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册cè 楚革切,十三部。
释:符命也。诸侯进受于王(者)也。象其札一长一短①,中有二编②。之形③。凡册之属皆从册。笧( )故册从竹④。
译文:白话译文。
注:①谓王直有长短。
②谓二横。蔡邑《镯断》曰:“策,簡也。
其制长者一尺,短者半之。其次一长一短,两编下附。”札,牒也,亦曰簡。
编,次簡也。次簡者,竹簡长短相閒,排比之,以绳横联之,上下各一道。一簡容字无多,故必比次编之,乃容多字。
《聘礼记》云:“百名以上书于策。”是也。
一簡可客书于簡,每簡一行而已。不及百名书于方,则含若干行书之。百名以上书于策。
方即牘也,牘,书版也。簡,册,竹为之;牘,木为之。一册不容,则絫册为之。
国史册书蓋如是。郑注《礼》云:“策,簡也。
”此浑言之,不分别耳。册字五直,象一长一短,象其意而已。其簡之若干,未可肊定也。
蔡氏云:“长者一尺,短者半之。”此汉法如是。
郑引《鉤命決》云:“《易》、《诗》、《书》、《礼》、《乐》、《春秋》,策皆长二尺四寸。《孝经》谦半之,一尺二寸。
《论语》策八寸,尺二寸者三分居二,又谦焉。此古制也。见于《聘礼》、《左传序》正义者乖异不同,今订之如是,未知然否。
郑注《尚书》云:“三十字,一簡之文。”服注《左氏》云:
“古文篆书,一簡八字。”《汉志》刘向以中古文校今文《尚书》,右文簡有二十二字者,有二十二字者,是簡之长短不同,而字数不同也。
《左传》:“備物典筴。”释文:
“筴本作册,亦作策,或作笧。”按,筴者,策之俗也。册者,正字也。
策者,叚借字也。笧者,册之古文也。《左氏》述《春秋传》以古文,然则笧其是欤。
解释:注文解释。
45) jí 阻立切,七部。
释:众口也。从四口。凡之属皆从。读若戢。一曰,又读若呶①。
译文:白话译文。
注:①锴曰:“呶,讙也。”铉本作又读若呶。”《集韵·五肴》不载此字。
解释:注文解释。
46)舌 shé 食列切,十五部。
释:在口,所以言(也)別味(者)也①。从干,从口②,干亦声。凡舌之属皆从舌。徐锴曰:“凡物入口必干于舌,故从干。”
译文:白话译文。
注:①口下曰:“人所以言食也。口云食。舌云别味。各依文爲义。舌后字有互譌者。
②干,犯也。言,犯口而岀之;食,犯口而入之。
解释:注文解释。
舌部总论:舌部的字大都表示用舌的各种动作,如舐,舔,舑,舓等。
47)干 gān 古寒切,十四部。
释:犯也①。从反入②、从一。凡干之属皆从干。
译文:白话译文。
注:①犯,侵也。《毛诗》“干旄”、“干旌”叚为竿字。
②反入者,上犯之意。
解释:注文解释。
48jué 其虐切,五部。
释:口上阿也①。从口,上象其理②。凡之屬皆从 。
译文:白话译文。
注:①《大雅》:“有卷者阿。
”箋云:“有大陵卷然而曲。”口上阿、谓口吻以上之肉随口卷曲。
毛傳:“臄, 也。” 部:
“ 也。与毛合。晋灼注《羽猎赋》曰:
“口之上下名爲噱。”按,《通俗文》云:“口上曰臄。
口下曰 。”服析言之。毛、许、晋皆浑言之。
许举上以包下耳。今说文各本下譌作“舌也”,古者舌無名。《特牲》、《少牢禮》,肵俎用心舌,与“加殽胛臄”异用。
陆释文云:“《说文》曰: 、舌也。
”又云:“口次肉也。”似陆时说文已误矣。
单行《释文》口次譌“口里”。则义全非。读书之难如是。
②文理。解释:注文解释。
49)只 zhǐ 诸氏切,十六部。
释:语(巳)(已)词也①。从口,象气下引之形②。凡只之属皆从只。
译文:白话译文。
注:①巳、止也。矣,只皆语止之词。
《庸风》“母也天只,不谅人只,”是也。亦借为是字,《小雅》:“乐只君子。
”笺云:“只之言是也。”《王风》“其乐只且”,笺云:
“其且乐此而已。”按,以此释只,与《小雅》笺同。宋人诗用只为“衹”字,但也,今人仍之。
读如隻。
语止则气下引也。
解释:注文解释。
《说文解字》中同义词
说文解字 中同义词研究综述。摘要 东汉许慎的 说文解字 以下简称 说文 是我国语言学史上第一部说解字义 分析字形 标明音读的文字学著作。在解释字义上,该书采用了多种训释方式,也成为后代 说文 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支流,本文意在概括 归纳学者们对 说文 中同义词这一块的研究。关键词 说文解字 段注 同...
实用参考《说文解字序》及其翻译
原文 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 易 八卦,以垂宪象 及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 庶业其繁,饰伪萌生,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箌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 百工以又,万品以察,盖取诸 扬于王庭 言文者宣教明化于王者朝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