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管式换热器的课程设计

发布 2022-10-05 14:14:28 阅读 5422

目录。.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任务 2

.确定物理性质 2

.确定换热器基本要素 2

3.1换热器类型和材质 2

3.2管程安排 2

3.3设计主要构件 2

.估算传热面积 3

4.1.**的传热量 3

4.2.**的传热速率 3

4.3.水的传热量 3

4.4.平均温度差△tm和估算传热面积 3

先按逆流计算对数平均温度差: 3

. 工艺结构尺寸 4

5.1.管径和管内流速 4

5.2.管程数和传热管数 4

5.3.壳程数 4

5.4.传热管排列方式 4

5.5.壳体外径 4

5.6.折流挡板 5

5.7.接管 5

.换热器的核算 5

6.1.壳程对流传热系数 5

6.2.管程传热系数 6

6.3.污垢热阻和管壁热阻 6

6.4.传热系数k 7

6.5.传热面积裕度 7

6.6. 流体通过换热器的流动阻力 7

管程压强降 7

壳程压强降 7

. 确定设计结果 8

.绘制换热器基本图形 8

某工厂生产过程需要将0.4mpa,6000kg/h的**从175℃冷却到130℃,用压力为0.3mpa循环冷却水做冷却介质,进出口温度分别为25℃,55℃.

设计一台列管式换热器完成该生产任务。

**:175℃→130℃ △t1=152.5℃

水:25℃ →55℃ △t2=40℃ 在定性温度下,**和水的物理性质查得如下:

类型由于要求中的热温差与冷流体温差较大(>70℃),易引起管子变形发生泄漏;由于流体为**,易结垢,此选择浮头式换热器。

材质碳素钢。

**在流动过程中容易结垢,则应走易于清洗的一侧;因为热流体(**)的压力高于冷流体(水),且管子的直径较小,耐压程度较高,可以使压力较高的流体(**)安排在管程。

管子规格:选取φ25mm×2.5mm

管板:对管程和壳程起隔离作用;承受加热板与外壳热膨胀产生的轴向力。

一般浮头式换热器手里较小,厚度只要求满足密封性即可。因此板厚∮=0.7×0.025=17.5mm

管间距:查表得t=32mm

排列方式:选取正三角形排列。

mi=6000/3600=1.67kg/s

q=micph(t1-t2)=1.67 *2.20(175-130)=165 kw

tm′==112.3℃

p=(t2-t1)/(t1-t2) =55-25)/(175-25)=0.20

r=(t1-t2)/(t2-t1)=40/30=1.33

由图表查得温度差校正系数∮=0.98,由于平均传热温差校正系数大于0.8,因此选用单壳程即可。

tm=∮△tm′=0.98*112.3=110.0℃

由于壳程压力较高,故可以选取较大的k值。假设k取300(w/(m2·℃)则估算传热面积为:

a估=q/k估△tm=165×103/300*110.0=5m2

选用φ25mm×2.5mm不锈钢板卷焊而成的管子,管内流速取ui=0.5m/s。

选定管子规格后,可先求出单管程所需的管子数目:

n s=4v/diui=1.32/992.2/(0.785*0.022*0.5)=8.79根。

按单程管计算,所需传热管长度为:

l=a/dono=5/(3.14*0.025*9)=7.07m

为了保证流体在管内有一定的流速,可考虑将管束分程,根据要求,可以取换热长度为l=2.0m,则该换热器的管程数为:

no=l/l=7.07/2.0=3.54

传热管总管数:n=nsno=4*9=36根。

由上知道温度差校正系数∮=0.98,由于平均传热温差校正系数大于0.8,因此选用单壳程即可。

因为壳程流体为水,易清洗因此可选择正三角形排列,可使管子间的距离都相等,易加工。

由表查得外径25mm对应的管心距为32mm。

中心线管数nc=1.19√n=1.19√36=7.18根。

采用多管程结构进行壳体内径估算,管板利用率c取0.7,则壳体内径为:

d=1.05t√n/c=1.05*32√36/0.7=240.96mm.按壳体直径标准系列尺寸进行圆整:d=400mm。

壳体直径核算换热器壳体内径应等于或略大于(对浮头式换热器而言)管板的直径。可用下式计算壳体内径:

dp=t(nc-1)+2e=32*(8-1)+2*1.2*25=284mm

其中, nc—横过管束中心线的管数(4.中得nc=8)

t—管心距,m

e—管束中心线上最外层管的中心至壳体内壁的距离(此处取e=1.2do)

经过圆整后dp=400mm。同时l/d的值为5,满足工艺条件。

选择合适的挡板有利于加大壳程流体流速和湍动程度,从而提高壳程对流传热系数。查表得,壳体内径为800mm时对应的折流板与壳体间间隙为4.0mm。折流挡板数量可由下式计算:

nb=(l-0.1)/b-1

其中,l—传热管长(取2.0)

b—折流板间距。采用圆缺形折流板,取弓形折流板圆缺高度为壳体内径的25%,则切去的圆缺高度为h=0.25*400=100mm,取折流挡板间距b=0.

3d,则b=120mm,所以b可取150mm。

代入上式得:nb=1.9/0.3-1=5.36块,且挡板水平装配。

管程流体进出口接管:取接管内**流速ui=0.5m/s,则接管内径为。

di=√(4v/ui)=√4*1.67/820/(3.14*0.5))=0.071m

壳程流体进出口接管:取接管内**流速uo=0.2m/s,则接管内径为。

do=0.092m

对圆缺形折流板可采用kern公式。

αo=0.36(λo/de)*reo0.55pr1/3(o/w)0.14

当量直径de由正三角形排列得:

de=4(√3/2*t2-/4do)/do=0.02m

壳程流通截面积:

se=bd(1-do/t)=0.15*0.4(1-25/32)=0.013m2

壳程流体流速、雷诺数和普朗特数:

uo=mo/ρ/a=1.32/992.2/0.013=0.102m/s

reo=douoρo/o=0.02*0.102*992.2/0.656×10-3=1548

pro=couo/λo=4.174*656×10-3/0.634=4.32

粘度校正:o/w)0.141

o=0.36×0.634/0.02×15480.55×4.321/3=1055.75 w/m2·k

i=0.23(λi/di)re0.8pr0.3

管程流体流通截面积:

si=/4×0.022×36/2=0.0057m2

管程流体流速、雷诺数和普朗特数:

ui=1.67/820/0.0057=0.357m/s

rei=0.02*0.357*820/0.665×10-3=8804.2

pri=2.2*665×10-3/0.128=11.43

i=0.23×0. 128/0.02×8804.20.8×11.430.3=4375.96w/m2·k

由查表得:管外侧污垢热阻 ro=3.44×10-4m2·k/w

管内侧污垢热阻 ri=1.72×10-4 m2·k/w

该温度下对应的碳素钢的热导率λ为50.2w/(m·k),管壁热阻为rw=bdo/λdm 其中,b—传热管的壁厚;

dm—传热管内外径的算术平均值(dm=0.0225)

代入数据得rw=0.00017 m2·℃/w

1/k=do/idi+rido/di+rwdo/dm+ro+1/o代入数据得1/k=0.00305,即k=327.56w/m2·k

计算传热面积 ac=q/k·△tm=165×103/(327.56×110.0)=4.58 m2

实际传热面积 ap=doln=3.14×0.025×2.0×36=5.65m2

则面积裕度为:

h=(ap-ac)/ac=(5.65-4.58)/5.65=23.4%

①管程压强降。

pi=(△p1+△p2)ftnsnp

其中,ns—串联的壳程数(ns=1);

np—管程数(已知为4);

ft—结垢校正系数(此规格管子值为1.4);

p1=ilρui2/2di(其中i=0.4513rei-0.2653=0.04)

(0.04*2.0*820*0.3572)/2*0.02=209.02pa

p2=3ρui2/2 =3*820*0.3572/2=156.76pa

所以,△pi=(209.02+156.76)*1.4*1*4=2048.38pa.在允许范围内。

壳程压强降。

po=(△p3+△p4)fsns

其中, △p3=fonc(nb+1)ρuo2/2

△p4=nb(3.5-2b/d)ρuo2/2

fs—壳程压强降的结垢校正系数(液体取1.15)

列管式换热器课程设计

一 方案简介 1 二 方案设计 2 1 确定设计方案 2 2 确定物性数据 2 3 初选换热器规格 3 4 计算传热面积 4 5 工艺结构尺寸 4 6 换热器核算 6 三 设计结果一览表 8 1 参考资料 9 2.主要符号说明 9 本设计任务是利用循环水给热水降温。利用热传递过程中对流传热原则,制成...

列管式换热器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说明书。学院 机电工程学院。专业 自动化。班级 1 班。题目 列管式换热器的设计 指导教师 职称 一 设计的目的 要求及任务2 1.1 设计目的2 1.2 设计要求2 1.3 设计任务2 1.3.1 列管式换热器的简介2 1.3.2 设计的工艺流程3 1.3.3 有关数据和已知条件4 二 控...

列管式换热器课程设计

目录。符号说明 1 第1章概述 2 1.1间壁式换热器的种类 2 1.2列管式换热器 2 1.2.1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 2 1.2.2 浮头式换热器 2 1.2.3 u形管式换热器 2 第2章设计方案简介 3 2.1换热器类型选择 3 2.2换热器材质的选择 3 2.3管程安排 3 第3章物性数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