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第十二章单元测试卷

发布 2023-01-07 17:23:28 阅读 7251

一、填空题:(2×14=28分)

1.如果把铁锨看做是费力杠杆,在图中所示的a、b、c三点中,支点是___点,动力作用点是___点,阻力作用点是___点。

2.一名工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起500 n的重物,动滑轮重10 n,不计绳重和摩擦,则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___n,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6 m,则重物上升了___m。

3.如图所示,斜面长6 m、高1 m,工人用500 n的力沿斜面把重2 400 n的箱子匀速推到车上,推力对箱子做的功是___j,斜面的机械效率是___

4.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如果杠杆的动力臂是阻力臂的5倍,当杠杆平衡时,动力是阻力的___倍.

5.重200 n的物体,使用定滑轮将它提起时,不计摩擦和滑轮重,所用拉力是___n,如果使用动滑轮将它提起,所用拉力是___n.

6.如右图所示,物体重g=500n,当物体g匀速上升时,则挂钩b承受拉力为n,挂钩a承受___n的拉力,拉力f为___n,若绳子自由端向上拉动2m,则物体向上移动___m。(不计摩擦、不计滑轮重)

7. 如图所示,物体g重60 n,挂在匀质杠杆的一端,要使杠杆平衡可以在a点加一个方向为_ 的_ n的力;也可以在b点加一个方向为_ 的_ n的力。

8. 如图所示,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重100 n的物体a,沿水平桌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秤b的示数为10 n,则拉力f的大小为 n,物体a与水平桌面的摩擦力大小为 n。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 如图所示的情景中,所使用的工具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2.“给我一个支点和一根足够长的棍,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下列生产和生活中的杠杆与阿基米德设想的杠杆属于同一类型的是( )

3. 衣服夹是一种常用物品,如图所示给出了用手捏开和夹住物品时的两种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用手将其捏开时,它是费力杠杆[**:z,xx,b.当用其夹住物品时,它是费力杠杆。

c.无论用手将其捏开还是夹住物品时,它都是费力杠杆。

d.无论用手将其捏开还是夹住物品时,它都是省力杠杆。

4. 如图所示是小龙**“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用弹簧测力计在c处竖直向上拉,杠杆保持平衡。若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右倾斜,仍然使杠杆保持平衡,拉力f的变化情况是( )

a.变小b.变大c.不变d.无法确定。

5.三个和尚挑水吃的故事相信大家耳熟能详,甲图中和尚们商量出新的挑水方案,胖和尚一人挑两小桶,瘦和尚和小和尚两人合抬一大桶,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乙图中水桶b向下沉,为保持水平平衡,胖和尚可以将他的肩往后移动一点距离。

b.乙图中水桶b向下沉,为保持水平平衡,胖和尚可以将后面水桶b往前移动一点距离。

c.丙图中小和尚为减轻瘦和尚的负担,可以让瘦和尚往前移动一点距离。

d.丙图中小和尚为减轻瘦和尚的负担,可以将水桶往前移动一点距离。

6.对图所示的几种简单机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甲所示的装置中ob是动力臂 b.使用图乙所示的装置可省一半力。

c.图丙所示的装置是一种等臂杠杆 d.图丁所示的汽车驾驶盘也是一种简单机械。

7. (2012·浙江台州中考)某同学设计了一种如图所示的简易电梯,由图可知( )

a.a是动滑轮。

b.b是定滑轮。

c.如果电动机向下拉动绳子,电梯厢将上升。

d.电梯厢运动的速度与电动机拉绳的速度相等。

8.如图所示,小均同学用动滑轮将质量为40 kg的货物匀速提高了5 m,他用250 n的拉力拉了10 s,下列有关物理量计算正确的是(g取10 n/kg)(

a.有用功为200 jb.额外功为500 j

c.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75d.小均的功率为200 w

9.用如图所示甲、乙两种方式匀速提升重为100 n的物体,已知滑轮重20 n、绳重和摩擦力不计。则( )

a.手的拉力:f甲=f乙;机械效率:η甲=η乙。

b.手的拉力:f甲<f乙;机械效率:η甲<η乙。

c.手的拉力:f甲>f乙;机械效率:η甲<η乙。

d.手的拉力:f甲>f乙;机械效率:η甲>η乙。

10.利用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提起重600n的物体,最小的拉力是(不计动滑轮重力及摩擦)

a.600n b.300n c.200n d.100n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机械效率越高,机械做功一定越快 b.做功越多的机械,机械效率一定越高

c.功率越大的机械做功一定越多 d.做功越快的机械,功率一定越大

12.关于机械效率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利用机械越省力,机械效率越高。

b.机械做功越快,机械效率越高。

c.有用功相同,总功越大的机械效率越高。

d.额外功相同,有用功越大的机械效率越高。

13.分别用杠杆、动滑轮和滑轮组将同一物体提升到相同的高度,做的有用功( )

a.杠杆最多 b.动滑轮最多 c.滑轮组最多 d.一样多。

14.如图12-19所示为自行车的脚踏板和大齿轮在运动中的三个不同位置。如要使大齿轮对链条的拉力保持不变,那么人脚加在脚踏板上的力最大时在( )

a)a位置 (b)b位。

c)c位置 (d)三个位置一样。

15.某人用力抬起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一匀质杠杆的a端,f始终与直杆垂直,如图所示,则在抬起直杆的过程中( )

a.f逐渐变大 b.f逐渐变小

c.f保持不变 d.无法确定。

16.如图所示,杠杆aob用细线悬挂起来,当a端挂重ga的物体,b端挂重gb的物体时,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此时oa恰好处于水平位置,ao=bo,杠杆重不计,则。

a.ga=gb b.ga<gb c.ga>gb d.无法判定。

17.有一根一端粗一端细的木棒,用绳子拴住木棒的o点,将它悬挂起来,恰好处于水平位置平衡,如图所示,若把木棒从绳子悬挂处锯开,则被锯开的木棒。

a.粗细两端一样重b.粗端较重。

c.细端较重d.无法判定。

18.在如图所示的各种情况中,用同样大小的力将重物匀速提升,若不计摩擦和滑轮重,物重最大的是。

三、实验**题。

1.作图题。

1).画出下列图中的动力臂l1和阻力臂l2。

2).按下图中所给的省力条件,画出各滑轮组绳子穿绕方法。图中g表示物重,g′表示动滑轮重,f表示人对绳子的拉力。

2.小明在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所用装置如图所示,实验中每个钩码重2 n,测得的数据如下表:

1)在实验中,测绳端拉力f时,应尽量竖直向上___拉动弹簧测力计且在拉动过程中读数。

2)第1次实验测得的机械效率为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第2次实验是用___图做的;第4次实验是用___图做的(选填“a”“b”或“c”)

4)分析第次实验数据可知:使用同一滑轮组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分析第次实验数据可知: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动滑轮个数越多(即动滑轮总重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__

5)分析第次实验数据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体被提升的高度。

3. 我们都做过“**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1)实验前没有挂钩码时,若杠杆左端下倾,则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实验前使杠杆水平平衡的目的是。

2)实验中,用图所示的方式悬挂钩码,杠杆也能水平平衡,但老师却往往提醒大家不要采用这种方式。这主要是因为该种方式 (

a.一个人无法独立操作 b.需要使用太多的钩码。

c.力臂与杠杆不重合d.力和力臂数目过多。

3)图中,不改变支点o右侧所挂的两个钩码及其位置,保持左侧第___格的钩码不动,将左侧另外两个钩码改挂到它的下方,杠杆仍可以水平平衡。

四、综合应用题。

1.利用图9—12的滑轮组来拉动汽车,已知汽车与地面间的摩擦力是4.08×103n,将汽车移动1m,拉力做的总功是4800j,试求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如图所示,工人师傅用一个滑轮组在40s内将重600n的木箱从地面匀速吊上4m高的阳台,所用的拉力为220n,不计绳重和摩擦.求:

1)木箱匀速上升的速度;

2)工人师傅做的有用功;

3)动滑轮的重力.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单元测试卷a

一 选择题 每题3分,共36分 1 关于杠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2 两个力同时作用在杠杆上,使杠杆处于平衡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3 下列工具在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4 园艺师傅使用如图所示的剪刀修剪树枝时,常把树枝尽量往剪刀轴o靠近,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5 如图所示,用一根绳子绕过定滑轮,一...

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单元测试卷

a.加在饮料中的冰块逐渐变小 b.飞机在蔚蓝的天空飞过,留下长长的 尾巴 c.樟脑丸越放越小d.冰箱冷藏室的内壁结出 白霜 1.缺水地区的冬季,当地有些居民靠取冰雪来获得生活用水如图所示,是将一定质量的冰雪,从加热到沸腾过程,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不考虑水中有杂质产生的影响,下列对图象分析正确的是 a...

八年级物理第十二章

八年级物理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知识点及练习题。一。选择题 每空3分共39分 1.下列关于杠杆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杠杆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的b.杠杆的支点一定在杠杆中心。c.杠杆只有静止在水平位置时才处于平衡状态 d.动力臂是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2。如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的力臂是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