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科学知识点总结

发布 2022-11-17 02:44:28 阅读 7388

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1水的三种形态(固体)(液体)(气体)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温度)(风)(空气接触面积)3: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蒸发)4:水蒸气变成水叫(凝结)5:生活中蒸发的例子。

1,用湿抹布擦黑板,过一会就干了,2,用拖布拖地。不一会就干了,3,下雨过后水洼通过阳光的照射,不久就干了。

6:水与水蒸气的相同点:无色无味透明都能流动。

7不同点。水是液体没有固定形状但有一定体积。水蒸气是气体没有固定形状和体积。

8温度(越高)蒸发越快,9蒸发是水从(液体)变成(气体)的现象在这个变化过程中要(吸收)周围的(热量)。

10虽然水和水蒸气状态不同,但它们是同一种物质。11给水加热后,水的体积(变大)。

12水沸腾的温度是(100摄氏度)也可以写作(100℃)13水沸腾时观察到的现象(水中有起泡产生),(水面气泡破裂),(水面之上有热气产生)。

14水在加热过程中温度慢慢(上升)当水加热到沸腾时水的温度是100摄氏度。水沸腾后继续不断加热,水的温度(不会在升高)。

15温度计100℃就是以水沸腾时的温度为基础规定的,16熄灭酒精灯时要用(灯盖灭)不能用(嘴吹)。

17(温度)的变化会使水的形态发生变化。

18水在(0℃)会结冰,在结冰的过程中在放周围(放出)热量。水从液态变成固态。即结冰时水的体积会(变大)。

19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试管壁)和(试管底部),20水结冰时温度(降低放出热量),21水和冰的相同点(无色无味透明有一定体积)

不同点。水是液体没有固定形状会流动,软,冰是固体有一定形状。有一定的体积。不会流动。坚硬。

22水结冰会从(液体)变成(固体)结冰后体积会(增大)

23水结冰后,形态发生了变化从(液体)变成了(固体)

24冰融化成水需要(吸收热量)

25冰融化成水是从(固体)变成(液体)冰融化成水是因为温度升高。

26冰是固态的水,27水,冰,水蒸气是(同一种物质)

28冬天时候下的雪是固态的水。

29(水蒸气)是气态的水,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存在于(空气)中。冰是(固态)的水,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

30冰融化成水时(体积会变小)

31加快冰融化的方法有:(升高温度)(把冰敲碎)(用嘴吹热气,32水变成水蒸气叫(蒸发)水蒸气变成水叫(凝结)水变成冰叫(凝固)冰变成水叫(融化)水蒸气遇冷可转变成冰,冰受热也会转变成水蒸气。

33冰融化时温度长时间保持在0℃直至完全融化成水,水与水蒸气冰形态不同,但是是同一种物质而且可以相互转换。

34水结冰(体积增大)冰融化成水(体积变小)*(记住不要混淆)

35不是所有物质都能溶解在水中。不同物质溶解能力(不同)。

36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有(温度)(搅拌)(颗粒大小)

37水的温度越高,物质溶解的(越快)

38不能溶解的物质有橡皮,面粉。泥土等。

能溶于水的有盐,白糖,味精,红糖。咖啡等。

39在做水能溶解的实验时,要用到的仪器有(透明玻璃杯)(玻璃杯)(小勺)

40溶解的实验是(对比实验)。

41做搅拌的与溶解快慢关系实验时,我们要注意水温要相同,一个搅拌,一个不搅拌。实验结论(搅拌会加快溶解)

42在做温度与溶解快慢关系实验时,我们要注意同样多的水,一个凉水,一个热水,对比实验,结论是(温度越高溶解越快)

43在做水溶解的实验中,为什么要将食盐一份一份加入?

答避免一次加入过多,导致不能溶解,使实验结果不准确。

44用(蒸发)的方法可以分离出溶解在水中的食盐,45如何将食盐与沙分开呢?

答:将食盐与沙的混合物倒入水中,充分搅拌,等实验完全溶解后,再过滤,可以将沙分离出来,然后加热食盐水,经过蒸发可将食盐从水中分离出来。

46:分离食盐与水的装置有:(蒸发皿)(玻璃棒)(三脚架)(酒精灯)(石棉网)

47将橡皮泥捏成不同的形状,它的(形状)发生了变化。还是(原来的物质)。

48水通过(温度)的改变(形态)发生改变。

49热胀冷缩的例子有(温度计)(把煮熟的鸡蛋放在冷水中浸泡一会儿,蛋壳好剥了)(夏天打气不能打太足)(扁的乒乓球用热水泡,就鼓起来)

50当我们用力捏橡皮泥时,橡皮泥的(形状)会发生变化。

51纸可以被(撕扯)(折叠)但仍然是(纸)

52水变成水蒸气发生的变化是(形态)

53生活中大部分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54请你比较一下橡皮泥的变化和水的变化区别?答:橡皮泥的变化是形状的变化,本质没有改变,依然是橡皮泥,水的变化是形态的变化,水会变成冰或者水蒸气,三者是同一种物质的不同状态。

55、水是一种(液体)蒸发后可以变成(水蒸气)(水蒸气)变成水的过程叫(凝结)

56、水加热到(100℃)就(沸腾)了,(沸腾)时水的(体积)变大。

57、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散发)热量,冰是水由(固体)变成(液体)的另一种状态。水结冰后体积(变大)。

58、冰在融化过程中,要向周围(吸收)热量。(温度)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59、冰融化成水后体积(变小)

60、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快慢与水的(温度)液体是否被(搅拌)物体(颗粒大小)等因素有关。

60用(过滤)的方法分离食盐与沙,用(蒸发)的方法分离食盐与水。食盐既可以(溶于)水中也可以从水中(分离)出来。

61生活中许多物体改变它们的(形状)后,他们的(性质)不会发生变化,水可以进行(三态)的转换。62水结冰后冰还是水吗?答:水是液体,冰是固体,形态不同,但是却是同一种物质。

63冬季下的雪也是(固态)的水。

64木屑和铁屑混合在一起了。怎样分离呢?

运用吸铁石将铁屑吸出来。这样就能分离出来了。

65要求在实验报告中写出《水沸腾了》《水结冰了》《水能溶解多少物质》《加快溶解》《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感受空气》《空气能占据空间吗》《压缩空气》《我们来做热气球》《风的成因》的实验名称,实验过程,实验得出的结论。实验过程书上(探索)那模块都有详细步骤,实验结论自己根据这一课学的知识填写。共10个实验报告。

写过程时候要求边读边写,做到用自己话可以叙述下来。

小学三年级科学知识点总结

科学,即分科而学,后指将各种知识通过细化分类 如数学 物理 化学等 研究,形成逐渐完整的知识体系。小学三年级科学知识点总结,我们来看看。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 1.绿色开花植物一般是用种子繁殖后代的。2.播种前,挑选那些饱满 没有受过损伤的种子的过程叫选种。3.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 叶,根总是向下...

三年级科学知识点

三年级上册知识点。一单元。一 填空 1.科学观察的基本方法有 听 闻 尝 摸 和量等。2.植物的叶一般由 叶片 和 叶柄 组成,叶片上有 叶脉 3.像樟树这样的植物叫 木本 植物,它的茎叫 木质茎 4.植物按生存的环境不同,可以分为 水生植物 和 陆生植物 5.水葫芦和狗尾草的相同点 生长需要 水分...

三年级科学知识点

三年级上册知识点。一单元。一 填空 1.科学观察的基本方法有 听 闻 尝 摸 和量等。2.植物的叶一般由 叶片 和 叶柄 组成,叶片上有 叶脉 3.像樟树这样的植物叫 木本 植物,它的茎叫 木质茎 4.植物按生存的环境不同,可以分为 水生植物 和 陆生植物 5.水葫芦和狗尾草的相同点 生长需要 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