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作业评讲

发布 2022-09-20 01:50:28 阅读 6309

《病理学》作业评讲(1)

王才勇。1.试述休克早期微循环变化的代偿意义。

本题主要考核休克早期的变化主要由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儿茶酚胺增加所致,对机体有一定的代偿意义,也对临床学习有指导意义。

1)有利于维持动脉血压:机体通过自身输血和自身输液作用增加回心血量,缓解血容量的绝对不足;同时心输出量增加、外周总阻力升高,通过上述调节,使休克早期患者的动脉血压无明显变化。

2)血液重新分布有利于心、脑血液**:在休克早期,当腹腔内脏、**、骨骼肌及肾等器官血管收缩,血流量显著减少时,心、脑血管不发生收缩,心、脑血流量基本正常,加之此时动脉血压变化不明显,所以在全身循环血量减少的情况下,有利于优先保证重要生命器官心、脑的血液**。

思考:掌握休克早期微循环变化,对休克早期的**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也熟悉其它各期的变化。

2.简述引起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失衡的因素。

本题主要考核组织液生成与回流的因素是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微血管壁通透性、以及组织的胶体渗透压等。

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失衡可引起组织液生成大于回流,使过多的体液积聚在组织间隙。其发生的基本因素有:①毛细血管血压增高,常见于静脉压升高;②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常见于血浆白蛋白含量减少;③微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常见于炎症性、过敏性疾病等对血管壁的损害;④淋巴回流受阻,常见于淋巴管受压或阻塞。

分析:掌握这些理论知识,对不同疾病或同一疾病不同时期出现组织液生成与回流的因素的改变对预防和**胸腹水、以及其它过多组织液生产过多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3.试分析肺动脉栓塞的途径及后果。

本题主要考核肺动脉栓塞,栓子的**和运行途径,通常与血液流向一致。

肺动脉栓塞血栓拴子绝大多数来自下肢深部静脉,特别是腘静脉、股静脉和髂静脉。肺。

第1页共4页。

动脉栓塞的后果,取决于栓子的大小、数量和心、肺功能状态。

1)由于肺脏具有肺动脉和支气管动脉双重血液**并有丰富的吻合支,较小的栓子栓塞于肺动脉的小分支,多见于肺下叶,常不引起严重后果。

2)若在栓塞前已有严重的肺淤血(如左心衰竭),吻合支不能有效地代偿时,局部可发生出血性梗死。

3)若栓子较大,栓塞在肺动脉主干或其大的分支内,或栓子小而数量多,广泛拴塞于肺动脉分支时,患者可发生呼吸困难、紫绀、休克,甚至猝死。

思考:如果其它类型的栓子或其它地方的栓子引起其它器官组织的栓塞与肺梗死大同小异。

4.试分析血栓形成对机体的影响。

本题主要从整体考核血栓形成对机体的影响,对于发生破裂性出血的血管,血栓形成具有阻止出血的作用。但在大多数情况下,血杜形成会给机体带来严重的、甚至致命的危害。从目前医学上比较公认的有以下几点。

1)阻塞血管:动脉内血栓形成,可部分阻塞管腔,局部组织或器官可因缺血而发生萎缩;当完全阻塞管腔而又缺乏有效的侧支循环时,可引起局部器官的缺血性坏死。

静脉内血栓形成,若未能建立有效的侧支循环,则可引起局部淤血、水肿、出血,严重时可发生坏死。

2)引起栓塞:血栓因部分或全部脱落,形成柱子,随血流运行,形成栓塞(洋见栓塞)。(3)引起心瓣膜病:

发生厂心瓣膜上的血栓,机化后可引起瓣膜粘连、增厚,使瓣膜变形,导致瓣膜的狭窄或关闭不全。

4)出血和休克:微循环广泛的微血栓形成,可引起全身性广泛出血和休克。分析:注意不同地方的血栓影响不同,特别是大脑、心脏等重要脏器。

5.举例说明疾病发生遵循的因果交替的规律。

本题主要考核疾病发生发展的的规律,为以后对各种常见疾病的学习有一个先导作用。

原始**作用于机体引起某些变化,前者为因。后者为果;而这些变化又作为发病学原因,引起新的变化,如此因果不断交替转化,推动疾病的发展。例如车祸时,机械暴力作为原始**引起机体创伤,机械力是因,创伤是果,创伤又引起疼痛、失血等变化,进而造成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动脉血压下降等一系列后果。

如此因果不断交替,成为疾病发展的推。

第2页共4页。

动力量。分析:疾病的因果关系是:一因一果、一因多果、多因一果、多因多果。

6.从**和机制、病理生理变化、防止原则三个方面列表比较高渗性、低渗性、等渗性脱水的异同。

本题主要考核高渗性、低渗性、等渗性脱水的区别,为以后的临床常见疾病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类型。**和机制。

病理生理变化失水大于失钠。

**原发病、补。

摄水减少、失水。

高渗性脱水。

增多。细胞脱水、中枢神经。

解质的观察。

系统功能障碍)失钠大于失水:尿量开始变化不明。

肾丢失、肾外原。

显,后减少;细胞肿。

低渗性脱水。

因(腹泻、呕吐、胸。

胀;细胞外液减少(脱。

腹水、烧伤等)

水征、循环衰竭);尿。

钠增加细胞外液容量减。

**原发病、合。

消化道疾病、反。

等渗性脱水。

复胸腹水抽放、烧伤速);醛固酮和adh分。

意电解质的观察。

泌增加。分析:掌握不同类型的脱水的特点,对不同疾病或同一疾病不同时期出现不同类型的脱水的防治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7.试谈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的意义。

本题主要考核什么是生物医学模式和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这种转变发生了什么质的改变。

生物医学模式:它完全是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认识和考虑人的健康和疾病的发生、发展和。

少(bp降低、脉搏细。

理补充水和钠盐、注。

解质的观察充水和钠盐、注意电。

**原发病、补。

口渴、尿量减少、

充水和钠盐,注意电。

防止原则。第3页共4页。

转归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恩格尔医学模式它充分考虑了除生物医学模式以外的心理、社会因素对人类健康和疾病的作用和影响,使人类对自身的健康和疾病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因而在对疾病的防治方面,特别是对心身疾病的防治方面有了一个很大的进展,可以说是医学发展史上又一个新的里程碑。

分析:现在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认为对待疾病和患者必需与纯粹的医学**、病人以及他周围人群的心理、社会环境等因素考虑进来,因此对于这种现代医学模式可以从多方面体会它的优点。

第4页共4页。

病理学2019春作业一

1 高血压性心脏病代偿期的特征是。a 左心室扩张。b 左心室向心性肥大。c 心壁肉柱扁平。d 心壁肉柱扁平。学员答案 b 正确性 正确。2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a 变质性炎。b 出血性炎。c 纤维素性炎。d 化脓性炎。学员答案 d 正确性 正确。3 坏疽与一般坏死的区别在于坏疽。a 坏死范围大,并有腐...

《病理学B》作业3答案

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 病理学b 作业3答案。a型题 1.呼吸窘迫综合症 ards 的共同发病环节是 d.急性弥漫性肺泡 毛细血管膜损伤。2.微循环缺血期中起主要作用的体液因素为 b.儿茶酚胺。3.血管源性脑水肿发生的主要机制是 c.脑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4.多数类型休克时血压下降的主要机制是 e.微循...

2019级专科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作业

病理学 自学习题。一 名词解释 1.化生 2.坏死 3.凋亡 4.脓肿 5.肉芽肿 6.癌 7.心绞痛 8.假小叶 9.新月体 10.结核球 二 填空题 1.坏死组织的结局有。2.肉芽组织的重要作用是。3.长期慢性淤血可能导致。4.炎症病灶内的病原微生物或某些毒性产物可能侵入血循环中或被吸收入血,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