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指导书

发布 2022-10-02 10:17:28 阅读 2434

第一部分《构造地质学》课程设计指导书。

一、目的。构造地质学课程设计》目的是使学生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构造地质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分析并解决地质构造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任务和要求。

根据构造地质学课程特点,本课程设计采取综合阅读地质图(资料取自于金山镇地质图1:2.5万),在全面分析、解读金山镇地质图的基础上,要求:

1、用规定的色谱完成地形地质图。

2、绘制反映全区构造地质特征的地质剖面图1条;

3、编写金山镇(1/2.5万)构造地质特征报告1份。

三、综合读图方法及步骤

1、初读地质图首先对南宁幅地质图的全貌,如图名、图幅号、比例尺、图例等;地貌、水系及地层层序和地质构造特征有一个概括性的了解,进而详细解读图幅内地质构造特征,如构造线方向、构造层数目,各构造层内褶皱、断裂构造的特点及展布形态。

2、地层根据综合地层柱状图、图例和文字资料,了解地层层序及其地层发育情况、各地层单元分布位置及展布特征、各地层单元之间的接触关系,尤其注意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根据角度不整合或假整合接触关系划分构造层,进而根据地质构造演化进程为主线,划分图幅内构造发展、演化阶段(构造幕)。构造层,是指一定构造单元内,在某一构造发展阶段(时期)过程中形成的一套地层组合(或建造)及其所组成的构造,其中包括一定的岩浆岩组合。

构造层常由角度不整合面所限定。一个构造层内的地层组合、沉积岩相、构造、岩浆活动等具有一定特色而区别于其它构造层。在时间上代表一定的构造旋回和构造幕,空间上代表该构造幕影响的范围。

一个构造层又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几个亚构造层,亚构造层是由假整合面(或平行不整合面)所限定的。

3、褶皱以构造(旋回)层或构造幕为主线,由老到新研究各个构造层内的褶皱构造发育特征。从单个褶皱形态到褶皱组合形态特征、褶皱三维空间展布规律、褶皱与断层和岩浆岩体之间的关系以及褶皱形成的时代。

4、断层首先分析对全区构造有控制性的大型断裂构造,按断裂规模、方向、性质及其与褶皱之间的关系进行分组,分析断层的特征、性质、形成时代、断层与侵入岩体及褶皱的关系。也可以按构造层进行分析研究。

5、侵入岩岩体一个地区的岩浆岩体及其组合是一定构造背景下形成的产物,既受区域构造控制,又受局部构造影响。要分析侵入岩岩体在平面及空间上的形态特征,及其与断裂和褶皱的关系,形成时代等。

6、构造发展史由老至新,按构造旋回(构造层)或构造演化阶段,分析、重溯该区构造发展史。在分析构造发展史时,要紧紧抓住地层和角度不整合关系等划分构造阶段或构造幕;要分清哪些构造阶段是主导的奠基性的,哪些阶段是次要的调整性的;根据各种构造形态、方位和强度以及相互关系,分析各个阶段各期构造作用的方式和方向;根据地层的岩性、厚度等资料,结合区域构造,适当分析并恢复各个地质历史时期的古地理面貌和地壳运动变化。

四、编制构造图件。

1、地质构造图的编制。

地质构造图又称为构造纲要图。它是以地质图为基础而编制的,采用不同的线条、符号和颜色来表示一定地区内地质构造特征的一种图件。地质构造图大致包括如下内容:

1)构造层。将构造层的界线即不整合面画在图上,以区分各个构造层。构造层用所包含的地层时代代号表示,如某一个构造层包含寒武系()、奥陶系(o)、志留系(s)和泥盆系(d),则该构造层的代号为-d。

如用颜色来区分各构造层,则没有统一的颜色规定,但一般原则是时代越老的颜色越深,时代越新的构造层颜色越浅。

2)断层。各类断层用规定的符号表示并注名名称和符号。如果图幅范围很大,断层发育,则不同时代断层可以用不同颜色的符号来表示。

3)褶皱。褶皱用轴迹线表示,轴迹沿褶皱枢纽延伸方向画出,轴迹线的宽窄反映褶皱核部的宽窄变化。褶皱的倾伏应用枢纽的产状表示。

4)岩浆岩岩体。绘出岩体界线和内部岩相(带)的界面,注明岩石代号及其时代,并标出原生构造产状。

5)绘制构造符号。绘制标出代表性地层产状以及节理、面理、线理等产状。

6)绘制图例。绘制图例、线条比例尺等。

2、构造地质剖面图的编制。

构造地质剖面图的位置(即图切剖面图)选择,应该选择反映全区地质构造特征的部位进行切制。

五、综合读图分析报告。

文字报告和图表是反映和表现某一地区的构造特征的两种主要方式。文字报告是在分析读图、编制图件的基础上进行的,文字报告的编写又可以进一步深化读图分析。文字报告必须和地质图、剖面图、构造地质图相符合,相互印证,相互补充。

文字报告一般可以分为以下章节:

第一章引言简述课程设计(综合分析读图)目的要求、图幅名称、比例尺、图区地形轮廓及完成任务情况。

第二章地层简述区内地层发育、分布、岩性特征及其相互之间接触关系。

第三章构造本章是文字报告的重点。首先概括区内构造的总体特征,如以何种构造(褶皱或断裂构造)为主,构造线方向,构造单元及其划分,总之要简明扼要概括出总体的构造轮廓。然后按褶皱和断裂构造逐一叙述。

构造一章写法各异,可以采用如下写法:⑴、按构造单元,⑵、按构造层,⑶、按构造组合,⑷、按构造方位等。

褶皱构造先总体描述,然后进行单个褶皱的描述。描述内容主要有:褶皱名称、展布位置(地理位置和构造部位)、轴迹(延伸)方向、组成(核部和翼部地层)、两翼和轴面及其枢纽产状、褶皱性质、与后期的构造关系、形成时代。

断层先描述总体发育特征然后分别描述,断层名称、分布地理位置和构造部位、走向、倾向、倾角、断层证据、与其它断层、岩浆岩体和褶皱构造的关系。

第四章侵入岩内容包括:侵入体的名称、(如×××花岗岩体)、产出的地理位置和构造部位、平面形态和规模、与围岩的接触关系、内部岩相(带)的划分、岩性特征、、侵入时代等。如有原生构造(流线和流面构造)可据此对岩体与围岩接触带产状和岩体总的空间形态进行恢复。

第五章构造发展史按照地质事件发生顺序,将全区构造地质事件列成序列。简述各构造阶段(幕)的构造活动特点,如构造运动性质、构造作用方式和方向、构造作用强度,以及相应的岩浆活动。如果资料丰富,可对岩相古地理予以描绘。。

实习用图:金山镇地质图1:2.5万。

第二部分课程设计基本素材。

第一章地层。

从河流的分布和流向判断,金山镇地区西高东低,河流两岸多是山峰。地质图上出现地层的地质年代从d2至k2,中间缺失t1和侏罗纪j的一整套地层,地层走向基本为北东南西向,倾向随构造的变化而有不同。白垩统k1、k2和中泥盆统d2为砂岩,分别分布西北角和北部略偏东以及河北村正断层系一带;上泥盆统d3为页岩,集中分布于河北村正断层系一带;c1至t3均为灰岩广泛分布于金山镇地区。

东北角陵庄出现岩浆岩,即斑岩和花岗岩。最老的地层d2出现在东南角河北村地区,最新的岩层则出现在西北角(k1、k2)和北部略偏东(k2)两处,为水平岩层,这两处水平岩层和下面的倾斜岩层形成角度不整合。从地质界限的行迹以及地层产状可以看出t2与p2形成平行不整合。

第二章岩浆岩。

金山镇地区的岩浆岩主要由花岗岩和斑岩组成,位于东北角面积较小,其构造与岩体边界产状平行。花岗岩侵伏早期岩层,边界线被陵庄—五里河逆冲断层切割,由此可以判断花岗岩的形成早于此处逆冲断层的形成,而花岗岩又覆盖于下盘的t3、t2、p2之上,说明花岗岩的形成晚于下盘褶皱的形成;斑岩覆盖与花岗岩之上,其边界线也被k2截断,说明斑岩的形成晚于花岗岩而早于k2。

第三章构造分析。

一、褶皱构造:

1、河北村—金山镇线性背斜褶皱:该褶皱分布于河北村至金山镇一带,核部为d2,翼部由d3、c1、c2、c3组成,两翼走向北东南西,倾角45度,中间低并向两边扬起,轴面竖直略向北西倾,枢纽倾伏,两翼夹角约110度。

2、孤峰—陵庄向斜褶皱组:由孤峰和陵庄两处向斜褶皱组成,核部均为t3,翼部由t2、p2组成,两翼走向北东南西,北西翼倾角80度,南东翼倾角40度,中间低并向两边扬起,由此可恢复原转折端形态,即圆弧形态,轴面竖直略向北西倾,两翼夹角约60度。孤峰处呈现短轴褶皱状态。

3、五里河、诸岭短轴倒转背斜褶皱组:两处短轴背斜的核部均为c1,翼部由c2、c3、p1组成,北西翼走向北东—南西,倾向北西,倾角45度;南东翼为倒转岩层,走向北东—南西,倾角80度。中间低并向两边扬起,由此可恢复原转折端形态,即圆弧形态,轴面向北西倾,两翼夹角约35度。

4、奇峰—雨峰短轴背斜褶皱:核部均为c1,翼部由c2、c3组成,北西翼走向北东—南西,倾向北西,倾角45度;南东翼为倒转岩层;走向北东—南西,倾角75度,但是由于此处的逆冲推覆构造导致南东翼被剥蚀得所剩无几。中间低并向两边扬起,由此可恢复原转折端形态为圆弧形态,轴面倾向北西。

5、李家背斜与向斜组:背斜核部c1向斜核部p1,翼部由c2c3组成,两翼走向北西—南东,北西翼倾角60度,南东翼倾角45度,轴面略向北西倾,转折端成圆弧状。

金山镇地区总体的组合形式为背向斜的组合,背向斜的交替出现,整个区域中所有褶皱的轴迹平行,是平行是排列褶皱,反映了垂直于褶皱延伸方向的挤压应力场。

二、断裂构造。

1、河北村正断层系:五个正断层面的走向垂直于河北村褶皱的枢纽,延伸1—1.5千米。

延枢纽方向从北东至南西向每个断层面的倾向依次为北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在第一二个断层面中间形成地垒,在第四五个断层面中间形成地垒,两地垒中间形成地堑。

2、奇峰—雨峰逆冲断层:位于奇峰和雨峰之东侧近山脊处,断层走向北东—南西,两端分别延粗图外,图内全长约18km,断层西倾向北西,倾角20—30度。上盘(即下降盘)为组成奇峰和雨峰背斜的石炭系各统地层;下盘(即下降盘)为下二叠统和上石炭统。

构成不完整向斜上升盘的石炭系各统岩层逆冲于下二叠统和上石炭统地层之上。地层断层约800km。断层走向与褶皱轴向一致,为一纵向断层。

断层中部为两个较晚期的横断层所错断。断层形成时代与同方向、同性质的桑园—五里河逆冲断层相同,即中三叠世(t2)之后,早白垩世(k1)之前,两条断层构成叠瓦式。

3、李家逆冲断层:层面走向北东南西,倾角30度,延伸约1.1万米。上盘为李家背斜与向斜组,下盘为奇峰—雨峰短轴背斜褶皱。

4、陵庄—五里河逆冲断层:层面走向北东南西,倾角20度,延伸约1.8万米。

上盘为五里河、诸岭短轴倒转背斜褶皱组,下盘为孤峰—陵庄向斜褶皱组,根据构造窗和飞来峰可判断该逆冲推覆构造的最小位移位为2.2千米。它是整个地区规模最大的断层。

课程设计指导书

2014年春季学期。沈阳城市建设学院。课程设计名称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适用年级 专业 安全12级。指导教师 张晚来 田悦。2014 年 6 月 1 日。一 基本思路 此课程设计必须是在已学 土木工程结构 有关章节的基础下进行的,所以在设计前要通读教材中 受弯构件承载力计算 和 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设计...

课程设计指导书

暖通空调 空调部分。集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制冷空调教研室。2007年12月。暖通空调 空调部分课程设计指导书。一 题目。北京市某综合大楼空调系统设计。二 建筑资料。1.该大楼各层建筑平面图。2.建筑参数 该建筑共分为三部分 地下室为空调机房和车库。一至二层为商场,层高5米。梁高0.6米。三至六层为客...

课程设计指导书

材料成型工艺课程设计指导书。本课程设计包括以下内容 一 编制焊接工艺规程 二 编制焊接工艺卡片 三 编制装配工艺过程卡片 四 设计焊接工装夹具。一 编制焊接工艺规程 按行业标准 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焊接工艺规程内容。3.1 材料。3.1.1 母材。3.1.2 焊接材料。3.2 主要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