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态变化》预习练习题a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24分)
1.下列事例中,属于减少蒸发的措施是( )
a.将水果用保鲜膜包好后储存 b.用扫帚把洒在地面上的水向周围扫开。
c.将湿衣服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 d.用电热吹风机将头发吹干。
2.体育比赛中运动员一旦受伤,医生会对着受伤部位喷射一种叫氯乙烷的药液,该药液会在**表面迅速汽化,使受伤部位表层骤然变冷而暂时失去痛感.这说明氯乙烷具有较低的( )
a.温度 b.熔点 c.沸点 d.凝固点。
3.仲夏清晨,叶片上出现晶莹透亮的露珠,如图2-1所示.这个现象的形成属于物态变化中的( )
a.熔化 b.凝固 c.凝华 d.液化。
4.热现象在一年四季中随处可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春天的早晨经常出现大雾,这是凝华现象。
b.夏天揭开冰棒包装后会看到冰棒冒“白气”,这是升华现象。
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露珠,这是液化现象。
d.初冬的早晨地面上会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固现象。
5.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凝华的是( )
a.甲图中,正在消融的冰山b.乙图中,碘微微加热后变成紫红色蒸气。
c.丙图中,水蒸气遇冷后在铁丝上形成霜 d.丁图中,烧水时壶嘴喷出“白气”
6.我国民间有句谚语:“水缸穿裙子,天就要下雨。”其中,“水缸穿裙子”是指盛水的水缸外表出现了一层密密麻麻的小水珠,小水珠是由( )
a.水缸中的水蒸发形成的 b.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c.水缸中的水汽化形成的的 d.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39分)
7.温泉的开发是人们利用地热的一种形式.冬天,温泉水面的上方笼罩着一层白雾,这是温泉水先后形成的小水滴;雪花飘落到池水中立刻不见踪影,这是雪花___成水融入温泉水中.
8.寒冬,坐满人的汽车门窗紧闭,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车窗侧,使玻璃变模糊,水蒸气变成水珠会热量。
9.干湿泡湿度计是用两个相同的温度计制成的,其中一个温度计下端的玻璃泡包着湿布,因为水在蒸发时要 ,所以包湿布温度计的示数要比另一个的示数___填“高”或“低”),在相同室温下两温度计示数的差值越大,就表明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越 .
10.茶叶,要求在避光、干燥条件下贮存.常温下保质期一般为18个月.为延长茶叶的保质期,贮存少量茶叶的方法是:将茶叶包装好后放入冰箱中,用低温的方法贮存茶叶,这样茶叶的保质期可延长到两年之久.在炎热的夏天,把茶叶从冰箱中取出来后填“能”或“不能”)马上打开茶叶的包装,其中的道理为。
11.如图2-3甲是某种物体熔化时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假设在加热过程中物质的质量不变,单位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
1)这种物质的固体属于填“晶体”或“非晶体”).如图乙,在某一时刻,用温度计测得物质的温度为。
2)在cd段时,此物质处于填“固”“液”或“固液共存”)态.
三、解答题(第12题9分,第题各14分,共37分)
12.小明同学戴着眼镜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镜片上蒙上了一层水雾.小明猜想水雾的形成可能和镜片的冷热程度有关.你认为小明的猜想是填“正确”或“不正确”).试举例说明。
13.小明暑假去旅游,曾看到海边人们用海水“晒盐”,即选取大片的海滩,构建盐田.一段时间后,盐田中的水逐渐变少,粗盐也就出来了.小明想,水如果能快点变少,粗盐也就能出得更快.可是水变少的快慢跟哪些因素有关呢?为此,小明进行了如下研究,在4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酒精,如图2-4a、b、c、d所示,并测出它们变干所用的时间分别为200s、100s、50s、80s.
1)水变少的过程其实是物理学中的一种现象.
2)分析a、b实验,能得出结论。
3)结合上述实验现象及数据,猜想一下,海边盐田应尽可能建在___的位置.
14.如上图2-5所示,为小文同学**“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
1)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现的错误是。
2)纠正错误后,小文同学观察了水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并记录了有关数据如下表.请根据表中数据在方格纸上作出水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3)依据上表数据可知,当地大气压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个标准大气压.
物态变化》预习练习题b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
1.酒精灯是实验室常用的加热器材,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这时应该( )
a.用嘴吹灭 b.用水浇灭 c.用湿抹布扑盖 d.赶快走开。
2.加酶洗衣粉是在合成洗衣粉中加入0.2%~0.
5%的酶制剂制成的。某自然科学兴趣小组就某种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与水温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每次实验所选的衣料、奶渍的量、洗衣粉的用量和用水量均相同,测得这种加酶洗衣粉在不同水温条件下除去衣服上奶渍所需的时间,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根据表中有关实验数据判断,用这种加酶洗衣粉除去奶渍效果最好的水温条件可能是。
a. 80℃ b. 60c. 50d.30
3.常用温度计的测量准确度(分度值)是1℃,而体温计的准确度可达0.1℃,体温计精度高的主要原因是( )
a.体温计测量范围小 b.体温计玻璃泡上方有一段弯曲且特别细的缩口。
c.体温计玻璃管的内径很细,其容积比玻璃泡的要小得多。
d.体温计的外形特殊,玻璃管的一边凸起有放大作用。
4.下列措施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 (
a.酒精灯不用时盖上灯帽b.植树时剪除大量枝叶
c.用保鲜袋装蔬菜放入冰箱d.将衣服晾在向阳、通风处。
5.夏天冰箱中取出的苹果,常看到苹果先湿后干的现象,此现象反映的物态变化过程是()
a.先液化后汽化 b.先蒸发后汽化 c.先液化后升华 d.先凝华后升华。
6.小珊同学用纸盒烧水,水烧开了,纸盒却不会烧着,这是因为 (
a.水能灭火b.火焰的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
c.纸的着火点高于水的沸点d.水善于将热迅速向外散发。
7.下列关于生活环境中一些常见温度的说法,你认为最符合实际的是 (
a.人的正常体温是100℃ b.火柴的火焰温度是37℃
c.人感觉到温暖而又舒适的房间温度是23℃ d.我国历史上的最低气温是0℃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固体都有一定的熔点b.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蒸发。
c.舞台上制造的“雾”是干冰升华形成 d.初冬的霜是小水珠凝固形成的。
9.俗话说:“霜前冷,雪后寒.”这里面的物理含意是 (
a.霜形成前的气温没有下雪后的气温低 b.霜形成的气温比下雪形成的气温低。
c.霜形成前气温一定较低,才凝华成霜;下雪后雪熔化、升华吸热,气温一定较低。
d.下霜前气温一定比下霜后气温低,下雪后气温一定比下雪前气温低。
10.将少量粉末状的樟脑装入烧瓶,用酒精灯缓缓加热,封闭在瓶内的树枝上逐渐出现玲珑洁白的“人造雪景”,取出树枝,美丽的“雪景”会慢慢消失,消失时的物态变化是( )
a.汽化 b.液化 c.升华 d.凝华。
11.现代建筑出现一种新设计:在墙面装饰材料中均匀混入颗粒状的小球,球内充入一种晶体材料,当温度升高时,球内材料熔化吸热;当温度降低时球内材料凝固放热,使建筑物内温度基本保持不变.下图中表示球内材料熔化图象的是 (
12.下列物态变化,需要吸热的是( )
a.初春,皑皑的白雪开始消融b.初夏,青青的小草挂上露珠。
c.深秋,红红的苹果蒙上白霜d.严冬,静静的池塘覆上薄冰。
13.小华把0℃的碎冰块放在保温杯中,在冰中撒一些食盐,搅拌后用温度计插在碎冰块内测量其温度,发现所测得的温度降到0℃以下。小华觉得很奇怪,他认为物体只有放热后温度才会降低,周围环境的温度都比0℃高,冰块怎么会向周围放热呢?下列能合理解释这一现象的猜想是:
(a.盐溶解时吸收热量b.加盐后冰熔点降低,冰熔化吸热。
c.加盐后冰熔点升高,冰熔化吸热 d.一定是温度计不准确。
14.某同学在两片相同的玻璃片上分别滴一滴水和酒精,他将滴水的玻璃片放在太阳光下照射,滴酒精的玻璃片放在树荫下,结果发现水迹先干。对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实验现象可得出“水比酒精更易蒸发”的结论。
b.由实验现象可得出“温度越高蒸发越快”的结论。
c.此实验只能研究蒸发快慢与温度的关系。
d.若把两玻璃片都放在阳光下,则可研究蒸发快慢与液体种类的关系。
15.实验中的操作技巧对于实验的完成和**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实验操作说明错误的是 (
a.用温度计测量瓶中酒精温度和从瓶中拿出来后的现象进行比较可以**蒸发吸热。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二章物态变化》单元检测题
第二章物态变化 单元检测题。班级姓名得分。一 填空题 20 2 40 1 在气温为 200c的冬天,河面上冰的上表面温度是 0c,冰的下表面温度是 0c 2 炎热的夏天,丹徒新区人民广场是市民休闲的好去处 在喷泉附近会觉得凉爽些,这是因为喷泉周围有大量的小水滴,水滴时,要从空气中热,从而使空气的降低...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第二章物态变化》单元检测题
第二章物态变化 单元检测题。班级姓名得分。一 填空题 20 2 40 1 在气温为 200c的冬天,河面上冰的上表面温度是 0c,冰的下表面温度是 0c 2 炎热的夏天,丹徒新区人民广场是市民休闲的好去处 在喷泉附近会觉得凉爽些,这是因为喷泉周围有大量的小水滴,水滴时,要从空气中热,从而使空气的降低...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二章物态变化》单元检测题
第二章物态变化 单元检测题。班级姓名得分。一 填空题 20 2 40 1 在气温为 200c的冬天,河面上冰的上表面温度是 0c,冰的下表面温度是 0c 2 炎热的夏天,丹徒新区人民广场是市民休闲的好去处 在喷泉附近会觉得凉爽些,这是因为喷泉周围有大量的小水滴,水滴时,要从空气中热,从而使空气的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