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奥数和倍问题

发布 2022-11-28 05:00:28 阅读 5813

思维聚焦。

和倍问题的特点是利用大小两个数的和与它们的倍数关系,求大小两个数各是多少的应用题,解答和倍应用题的最好助手是,采用画线段图的方法来表示两种量间的数量关系,以便找到解题的途径,请看下面例题。

一、典型例题。

例1. 三年级一班和二班少先队员共做好事360件,二班做好事的件数是一班的2倍,三年级一班和二班少先队员共做多少件好事?

分析: 画线段图。

由上图可以看出:如果我们把一班做好事的件数作为1倍,"二班做好事的件数是一班的2倍",那么一班和二班做好事件数的和,相当于一班做好事件数的3倍,还可以理解为3份的数量是360件,求出1份的数量,也就求出了一班做好事的件数。

解: 一班: 360÷(2+1)=120(件) 二班: 360-120=240(件)

或 120×2=240(件)

答:三年级一班做好事120件,二班做好事240件。

二、触类旁通。

例2. 水果店运来水果280千克,其中苹果比梨的3倍少40千克,水果店运来苹果和梨各多少千克?

分析: 画线段图。

由上图可以看出:我们可以把梨的数量看作1倍,由于“苹果比梨的3倍还少40千克”,那么苹果如果加上40千克就是梨的3倍,所以用运来水果的总和280千克再加上40千克就等于梨的4倍,可以理解成4份是(280+40),那么1份就是梨的数量了。

解:梨:(280+40)÷(3+1)=80(千克)

苹果:280-80=200(千克)或80×3-40=200(千克)

答:水果店运来梨80千克,运来苹果200千克。

小结:已知两个数的和与两个数间的倍数关系,求这两个数分别是多少,像这样的应用题,通常叫做“和倍问题”。解答和倍应用题,关键是找出两个数的和以及与其对应的倍数和,从而先求出1倍数,再求出几倍数。

数量关系可以这样表示:

两数和 ÷倍数和= 小数(1倍数)

小数 × 倍数 = 大数(几倍数)

两数和 - 小数 = 大数。

三、熟能生巧。

1.小明和小方共有图书90本,小方的图书本数是小明的2倍,她们两个各有图书多少本?

2.甲、乙两个油桶共存油240千克,已知甲桶存油正好是乙桶存油的3倍,甲、乙两个油桶各存油多少千克?

3、一个养鸡场有250只鸡,其中母鸡的数量是公鸡的4倍,这个养鸡场有公鸡、母鸡各多少只?

4、爸爸要把140张邮票分给弟弟和妹妹,已知弟弟分得的邮票张数比妹妹的4倍少10张,弟弟和妹妹各分得邮票多少张?

5、果园里种桃树和梨树共340棵,其中桃树的棵数比梨树的3倍多20棵,两种树各种多少棵?

6、学校将360本图书分给。

二、三年级,已知三年级所得的本书比二年级的2倍还多60本,二、三年级各得图书多少本?

7、某专业户养鸡、鸭、鹅共有640只,养鸡的只数是鹅的3倍,养鸭的只数是鹅的4倍。这个专业户养鸡、鸭、鹅各多少只?

三年级奥数和倍问题差倍问题和差问题

和差问题。和 差 2 大数 和 差 2 小数。例题1期中考试王平和李杨语文成绩的总和是188分,李杨比王平少4分。两人各考了多少分?1,两筐水果共重124千克,第一筐比第二筐多8千克。两筐水果各重多少千克?2,小宁与小慧的身高总和是264厘米,又已知小宁比小慧矮8厘米。两人分别高多少厘米?例题2某机...

三年级奥数和倍问题差倍问题和差问题

和差问题。和 差 2 大数 和 差 2 小数。例题1 期中考试王平和李杨语文成绩的总和是188分,李杨比王平少4分。两人各考了多少分?1,两筐水果共重124千克,第一筐比第二筐多8千克。两筐水果各重多少千克?2,小宁与小慧的身高总和是264厘米,又已知小宁比小慧矮8厘米。两人分别高多少厘米?例题2 ...

三年级奥数和倍问题差倍问题和差问题

和差问题。和 差 2 大数 和 差 2 小数。例题1期中考试王平和李杨语文成绩的总和是188分,李杨比王平少4分。两人各考了多少分?1,两筐水果共重124千克,第一筐比第二筐多8千克。两筐水果各重多少千克?2,小宁与小慧的身高总和是264厘米,又已知小宁比小慧矮8厘米。两人分别高多少厘米?例题2某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