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秋学期八年级语文上册登岳阳楼记学案鲁教版

发布 2022-12-24 08:43:28 阅读 9941

2019-2020学年秋学期八年级语文上册登岳阳楼记学案鲁教版。

学习目标:1、涵咏诗歌,**诗歌缘景明情的方法,感受诗歌意境。

2、学习诗歌,理解和体会杜甫怀才不遇的忧愤和忧国忧民的情怀。3、背诵《登岳阳楼》

德育目标:了解作者爱国情怀,激发自己爱国之情。

学习重点:通过学习本诗了解鉴赏古典诗歌要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学习难点:

运用“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方法扩展阅读教学方法:吟咏启发诵读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

一、引言:

亲爱的同学们,望月吟诗是古人的一种习惯,所以我们领略到了初唐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其实,登楼赋诗更是古文人的一种喜好,今天,让我们和杜甫一起登楼赋诗---

学生自己定学习任务,教师展示幻灯片,师生明确学习目标)二、整体感悟,指导诵读(展示原诗)1、自由朗读,结合书下注解,读懂诗句2、质疑问难,大声朗读。

3、指名学生用自己的话解释本诗的意思4、指名朗读,划分节奏,注意轻重、缓急、快慢。

三、指导学生用“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方法鉴赏本诗1、以思带说:

诗中写出了洞庭湖怎样的自然景象,**入自己的想象,更生动形象的描绘。2、炼字:

抓住关键字“坼”“浮”进行体会。

明确:“坼”字,诗人下得有力,仿佛洞庭万顷波涛、千层巨浪,把吴、楚两地的广袤区域冲开、**,显示出洞庭湖的磅礴气势。而“浮”字,具有十分鲜明的动态感,在诗人的笔下,洞庭几乎包容了整个天地万物,并且主宰着它们的沉浮,日月星辰都随着湖水的波动而漂荡起落,一派雄浑壮阔的图景展现在读者眼前。

3、诵读,读出杜甫诗风“大气”之感,体会作者心胸开阔。

四、**作者杜甫形象。

1、想象:杜甫在楼上看风景,我们在书中看杜甫,让我们走进文本,看看诗人的举止、肖像、神情。

2、思考:是什么使诗人老泪纵横?结合你所了解的杜甫及本诗谈谈。

师展示幻灯片):唐代宗大历三年(76之后,杜甫出峡漂泊两湖,此诗是诗人登岳阳楼而望故乡,触景感怀之作。时年五十七岁,距生命的终结仅有两年,患肺病及风痹症,左臂偏枯,右耳巳聋,靠饮药维持生命。

3、**: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情感及对国家情感的?那为什么要先表达自己的情感?

联想一下我们学过的老杜的诗(师展示幻灯片):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秋兴八首》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心。”

春望》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登楼》

4、总结:鉴赏诗词应从景和情入手,通过学习这首诗,我们觉得描述诗的意境应分几步(师展示幻灯片):

绘景—摹形---溯情。

5、记诵:融入情感,想象自己是杜甫,大声读背。

五、迁移扩展:运用“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方法品读《旅夜书怀》

结语(师展示幻灯片):任何伟大的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的痛苦和幸福植根于社会和。

历史的土壤里。(别林斯基)

自从有了诗歌,人生就不是一件枯燥的东西。(朱光潜)让我们热爱诗吧!

作业:运用“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方法品读杜甫的其他作品。教后札记:

一是选修课教材的处理。我觉得,选修课的学习一定与必修课的学习有区别,而且,这区别应该就在选修课更要重视方法的传授与规律的把握。这一堂课是学习杜甫的《登岳阳楼》,但我一开始就是把它当作一个例子,一个学习运用“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方法鉴赏诗歌的例子。

在第一次备课过程中,我也是努力这样去做的,教案经过了几次修改,最后定为“导入——译读——赏析指导(初知意象---置身诗境——背景介绍—-知人论世——缘景明情)——情读背诵——迁移扩展---布置作业——结束语”,这样,如何“把握意象”,如何“置身诗境”,如何“缘景明情”,相对就更明晰了。虽然,这种教法不一定就是最佳的教法,但作为选修课教学的探索,我觉得我的这一变革是值得同仁借鉴的。

二是教学中的以情感人。我觉得,一堂精彩的课,应该是给人一种艺术的享受,这艺术对于诗歌鉴赏尤以“情”为重,“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吗!要达到这一境界,就必须做到课堂教学中无废话,而且教师一定要善于抓住煽情契机。

而这一功夫,是需要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有意识地练就的,那就是尽量能考虑到课堂教学的方方面面,既备教材,备教法,更要备学生,备学法,这样,作为教师就得事先考虑好每一个环节如何过渡,每一个问题如何设计,哪详哪略哪儿容易激发学生共鸣,这样才能师生共收获。

三、幻灯片的合理展示。这么久课件课的教学实践,让我知道诗歌教学尤以读、品、悟为重。若以课件的形式上课,幻灯片的制作一定不能多,而且还要合理展示。

基于这一认识,我一共制作了11张幻灯片,其中有两张是原诗文,只是便于听课老师**,课后我也觉得幻灯片展示的真是恰到好处。其中:

幻灯片2:学生口述完学习任务后展示学习目标,体现了师生合作意识,更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幻灯片5:在分析人物环节中“是什么使诗人老泪纵横?结合你所了解的杜甫及本诗谈谈”思考题抛出后,才展示了相关背景,突破了一上课就作者简介背景介绍的传统形式。

文章是时代的产物,背景展示有时则十分必要,恰切的背景是课堂教学内容浑厚的必要要素。

幻灯片7:起到了方法小结作用,凝练到位。

幻灯片9:作为结束语,引用了两位名人关于诗歌的名句,很好的激发了学生喜爱诗歌的情愫,也使本诗的教学无论是知识情感,还是德育都得到了很好的收束。

登岳阳楼 八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课题登岳阳楼 赛课教案 三维目标 1 背诵本诗。2 学习如何通过对古典诗歌中意象的把握来体会和品味诗歌的意境美。3 通过学习了解杜甫诗歌的意境和创作风格,并进一步 中国古典诗歌的不同风格。4 学会通过反复诵读 联想想象去置身诗境,通过意象联缀 补充联想 炼字炼句缘景明情。重点难点重点 通过学习本诗了...

八年级秋学期其中语文试卷

2007秋学期期中试卷。八年级语文出卷人 白丽。一 基础知识 50分 1 下列加点字读音 字形都正确的是 a饱饫 w 一绺 l 一碧万倾 q ng b纤纤 qi n 不啻 d 拖口而出 t o c天穹 qi ng 纯粹 cu 侃侃而谈 k n d尘滓 zh 一刹那 sh 狂奔疾走 b ng 2 下列...

八年级秋学期语文试卷分析

现代文阅读部分,失分比较多,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现代文阅读题,失分都较多。尤其是 童年的圣诞树 属于课外阅读题,得分不太理想。其中第22小题中语言赏析题,许多同学都不知道从什么角度赏析,内容也赏析不到位。23小题考查学生的课外积累和生活感悟,不少学生答非所问或自己随意举例,未能从人生体验和生活感悟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