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讲解

发布 2022-10-09 03:34:28 阅读 7157

本专题培训结合全国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教师培训要求,经调研后我们根据海口市教师的实际需求,也为了支持海口市青年教师成长助推站和学科教研员部分必要的日常工作, 现将“如何提升海口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以及由此引出的相关问题和大家交流学习,其内容要点有:

一、前言。二、提升培训课程标准。

三、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

四、课程建设要求。

五、课程实施要求。

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的途径与方法)培训模式。

七、如何让培训变成我要学呢?

八、熟习这些概念。

一、前言。2023年10月25日,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教师[2013]13号),对于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简称“提升工程”)的总体目标、任务及相关实施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和建议。

根据该意见,自2023年起,相关机构将分年度组织教师全员培训工作,原则上每年培训人数不少于本地区中小学教师总数的20%;到2023年底将完成全国1000多万中小学(含幼儿园)教师的新一轮提升培训。

2023年5月30日,为指导各地组织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规范引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建设与实施工作,教育部研究制定并颁布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试行)》(教育部2014-6-20教师厅函[2014]7号)。

近期我院应海南省教育厅文件要求组织文理科、艺术、技术等学科类型的骨干、农村教师能力提升培训,新一轮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培训正式拉开帷幕。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本质与内涵到底是什么呢?这是不可回避的问题。

二、提升培训课程标准。

提升培训课程标准设置3个系列的课程,共27个主题:>

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

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

应用信息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

一)“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系列课程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培训,教师能够在多**教学环境中,合理利用通用软件、学科软件、数字教育资源等技术资源,有效开展讲解、启发、示范、指导、评价等教学活动,优化课堂教学,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二)“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系列课程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培训,教师能够在网络教学、移动学习等信息化环境中,合理利用通用软件、学科软件、数字教育资源和网络教学平台等技术资源,有效开展自主、合作、**等学习活动,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发展综合素质。

三)“应用信息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系列课程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培训,教师树立主动运用信息技术促进专业发展的意识,掌握专业发展所需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学会利用教师网络研修社区,有效参与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校本及区域研修,养成网络学习习惯,促进终身学习,实现专业自主发展。

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文件要求提升三方面能力:

1、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2、学科教学能力。

3、专业自主发展能力。

文件要求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纳入教师和校长培训必修学时(学分),原则上每五年不少于50学时;要求利用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教师“菜单式、自主性、开放式”选学服务平台,实现教师自主选学;各地要坚持“统筹规划、按需施训、应用为本、测评驱动、底部攻坚”。

三、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

等级要求范围:海口市中心小学以上学校,校级班子成员及45周岁(含)以下教师均应达到信息技术中级应用标准。

一)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初级)

1.硬件操作技能:

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的基本功能和操作,常用计算机输入、输出设备的基本操作(如常用的键盘、鼠标、光驱、u盘、打印机、显示器等);

了解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基本组成与结构;

会正确开关计算机;能够正确使用校内所配备的各类电教教学设备。

2.软件使用技能:

熟悉常用计算机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基本操作(如文件管理、启动运行应用程序);

熟练掌握一种汉字输入法,每分钟可输入15个汉字;

掌握在计算机上新建、重命名文件夹及复制、粘贴、删除、移动文件等操作;

会使用winrar、winzip压缩软件进行压缩与解压处理;

会使用word办公软件进行文字输入并进行简单的内容、格式编排和打印;

能使用多**课件进行教学;

会在互联网上浏览信息,搜索教育、教学资源,会在网上进行上传、**等操作。

3.信息化教学素养:树立与教育信息化相适应的信息意识;能够对各类信息化教育资源进行价值判断,选择与任教学科相适应的信息化教育资源并应用于课堂教学。

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中级)

除具备初级能力外,还须达到:

1.硬件操作技能:

知道常用硬件**设备种类与功能(如声音、图形、图像、动画、**,每种设备适用于何种环境以及适用于传递哪一类型的信息);

了解多**硬件技术在教学中的发展趋势。

2.软件使用技能:

能使用文字处理软件(如word等)熟练编排所任教学科的试卷;

会使用电子**软件(如excel等)进行较高级的数据分析、筛选及其它数**算;

熟练使用多**课件制作工具(如powerpoint等)制作课件,能将声音、**、视屏、动画等各类素材进行整合运用。

能初步运用多**工具对信息加工处理(如对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形式的信息进行加工、编辑和处理);

熟练使用电子邮件、电子公告板(bbs)、网络寻呼工具(qq、msn等)、个人博客(blog)进行表达和交流;

会安装与卸载常用的应用程序。

了解计算机病毒的一般特征也预防措施。

3.信息化教学素养:能利用信息技术构建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环境;编制适于所任教学科信息化教案及课堂实施方案;将各类教育资源与日常教学进行整合并合理应用,善于利用教育资源突破教育教学重、难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能够帮助学生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指导学生获取信息化学习资源(如通过网络获取学习资源或相关辅导材料,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进行学习)。

三)信息技术能力应用标准(高级)

除具备初、中级能力外,还应达到:

1.硬件操作技能:

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架设所需的各类硬件知识;

能对机房及电子备课室计算机等设备进行简单故障排除;

能对学校常用电教设备进行维护和简易故障排查;

2.软件使用技能:

对计算机操作系统及网络操作系统有较深的了解(会安装、使用、备份与还原操作系统);

熟练使用常用软件对素材进行加工、处理(如利用文字处理软件对信息进行编辑,利用统计软件对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等);

熟练掌握常用办公软件的操作技巧;

熟练掌握1-2种多**课件制作工具(如powerpoint、flash、几何画板等),能够制作网络课件;

为学校信息化教学资源库建设及各类资源系统软件的架设和web发布提供支持等;

3.信息化教学素养:认识网络教学信息的传递手段,以及教学**的类别和功能;能够根据不同信息化教学**的特点,设计实现不同教学目标的学习活动与学习模式(如利用网络多**技术实现**性学习、研究型学习与案例学习等学习模式);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环境开展教学交流和活动。

培训课程主题及**:

资源:根据《课程标准》,建设一批能够符合地方实际,贴近一线教师教育教学需要的优质培训课程资源。培训机构要注重与中小学合作,重点建设网络课程资源、典型案例资源、微课程资源,加工生成性资源和校本特色资源,满足教师个性化学习需求。

一)要切实做好培训需求调研工作。探索利用测评工具,分析诊断不同地区、不同能力起点、不同学科(领域)教师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规划与设计。

二)要将提升教育教学能力作为主要目标。以教育教学工作任务为主线,以优化教育教学方式和关键环节为重点,以改善教育教学行为为目的,将技术学习与实践应用相结合,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三)要适应开展混合式培训的需要。针对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学习特点,根据开展网络研修与现场实践相结合的混合式培训要求,合理设计教师实践任务,科学设计考核评价机制,确保教师学用结合。

四)要注重分学科(领域)开发培训课程。针对不同学科(领域)应用信息技术的特点,确定培训课程内容,运用典型案例,帮助教师合理使用信息技术,解决学科教学重难点问题。

五)要依据课程主题开发具体课程。按照课程主题说明,选择全部或部分内容要点,参照课程示例,设计具体课程。同一课程主题下,可根据需要设计多门课程。

要特别关注实践任务、案例资源和考核评价等方面的要求。

六)要遵循课程目标、内容与评价的一致性。课程目标须体现课程主题描述的相关内容,具体可测。要根据课程目标,选择契合的学习内容和活动。

要合理设计评价指标和方式,确保有效评价学习效果。

七)要符合相关技术和格式要求。音**、多**课件、文本、动画等课程资源要采用通用格式与标准,具有兼容性,保证学习者能够使用不同浏览器与通用**软件进行学习。为便于课程规范管理,所建课程应按统一模板(附件2)进行说明。

八)要提供功能完备的课程运行平台。平台须具备个人空间、教师工作坊和网络研修社区等研修功能,满足混合式培训需要。具有充足的网络带宽,能够有效实现多网联通。

五、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课程实施。

一)课程遴选。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课程审核遴选工作。要依据《课程标准》,本着“公开、公正、公平”原则,对拟纳入能力提升工程的培训课程进行认真审核,遴选出高质量的课程资源。要将课程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作为能力提升工程培训任务承担机构遴选的重要条件。

要将一线教师对课程资源的满意度,作为课程评审和培训机构调整的重要依据。

二)培训菜单。

各地要在训前测评基础上,为教师提供多套培训课程组合菜单,便于教师选学。要合理配置技术素养类、综合类、专题类和教师专业发展类课程,以教育教学能力提升为重点,技术素养类课程原则上不超过规定学时的三分之一。要充分利用信息管理系统,汇聚各地培训课程资源和教师培训服务信息,组织教师选学。

三)培训创新。

各地在课程实施中,要加大培训模式创新力度,推行将网络研修与现场实践相结合的混合式培训,重点实施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实现教师边学习、边实践、边提升。培训机构要建立“个人空间——教师工作坊——研修社区”一体化网络研修体系。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培训机构和中小学校要分工协作,分级建立培训者队伍,完善组织管理体系。

要将培训重心下移,以校为本,推动每个教师在课堂教学和日常工作中有效运用信息技术,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计划讲解学习

精品文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再提升计划。姓名学校。平塘县四寨中学。教龄任教学科年级。23九年级化学。通过参加本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学习了 综合素养 和 信息技术应用理念与技巧 两个模块的学习,再通过参加培训平台中的 诊断测评 一方面觉得自己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在理念得到了更新,并理解了 ...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个人总结 通过网上学习,我对现代化教育有了新的认识 一 再次更新了教育教 1 这次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每一天的培训都 2 随着信息化快速开展,作为教师的我必须具备终生 二 专业知识得到了提升 1 通过聆听教育专家 教授对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 息进行整合,充分的运用在...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总结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总结

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总结的范文,感觉写的不错,希望对您有帮助,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篇一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总结。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学习总结。本次学习,我感触很深。对于年过五十,在偏远山区从教三十余年的我深深地体会到 计算机辅助教学已经走到了我们身边,认识到了课堂上要把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