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汇总

发布 2022-11-14 18:10:28 阅读 6750

第1课空气占据空间。

1.实验1空气占据瓶子里的一部分空间。

实验目的:空气是否占据瓶子里的空间。

实验材料:气球两个、矿泉水瓶一个。

相同条件:同样的气球。

不同条件:一个套在瓶子里吹、一个暴露在空气中吹。

实验过程: 暴露在空气里的气球很容易会被吹大,而套在瓶子里的气球,只能吹大一点点;如果在瓶子的侧壁钻一个小孔,再来吹套在瓶子里的气球,气球会变大。

实验结论:空气占据瓶子里的一部分空间。

2.实验2不会湿的纸团。

实验目的:空气占据着杯子的空间。

实验材料:卫生纸若干、玻璃杯两个、水槽、水。

实验过程:在杯子底部紧塞一团纸,然后将杯子垂直倒扣着压入水底,杯子里的纸团不会湿,是因为杯子里的空气占据着空间,使水流不到杯子中。当把杯子倾斜之后,杯子里的纸团会湿。

3. 空气占据着一定空间,并且充满各处。

4. 使用锥子等尖锐工具时,要注意安全。

5. 利用空气占据空间的生活实例:膨化食品袋子里充满空气,可以保护食品不会因挤压而粉碎。

第2课会上升的热空气。

1. 厨房里的排风口要设在高处,是因为热空气向上跑,装在高处方便热空气排出去。

2. 实验1转动的纸蛇。

实验目的:热空气会上升。

实验材料:卡纸、安全剪刀、细线、蜡烛。

实验过程:(1).在一张白色的卡纸上画出一条螺旋状的蛇,并沿着线条剪下来。

2) .用细线把纸蛇悬挂起来,并放在蜡烛的上方,保持一定的高度。

3)点燃蜡烛,观察点燃蜡烛后纸蛇的变化。

实验结论:纸蛇转动是因为热空气会上升。

实验2放飞塑料袋。

实验目的:热空气会上升。

实验材料:塑料袋、吹风机。

实验过程:(1)两人将轻薄的透明塑料袋展开,另一人用电吹风向袋内吹热风。

2)等一会儿,观察塑料袋会飞起来。

实验结论:塑料袋会飞起来是因为热空气会上升。

3. 安全提示:①使用蜡烛时请注意安全,防止烧伤自己或他人。②“放飞塑料袋”实验中注意不要让电吹风的高温部分靠近手和塑料袋。

4. 从实验中我们发现:热空气会上升。

第3课空气的流动。

1. 暖气片旁边的空气受热上升后,留下的空间被冷空气占据了。

2. 在模拟房子里点燃蜡烛后,蜡烛周围的空气受热后上升,上升后变凉又再次下降,最后从侧面下方的开口流出。当我们把线香放在装置侧面的开口处,可以看到一侧的线香的烟会飘入房间;当蜡烛熄灭后,线香的烟不在往房间内飘而是直接飘向空中。

比较线香的烟在空气中流动时的变化说明热空气上升后,周围较冷的空气会流动过来,补充热空气上升后留下的空间。

3. 巧妙的设计——风门。风门开大,流进炉子里的冷空气就多一些,炉子里的火也就旺一些。风门开小,流进炉子里的冷空气就少一些,炉子里的火就小。

第四课大自然里的风。

1. 在大自然里,我们看到的红旗飘动、麦田里的麦子摆动、树枝摇动、杨絮飞扬等现象都是空气流动的现象。

2. 大自然中空气流动的原因是大自然中不同地方的空气受热不均。

3. 风的形成:白天陆地上的岩石、土壤在太阳的照射下温度升高得快,而海水的温度升高的慢。

这样,陆地上气温高,海洋上气温低,陆地上空气受热上升,海洋上的冷空气就会沿着海面水平流向陆地,这样就形成了风。

到了晚上,陆地上的气温下降得快,会比海洋上的气温低。这样,海洋上的气温高,陆地上的气温低,海洋上的热空气上升,陆地上的冷空气就会水平流向海洋,这样就会形成风。

4. 大自然里也有空气流动的现象,空气流动会形成风。

第五课我们来制造风。

1. 人们有时需要利用工具制造出风来做一些事情。例如在清理较狭小的空间的灰尘时,可以挤压气囊。在灭火时,可以利用叶片旋转来制造风。拉风箱通过封板挤压空气来制造风。

2. 风的好处:夏天可以给人民降温;可以加快衣服里面的水分蒸发;可以帮助植物妈妈传播种子;可以发电。

3. 风的坏处:冬天会使人们觉得更冷;风太大会吹到成熟的庄稼;风太大海里的船会翻船;龙卷风会毁坏房屋,吹倒大树造**们财产损失。

4. 风能是无公害的能源之一,而且风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5. 在却燃料、交通不便的沿海岛屿、草原牧区、山区和高原地带,非常适合利用风力发电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便利。

6. 提出自己的观点要以事实为依据。

第五单元奇妙的声音。

第一课声音是怎样的产生的。

1.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能听到各种美妙的声音。

2. 实验目的:声音是怎样的产生的?

实验材料:收音机、小喇叭、鼓、皮筋、音叉、钢尺等。

实验过程:物体开始振动,发出声音;物体振动停止,声音消失。

得出结论:声音因物体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声音消失。

3. 用音锤敲击音叉,发出声音,然后将音叉放在水里,发现平静的水面,溅起水花。没有敲击的音叉放入水里,水面平静如镜。

4. 鼓槌敲击鼓面时,鼓面振动,发出声音;用手阻止鼓面振动,声音消失。

5. 用手摸着喉咙处,说话,能感觉到声带振动;停止说话,振动消失。

6. 蚊子发出的嗡嗡声,就是它们在飞行时因翅的振动而产生的声音。

第二课声音的传播。

1. 上课铃响了,声音通过空气传播到校园各个角落。

2. 实验目的:棉线能传播声音。

实验材料:纸杯、棉线、牙签。

实验过程:用牙签在纸杯底部扎出小孔,用棉线将两个纸杯连接。将棉线拉直,一位同学对着纸杯轻声说话,另一位同学将纸杯贴近耳朵,能清楚的听到声音。

将棉线去掉,重复刚才的动作,听不到声音。

得出结论:棉线能传播声音。

3. 实验目的:空气能传播声音。

实验材料:收音机、罩钟、抽气机。

实验过程:将收音机打开,放进罩钟。接上抽气机,慢慢抽罩钟里的空气。收音机发的声音越来越小,空气抽完,声音消失。

得出结论:空气能传播声音。

4. 实验目的:水能传播声音。

实验材料:石块、水槽、水。

实验过程:一位同学将石头放在水槽中的水里敲击,另一位同学在水槽的各个方向都能听到声音。

5. 声音的传播要通过一定的物质,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向各个方向传播。

第三课声音的高低变化。

1. 声音有高有低。声音的高低和节奏变化形成了**的旋律。

2. 实验目的:物体振动的快慢是影响声音高低的因素。

实验材料:钢尺。

实验过程:将钢尺的一端按压在桌面上,把钢尺的另一端按压到一定高度后松手。钢尺将会振动并发出声音。

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保持每次按压的高度不变,发现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钢尺的振动越慢,声音越低;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钢尺振动越快,声音越高。

得出结论:物体振动越快,声音越高;物体振动越慢,声音越低。

3.物体振动的快慢是影响声音高低的因素。物体振动的越快,声音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声音越低。

第四课声音的强弱变化。

1. 实验目的:物体振动的幅度是影响声音强弱的因素。

实验材料:橡皮筋、纸盒、铅笔两支。

实验过程:将橡皮筋固定在纸盒上,同时在纸盒两端分别插入一支铅笔,使皮筋和纸盒之间留有空间。拉动皮筋。发现拉动皮筋的幅度越大,声音越高;拉动皮筋的幅度越小,声音越低。

得出结论: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2. 影响声音强弱变化的因素是物体振动的幅度。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第五课自制乐器。

1. 吉他的结构:琴码、琴箱、琴颈、琴头、琴弦。

2. 自制橡皮筋吉他:①在纸盒中间挖一个大圆孔。

②在大圆孔的下方钻四个小孔。③剪一张卡纸条,在卡纸条上钻四个小孔,然后将四根橡皮筋分别穿入四个小孔并打结。④将四根橡皮筋的另一端从盒子上对应的小孔里面往外拉。

⑤以同样的方法固定好琴弦的另一端,并用卡纸作为琴码盖住橡皮筋。⑥在盒子上方打一个圆孔,把纸筒插入孔中,再用卡纸装饰琴头。

3. 使用剪刀、美工刀等工具时要注意安全。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4单元测试卷。一 填空 1 纸是利用天然材料做成的。纸的主要原料是 用 等也可以造纸。2 学习和生活中见到的纸有 等。3 我们通过采用等方法,发现了金属的性质有 等。4 写出两种生活中常见的人造材料 二 判断1 木材 羊毛 石头等直接来自大自然的材料是天然材料。2 造纸术是我...

三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

青岛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1 判断。1.固体不能流动,气体和液体都能流动。2.空气看不见,摸不着,没有质量。3.净化成水后质量会变小。4.把一袋空气放在电子天平上,测量出的是这袋空气的质量。5.通过蚊香的烟雾,我们能观察到空气流动。6.把石块放进装满水的杯子里,水会溢出来,是因为石块会占据...

三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

第四单元 水 教学设计。一 教学内容及学情分析 水 是三年级科学 科学教育出版社 上册第四单元 水和空气 的第1课,主要有三个活动,一是学生间交流有关水的已有认识,二是识别水和其他的物质,三是给物质分类。学生在本单元学习前已具备了有关水的一些认识,但这种认识只停留在朦胧 模糊的阶段,还未形成科学的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