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回响 2019

发布 2022-10-26 05:14:28 阅读 6848

西方**的时代特征——历史的回响。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鲁热·德利尔,肖邦等作曲家及其代表作;了解国歌、练习曲等名词。

2、技能目标:a、对作品中表现出来的浓重时代气息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在老师的引导下,懂得从**的体裁、表现手法与风格等方面进行鉴赏和分析。

b、能演唱《马赛曲》,并熟悉部分作品的主旋律。

3、情感目标:愿意主动了解**作品的相关历史事件,感受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强烈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感;能认识**作品的产生对人民、对时代所起的重要和积极的作用。教学重难点:

1、认识**作品与它们所产生的时代背景的密切联系。2、能对作品中表现出来的时代气息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

3、怎样从**的体裁、表现手法与风格等方面进行鉴赏和分析作品。教学法:提问式、体验式、启发式、比较式教具:多**课件、钢琴课时安排:1学时。

教学内容:《马赛曲》、《c小调练习曲》教学过程:

一、导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作为背景**,学生进入教室。

问:刚才我们听到的是什么歌,它的另一个名字叫什么?(学生回答)国歌:代表国家的歌曲或乐曲。在举行国家庆典、隆重集会和国际交往仪。

式时演唱或演奏。世界各国都有自己的国歌,但各国国歌的歌词内容与体裁形式有很大的差别。国歌大都反映国家的性质、社会和政治制度的状况,宣扬爱国的思想。

早在16世纪,某些欧洲国家就已经有了国歌性质的颂歌或进行曲,但“国歌”的名称则是到19世纪才出现的。

问:我国的国歌来自**?它反映了什么主题?

师生合作归纳:电影《风云儿女》反映了当时为民族解放而斗争的大背景下知识青年的觉醒和成长,也曲折地反映了全国人民一致要求抗日的热烈愿望。它的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以奔放的革命热情,激昂的旋律唱出了时代的声音,其影响远远超过了影片本身,让当年的电影观众热血沸腾,吹响了抗日时代的进军号角。

师:所以说,大部分作曲家总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将所处的那个时代发生的事件反映于他们的作品中,并努力通过对历史事件的真实叙述,表达自己的态度和观点。同时希望用**来警示或鼓励人们。

下面我们就进入今天这节课的内容《历史的回响》。二、鉴赏《马赛曲》

师:文学家用文字记载历史,而**家则用旋律、用音符去表现历史。法国作曲家是怎样表现国家历史的呢?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作品《马赛曲》。

1、请小组代表介绍课前查找的法国大革命的这一历史事件的资料。2、学生代表展示学习成果,介绍收集整理的《马赛曲》的背景资料,老师归纳:

马赛曲》是在资产阶级大革命的斗争中诞生的。法国大革命时期。巴黎在全欧保皇联军的攻击下,濒临绝境。

马赛的救国义勇军,开赴巴黎,支援革命。革命军中一位名不见经传的中尉,写出一首《莱茵军战歌》。马赛联盟军500多人步行27天至巴黎,沿途高唱此曲,并冠名《马赛曲》。

该曲成为历代革命者的战歌。2023年被定为法国国歌。

3、介绍作曲家:

鲁热·德利尔,法国诗人,作曲家。出身贵族。曾任军事工程师。创作了不少爱国歌曲,其中以《莱茵军战歌》即(马赛曲)最为著名。尚有浪漫曲和歌剧脚本。

4、聆听歌曲:

5、思考(学生哼唱、讨论、回答):“军号曲调”的特点是怎样的?师生合作归纳:旋律围绕骨干音“do/mi/so”进行,多使用铿锵的附点节奏,具有强烈的号召感。

6、同学们以饱满的情绪哼唱歌曲,体验作品中蕴含的情感和相关要素在抒发情感上的作用。

7、**分析:这是一首进行曲风格的分节歌,分为主歌和副歌两部分。歌曲以军号的基本音调为核心,而铿锵的附点节奏,使旋律显得雄壮有力,具有强烈的号召感,充满战斗的激情。

全曲的调性布局为g大调—g小调—g大调,这是法国大革命时期的革命歌曲特点。

8、相关资料:《马赛曲》的一波三折:

马赛曲》法国大革命的赞歌,但自它诞生至2023年的90年间,随着法国形势的动荡变化,它也经历了坎坷的道路。尽管**曾于2023年规定《马赛曲》为第一共和国的法定国歌,但另一首崛起的政治歌曲《人民的警钟》令它相形失色;在第一帝国时期(1804-1814)、波旁王朝时期(1830-1848)、第二帝国时期(1852-1870),《马赛曲》也都受到当政者不同程度的冷遇,甚至被禁止演唱。直到2023年,第三共和国重新宣布《马赛曲》为国歌,《马赛曲》终于在法国确立了它的稳固和光荣的地位。

9、用文字表述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情况,并写在课本中。三、鉴赏《c小调练习曲(革命)》

师:刚才我们欣赏了法国的国歌《马赛曲》,它表现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那肖邦又是怎样用钢琴来表现他的爱国情怀的,现在请大家欣赏肖邦的《c小调练习曲(革命)》。

1、请小组代表介绍自己课前收集的有关《c小调练习曲(革命)》的创作背景,老师归纳:

2023年11月,肖邦离开祖国以后非常留心波兰革命事态的发展,他怀念祖国和人民,写下了许多关怀祖国命运的作品。当肖邦在维也纳演出后,动身前往巴黎的途中,传来华沙起义失败的消息,使他感到震惊,并激起他极大的悲愤。在这种感情的驱使下,他创作了《c小调练习曲(革命)》,也有人称它为《华沙的陷落》。

2、请学生代表介绍有关华沙起义的历史事件。

3、初听**:针对左手上下翻滚的快速琶音和右手的刚毅乐句,进行**想象。

4、学生讨论:作品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师生合作归纳:乐曲表现了作曲家悲愤的情感,严正的**,号召波兰人民前仆后继的奋勇精神,以及他对起义终会成功的必胜信心。

6、作曲家介绍:

肖邦:波兰钢琴家、作曲家,被誉为“钢琴诗人”和“波兰民族的伟大歌手”。他的**带有浓郁的波兰民俗性和乡土色彩,充满了敏锐善感、诗意细腻的感情。

其**从一个经过句到一个装饰音都充满了诗意和幻想,从旋律到富于色彩的和声都彻底钢琴化,把钢琴的表现力发挥到了淋漓尽致的境界。是一位一生仅通过钢琴来表达自己内心诗意的作曲家,写有作品两百多首,几乎全是钢琴曲,而且大部分为钢琴独奏曲。后人为纪念这位钢琴艺术家,设立了肖邦国际钢琴比赛。

7、复听《c小调练习曲(革命)》

要求:在欣赏的同时尝试用双手模仿弹钢琴状,击出右手的旋律节奏,感受乐曲的悲壮和坚定。

8、**知识介绍:

练习曲——原指的是用于提高器乐演奏技巧的乐曲。它通常包括一种或数。

种特定的技术。依据单一的**动机写成。但以肖邦为创始人,出现了艺术性练习曲和**会练习曲。这些练习曲的艺术性和技巧性完美融合在一起,而且还具有比较深刻的思想性。

四、小结:同学们,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大家都认识到**作品与他们所产生的时代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并感受和体验到**作品中的强烈爱国情感和民族精神。**家用**记载着历史,迸发着时代的心声。

回响在耳边的声音作文

年级 初三。字数 体裁 记叙文。人的一生当中,总会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这些声音伴随着我们走过岁月,踏过春夏秋冬,直到生命的完结。童年之稚。从小时候刚睁开眼的第一刻起,听到的是妈妈的声音,孩子,妈的宝贝。带着浓浓的疲倦和甜甜的欣喜。渐渐长大的过程中,又出现了其他的声音。幼稚园的老师对我说 路上小心点,...

那声音在我耳边回响关于老师的作文

那声音在我耳边回响 关于老师的作文。温柔如水的声音,指引我前进的方向。题记。当活泼的校歌响起时,我正好一脚踏进了班门,毫不在意的摆摆头,让头发付提荣的垂在两侧,推开门,中气十足的喊道 报告!换来的是同学们窃窃的偷笑声,和你温柔如水的坐下。你的声音特别,不同于数学老师的豪迈,不像英语老师的爽朗,更不同...

那声音在我耳边回响关于老师的作文

那声音在我耳边回响 关于老师的作文。温柔如水的声音,指引我前进的方向。题记。当活泼的校歌响起时,我正好一脚踏进了班门,毫不在意的摆摆头,让头发付提荣的垂在两侧,推开门,中气十足的喊道 报告!换来的是同学们窃窃的偷笑声,和你温柔如水的 坐下 你的声音特别,不同于数学老师的豪迈,不像英语老师的爽朗,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