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下第二周周演练

发布 2022-07-22 09:39:28 阅读 7052

得分。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7分)

1、要在一段电路中产生电流,它的两端就要有就是给用电器两端提供的装置。

2、用一只***收听**时的工作电压为3v,需用节干电池联使用。对人体来说,安全电压是。

3、灯l1与灯l2串联,先用电压表测灯l1两端的电压,如图2所示。再测灯l2两端的电压时,只将电压表接a的一端改接c,这种接法填“正确”或“不正确”)。原因是。

4、有a、b、c、d四根导线,a是镍鉻合金线,其余三根是铜线;b、c粗细相同,c长b短;c、d长度相同,c粗d细;a、d长度、粗细均相同。则这四根导线的电阻关系是:b c d a。

5、单位换算vmv

6、测量电压的工具是___测量前应检查指针是否对准___如有偏差,需先___测量时,所测电压所选电压表的量程,选取量程时,可采用___量程___的方法。

7、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电压的关系是用式子表示为。

8k, 0.5m

9、把一根粗细均匀的导线均匀拉长,它的电阻将___这是因为它的___变大变小的缘故。在生活中电阻的大小还受的影响。

二、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下列关于电源电压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家庭电路的电压是380v b、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1.5v

c、一节蓄电池的电压是2v d、每个氧化银电池的电压是1.5v

2、关于电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电压是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b只要电路两端有电压,电路中就一定有电流 c、电路中有电流时,电路两端就一定有电压 d、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3、如图1所示的电路中,甲、乙两处分别接入电流表和电压表,当s闭合后,为使两灯均能发光,则( )

a、甲接电流表,乙接电压表 b、甲、乙均接电流表

c、甲、乙均接电压表d、甲接电压表,乙接电流表。

图1图24、四只完全相同的灯泡并联后接在某一电源两端用电压表测出一只灯泡两端的电压是4.5v,则电源电压是( )

a、4.5v b、18v c、9v d、无法确定。

5、如图2所示,闭合开关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压表测的是两端的电压 b、电压表测的是电源电压。

c、电压表测的是两端的电压 d、电压表测的是和两端的电压。

6、下列关于电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导体中不通电流时,不可能对电流有阻碍作用,此时,导体没有电阻。

b、导体中通过的电流越大,导体的电阻越小。

c、某导体两端的电压增大时,导体的电阻不变。

d、某导体两端的电压减小时,导体的电阻增大。

7、关于电阻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导线越长,电阻越大 b、铁导线的电阻比铜导线的电阻大。

c、导线越粗,电阻越小 d、同种材料,粗细相同的导线越短,电阻越小。

8、关于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绝缘体不容易导电,是因为它们没有电阻。

b、导体和绝缘体的电阻大小只跟材料有关。

c、将一根铜导线均匀拉长后,其电阻变大。

d、铜导线的电阻一定比铝导线的电阻小。

三、间答题(1题6分分分)

1、如图,灯和并联,要利用这个电路**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至少要用电压表进行三次测量。

第一次,将电压表并联在___两点,测出灯两端的电压。

第二次,将电压表并联在___两点,测出灯两端的电压。

第三次,将电压表并联在___两点,测出两灯的总电压。

2、观察用久的灯泡和同种型号的新灯泡那个更亮,为什么?

3、滑动变阻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四、综合题(共16分):

17、张明有一个标准电压表,它有0~3v和0~15v两个量程。用它测量由两节干电池串联组成的电池组的电压时,接线正确,但他读出的读数是10v,这显然是错误的。

1)请你说出他出现错误的原因。(8分)

2)实际电压应是多大?(8分)

八年级物理下第八周周演练

得分。一 填空题 每空2分,共32分 1.在 测定小灯泡功率 的实验中,根据电功率的公式p测出小灯泡的和 就可以求得小灯泡的电功率。2.在测定小灯泡功率的实验中,已知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3.8v,完成下列天空 1 电源至少需要 干电池串联 2 连接电路时电压表应选用 量程 3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时,应...

八年级物理下第九周周演练

得分一 填空题 每空2分,共34分 1 某同学将两个定值电阻r1 r2串联后,接在电压为7 v的电源上,测出通过的电流是0.5 a,r1两端的电压是5 v,r2的电功率是 w。2 赵强同学家中有一个电热器,已知该电热器的电阻为100 当他将这个电热器接在家庭照明电路中,通电10 min产生的热量是 ...

八年级物理下第十五周周演练

得分。一 填空题 每空1分,共34分 1.1876年由科学家贝尔发明了通过把信号传到远方 2 老式 机话筒有一个小盒子里装着对着话筒讲话时,膜片时紧时松的压迫碳粒,它的随之改变,流过碳粒的就会相应的改变 就形成可随变化的信号 3 老式 机听筒内有一个它的上面绕着传入听筒的流过线圈,使听筒的膜片在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