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学年度西堡初中第一学期八年级期中地理试卷(8)
姓名: 学号: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每小题2分,共60分)
我国幅员辽阔,地域差异大,是一个团结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2题。
1.在我国的陆上邻国中,与我国有不连续疆界的国家有。
a.俄罗斯、印度b.蒙古、哈萨克斯坦。
c.老挝、巴基斯坦d.缅甸、印度。
2.在我国23个省中,与三个自治区毗邻的是。
a.甘肃省b.青海省c.陕西省d.云南省。
3.关于我国省级行政区之最,正确的叙述是。
a.新疆面积最大 b.四川人口最多 c.广东纬度最低 d.云南邻国最多。
4.我国生活在“世界屋脊”上的少数民族是。
a.维吾尔族b.壮族c.高山族d.藏族。
读下面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轮廓图,回答5-6题。
5.小李同学的家乡,每年有两次阳光直射现象,他家乡所在的省份可能是。
a.甲或乙b.乙或丁c.甲或丙d.丙或丁。
6.小陈同学在超市购买了一瓶矿泉水,商标上注有“黑卫食证字[2007]第××06”字样,于是他判断此矿泉水注册的省份是。
a.甲省b.乙省c.丙省d.丁省。
7.我国东部地区人口稠密的自然原因是。
a.城镇多,交通运输发达b.工商业发达。
c.平原盆地多,气候适宜d.外来人口多。
8.我国人口分布的基本特点是。
a.山地、高原人口多,平原、盆地人口少。
b.城镇密集、工业发达地区人口多。
c.偏僻的农业、牧业地区人口多。
d.东部人口少、西部人口多。
9.导致我国人口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持续增长的根本原因是。
a.计划生育政策未得到坚决贯彻b.人口出生率高。
c.人口基数大d.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很高。
10.某城市面积是2000平方千米,人口为500万,该城市人口密度是。
a.2000人/平方千米b.2500人/平方千米。
c.4000人/平方千米d.250人/平方千米。
11.维吾尔族、回族等少数民族大多信仰的宗教是。
a.**教b.伊斯兰教c.佛教d.喇嘛教。
12.下列关于我国人口和民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汉族与少数民族只在西南、西北和东北杂居在一起。
b.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是秦岭一淮河一线。
c.我国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d.我国各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
13.根据我国少数民族的分布,下列说法最可信的是。
a.黎族同胞说:“我们栽种的苹果个大香甜”
b.朝鲜族同胞说:“我们种植的甘蔗又获大丰收”
c.藏族同胞说:“我们用青稞酒招待远方的来客”
d.壮族同胞说:“我们泼水节是我们的传统节日”
14.我国地势第二阶梯上的主要地形类型是。
a.高原、山地 b.平原、丘陵 c.高原、盆地 d.山地、盆地。
15.构成我国地形骨架的是。
a.高原b.平原c.丘陵d.山脉。
16.下列山脉,两侧都是盆地的是。
a.大兴安岭b.天山c.巫山d.太行山。
17.7月我国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主要位于。
a.东北平原b.海南岛c.青藏高原d.内蒙古高原。
18.山东省属于。
a.温带季风气候b.**带季风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d.温带大陆性气候带。
19.导致我国降水时空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b.海陆c.季风d.地形地势。
20.下列地形区,受夏季风影响时间最长、强度最大的是。
a.长江中下游地区 b.黄土高原c.珠江三角洲 d.东北平原。
21.读某地某月某日我国部分城市的天气预报列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此季节是夏季b.此季节我国南北温差相差不大。
c.此季节太阳直射南半球d.此季节我国南北普遍高温。
22.下列关于我们学校所在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学校所在地气候四季分明,冬冷夏热 b.学校所在地山多地少,森林资源丰富。
c.我们学校所在地的地形以平原为主 d.我们学校处在半湿润地区。
23.导致长江这种流向的原因是。
a.气候类型多样,降水总量丰富b.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小。
c.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d.山区面积广大,地形类型单一。
24.我国在同一时期,引进了世界上的热带、**带、温带、亚寒带的多种动植物,你认为在下列哪一地区都可以找到它们的生长地区。
a.大兴安岭b.天山山脉c.横断山地区 d.长白山。
25.下列地区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是。
a.准噶尔盆地 b.四川盆地c.柴达木盆地 d.塔里木盆地。
26.世界上大多数农作物和动植物都能在我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区,原因是。
a.夏季普遍高温 b.季风气候显著 c.雨热同期d.气候复杂多样。
27.下列地区,一年内种植农作物收获次数最多的是。
a.东北平原b.华北平原c.长江三角洲 d.海南岛。
28.下列河流,作为我国与邻国界河的是。
a.雅鲁藏布江 b.珠江c.额尔齐斯河 d.黑龙江。
29.黄河干流上,既有凌汛现象发生,又是“地上河”的河段是。
a.上游河段b.中游河段。
c.下游河段d.开封到入海口河段。
30.读下图“某地地上河示意图”,写出此图指的是。
a.黄河上游b.黄河中游c.黄河下游d.长江中游。
二、综合题(本大题包括4个小题,共40分)
31.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项要求。(11分)
1)图中字母a、b是我国的内海,它们分别是:ab___
2)填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我国的邻海、岛屿的名称:
a邻海),b邻海),c___邻海),d___岛屿)。
3)图中字母e、g是与我国陆上相邻的国家,它们是:eg___
4)图中字母c、d是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它们是:cd___
5)结合此图,简要说明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32.读“中国地形分布空白图”回答。(10分)
1)从地形图可以看出我国地势___高___低,呈状分布。
2)我国南方与北方的界山是。
3)将图中字母代号所代表的地形区名称,分别填在相应的空格内。
山脉:emg
高原:ch盆地:ad
4岭山、巫山和雪峰山是我国地势第。
二、三阶梯的分界线,安徽省位于第___阶梯。
5)请在图上按要求标出:
用★标出首都北京; ②用---标出淮河 ③用⊙标出山东省。
33.读下图“影响我国的季风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上图为影响我国的___冬、夏)季风,受此影响期间,我国气候的主要特点是。
2)①为___季风,来自___洋,主要影响我国的东部地区;②为___季风,来自___洋,主要影响我国西南地区、华南地区以及长江中下游地区。
3)受图中季风影响大的地区主要是我国的季风、非季风)区,此区中的河多为外流、内流)河。
34.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黄河发源于山,是我国第二___河。黄河除参与塑造华北平原以外,在上游还塑造了有“塞上江南”美称的b___平原和c___平原。
2)请在图上标出黄河的支流汾河、渭河。
3)①、4点河段中,水能丰富的是其水能丰富的原因是。
4)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黄河的泥沙主要来自中游的___高原,使下游成为举世闻名的“地上河”,是我国的一大忧患。那么治理黄河的根本是。
5)修建水库,使治沙与防洪并举是治理黄河的重要手段。下列对治理黄河的泥沙和防洪都有重要作用的是。
a.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b.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c.龙羊峡水利枢纽工程d.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
2009-2010学年度潍坊市高密初中学段第一学期八年级期中考试。
地理试卷参***。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a 2.a 3.a 4.d 5.a 6.d 7.c 8.b 9.c 10.b
11.b 12.c 13.c 14.c 15.d 16.b 17.c 18.a 19.c 20.c
21.c 22.b 23.c 24.c 25.b 26.d 27.d 28.d 29.d 30.c
二、综合题(40分)
31.(11分)
1)渤海琼州海峡(1分)
2)黄海东海南海台湾岛(2分)
3)俄罗斯哈萨克斯坦(1分)
4)韩国日本(1分)
5)从纬度位置分析:我国大部分在北温带,少部分在热带,南北纬度差异和气候差异为我国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3分)
从海陆位置分析:①我国东部濒邻太平洋,使得我国广大的东部地区在夏季风湿润气流的影响下,雨量充沛,有利于农业生产。②沿海地区便于发展海洋事业,同海外各国交往。
③西部内陆地区可以通过陆上交通与中亚、西亚和欧洲各国交往。(3分)
32.(10分)(1)一(4)题,每空0.5分)
1)西东 (**)阶梯。
2)秦岭。3)e秦岭,m台湾山脉,g喜马拉雅山。
c青藏高原,h云贵高原,a塔里木盆地,d四川盆地。
4)大兴安岭、太行山、三。
5)略(3分)
33.(8分)
1)夏炎热(高温)多雨(2分)
2)①东南太平洋 ②西南印度洋(4分)
3)季风外流(2分)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试卷 地理
2010 2011学年西堡第一学期八年级地理试卷 12 姓名学号 一 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1分,共20分 读中国疆域图,回答1 3小题 1 a b c d四海域中,属于我国内海的是 a a b bc c d d 2 下列说法中最恰当的是 a 我国领土的最南端位于赤道以南。b 我国领土最西端的纬度接近4...
地理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试卷
一 单项选择题 每题2分,共80分 1.华北地区所处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主要是 a.带 半湿润区 b.中温带 湿润带c.暖温带 半湿润带 d.暖温带 湿润区。2.黄土高原的治理措施是 a.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 b.兴建南水北调工程。c.改良盐碱地,改善生态环境 d.大力兴修水利,发展粮食生产。3...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试卷 地理
西堡学校2010 2011学年上学期八年级地理期末模拟卷。姓名班级学号 注意 单选题要答在第二张的答题卡上,否则不给分,交卷只交第二张。一 单选题 每空1分,共30分 1 下列关于中国地理位置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从南 北半球看中国位于北半球 b 从东西半球看中国位于西半球。c 从海陆位置看中国位于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