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 上 语文第三单元同步测试

发布 2022-12-15 07:11:28 阅读 4066

人教版八年级(上)第三单元同步检测题。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姓名班别成绩。

一、语言运用(22分)

1、下面加点字字音、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2分)

a.洨河 (xiáo) 推祟(chóng) 汩汩(gǔ )勾通(gōu)

b.点缀(zhuì)险竣 (jùn) 纤细(xiān) 煞风景(shà)

c.鉴赏(jiàn )轩榭(xiè )丘壑(hè )镂空(lòu)

d.矗立(shù) 娇健(jiǎo ) 迥然(jiǒng) 鎏金(liú)

2.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雄姿惟妙惟肖驻足古朴。

b.嶙峋因地制宜蔷薇明艳。

c.钟磐重峦叠嶂藻井蟠龙。

d.鳖头雅俗之别帷幕苍俗。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 中国女排队员破坏了巴西队的一传到位率。

b. 广东湛江举行首届教育艺术节。

c. 这所中学为提高教学质量,成立了教改领导小组。

d.中国民航又开辟了新航班。

4、排列下列句子顺序,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2分)

认识这一点很难,因之忏悔也难。

每个人、全部历史、所有的事物都有它的局限性,绝无“完美”一说。

一些伟人,一些强者尚如此,何况芸芸众生如我辈者乎?

认识了,忏悔了,又改了,更难!

a ③②b ③①c ②①d ②③

5、按要求改写句子。(2分)

苏州园林的建筑艺术真令人赞叹。(改成一个双重肯定句句)

6、综合性学习。(12分)

桥是一条放大的板凳,这是科学家形象的比喻;路断了还有桥,这是文学家表述的哲理。桥是历史的见证,桥是心灵的纽带。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桥的世界,去欣赏多姿多彩的桥之美,去领略意蕴丰富的桥文化。

活动一:识桥】从同学们搜集的资料中,你会发现我国的桥梁命名十分有趣,如:根据所在地命名a,根据形状命名b,根据习俗命名c,以抒情方式命名d。

请从下列选项中给a、b、c、d处选填合适的桥名。(只填序号)(2分)

选项:①放生桥②销魂桥⑧赵州桥④钥匙桥

我会选:a.b.

活动二:赏桥】下图是标志南昌市经济腾飞的八一大桥。请你观赏此桥,展开合理想象,并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写一段话来描绘图中美景。(2分)

活动三:说桥】

1)请用简洁的语言说一个与桥有关的故事。(2分)

2)请结合你的积累,说说卢沟桥的历史意义。(2分)

活动四:架“桥”】请仿照示例,架设一座无形的“桥”。 2分)

示例:知识是人类从愚昧走向文明的“桥”。

(黄冈)二、古文阅读(10分)

邴原泣学《初潭集》

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

”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

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师恻然曰:“欲书可耳!

”原曰:“无钱资。”师曰:

“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于是遂就书。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

7、翻译句子。(6分)

孤者易伤,贫者易感。

译文: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

译文: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

译文:8、书塾中的老师值得我们敬佩的是:(2分)

9、我们应该向邴原学什么?(2分)

答:三、现代文阅读(28分)

一)(16分)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②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③ (甲) 是重峦叠嶂, (乙) 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平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④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

⑤有些园林池沼宽畅,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⑥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⑦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

⑧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⑨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

⑩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11)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10、选文说明的中心内容是( )2分)

a.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

b.苏州园林中假山和池沼的配合显示出艺术美。

c.苏州园林中假山和池沼的安排体现了设计者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

d.苏州园林中假山和池沼的配合显示出自然美。

11、文中用“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一句评述池沼与其它景致配合的艺术效果,句中的“这”指代的内容是“ ”2分)

12、对这段文字采用的主要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用分类别的方法,有条理地说明了假山、池沼各是怎样与其它景物配合的。b.用举例子的方法,具体说明了池沼是怎样与假山相配合的。c.用分类别的方法,有条理地说明了假山与假山、池沼与池沼是怎样配合的。

d.用举例子的方法,具体说明了假山、池沼是怎样与游人互相配合的。

13、在文中横线上的“甲”“乙”处,应填上最合适的关联词是( )2分)

a.既……又…… b.或者……或者……

c.不但……而且…… d.因为……所以……

14、本语段的中心句是( )2分)

a.第①句b.第①②句。

c.第①④句d.第(11)句。

15、“艺术”和“技术”区别?(3分)

16、“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一句中“往往”一次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二)“能吞能吐”的森林(12分)

1)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止水旱灾害的作用非常大。据专家测算,一片10万亩面积的森林,相当于一个200万立方米的水库,这正如农谚所说的:“山上多栽树,等于修水库。

雨多它能吞,雨少它能吐。”森林因这种特殊的“吞吐”功能而被科学家称之为“吞水吐雨器”。

2)说起森林的功劳,那还多得很。它除了为人类提供木材及许多种生产生活的原料之外,在维护生态环境方面也是功劳卓著,它用另一种“能吞能吐”的特殊功能孕育了人类。因为地球在形成之初,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很高,氧气很少,气温也高,生物是难以生存的。

大约在四亿年前,海里的先进植物登陆,陆地才产生了森林。森林慢慢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吸收,同时吐出新鲜的氧气,调节气温,这才具备了人类生存的条件,地球上才最终有了人类。所以科学家又称森林是“吞碳吐氧机”。

3)森林,是地球生态系统的主体,是大自然的总调度室,是地球的绿色之肺。森林维护地球生态环境这种“能吞能吐”的特殊功能是其他任何物体都不能取代的。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植树造林,并且保护好森林。

目前,值得我们每个人关注的是地球的绿色之肺在日益萎缩。近200年间,地球上的森林已有1/3以上被采伐和毁掉。而另一方面,由于地球上的燃烧物增多,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在急剧增加。

此消彼涨,使得地球生态环境急剧恶化,主要表现为全球气候变暖。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着巨大的影响,甚至威胁人类生存。因为全球气候变暖,水分蒸发加快,改变了气流的循环,使气候变化加剧,从而引发热浪、飓风、暴雨、洪涝及干旱。

4)为了使地球的这个“能吞能吐”的绿色之肺恢复健康,以改善生态环境,抑制全球变暖,减少水旱等自然灾害,我们应该大力植树造林,使每一座荒山都绿起来。

17、第一段中画横线处文字运用的说明方法有。(3分)

18、文中将“森林”说成“地球的绿色之肺”,其理由是什么?(2分)

19、第二段的“说起森林的功劳,那还多得很”一句在文中的作用是第三段中“地球上的森林已有1/3以上被采伐和毁掉”一句中的“1/3以上”强调了

苏教版八年级上语文第三单元同步测试二

b 第一句点出送别的地点,第二句则把读者的视线引向了杜少府即将赴任之地。c 颔联是说,诗人要跟朋友分手,去外地做官。d 尾联紧承颈联而来,诗人劝慰杜少府,不要在临别之时像小儿女一般哭鼻子 抹眼泪。2 这首诗中的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请说说它好在 二 阅读。我说道 爸爸,你走吧。...

八年级上语文第三单元字词

第三单元。洨河xi o 匀称ch n 惟妙惟肖xi o轩榭xu nxi 丘壑h 嶙峋l nx n 镂空l u蔷薇qi ng额枋f ng 藻井z o鎏金li 鳌头 o 金銮殿 j n lu n di n 蟠龙 p n l ng 琉璃 li l 伧俗c ng s 屏风 p ng f ng 帷幕 w i ...

人教版八年级上语文第三单元复习导学案

一 1形式优美,结构坚固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 2 c 3 不能调换。因为 形式优美 是承上段而言的,得先说 结构坚固 是下文要说的,所以放在后面。或 先写形式,是桥给人的直观印象,是感性认识 结构坚固是对桥的进一步了解,是理性认识。两者是递进关系,所以不能换 4 a 5 限制 到处都有 使语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