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12周周演练题 修订

发布 2022-12-21 05:21:28 阅读 9545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周周演练题。

命题教师:海玉桂审核教师:吕春华。

班级姓名得分

一、日积月累。

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14分)

溃( )退歼( )灭芜( )湖荻( )港诸( )县

锐不可当( )寒噤仄歪转弯抹角( )提防( )

淀里竹篙飒飒蹿了一蹿( )

2、选择运用正确的词语。(6分)

1)假如是( )的夜晚,人们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

a.月明风清 b.月明星稀。

2)远远有一片( )的黄色的光。

a.昏暗b.阴惨。

3)那小船( )钻入了苇塘的深处。

a.转弯抹角 b.七弯八拐。

3、下列句子没有用比喻的一项是( )2分)

a.一声一声像连珠箭,射穿老头子的心。 b.老头子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

c.小船在淀里,像一片苇叶d.她像央告那老头子。

4、指出下列句子的描写方法。(10分)

1)可是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

2)老头子直直地望着前面说:“我没脸见人。”(

3)老头子站起来,拾起篙,撑了一下。那小船转弯抹角钻入苇塘深处。(

4)大江大海过了多少,为什么这一次的任务,偏偏没有完成?(

5)月亮落了,半夜以后的苇塘,有些飒飒的风响。(

5、辨别下列词语在文章中的感**彩:(14分)

英勇善战锐不可当溃退激战泄气顽强毫无斗志歼灭抵抗微弱冲破占领击溃。

褒义词语:

中性词语:

贬义词语:

二、阅读导语部分,回答下列问题。(28分)

(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1、导语的电头包括等内容;这些内容说明了5分)

2、导语点明新闻人物是其中“百万”说明了。

将“大军”改为“解放军”行不行?为什么?(6分)

3、导语点明的事件是横渡”写出了怎样的气势?(6分)

4、导语在新闻中的作用是3分)

5、“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中“不含”的意思是去掉可以吗?为什么?(4分)

6、“…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中的“均”,在这里表示的意思是。

它在这里的作用是4分)

三、提高部分。(21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

她们轻轻划着船,船两旁的水,哗,哗,哗。

她们都抬起头往远处看了看。

唉呀!那边过来一只船。”

唉呀,日本!你看那衣裳!”

快摇!”小船拼命往前摇。她们心里也许有些后悔,不该这么冒冒失失走来,也许有些怨恨那些走远了的人。但是立刻就想:什么也别想了,快摇,大船紧紧追过来了!

甲]幸亏是这些青年妇女,白洋淀长大的,她们摇得小船飞快。小船活像离开了水面的一条打跳的梭鱼。她们从小跟这小船打交道,驶起来就像织布穿梭、缝衣透针一般快。

假如敌人追上了,就跳到水里去死吧!

后面大船来得飞快,那明明白白是鬼子。这几个青年妇女咬紧牙,制止住心跳,摇橹的手并没有慌,水在两旁大声地哗哗,哗哗,哗哗哗!

往荷花淀里摇!那里水浅,大船过不去。”

她们奔着那不知道有几亩大小的荷花淀去,那一望无边挤得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红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

1、文段甲处应填的一句话是( )4分)

a.鬼子追得很紧 b.大船追得很紧 c.敌人追得很紧 d.大船越来越近。

2、文段中两次描摹妇女们划船的水声,第一次水声节奏。

第二次水声节奏不同的水声,不同的节奏,是因为10分)

3.“假如敌人追上了,就跳到水里去死吧!”这是一句描写,表现了妇女们。

的精神品质。(4分)

4.“粉红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一句的含义是。

3分)四、试一试。(25分)

给下面一段文字空白处补上恰当的话。

报载,有位来自新加坡的华侨老太太游福建武夷山,途中不慎被蒺藜划破了裙子,游兴大减,坐在路边不愿起来。机灵的女导游微笑着对她说这话说得老太太破“愁”为笑,连忙起身高兴地继续登山赏景了。

导游究竟说了哪些话使老太太破“愁”为笑并继续登山赏景呢?请依据当时情景,以导游小姐的身份将其补出来。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十一周周演练题。

命题教师:时元杰审核教师:祁红梅。

班级姓名得分

一、积累运用。(共26分)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3分)

yùn育( )繁yǎn( )免yì(

栖息面颊( )翩然。

2.找出下列词语中的4个错别字,并订正在方格内。(2分)

消声匿迹冲耳不闻视而不见束手无策无动于衷。

在劫难逃天衣无逢安家落户在劫难逃漏网之渔。

3.根据文意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2分)

手术完成之后,用相同频率的电脉冲 (冲激刺激)换核卵,让“苏格兰黑面羊”的卵细胞质与“芬多席特”母羊乳腺细胞的核相互 (配合协调),使这个“组装”细胞在试管里经历受精卵那样的 (分开**)、 发育发展)而形成胚胎的过程。

4.阅读下面语句,然后正确排序。(2分)

据推算,我国种大豆的历史至少有四五千年了。

我国是大豆的起源地。

古代把大豆叫做“菽”,秦汉以后逐渐用“豆”字代替“菽”字。

在许多新石器时代遗址中,都发现大豆的残留印痕。

许多古书中也有关于大豆的记载。

也是世界上栽培大豆历史最悠久的国家。

正确的排序。

5.结合语境理解下面画线词语的含义。(3分)

可以这样说,关于克隆的设想,我国明代的大作家吴承恩已有精彩的描述。

设想: 鲤鱼细胞核和鲫鱼卵细胞质居然能相安无事。

相安无事:

鱼类、两栖类克隆的成功自然而然地使科学家把目光投向了哺乳类。

自然而然:

6.阅读下列诗句,结合所学的地理知识,**诗中蕴含的物候现象。(4分)

a.“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7.在保护野生动物的综合实践活动中,某同学从网上搜集到一份《世界濒危野生动物》,下面是其中的一部分。(6分)

糜鹿:2023年野生灭绝,全世界不超过3000头,因为它们是18头鹿的后裔而存在遗传缺陷。

华南虎:仅余50只在动物园中,其中90%是6只华南虎的后代而有遗传障碍。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6周周演练

八年级语文 上 第六周演练题。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3分。a 豁然开朗 hu 咸来问讯 xi n 中人语云 y诣太守 zh b 屋舍俨然 y n刘子骥 j 巷中犬吠 f i其夫呓语 y c 男女衣着 zhu 邑人奇之 y 同是宦游人 hu n 芳草萋萋 q d 怡然...

八年级语文上册周演练第五周

出题 祁红梅审题 王占月。一 基础知识 24分 1 下列加粗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 诘 j 问吊唁 y n 骷髅 k l u b 伎 zh 俩噩 耗号 h o 啕。c 焦灼 zhu 猝然 c 取缔 d d 滞笨 zh 末梢 xi o 昏厥 ju 2.从下面面备选词组中选择恰当的项填入这段...

八年级语文周周清 12

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微斯人,吾谁与归。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不以物喜,不以己悲。3 前人之述备矣 中的 前人之述 具体指什么?用原文语句回答 4 用原文的语句回答下列问题 赞扬滕子京政绩的句子是。作岳阳楼记的缘由是。从空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