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市场参考》2023年第29期

发布 2022-10-30 21:46:28 阅读 7077

本期导读。聚焦全业务下电信it之道 2

2023年7月2日,第五届中国电信业信息化论坛在北京召开,专家们就电信行业重组、全业务运营等新形势下电信行业信息化建设所面对的问题以及相关应对策略等进行了讨论。专家们认为:(1)在重组后的全业务运营中,电信it与前端业务运营和客户服务的结合将更为紧密;(2)“以客户为中心”应放在建设全业务支撑系统的核心位置;(3)全业务对于以客户为中心的规划同时体现在后端架构和前端营销上。

非对称管制遭遇中国困境两难选择逼宫监管 4

电信重组后监管部门出台系列非对称管制政策是促进行业有效竞争格局形成的有效方式。非对称管制何时出台、该如何监管成为当下热议的焦点。然而,如今的非对称管制正遭遇中国困境:

是否要强制主导运营商互联互通、号码携带单向还是双向、如何限制市场份额,诸多两难选择考验监管。

固定移动融合:全业务运营时代的“利器” 6

尽管固定移动融合(fmc)从提出到应用已有数年的时间,但实践却证明只有在全业务运营时代才能够充分发挥其优势。fmc在目标上与现有电信网向下一代网络演进的一致性,顺应了未来融合的发展大趋势。伴随着wi-fi、wimax在全球地域性的部署和商用,支持fmc功能的双模终端涌现,市场参与者也不断增多,这促使fmc很有可能在全球范围内迎来新一轮的发展,也给fmc环境下的移动多**宽带应用带来了新的机遇。

面对全业务经营你准备好了吗? 13

中国电信业正式进入全业务经营时代了,面对全业务经营,三家新电信运营商该如何应对呢?专家们认为:(1)全业务经营是全球电信业的发展潮流与趋势;(2)面对同质化的红海市场三家新运营商应采取不同的发展战略,在蓝海市场上从技术和市场上开展差异化竞争;(3)发展fmc,从话音融合到数据融合,在互联网、电视、it等领域发展多业务的融合。

新加坡:电信“三色”争战 23

截至今年4月,新加坡移动**的普及率达到了130.6%,“携号转网”方案的推行正是新加坡电信市场自由开放进程中的必走之棋。6月13日起,新加坡“携号转网”方案正式实施,红、橙、绿分别代表新加坡singtel、m1和星和三大电信公司,即将引发一场颜色大战。

面对运营商这场长期的拉锯战,消费者是最显而易见的受益者,但新加坡电信市场从垄断到自由化开放走过了漫长的道路。

行业透视。靳辉。

编者按】2023年7月2日,第五届中国电信业信息化论坛在北京京都信苑召开,工业和信息化部、国资委有关部门的领导莅临会议,来自电信运营商、通信与it厂商、咨询公司以及学研机构的专家就电信行业重组、全业务运营等新形势下电信行业信息化建设所面对的问题,以及相关应对策略等,进行了卓有成效的讨论。

***国资委和原国信办颁发的关于**企业信息化的指导意见,已经明确提出了2023年**企业的信息化要达到或者是接近世界先进水平。”2023年7月2日,在通信产业报社举办的第五届中国电信业信息化论坛上,国资委信息中心副主任王绪君表达了对电信运营商信息化建设的热切期盼。

电信业信息化论坛曾经成功举办过四届,已经是电信信息化业界所熟知的盛会。本次电信业信息化的议题是“全业务运营的电信it之道”,分为“创新it建设应对全业务运营”,“信息化管理与服务策略”,“绿色、安全、高效的it架构”三个分议题。在会议上,与会专家围绕“全业务运营的电信it之道”的主题,对分议题进行了专业、细致的讨论,来自各运营商集团及部分省分公司的信息化负责人做了精彩的主题报告。

大会还公布了“2008中国电信业信息化建设服务商50强”评选结果,并推出《中国电信业信息化建设采购指南》。

重组带动it与业务紧密结合。

王绪君为本次论坛致开幕词时指出,在电信重组之后的全业务运营的环境下,电信企业在新系统建设的过程之中,面临新形势和新挑战,电信运营商在自身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要积极思考信息化支撑公司业务拓展和新战略发展这一重要课题。

电信重组的过程,也是电信it支撑系统整合与重构的过程。

目前,大多数电信运营商业务支撑系统都是按照需求进行定制化开发的,因此,系统的能力总是滞后于市场部分的业务发展需求,而对新需求的支撑周期也比较长,支撑成本比较高;并且随着业务量、业务种类的不断发展,系统稳定性、扩展性问题逐步显现,支撑风险逐步加大。与会代表普遍认为,电信it建设存在的这些问题,都将影响全业务运营顺利开展。

当然,业界应当辨证地看待挑战与机遇互相转化的关系。王绪君指出,面对重组带来的挑战,电信运营商更应当注重利用it技术来开展新的业务,对新业务的开发和推进过程提供有效支撑,并提高网络的利用率,为用户提供融合服务。

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副主任胡建生也对重组后电信企业信息化建设持乐观态度,他认为,业界更应当将重组看作重大机遇,因为,电信运营商有望借此来发挥出信息化系统的变革效益。胡建生谈到,信息化是一种资源,过去电信信息化建设只是为了支持业务,而今后要直接参与企业运营创造价值的全过程。

可以预见,在重组后的全业务运营中,电信it与前端业务运营和客户服务的结合将更为紧密,这也是当今it技术发展、演进的趋势。在国际上很多业绩好、组织架构灵活的跨国公司中,it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这些公司普遍会像发布财报一样,发布信息化建设年报,其it参与创造的商业价值比固定资产更多。

考虑到重组后市场竞争将更为激烈,电信it系统更应借重组驱动力来提升建设水平。

此外,任何it系统商业价值的发挥,都脱不开人的因素。中国网通集团企业信息化部总经理柳博亮认为,在以重组为驱动力,大力建设创新业务支撑系统的同时,也要强化人员培训、考核,完善运维规章,使it系统发挥出最大的效用。

以客户为中心的系统建设。

在本次论坛上,不论是讨论到支撑系统对激烈市场竞争的应对,还是考虑到支撑系统所应当具备的长远规划性,与会专家都将“以客户为中心”放在了建设全业务支撑系统的核心位置。应该说,“以客户为中心”,是电信业务支撑系统发展的鲜明趋势。这种理念在全业务时代显得尤为重要,因为,重组后三家运营商能提供的通信与信息服务产品线相近,唯一能够左右客户选择的就是客户体验。

电信运营商围绕客户服务能力的it系统建设业已展开。以中国电信为例,早在重组启动之前中国电信的it系统发展规划中,就提出了聚焦客户的信息化创新战略,确立了其以客户为中心的全业务支撑思路,强调以客户为中心,从服务客户的角度推动业务融合以及网络基础资源的整合。近两年来,中国电信持续努力,对各省分公司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以及相关营账系统进行了大规模上线改造,并对ods(operational data store)进行了细致的规划,力求进一步强化对客户数据的掌控、共享和深度挖掘。

如何以客户为中心,实施全业务?中国电信企业信息化部副总经理周益平提出了明确的观点,他认为,业务融合就是要从客户的需求出发,将原有固网和移动网的各个网络基础资源进行组合,同时添加一些创新的服务性内容,从而提供融合业务。周益平谈到,在筹备全业务运营的过程中,中国电信正在从以客户为中心出发,强化两方面的能力:

一站式的全网服务能力和跨域、跨省的客户受理、开通、保障能力。

融合架构,融合营销。

在谈到具体技术路线时,与会专家普遍认为,全业务对于以客户为中心的规划,同时体现在后端架构和前端营销上。

在架构方面,ims获得了中国移动的青睐。中国移动管理信息系统部副经理陈豫蓉认为,对于客户来说,ims可以提供共享的服务,且服务与接入和设备无关,并可以呈现用户状态从而施以控制,为用户提供全业务环境下的统一通信服务。

融合计费是架构创新的另一个核心。江苏电信企业信息化部总经理吴岳强认为,全业务运营中,统一账户、实时计费、信用控制、预付费与后付费的结合等,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电信运营商需要通过以客户为中心的融合计费等手段,让客户面对一个统一的服务品牌,而不是多个离散的产品。

在营销方面,与会专家强调全业务环境下的面向客户个性化需求的精准营销。由于全业务运营将使得用户数量扩大,电信运营商要利用经营分析系统等it工具,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通过合适的渠道将合适的业务推荐给合适的客户。河南移动业务支援中心总经理王丽认为,在全业务环境下,经营分析系统要强化全程精确营销能力,通过客户的静态数据和实时数据,对于客户行为进行分析。

摘自《通信产业报》2008-7-8)

张颖洁。电信重组方案公布至今已是一月有余,但从目前来看,由于种种原因,重组后也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中移动一家独大的局面,纯粹的重组和市场力量并不能达到行业有效竞争的格局。

电信重组后监管部门出台系列非对称管制政策是促进行业有效竞争格局形成的有效方式。非对称管制何时出台、该如何监管成为当下热议的焦点。然而,如今的现状却是:

非对称管制正遭遇中国困境,多种“两难”选择“逼宫”监管。

互联互通成熟了吗?

电信重组旨在形成行业有效竞争的格局和顺应网络融合趋势下的全业务运营模式,而互联互通机制则是调节电信业有效竞争的关键机制和调整市场竞争关系的杠杆。随着重组走向深入,互联互通问题是摆在电信业监管者面前一个现实课题。当下,互联互通就面临两难选择。

不强化互联互通,带来的结果是:主导运营商利用大网优势以各种方式限制新进入者,使互联互通反而成为限制电信业有序竞争的手段,处理不好就会导致恶性竞争。

一方面,主导运营商希望在互联中尽可能地降低成本,甚至为竞争而设障。例如im业务,尽管移动、联通、电信等打着“免费”、“无线聊天”、“互通”等口号,但实际上,这些运营商的无线im之间并不能互通,这种各自为战的局面殃及的是客户自由选择的权利。另一方面,新进入者打入市场并不容易,希望在互联中尽可能少地支付互联费用。

但如果没有国家的扶持,可能会以退出电信市场告终;如果没有与原有运营商的网络互联,业务也根本得不到开展。因此,真正制约互联互通的并不是在技术上,而是运营企业间由于实力悬殊带来的利益不平衡。

《电信市场参考》2023年第4期

本期导读。2008年国内移动通信业发展展望 2 对于我国移动通信业而言,2008年既是充满变数的一年,也是充满希望的一年。在新的一年里,可能实施的电信业全业务经营改革,必将对国内通信业运营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时也会给移动通信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放眼2008年,国内移动通信市场增势将依然强劲,移动增值...

《电信市场参考》2023年第8期

本期导读。前瞻2008十大管理关键词 2 党的十七大报告对 信息化 给予了高度重视,要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良好的发展环境给电信运营企业带来了发展机遇,也对电信运营企业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通过提升管理水平满足社会信息化需求,将成为电信运营企业今年关注的焦点。通过这几年的转...

《电信市场参考》2023年第3期

本期导读。2008全球电信业5大趋势 2 当前全球电信产业已经进入了新的大融合 大变革和大转型的时期,电信业正在大变革中逐步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在经历了精彩的2007年之后,2008年的电信业将会以怎样的面貌呈现在我们面前?本文将从电信业格局 技术发展 应用变化及生态环境等方面展望一下在新的一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