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测试题

发布 2022-08-12 23:06:28 阅读 7276

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测试题(运动和力)

班别姓名学号: 成绩:

一、单选题 (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下列现象中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分子在不停运动 b、乌云遮住月亮 c、树木在不断生长 d、气温上升。

2、在神舟9号飞船发射升空阶段,航天员被固定在座舱内。选取下面哪个物体作为参照物时,航天员在此阶段是静止的( )

a、天空中的云朵b、飞船的座舱

c、地面上的发射架 d、太平洋上跟踪监测的测量船。

3、水中游动最快的是旗鱼,速度可达108km/h;陆地上跑得最快的是猎豹,1s可跑40m;空中飞行得最快的是褐海燕,每分钟能飞5km。这三者的速度大小是( )

a、猎豹最快 b、旗鱼最快 c、褐海燕最快 d、三者一样快。

4、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误差与错误一样,都是可以避免的 b、测量值与真实值间的差异叫做误差。

c、测量工具越精密,误差就可以更小 d、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少误差。

5、如图1所示,一物体在外力f的作用下,以5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突然将力撤去,则物体:(

a、立即停止b、继续以5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c、先向右运动,然后向左运动 d、继续向右运动,但速度逐渐减小。

直至停止 6、对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汽车,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汽车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是―对平衡力。

b、汽车受到的重力和汽车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c、汽车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汽车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静止的物体,如果受到推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

b、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一定是平衡力;

c、如果作用在物体上的两个力的三要素都相同,这两个力可能是平衡力;

d、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只受到一对平衡力的作用,如果突然失去其中一个力,则该物体一定不再做直线运动。

8、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2所示。根据图象可以判断( )

a、0 ~5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0.4m/s

b、0~7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1.5m/s

c、2s~5s内,小车受到的合力不为零。

d、5s~7s内,小车受到的合力不为零。

9、如图3所示,在一辆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里,此时车速是5m/s,小明让手中的物体自然下落,发现物块正好落在a处。那么,当汽车以l0m/s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时再做该实验,物块将会落在( )

a、a处 b、 b处 c、 c处 d、都有可能。

年3月29日,中国女子冰壶队勇夺2009世界女子冰壶锦标赛冠军,轰动中外(如图1)。一冰壶运动员在水平冰面上轻推冰壶,另两名队友用擦在前面打扫冰面,冰壶在冰面上滑动,最后会停下来。冰壶停下是由于( )

a.冰壶的惯性消失;

b.冰壶不再受到水平向前的作用力;

c.冰面还不够光滑;

d.冰壶被推出时速度太小。

11、 为了检验人躺着和站立时身体长度是否有差异,选用下列哪种尺最合适( )

a. 量程10m,分度值1dm b. 量程3m,分度值1mm

c. 量程30cm,分度值1mm d. 量程15cm,分度值0.5mm

12、甲、乙两部总重相同的电梯在钢索的牵引下竖直向上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a、b所示,则( )

a.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b.4秒内甲、乙通过的路程相等。

c.甲、乙受到钢索的拉力相等d.甲受到钢索的拉力小于乙受到钢索的拉力。

13、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人推车时,人也受到车给的推力。

b.两个物体不接触,就一定不会发生力的作用。

c.用手捏一个易拉罐,易拉罐变瘪了,表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d.足球守门员扑住了快速飞来的足球,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4、下列哪个物体具有惯性( )

a、离弦飞箭 b、流云 c、静止的树木 d、以上物体都具有惯性。

15、关于力与运动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受力时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b、物体运动状态不变,一定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c、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d、平衡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7分)

1.2023年6月2日,在国际田联钻石联赛尤金站的比赛中,刘翔以12.87s的成绩夺得男子llo米栏冠军。起跑时,他用脚向后蹬地,就能迅速前冲,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的;

到达终点时,由于他不能立刻停下。

2.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全程是24 m,前一半路程需4s,后一半路程需6s,物体通过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 m/s,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m/s。(每空2分,共4分)

3.暴风雨来临前,狂风把小树吹弯了腰,把落叶吹得漫天飞舞。从力的作用效果分析,风力使小树发生了使落叶的发生了改变。

4.填上合适的单位。

家用暖水瓶的直径大约是2 ,我国一元硬币的直径最接近于2 。

5、上体育课投铅球时,铅球出手后还能继续向前运动,这是由于铅球具有铅球最终会落向地面,这是由于铅球。

6、 平时所说“月亮躲进云里”是以为参照物,说“乌云遮住了月亮”是以为参照物。 坐在正在行驶的客车内,乘客以___为参照物是运动的,以为参照物是静止的。可见运动和静止具有性。

三、作图题(每题3分,共9分)

1.小车在水平拉力50n的作用下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请在图7中画出小车所受的阻力f 的示意图。

2.重为3n的物体用细线悬挂在天花板上,用力的示意图在图8中画出它所受的重力g的示意图。

3.小李提一桶水上楼,如图9所示,作小李对这桶水拉力的示意图.

四、实验**(每空2分,共34分)

1.如图10所示,是测量物体的长度的示意图,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物体的长度是 cm。

2、某同学测量长度的方法如2图所示,他在测量中的错误有:

3.为了**二力平衡的条件,小雨动手制作了如图11所示的木块作为受力物体,木块上的四个挂钩作为如图12所示的两砝码上端细绳的系挂点.

1)当两端细绳分别系于l、2两个挂钩且保持两绳共线,在左盘中放1个砝码,右盘中放两个砝码时,木块会向运动(每个砝码质量相等).此时木块受到水平方向上的两个力。

(填“是”或“不是”)平衡力.

2)当两端细绳分别系于两个挂钩,在两盘中各放入1个砝码时,木块会发生 ,直到。

两边的拉力在上为止。

3)当把两个吊盘上的细绳都系于一个挂钩上,且让两吊盘都朝右拉木块时,木块将向运动.

4)通过(1)(2)(3)的实验可得出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两个力大小方向 、

作用在上.

4. 在“**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在水平桌面上分别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毛巾、棉布、玻璃,让小车自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滑下,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后,在不同物体表面上运动的距离如图13所示.

(1)实验时小车每次都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是为了让小车在这些物体表面开始运动时

相同。2)由图可知,小车在玻璃上运动的距离最 ,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 ,速度减小得越慢.

3)根据这个实验推理:若水平物体表面绝对光滑(即小车不受任何阻力作用),那么小车将。

五.计算题(第一题4分,第二题6分,共10分)

1.我国上海磁悬列车从上海地铁龙阳路站到浦东国际机场全程30km,单程行驶只要8分钟,则它行驶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2.喜羊羊发现后方l km处的灰太狼正以15m/s的速度向自己猛扑过来,此时喜羊羊与前方的羊村相距2km。问:喜羊羊至少要用多大的速度才能安全跑进羊村?

班级姓名考号: 成绩:

选择题答题卡(每题2分,共30分)

参***:13.相互惯性。

14.3 m/s 2.4m/s

15.形变运动状态。

16.dm cm

三作图(略)

四.18:62.5 m/s (或225km/h)

19:20 m/s

五.20:1 mm 1.85cm

21:(1)右不是。

(2)转动同一直线。

(3)右。

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测试题

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 运动和力 单元测试题。班级学号 姓名总分。一 单项选择题 每题3分 1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位法国飞行员在飞行时用手抓住了一颗德国子弹,这个飞行员能很容易地抓住子弹的原因是 a 飞行员飞行的速度不大b 子弹飞行的速度不大 c 子弹相对于飞行员的速度不大 d 以上都有可能。2 观...

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测试题

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测试题 运动和力 班别姓名学号 成绩 一 单选题 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 下列现象中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 分子在不停运动 b 乌云遮住月亮 c 树木在不断生长 d 气温上升。2 在神舟9号飞船发射升空阶段,航天员被固定在座舱内。选...

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单元测试题

班级姓名学号时间 90分钟。一 单选题 每小题3分,共45分 1 下列几个数据中,与一个普通中学生的身高最接近的是 a 160cm b 16.0um c 1.60dm d 0.160km 2 关于误差,正确的说法是 a 两次测量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 b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c 选用精密的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