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中学八年级下基础知识考点大全复习

发布 2023-01-08 04:54:28 阅读 5881

简单机械机械功。

要点提纲。一、杠杆。

1.完整的杠杆结构。

硬棒,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作用在杠杆在使它转动的力叫动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叫阻力,力臂必须垂直于力,即l⊥f。

2.杠杆平衡状态:杠杆处于静止或匀速转动状态即为平衡状态。

注意:不一定是要在水平位置静止才是平衡状态,在任意位置静止都算是杠杆平衡,但是在做验证杠杆平衡的条件的实验前,需要通过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处于水平位置平衡。

2.杠杆平衡的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即f1l1=f2l2。

这个平衡条件也就是阿基米德发现的杠杆原理。

3.杠杆的种类。

1)省力杠杆:l1>l2,平衡时f12)费力杠杆:l1f2。特点是费力,但省距离。(如钓鱼杠,理发剪刀等)

3)等臂杠杆:l1=l2,平衡时f1=f2。特点是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如:天平)

二、滑轮:杠杆的一种变形。

1.定滑轮是一个等臂杠杆,只能改变力的方向(各个方向),但不改变力的大小。

2.动滑轮是一个省力杠杆,能省一半力,但要费一倍距离,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思考:一般讨论的问题是轻滑轮,即滑轮质量(重力)不计,如果要考虑滑轮的质量呢?

定滑轮(轻)模型动滑轮(轻)模型。

3.竖直方向提升货物是克服物体重力,水平改变物体位置是克服摩擦力,反常使用的是与原先的倍数关系相反,例如:反常使用动滑轮变成费力省距离。

三、功和功率。

1.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功的计算:功(w)等于力(f)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s)的乘积。(功=力×距离)条件:f与s必须是在同一条直线上。

3. 功的公式:w=fs;单位:w→焦;f→牛顿;s→米。(1焦=1牛·米).

功是能量的一个单位,故单位是“焦耳”(j)。

思考:不做功的几种情况?

*4.功的原理: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等于不用机械而直接用手所做的功,也就是说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5.斜面:fl=gh 斜面长是斜面高的几倍,推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螺丝、盘山公路也是斜面)(部分学校及竞赛需要)

*6.机械效率: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

计算公式:p有/w=η(部分学校及竞赛需要)

7.功率(p):描述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单位时间内做的功叫做功率。

8 .公式表达:,单位:p→瓦特;w→焦;t→秒。(1瓦=1焦/秒。1千瓦=1000瓦)当物体做匀速运动时,。

功率的单位是瓦特(w),常用单位是千瓦(kw),1kw=1000w

4、动能和势能。

1.一个物体能够做功,这个物体就具有能(能量)。

2.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3.运动物体的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动能就越大。

4.势能分为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5.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

6.物体质量越大,被举得越高,重力势能就越大。

7.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的能。

8.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它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9.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统称。(机械能=动能+势能)单位是:焦耳。

10. 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互相转化的。

方式有:动能重力势能;动能弹性势能。

11.自然界中可供人类大量利用的机械能有风能和水能。

12.动能ek:物体运动时具有的能量叫做动能,运动物体的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其动能就越大。

记忆公式:。

13.重力势能ep: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叫做重力势能,物体质量越大,举得越高,其重力势能就越大。

记忆公式:。

热与内能。要点提纲。

一、温度。宏观解释: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微观解释:表示分子作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

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1. 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 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3.常见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

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1℃。

4. 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二、热传递。

1.热传递现象:指热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到温度低的物体,或是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的现象。

2.产生热传递的条件:物体之间或同一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存在着温度差,直到它们的温度相同为止。

3.热的良导体与热的不良导体。

热的良导体:容易导热的物质,如绝大多数金属;

热的不良导体:不容易导热的物质,如塑料、水、空气、玻璃等。

4.热传递的种类: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

三、热量。1.热量表示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热的多少。

(物体含有多少热量的说法是错误的)

2.热量是能量的一种,用符号q表示,单位是焦(j)。

3.物体吸热时,温度会升高;物体放热时,温度会降低。

4.比热(容):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

单位是“焦/(千克·℃)j/kg·℃”读作:焦每千克摄氏度。

水的比热容:,是指:一千克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4.2×103焦。

5.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跟物体质量、温度差以及吸收或者放出的热量多少均无关,由物质本身决定,它不随物质的体积、质量、形状、位置、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只要物质相同,比热就相同,但物质的状态(固液气)发生改变,比热也会变化。(可以和密度相类比)

6.热量的计算公式:,即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跟物质的比热容、物体的质量和升高或降低的温度成正比。

7.热量的计算:

① q吸=cm(t-t0)=cm△t升

② q放 =cm(t0-t)=cm△t降。

q吸是吸收或释放的热量,单位是焦耳;c 是物体比热,单位是:焦/(千克·℃)m是质量;t0是初始温度;t 是后来的温度。)

四、内能。1.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内能也称热能)

2.对于同一物体,内能的多少决定于物体的温度,即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就增加,温度降低,内能就减少。

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内能就越大。

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或热传递。

4.分子动理论的内容是:(1)物质由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空隙;(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5.改变物体的内能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6.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

7.物体吸收热量,当温度升高时,物体内能增大;

物体放出热量,当温度降低时,物体内能减小。

8.所有能量的单位都是:焦耳。

9.扩散:不同物质相互接触,彼此进入对方现象。

10.固体、液体压缩时分子间表现为斥力大于引力。

固体很难拉长是分子间表现为引力大于斥力。

11. 分子是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

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12.利用内能可以加热,也可以做功。

五、热机。1.大部分交通工具的发动机都是内燃机。

4.内燃机可分为汽油机和柴油机,它们一个工作循环由吸气、压缩、做功和排气四个冲程。一个工作循环中对外做功1次,活塞往复2次(即上下共4次),曲轴转2周。

2.内燃机一次工作的四个冲程: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

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

注意:做功冲程发生能量转化,燃料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活塞运动,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做功过程使汽车获得动力,排气冲程排出了汽车的尾气。

密度。1.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不随外界条件环境变化而变化。

2.密度的定义: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公式(定义式)。

3.密度的单位:国际单位,千克/米3(kg/m3);常用单位,克/厘米3(g/cm3);单位转化,如1.0×103千克/米3=1克/厘米3。

4.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物质的密度与物质的质量或体积大小无关,对于同种物质,其质量与体积成正比。改变物质密度的因素有:物质的状态、温度压强等。(可以和电阻的性质相类比)

5.同种物质的质量-体积图像(m-v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的直线,直线的斜率越大,表明该物质的密度越大,如右图所示。

6.测物质的密度:实验室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质质量,使用量筒测量物质的体积(液体和固体不同)。

八年级上册基础知识考点突破

一 知识点归类。1 给加点的字注音。溃退 ku 踌躇 ch u ch 镶嵌 xi n qi n 池沼 zh o 矗立 ch 囊胚 n n p i 哺乳 b 销声匿迹 n 舀水 y o 骷髅 k l u 丘壑 h 鳌头 o 泄气 xi 分泌 m 屹立 y 震悚 s n 颓唐 tu 滞笨 zh 金銮殿 ...

八年级下物理基础知识

姓名。第七章力。1 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 2 力 脱离物体而孤立存在。但不接触的物体也可产生力的作用,比如 磁体吸引铁钉。3 力的作用是 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同时也是 4 力的作用效果 力可以改变还可以改变。5 力的三要素有。6 力用字母 表示,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 简称 用符号...

八年级 下 物理基础知识

12 阻值分别为4 和6 的两个电阻,串联后总电阻为 并联后总电阻为 13 测量小灯泡的电阻的实验原理是我们要多测量几组和的数据,分别根据公式算出相应的电阻r。14 电压越高,对人体的危险性 这是因为导体中的电流大小跟加在这个导体两端的电压成 经验证明,只有不高于 v的电压才是安全电压。15 正常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