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复习。
一、填空:1、空气主要是由(氧气)、(氮气)和少量的(二氧化碳)、(水蒸气)等气体混合而成。
2、一杯热水的降温规律是(先快后慢)。
3、温度计可以准确的测出物体的温度。水银温度计一般由(水银)、(外壳)、(刻度)三部分构成。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4、同一种物质,表面颜色深的比表面颜色浅的(吸热快),(散热也快)。
5、中国古代人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发明了孔明灯。孔明灯、热气球应用的原理都是(热空气向上)流动。
6、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这种现象叫(凝结)。
7、购买加工食品时要注意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8、食物中的主要营养成分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水)。
9、声音是向着(四面八方)传播的。
10、(碘酒)是淀粉探测器,碘酒遇到含淀粉的食物会(变蓝)。
11、热传递的三种方式是:(传导)、(对流)、(辐射)。
12、瘪了的兵乓球放入热水中变圆了,主要应用了空气的(热胀冷缩)。
13、整理资料时常用的方法是(排序)和(分类)。
14、蒸发的快慢与(温度的高低)、(蒸发面积的大小)、(空气的流的速度)有关。
15、(氧气)支持燃烧,(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
16、压缩空气有弹性,空气被压缩的程度越大,产生的弹力越大。
17、(小肠)消化食物并吸收大部分的营养成分。
18、空气受热时会(向上)流动,受冷时会(向下)流动。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
19、因为地球是一个球体,所以地面上各个地方受到太阳照射的情况就不同,各地的冷热程度也就不一样,(冷热的差异)造成了空气流动就形成了(风)。
20、如果空气中除了正常成分外,还增加了很多有害物质,空气就被(污染)了。
21、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2、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
23、热在固体中的传热方式是(传导),在液体和气体中是(对流),不依靠水、空气和其他物体的是(辐射)。
24、一般情况下,人体的温度是(37℃),水的冰点是(0℃),沸点是(100℃)。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
25、人耳的构造是(从声音传入耳朵开始):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神经。
26、液态的水受热后变成气体形态的水蒸气,这种现象叫(蒸发)。水蒸气遇冷后,从气体变成液体,这种现象叫(凝结)。
27、我们常吃的食物可以分为(天然食品)和(加工食品)。(绿色食品)是指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的食品。
28、空气中最主要的气体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占1﹪。
29、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也(停止)。声音的大小叫(音量),声音的高低叫(音调)。
30、我们主要呼吸空气中的(氧气),植物光合作用需要的是(二氧化碳),从而释放出(氧气)。
31、森林有(“氧气制造厂”)(天然空调器”)(绿色蓄水池”)(空气净化器”)等美誉。
32、焚烧垃圾会产生(大量的黑烟)和(有害物质),尤其焚烧(塑料)所产生的(有毒)物质,会严重损害人和动物的(肝脏)和(脑)。
33、汽车尾气会麻痹人的(神经),造成体内(缺氧),损伤(大脑),导致(记忆力)衰退,甚至造成(铅中毒)。
34、绝大多数物体受热时,体积会膨胀,冷却时体积会收缩,这种现象叫(热胀冷缩)。
35、物体吸热快散热也快,吸热慢散热也慢。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吸、散热快,浅色物体比深色物体吸、散热慢。
36、冷的物体在升温时会(吸收)热量,热的物体在降温时会(散发)热量。
37、让人听起来不舒服的声音称为(噪音)。
38、消化道以(蠕动)的方式使食物前进。
39、耳朵分为 (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
40、声音可以通过(固体)、(液体)、(气体)传播。固体中传播的效果(最好),液体(次之),气体(最差)。
41、耳廓——收集声波,外耳道——传递声波,鼓膜——产生振动,听小骨——传递振动,耳蜗——把振动变成大脑能接收的信号,听神经——把声音信号报告给大脑。
42、(噪音)和废水、废气一样,已被例外主要的环境污染之一。
43、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有一定的(质量),需要占据(一定的空间),具有(流动性)、(可压缩性)。
44、水有(固态)、(液态)、(气态)三种形态变化,产生这些变化的条件是(温度)发生变化。
45、食物在人体内的前进路线是:(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
46、二氧化碳的制取方法是:(小苏打+醋)。(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47、二氧化碳的固体形态是(干冰)。二氧化碳比空气(重)。
48、压缩空气有( 弹性),空气被压缩的程度越大,产生的弹力越(越大)。
49、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
50、因为地球是一个(球)体,所以地面上各个地方受到太阳照射的情况就(不同),各地的(冷热程度)也就不一样,( 冷热)的差异造成了空气的流动就形成风。
51、如果空气中除了正常成分外,还增加了很多有害物质,空气就被( 污染)了。
52、物体的冷热程度叫 (温度)。(温度计)可以准确的测出物体的温度。
53、热总是从(温度高)处向( 温度低)处传递。
54、在固体中,热的主要传递方式是(传导 )在气体和液体中,热是靠( 对流)的方式传递的。
55、绝大多数物体受热时,体积会(膨胀);冷却时,体积会(收缩),这种性质叫做( 热胀冷缩)。瘪了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会变圆,是应用了 (热胀冷缩)原理。
56、液态的水受热后会变成(气体)形态的(水蒸气 ),这种现象叫 ( 蒸发 )。
57、说话声音大小是(音量)不同的表现,男高音和男低音是(音调)不同的表现,演奏吉他时,琴弦细、紧、短时比粗、松、长的声音来得 (较高 )。
58、“伏罂而听”的故事中,声音主要是借助于( 土地、坛子 )传入耳朵。
59、为了营养全面合理,应该吃得最多的是(绿色食品),吃得最少的是(腌腊食品)。
60、排序和分类是(整理信息)的常用方法。
61、( 亚里士多德)根据动物的外形和行为把动物分成了三类。
62、( 林奈)设计了“双名法”给生物分类。
63、通过给指纹分类,我们发现主要有弓形、箕形、斗形三种指纹。
64、在人的身体里有一个近(七米)长的消化系统,其中消化道是用蠕动方式使食物前进的。
65、伏罂而听运用了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传播快的科学原理。
二、判断:1、云和雾就是水蒸气。
2、天然食品都是健康食品,我们可以放心吃。
3、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引起的,物体振动消失后声音不会消失。
4、温度计的液面达到的刻度数值越大,表示温度越高。
5、绿色食品就是绿颜色的食物。
6、食物中的蛋白质对人体的主要作用是供给维生素。
7、没有一种食物含有人体需要的全部营养。
8、大部分物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9、蔬菜中含有的主要营养成分对人体的主要作用是提供热量。
10、不同物质吸、散热性能是不同的。
11、夏天,自行车胎不能打的太足,以免热涨爆胎。
12、夏天架电线不要绷得太紧,以免冬天冷缩崩断。
13、空气是一种单纯的气体。
14、大自然中,空气总是循环运动着的。
15、太空是一个静悄悄的世界。
16、因为我们感觉不到空气,所以空气没有质量。
17、人类活动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18、金属和液体的传热方式是一样的。
19、水果可以代替蔬菜。
20、吃馒头感觉有甜味,是因为馒头中的淀粉变成糖的缘故。
21、一日三餐要定时定量。
22、人们夏天爱穿浅色衣服是因为浅色衣服吸热能力差。
23、燃烧用去的是空气中的氧气。
24、我们周围空着的空间并不真正是空的,而是充满着空气。
25、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6、噪声危害人的身心健康,凡是人们不需要的声音都是噪音。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期末复习题
一 判断 1 所有的物体在温度升高时,体积都会膨胀。2 瑞典天文学家摄尔修斯提出了摄氏温标,用 表示。3 空房子里并不是空着,而是充满着空气。4 任何一种食物都含有人体需要的全部营养。5 空气是一种单纯的气体。6 多吃含有人造色素的食品会损害身体健康。7 不同的物体吸热和散热性不同。8 因为我们感觉...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期末复习题
11 声音能在 固体 液体 气体 中传播,声音的传播离不开 介质 2 物体因振动而发出 声音 当物体 振动大 时,我们听到的声音就 强 当物体 振动小 时,声音就 弱 声音的高低称为 音调 声音的强弱称为 音量 音量的单位是 分贝db 分贝数值越大,噪音越 大 3 分类 蝗虫,蚕蛾,牛,苍蝇,羊,鹦...
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题
18 蒸发是水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蒸发在 任何温度下 都可发生。19 天气总是在不停地变化,阴 晴 雨 雪 等都是常见的天气现象。20 天气变化会对一些 动物 的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比如快要下雨时,蚂蚁往高处搬家,蜻蜓往高处搬家,蜻蜓在低空飞行 21 天气谚语是我们的 祖先 对天气变化进行长期观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