼓角横吹曲”。 木兰诗》则是北朝民歌的代表作。
2.关于南北朝民歌:南北朝乐府民歌是我国诗歌史上又一新的发展,它不仅反映了新的社会现实,而且创造了新的艺术形式和风格。
一般地说来,它篇制短小,抒情多于叙事,并且多采用男女对唱的形式来言物诉事表情,并且多采用浪漫的手法,开创了田园诗。南北朝乐府民歌主要保存在郭茂倩《乐府诗集》中,南朝乐府民歌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吴声歌曲;二是神弦曲;三是西歌曲。
在题材上,南北朝乐府民歌以写男女恋情的内容为多,体制上以五言、四句的短章为主,间也有四言、七言和杂言体。其特点是清新明朗欢快质朴,琅琅上口。
3. 花木兰是古代时河南省虞城县营廓人。女扮**,代父从军,屡立战功。
凯归,帝封官嘉奖,木兰不受,欲纳宫中,以死拒之。唐初,追封为孝烈将军。人们为纪念她,于唐代修建花木兰祠,祠内现存元代立《孝烈将军祠像辨正记》和清立《孝烈将军祠辨误正名记》石碑,详细记载了花木兰的身世、籍贯、业绩及历代修祠情况。
近年来,又修复了木兰祠大殿等一大批景点。花木兰祠已收入《中国名胜词典》。
板块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 朗读课文。
1.学生自读,扫除字词障碍。“我认为文章中___字或词)很重要或很难写或易错,需提醒同学们注意”的形式,教师预设:“我认为文章中___字或。
我认为文章中___字或请以“我认为文章中字或词)很难写,需要提醒同学们注意”的形式引导同学们学习字词。“我认为文章中___字或词)很重要或很难写或易错,需提醒同学们注意”的形式,机抒zhù 可汗kèhán 鞍鞯ānjiān 辔头pèi 燕山:yān 著我旧时裳zhuó
胡骑jì 戎机róng 朔气shuò 金柝tuò 红妆zhuāng 傍地走bàng
2.自由朗读。
3.指名学生试读。
4.学生自评和同学评价。
5.老师指导朗读。
附:朗读指导。
1.前两段是情节的开端,可以读得平缓些。木兰答父问表现了忧国忧家之情,要读深沉些,至“愿为”两句转为坚定。
2.第3段第1节写出发前的准备,节奏要加快,力求突出木兰扬鞭策马的英雄形象;第节要用抒情的语气读,节奏变慢,应注意的是,既要抒发主人公的思亲之情,也要表现她的战斗豪情。木兰答父问的基调是深沉的,但其间又有变化。木兰本有所思,为什么偏要说“无所思”、“无所忆”?
(宽慰老父)“昨夜”一节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忧国忧家)如此低沉的诗句该怎么读呢?(低而缓)到段末,感情有变化吗?
(转为坚定)“愿为”两句应当读得恳切些。
3.第4段的基调是悲壮,读时头脑里要有“平沙列万幕”的视象,每两句作一气读,速度更慢——须知,十年艰苦作战的种种经历俱在其中。
4.第5段前一节,当由庄严转为热烈,节奏可稍稍加快;后一节是正意所在,要放慢节奏,读得亲切、和悦、朴实,使前后形成对比的色调,力求突出木兰的英雄本色——毫无居功之意。“万里”两句写木兰到战场后回忆此番行军历程(上文“闻燕山胡骑鸣”表明已到战场),读时须有苍凉慷慨之感,中速。“朔气”两句概括了木兰十年战斗生涯,宜用悲壮声调读,引发听者的想象,因为十年艰苦作战的种种经历俱在其中,用慢速;然后急转直下,读“将军”两句,可加快速度。
5.第6段的基调是热烈、欢快,但节奏有变化:第1节节奏最快,要极力渲染喜庆的气氛;第2节节奏放慢,要表现木兰恢复女儿妆时轻松、喜悦的心情,末句应轻读,为高潮蓄势;第3节再加快节奏,着力表现伙伴的惊奇感。
6.第7段是歌者的赞辞,最后一句慢读,使有余韵。
二)合作**。
1.学生参看注释,阅读诗篇,理解词义、句意、诗篇大意。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述诗歌的主要内容。
3. 在熟练朗读的基础上,依据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束的过程,理清文章的故事情节。
附:1.机杼:织布梭子。
可汗:对少数民族君主的尊称。
鞍鞯:马鞍下的垫子。
辔头:缰绳。
胡骑:战马,。
戎机:防守。
朔气:北方。
金柝:打更用的梆子。
红妆:装饰,打扮。
傍地走:靠近,临近,此处引申为贴着。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不远万里,奔赴战场,过关越山,飞速而行。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北方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白色的月光与雪光交织着,映照着明晃晃的铠甲。
2. 花木兰女扮**代父从军的故事。
3. 第一部分段)写出木兰代父从军、踏上征途。
第二部分(第4段),写出木兰经过长期激烈战斗胜利凯旋。
第三部分段),写出木兰,还朝辞官,功成身退,返回家乡,家人团聚。
第四部分(第7段),吟唱诗歌的人用比喻赞美木兰。
四字概括:替父从军——十年征战——凯旋归来——结尾附文。
板块四:课堂检测。
1.给下列加点的字词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机杼鞍鞯胡骑金柝策勋赏赐理云bìn( )pèi头( )扑shuò( 雄 ch阿zǐ(
2.形似字注音组词。
拆戎傍。折戍滂。
柝戊榜。析戌谤。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木兰当户织昨夜见军帖。
旦辞爷娘去万里赴戎机。
著我旧时裳安能辨我是雌雄。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愿为市鞍马市:买东市买骏马市:集市。
.出郭相扶将郭:外城木兰不用尚书郎不用:不愿作。
.朔气传金柝朔:北方策勋十二转策勋:记功。
.军书十二卷十二卷:十二本赏赐百千强强:有余。
5.填空。木兰诗》选自朝人名)编的这是朝时期北方的一首民歌。全诗通过叙述花木兰的故事,塑造了一个英勇善战,勤劳能干的女英雄形象。
2.略。3.略。
4. d 5宋,郭茂倩,《乐府诗集》代父从军,不慕名利
第二课时。板块一:复习导入。
1.《木兰诗》选自朝人名)编的这是朝时期北方的一首民歌。全诗通过叙述花木兰的故事,塑造了一个英勇善战,勤劳能干的女英雄形象。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语文七年级下册《4诗两首》练习
1.选出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 a.欺骗 忧郁 来临 镇静 b.瞬息 怀恋 涉足 丛林 c.幽寂 伫立 足迹 诱人 d.萋萋 污染 叹息 路径 2.对 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 中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形容冷落萧条,昏暗寂静b.形容草长得茂盛的样子,幽雅寂静c.凄惨悲痛,幽雅寂静。d.形容草长得茂盛...
七年级下册语文
七年级下册语文4诗两首导学案及练习题。预习案 1.作者简介。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 1799年6月6日 俄历5月26日 出生于沙俄莫斯科,1837年1月29日逝世于圣彼得堡,是 著名的文学家 伟大的诗人 家,及现代 文学的创始人。19世纪 浪漫主义文学主要代表,同时也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现代...
七年级语文下册
七年级语文下册 每周测评 基础过关 试题 9 测评内容 21 22课总分60分时间45分钟 姓名 组别 分数 一 积累与运用 共37分 1 3分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和字形无误的一项是 a.拽 zhu i 出巅 di n 狂步履 l 迸 b ng 发b.角 ju 逐禁 j n 受毋宁 n 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