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中间齿轮轴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精车端面夹具设计。
学生姓名李绍康。
学号: 201040501231
系别机电工程系。
专业班级: 10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2班
指导教师黄旭辉陈小艳
起止时间:2023年9月23日——2023年10月4日。
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
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
本任务书与课程设计说明书一并装订(封面后一页)存档。
设计计算提纲。
序言。一、 零件分析。
1、 零件的作用。
2、 零件工艺分析。
3、 确定生产类型。
参考《手册》或《教材》p4-5,取备品率10%、废品率1%)
二、 工艺规程设计。
1、 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1) 毛坯种类。
2) 确定机械加工余量、毛坯尺寸和公差。
参考《手册》或设计资料《gbt6414-1999铸件尺寸公差余量标准》。步骤:求零件最大轮廓尺寸→查表选择毛坯铸件的机械加工余量等级→查表求出铸件机械加工余量rma→查表选取铸件公差等级ct→查表求铸件尺寸公差→计算毛坯基本尺寸→制作毛坯尺寸公差与加工余量表)
3) 设计毛坯图。
2、 定位基准的选择。
1) 粗基准的选择。
2) 精基准的选择。
3、 制定工艺路线。
1) 工艺路线方案一。
参考《手册》或《教材》p266-268,根据零件表面加工精度和粗糙度要求,选择各平面、外圆、孔等表面的加工方法,安排加工顺序)
2) 工艺路线方案二。
同上,编制第二种加工方案)
3) 工艺路线方案比较分析。
确定最后的加工工艺路线)
4、 选择机床、夹具、刀具和量具。
1) 选择机床。
分不同的工序,根据加工件轮廓尺寸、加工形状、加工精度要求,查手册选择机床型号)
2) 选择夹具。
分工序,查《手册》或《教材》p200-203确定通用夹具类型,专用夹具)
3) 选择刀具。
查《手册》,确定每道工序的刀具类型和材质)
4) 选择量具。
查手册,确定每道工序的量具类型、测量范围、读数值)
5、 工序尺寸、加工余量的确定。
根据表面成形方式、加工精度要求,查《手册》或设计资料《机械加工工序间余量》中的表,分成形面确定工序尺寸、公差及余量。例如:
某平面,毛坯: 尺寸24mm
粗铣: 余量z=3mm 工序尺寸21mm精度it12
精铣: 余量z=1mm 工序尺寸20mm精度it10)
6、 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
分工序确定每一工步的ap、f、 v)
1) 加工条件。
工件材料、σb,加工要求,机床,刀具)
2) 计算切削用量。
根据加工余量确定ap;查《手册》表选择f,与所选机床的进给量表核对,确定f值;查《手册》计算切削速度,换算成主轴转速,与所选的机床转速表核对,确定机床加工时的转速;通过计算切削时消耗的功率,校验机床的功率。)
3) 计算基本时间。
查《手册》计算)
以上内容完成,填写《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和《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三、 夹具设计。
1、 确定夹具类型。
2、 定位方案确定。
1) 定位基准的选择。
2) 定位元件的选择。
3) 定位误差分析。
3、 夹紧机构设计。
1) 夹紧机构。
2) 夹紧力的计算。
4、 对刀、导向装置设计。
5、 夹具总体设计及操作说明。
四、 总结。
五、 参考文献。
六、 附录。
附表、附图)
一、零件图分析。
1.1 零件的功用。
本零件为拖拉机变速箱中倒速中间轴齿轮,其功用是传递动力和改变输出轴运动方向。
1.2 零件工艺分析。
本零件为回转体零件,其最主要加工面是φ62h7孔和齿面,且两者有较高的同轴度要求,是加工工艺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其次两轮毂端面由于装配要求,对φ62h7孔有端面跳动要求。最后,两齿圈端面在滚齿时要作为定位基准使用,故对φ62h7孔也有端面跳动要求。
这些在安排加工工艺时也需给予注意。
二、确定毛坯。
确定毛坯制造方法。
本零件的主要功用是传递动力,其工作时需承受较大的冲击载荷,要求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故毛坯应选择锻件,以使金属纤维尽量不被切断。又由于年产量为5000件,达到了批量生产的水平,且零件形状较简单,尺寸也不大,故应采用模锻。
2.3 绘制毛坯图,见附图;
三、制定零件工艺规程。
3.1 选择表面加工方法。
1)φ62h7孔参考表s-2,并考虑:
生产批量较大,应采用高效加工方法;
零件热处理会引起较大变形,为保证φ62h7孔的精度及齿面对φ62h7孔的同轴度,热处理后需对该孔再进行加工。故确定热前采用扩孔-拉孔的加工方法,热后采用磨孔方法。
2) 齿面根据精度8-7-7的要求,并考虑生产批量较大,故采用滚齿-剃齿的加工方法(表s-3)。
3) 大小端面采用粗车-半精车-精车加工方法(参考表s-4)。
4) 环槽采用车削方法。
3.2 选择定位基准。
1) 精基准选择齿轮的设计基准是φ62h7孔,根据基准重合原则,并同时考虑统一精基准原则,选φ62h7孔作为主要定位精基准。考虑定位稳定可靠,选一大端面作为第二定位精基准。
在磨孔工序中,为保证齿面与孔的同轴度,选齿面作为定位基准。
在加工环槽工序中,为装夹方便,选外圆表面作为定位基准。
2) 粗基准选择重要考虑装夹方便、可靠,选一大端面和外圆作为定位粗基准。
3.3 拟定零件加工工艺路线。
方案1:1)扩孔(立式钻床,气动三爪卡盘);
2)粗车外圆,粗车一端大、小端面,一端内孔倒角(多刀半自动车床,气动可胀心轴);
3)半精车外圆,粗车另一端大、小端面,另一端内孔倒角(多刀半自动车床,气动可胀心轴);
4)拉孔(卧式拉床,拉孔夹具);
5)精车外圆,精车一端大、小端面,一端外圆倒角(普通车床,气动可胀心轴);
6)精车另一端大、小端面,另一端外圆倒角(普通车床,气动可胀心轴);
7)车槽(普通车床,气动三爪卡盘);
8)中间检验;
9)滚齿(滚齿机,滚齿夹具);
10)一端齿圈倒角(倒角机,倒角夹具);
11)另一端齿圈倒角(倒角机,倒角夹具);
12)剃齿(剃齿机,剃齿心轴);
13)检验;
14)热处理;
15)磨孔(内圆磨床,节圆卡盘);
16)最终检验。
方案2: 1)粗车一端大、小端面,粗车、半精车内孔,一端内孔倒角(普通车床,三爪卡盘);
2)粗车、半精车外圆,粗车另一端大、小端面,另一端外圆、内孔倒角(普通车床,三爪卡盘);
3)精车内孔,车槽,精车另一端大、小端面,另一端外圆倒角(普通车床,三爪卡盘);
4)精车外圆,精车一端大、小端面(普通车床,可胀心轴);
5)中间检验;
6)滚齿(滚齿机,滚齿夹具);
7)一端齿圈倒角(倒角机,倒角夹具);
8)另一端齿圈倒角(倒角机,倒角夹具);
9)剃齿(剃齿机,剃齿心轴);
10)检验;
11)热处理;
12)磨孔(内圆磨床,节圆卡盘);
13)最终检验。
方案比较:方案2工序相对集中,便于管理,且由于采用普通机床,较少使用专用夹具,易于实现。方案1则采用工序分散原则,各工序工作相对简单。
考虑到该零件生产批量较大,工序分散可简化调整工作,易于保证加工质量,且采用气动夹具,可提高加工效率,故采用方案1较好。
3.4 选择各工序所用机床、夹具、刀具、量具和辅具(表s-5,表s-6)
3.5 填写工艺过程卡片(表s0-5)
3.6 机械加工工序设计
工序021)刀具安装由于采用多刀半自动车床,可在纵向刀架上安装一把左偏刀(用于车削外圆)和一把45°弯头刀(用于车倒角);可在横刀架上安装两把45°弯头刀(用于车削大、小端面)。加工时两刀架同时运动,以减少加工时间(图s0-3)。
图s0-3 工序02排刀图。
2)走刀长度与走刀次数以外圆车削为例,若采用75°偏刀,则由表15-1可确定走刀长度为25+1+2=28mm;一次走刀可以完成切削(考虑到模角及飞边的影响,最大切深为3-4mm)。
3) 切削用量选择
首先确定背吃刀量:考虑到毛坯为模锻件,尺寸一致性较好,且留出半精车和精车余量后(直径留3 mm),加工余量不是很大,一次切削可以完成。取:
ap =(136-133)/2 + 12.5×tan(7°)=3mm;考虑毛坯误差,取:ap = 4 mm;
确定进给量:参考表s-7,有:f = 0.6 mm/ r;
最后确定切削速度:参考表s-8,有:v = 1.5m/s,n = 212r/min。
4) 工时计算。
计算基本时间:tm = 28 /(212×0.6)= 0.22min(参考式s-3);
考虑多刀半自动车床加工特点(多刀加工,基本时间较短,每次更换刀具后均需进行调整,即调整时间所占比重较大等),不能简单用基本时间乘系数的方法确定工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加以确定:ts = 2.
5min。
该工序的工序卡片见表表s0-6。
工序061)刀具安装由于在普通车床上加工,尽量减少刀具更换次数,可采用一把45°弯头刀(用于车削大、小端面)和一把75°左偏刀(用于倒角),见图s0-4。
图s0-4 工序06刀具安装示意图。
2)走刀长度与走刀次数考虑大端面,采用45°弯头刀,由表s-9可确定走刀长度为27.5+1+1≈30mm;因为是精车,加工余量只有0.5 mm,一次走刀可以完成切削。
小端面和倒角也一次走刀完成。
课程设计封面及排版要求
徐州工程学院。10 级房建 班课程设计计算书。设计题目混凝土楼盖设计 设计时间2013.5.17 学生姓名。学生学号。所在院系土木工程学院 任课教师刘志勇 徐州工程学院印制。第1章前言 chapter 1 preface 随着地球矿物资源日趋贫 细 杂,微细粒难选矿石的分选 提纯成为当今矿物加工界迫...
课程设计规范及封面
1 实践报告的正文长度为3 4页,大标题宋体二号字,小标题宋体四号加粗,正文字号为小四号,行距1.5倍行距。不得使用与实践或课程设计内容无关的装饰性图案,语言类课程设计的实践报告不附源 2 实践报告的装订要求。学生个人装订要求 封面 使用统一格式的封面,包括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名称 课程设计名称 ...
课程设计封面
课程设计 题目名称。课程名称。学生姓名。学号。系 专业。指导教师。年月日。一序言 3二板式精馏塔设计任务书 4 三设计计算 5 1.1基础数据的搜集 5 1.2 精馏塔的物料衡算 7 1.3 精馏塔的工艺条件及有关物性数据的计算 12 1.4 精馏塔的塔体工艺尺寸计算 16 1.5 塔板主要工艺尺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