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地理测试卷 带答案 第十章

发布 2023-01-05 17:06:28 阅读 3076

第十章中国在世界中。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做法符合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的是( )

a.东北林区伐木种粮。

b.洞庭湖沿岸围湖造田。

c.云贵高原陡坡开荒。

d.西北牧区退耕种草。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

东北林区伐木种粮会造成水土流失,洞庭湖沿岸围湖造田会造成洪涝灾害,云贵高原陡坡开荒也会造成水土流失,这些做法都不符合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只有西北牧区退耕种草符合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

2.下列关于我国国情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已步入发达国家行列。

b.经济建设成就巨大,但地区差异显著。

c.东部地区水土资源分配不合理。

d.自然资源总量多,人均占有量少。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发展潜力。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历史悠久、人口众多的国家。我国人口总数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21%。

自然资源丰富,许多自然资源总量居世界前列,但人均占有量很少;我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地区差异显著。我国为亚洲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3.下列属于我国在发展中面临的挑战的是( )

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重要工农业产品的产量跃居世界前列。

东、中、西部发展极不平衡。

在海域划界和若干岛屿归属上与有关国家存在争议。

a.①③b.②③

c.①②d.①②

答案】a解析】我国在经济建设中,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面临一些挑战,如①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越来越突出;③东、中、西部发展极不平衡和④在海域划界和若干岛屿归属上与有关国家存在争议,重要工农业产品的产量跃居世界前列是我国取得的成就,故选a。

4.气候变化是当今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遏制气候变暖,拯救地球家园,是全人类共同的使命。下列行为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的是( )

a.在田间焚烧秸秆。

b.绿化美化环境。

c.发展新型可再生能源。

d.淘汰高耗能企业。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秸秆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所以在田间焚烧秸秆会加剧温室效应,故a符合题意;

b.绿色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减少温室效应,所以绿化美化环境会减缓温室效应,故b不符合题意;

c.发展新型可再生能源,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减缓温室效应,故c不符合题意;

d.淘汰高耗能企业,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减缓温室效应,故d不符合题意;

5.下列哪一项不是我国西部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a.耕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

b.草场超载,草质下降。

c.过度开垦、放牧,引起土地荒漠化。

d.土地**过低。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土地利用的有关知识。我国在利用土地资源中,存在着耕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的情况;人口过快增长,草场超载,草质下降;加上过度的开垦、放牧,引起土地荒漠化;而土地**过低不是土地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土地**不断攀高才是问题,故d正确。

6.下列关于保护“蓝色国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对海洋资源实行综合管理。

b.提高对海洋环境保护的执法力度。

c.用科技促进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d.海洋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可以尽量开采。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

近年来,海事时常发生,使我国海域的石油污染日趋严重,频频出现的赤潮也给我国的海产养殖业造成严重损失。为了增加收入促进经济发展,加大捕鱼力度使海洋环境受到破坏;为了保护“蓝色国土”,需要实行海洋资源的综合管理,提高海洋环境保护的执法力度,用高科技促进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故本题选d。

7.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发展对世界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下列说法不符合中国实际的是( )

a.建国后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从“一穷二白”到“两弹一星”

b.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再次加速,逐渐形成了全方位的开放格局,融入了世界市场。

c.进入21世界,经济高速增长,目前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d.人地关系足够和谐,区域发展很平衡,海洋权益有良好保障,和发达国家已没有差距。

答案】d解析】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她的发展对世界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如建国后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从“一穷二白”到“两弹一星”;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再次加速,逐渐形成了全方位的开放格局,融入了世界市场;进入21世纪,经济高速增长,目前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地关系有够和谐,区域发展很不平衡,海洋权益受到很大威胁,和发达国家差距还很大,故选d。

8.2024年12月,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的世界气候大会上,中国承诺2024年碳排放量下降40-45%。为了实现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承诺,我们应当大力开发和利用下列能源中的( )

a.石油。b.太阳能。

c.天然气。

d.煤炭。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为减低碳排放量,有的能源不能大力开发,比如与碳元素有关的能源.

a、石油中含有碳元素,所以不能大力开发.故a不正确;

b、太阳能里不含有碳元素,所以能大力开发.故b正确;

c、天然气含有碳元素,所以不能大力开发.故c不正确;

d、煤炭中含有碳元素,所以不能大力开发.故d不正确;

9.要实现区域内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做到( )

a.充分利用有利的地理条件,对不利的地理条件忽略不计。

b.加强区域之间的联系,发挥各自的优势,分工协作,互惠互利。

c.坚持以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为主要目标,不考虑生态环境问题。

d.大力开采资源以促进经济发展。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c的做法必然会破坏环境;d的做法必然会破会资源;只有b的做法是正确的:要实现区域内的可持续发展,应加强区域之间的联系,分工协作,保护生态环境,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的关系.

10.构建节约型社会成为“十一五”规划的重要任务,下列做法与此相悖的是( )

a.完善再生资源**利用体系。

b.努力发展循环经济,实行清洁生产。

c.应用现代科技改善生产条件,提高资源利用率。

d.大力发展传统工业。

答案】d解析】构建节约型社会成为“十一五”规划的重要任务,以上四种做法中,“完善再生资源**利用体系”“努力发展循环经济,实行清洁生产”和“应用现代科技改善生产条件,提高资源利用率”有利于节约资源;而“大力发展传统工业”不利于节约资源,故选d。

11.下列事实能说明我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体现我国是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是( )

a.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

b.派团参加世博会。

c.国家领导人出访非洲。

d.派中国救援队飞赴海地抢险救灾。

答案】d解析】以上四个事实中,“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派团参加世博会”和“国家领导人出访非洲”能看出我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只有“派中国救援队飞赴海地抢险救灾”能看出我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故选d。

12.针对图中漫画中反映的环境问题,采取的最合理措施是( )

a.跨流域调水。

b.修建水库。

c.生产纯净水。

d.治理水污染。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读图可知,漫画反映了水污染问题;这对该问题,采取的最合理措施是治理水污染,跨流域调水是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修建水库是解决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的问题,故选d.

13.我国首先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地区是( )

a.沿海地区。

b.华北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答案】a解析】我国首先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地区是沿海地区,沿海地区交通便利,对外开放的条件优越,故选a。

14.在我国西部大开发中,启动“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还草”两项工程的首要目标是( )

a.开发生态旅游。

b.改善生态环境。

c.发展畜牧业。

d.增加木材和产草量。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保护天然林”和“退耕还林(草)”两项措施的主要目的都是为了保护自然环境中的森林和草原,从而改善生态环境,有利生物多样性保护,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

15.我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不包括( )

a.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矛盾突出。

b.区域发展不平衡。

c.海洋权益面临严重挑战。

d.综合国力难以提高。

答案】d解析】我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有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矛盾突出、区域发展不平衡和海洋权益面临严重挑战,我国的综合国力越来越高,故选d。

16.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农业的发展既带来机遇,也带来挑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利于引进外资和先进的农业技术。

b.不利于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

c.有利于提高农产品**,提高农民收入。

d.不利于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农业的发展既带来机遇,也带来挑战,有利于引进外资和先进的技术,有利于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有利于调整农业结构等。

17.20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居世界之首,但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尤其是东部与西部的经济差距逐渐扩大,制约西部经济发展的主要经济因素是( )

资金不足 ②地形地势复杂 ③自然资源不足 ④技术人才匮乏。

a.①④b.①②

c.③④d.②③

答案】a解析】制约西部经济发展的主要经济因素是资金不足和技术人才匮乏,地形地势复杂是自然条件,西部地区自然资源丰富,故选a。

18.我国一贯主张南海问题由南海有关国家共同协商解决,下列国家不濒临南海的是( )

a.印度。b.菲律宾。

c.越南。d.马来西亚。

答案】a解析】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东部濒临的海洋中,自北向南分别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其中濒临南海的国家有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印度与我国陆地相连,故选a。

19.始终制约我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是( )

a.人口问题。

b.环境问题。

c.资源问题。

d.经济问题。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人口问题是始终制约我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其他问题都与人口问题有关。

20.中国经济发展迅速,要想全方位走向世界,谋求更大发展,中国应选择( )

a.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协调人地关系。

b.闭关锁国,防止外国学到我们的技术。

c.只与经济发达的国家进行合作、对话。

d.国内不同区域的经济差异要进一步拉大。

答案】a解析】我国大规模的现代化建设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但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根据中国的国情,21世纪是环保的世纪,是生态的世纪,是可持续发展的世纪,因此以上四个答案中只有a是正确的,故本题选a。

21.2024年5月**正式批准新疆喀什为我国第六个经济特区,喀什被誉为“中国的西大门”,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与深圳、珠海特区相比,喀什设立经济特区的独特优势有( )

a.工农业发达,海陆交通便利。

b.位于西北边陲,利于和中亚国家**往来。

八年级地理下册期末测试卷 带答案

2013 2014真题 满分50 班级 姓名 一 选择题 共15分 1 从图中信息可以推断出该习俗应该起源于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2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栽培技术不同 b.耕地制度不同 c.气候条件不...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测试卷 带答案

江西省金溪一中2011 2012九年级化学第十单元测试卷姓名班级学号。一 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 正常人的体液ph都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内,否则人会生病。下列人体体液中,酸性最强的是 a 唾液 ph 6.6 7.1 b 血液 ph 7.35 7.45 c 胆汁 ph 6.8 7.4 ...

八年级下册地理测试卷 带答案 第八章

第8章西北地区。第i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 选择题 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关于西北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阿尔泰山位于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之间。b 塔里木盆地是天山断层陷落而形成的。c 哈密盆地海拔 155米,为我国陆地地势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