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品德与生活

发布 2023-01-15 20:56:28 阅读 4337

《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

一.第一单元爱在身边。

一、1.爱向我走来。

一第一课时。

一、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家人。老师、同学及来自不同方面的人们给予自己的关爱。

2.激发对自己身边人们的热爱之情。

3.尝试用调查。收集等方式**问题。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的生活时时处处都被爱所包围。是爱给了我们力量,是伴随我们成长。

今天就让我们感受一下围绕在我们身边的各种各样的爱。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模拟情境,亲身感受。

a)、教师出示一张全家福**。

1、涛涛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家庭,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看,涛涛有这么多亲人的关爱,他多幸福呀!

2、我想大家也是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家庭里,你愿意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的家人吗?

3、学生介绍自己的家人。

b)、那么,同学们,你的家人也疼爱你吗?有谁愿说说你的家人是怎样疼爱你的?

4、学生自由发言,相互交流,说出家人疼爱自己的具体事例。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家人对自己的疼爱,来切实感受父母家人的爱。]

三、课件呈现一段抒情文字。

1、朗读小短文。

2、你知道妈妈的爱包含在什么中吗?

除了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你还能用这种形式说出其他家人的爱吗?

学生畅所欲言。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促进学生行为的转化。让学生体会到浓浓的亲情。]

四、教师小结:

家人为我们做了那么多,不计回报,任劳任怨,默默无闻,为了我们健康成长,付出了辛勤的汗水,我们应怎样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呢?

1、小组讨论、交流。

五、课后延伸:为家人做一件事,感恩父母。

第二课时校园友情。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谈到爱,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亲人之爱,可是,大家是否想过,在我们的周围,还有来自校园中的友情,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关爱。这些爱,同样也是我们成长中的不可缺少的因素。

二、请同学们听老师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爱心故事—《老师的爱》。

1、教师讲述故事。

2、故事听完了,你知道故事中的“我”所感受到的老师对学社深深的爱。

3、学生谈谈听了故事的感受。

三、在学校,在我们的身边,你都感受到了哪些爱呢?

1、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一下,看看在我们的校园里,究竟还有多少爱存在。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

2、汇报交流结果。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亲身感受到的具体事例,说说自己感受到的爱。

1)、在学校里感受到的同学的互助互爱。

2)、来自老师及学校其他人的关爱。

五、教师小结:

大家都说的太好了!其实,我们能用眼去观察,用心去体会,你会发现,爱,无处不在,爱,无时不在,爱不仅在你的家庭中,也在我们的校园里。但愿我们能在爱的阳光下快乐的成长!

六、悄悄问自己:我该怎样回报家人和老师同学给我的爱呢?

指名回答。七、课后延伸。

1、快快行动,把你亲自感受到的爱的故事写进日记吧!

2、让别人感受到你的关爱。

第三课时谁还给我爱。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谈到爱,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亲人之爱,可是,大家是否想过,在我们的周围,还有来自校园中的友情,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关爱。这些爱,同样也是我们成长中的不可缺少的因素。

二、请同学们听老师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爱心故事—《恩情》。

1、教师讲述故事。

2、故事听完了,你知道故事中的“我”所感受到的恩情都是谁给的吗?

3、学生谈谈听了故事的感受。

三、那么,在社会,在学校,在我们的身边,你都感受到了哪些爱呢?

1、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一下,看看在我们的生活中,究竟还有多少爱存在。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

2、汇报交流结果。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亲身感受到的具体事例,说说自己感受到的爱。

1)、在学校里感受到的爱。

2)、来自社会上他人的关爱。

五、教师小结:

大家都说的太好了!其实,我们能用眼去观察,用心去体会,你会发现,爱,无处不在,爱,无时不在!但愿我们能在爱的阳光下快乐的成长!

六、悄悄问自己:我该怎样回报他人给我的爱呢?

指名回答。七、课后延伸。

1、快快行动,把你亲自感受到的爱的故事写进日记吧!

2、让别人感受到你的关爱。

2.爱心献给你。

学习目标:1、热爱身边的每一个人,热爱动植物。

2、乐于通过有意义的活动来表达自己对身边的人的爱。

3、自觉保护身边的花草树木和动物等。

4、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解决问题。

教材分析:教科书首先以学生之间进行的拍手游戏入手,以向导性的拍手唱词和学生熟悉的游戏方式,使学生在充分体验了家人、师长、同学及其他人所给予自己的关爱后,深切的感受彼此之间爱心奉献、相互帮助、尊老爱幼等美德的可贵姓。

设计理念:教育学生关爱别人,首先要从爱妈妈,爱家庭开始。教师应引导学生联系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怎样将爱心献给家庭并付诸行动。

活动准备:妈妈的**、准备一个故事《妈妈的手》。

活动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一、游戏导课:

1、同学们,现在让我们活动起来,一起唱首《拍手歌》,好吗?

二、深刻体会,落实行动。

1、我们悄悄问自己:在接受他人关爱的同时,我们能为别人做点什么呢?

2、学生谈出自己的想法。

3、教师讲述《宝宝和贝贝的故事》。

师:故事中的宝宝是个人见人爱的好孩子,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学生自由回答,交流自己的看法。

师:同学们,在生活中,你是宝宝,还是贝贝呢?你为别人做过什么?

学生畅所欲言。

为别人做了这些后,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学生交流自己的切身感受。

4、故事《我来帮助你》

三、出示教材中的公园插图。

1、谁能说一说,公园中哪些小学生做的不对呢?

2、你会怎样去关爱花草树木和动物呢?

3、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出各自的想法。

第二课时。一、激情导入:故事《我来帮助你》

我们生活的环境离不开花草树木和动物,他们都是我们的好朋友。

二、读图看图《天鹅小卫士》。

1、美丽的天鹅湖。

2、假日护鹅小队成立了。

保护天鹅“金点子”。

4、和天鹅一起过年。

三、完成作业:我的助人经历。

第三课时。一、激情导入:

说说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些有纪念意义的日子?今天我们一起来纪念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日子,每年五月的第二个星期天,这是什么日子呢?

二、指名学生讲述《妈妈的手》。

三、调查汇报:夸夸自己的妈妈。

1、**里的故事。

2、鞋子的诉说。

3、一件妈妈关心我的事。

4、我的成长史。

5、学生小结。

四、第二次调查汇报:妈妈一天时间的安排。

1、学生用数据形式汇报妈妈一天时间的安排。

2、算出各项的平均时间。

3、思考:看了调查结果,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交流自己的心里话。

五、你想为妈妈做点什么?学生活动。

六、总结:相信同学们今后能以实际行动来关心热爱自己的母亲。积极参与到“爱心回报”中来。

3.爱心故事会。

学习目标:1、通过活动开展,进一步激发学生对身边人们和对动植物的爱心。

2、培养参与、组织活动的能力。

3、学习用调查、搜集等方法进行**活动。

教材分析:这一主题活动,主要是让学生在充分准备之后,对所搜集到的爱心故事进行讲述。目的在于让学生感受更多的爱心,更在于让学生对自己参与活动组织后的成果进行展示。

设计理念:每一位学生都可将自己搜集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内容可涉及同学互助、尊敬师长、爱花互草等各个方面,并在听了故事后能说出自己的感想,从而更好的指导学生今后的行为。

活动准备:歌曲《爱的奉献》、爱心故事。

活动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一、情境导课,调动情绪。

1、同学们,今天的活动开始之前,先请大家听一首歌,看谁能抢答出这首歌曲的名字。

学生抢答歌名。

二、明确内容,做好准备。

1、今天我们召开一个爱心故事会,比一比谁讲的故事最动听,谁的故事最感人?

2、小组讨论:怎样才能开好这次“爱心故事会”呢?

全班交流讨论意见。

3、出示故事搜集小指南。

三、教师小结。

老师相信同学们课后一定能搜集到更多、更感人的爱心故事,同时,老师也希望能听到大家动情的讲述。

第二课时。一、召开“爱心故事会”。

由小组同学推选出故事大王,为全班同学讲爱心故事。

同学们在听故事中进一步感受“爱”的力量与伟大。)

二、活动感受。

让学生自由谈出听了这些爱心故事后的感受,以及自己在参与这次活动后的收获。

三、课堂总结。

**歌曲《爱的奉献》,教师小结:伸出你的手,伸出我的手,共同伸出我们的爱心之手!让爱永远围绕在我们身边,让爱心铸造美好的世间。

第二单元保护自己。

一)单元目标:

情感与态度:热爱生活,珍爱生命,初步培养对社会的责任感。

行为与习惯:养成自觉遵守和宣传交通规则的行为习惯。培养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安全生活习惯。

知识与技能:认识常见的安全和交通标志。学习求助和自救方法,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体验提同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活动,如调查、讨论、模拟表演、合作交流等。

二)单元设计思路及特点:

通过本单元的三个活动主题,使学生认识常见的安全和交通标志,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宣传交通安全知识。学习一些基本的紧急求助和自救方法,培养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初步形成遇到紧急情况不胆怯、不怕难、勇敢机智保安全的个性品质。

过去我们的教育强调在危急关头救助别人而忽视了自我保护。其实,缺乏自我保护能力的獐去帮助**会产生更多的麻烦,甚至会酿成悲剧。对小学生来说,当遇到危险时,妥善地照顾自己、保护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1、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切入。本单元所选材料都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体现“教育要回归生活”,重视生活的教育价值。

2、在内容与活动的呈现方式上,注重儿童的兴趣。例如常见的交通规则和常用**号码的呈现采用儿歌的形式;“拨打求助**”、“我来扮演小交警”情境模拟活动,深受儿童喜爱;通过“擂台赛上比一比”、“模拟自救”、“机智勇敢保安全”等活动,认识常见的交通安全标志并了解其作用,学会受伤后和遇到危险时的自救以及保安全的方法。

3、突出灵活性与开放性。本单元设计的活动富有富有灵活性和开放性,目的在于把课堂和社会联系起来,引导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同时为教师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留出了空间。

二年级品德与生活

滕州市实验小学 荆河路校区 期中检测试题。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 我会填 20分 1 我们每天都要提醒自己,要养成正确的作息习惯,我每天晚上时睡觉。只有这样,才更有精神。2 月 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3 你知道写字时要做到哪 三个一 吗?眼离书本 身离桌子 手离笔尖 4 过有信号灯和人行...

二年级品德与生活

二年级品德与生活 上 期末检测试题 一 填空。共14分 1 小朋友,要知道巧搭配品德好。2 缺铁会缺钙会。3 粮食来之不易,我们要。4 世界水日是每年的月日。二 下面这些小朋友的做法对吗?对的打 错的打 共30分 1.小红想在星期天让妈妈带她去公园玩,可妈妈正好加班,小红就在家里哭闹。2.冬冬已经有...

二年级品德与生活

二年级品德与生活 良好的饮食习惯 说课稿。银达中心小学孙颖。一 说教材 良好的饮食习惯 是第三单元 吃的学问 中的第三主题活动篇,在学习了 我们的食物 和 食物从 来 之后,设置了本课。学生通过学习,了解了事物的 以及食物的营养搭配,关于吃的学问很大,那么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哪些?怎样培养学生的良好的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