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旅游经济学》教学大纲。
授课老师: 白杨。
制定人: 白杨教研室主任系主任:
编写时间: 2023年9月。
课程名称:旅游经济学。
教材:旅游经济学。
著者:林南枝、陶汉军。
出版社: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
学时:24学分:4
课程简介:本课程为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核心课程,学分为4,周学时4。全课程主要内容包括:
旅游经济的形成与发展、旅游经济活动的运行与性质、旅游经济的地位与作用、旅游产品及其开发、旅游需求与供给、旅游市场及开拓、旅游**及策略、旅游消费及其效果、旅游收入与分配、旅游投资与决策、旅游经济结构及优化、旅游经济效益及评价、旅游经济的发展战略等。
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根据现代市场经济理论和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于方法,在充分吸收和借鉴旅游学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多学科的知识与方法,较为全面地阐述了旅游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主要教学方法:
本课程在教学技术手段上采用理论授课为主,辅以其他形式的教学方法,在有限的时间内,结合教学内容,通过给予学生较大的信息量、组织相关的案例进行讨论、教师对案例教学分析和评说等方法,力图使学生加强对该门课程知识的理解。
教学内容:第一章旅游活动与旅游经济活动。
教学要求:掌握内容: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内容,研究方法。
了解内容:旅游经济活动的产生与发展及其条件,旅游经济学的地位与作用。
阅读内容:旅游发展史。
第一节旅游经济活动的产生与发展。
一、旅游活动与旅游经济活动。
二、旅游经济学活动的产生。
三、旅游经济活动的发展。
第二节旅游经济活动的特点及其运行条件。
一、旅游经济活动的性质与特点。
一)、旅游经济活动的性质。
二)、旅游经济活动的特点。
二、旅游经济活动运行的条件。
第三节旅游经济学研究对象与研究结构。
一、国内外对旅游经济的研究。
一)、国外对旅游经济的研究。
二)、国内对旅游经济的研究。
二、旅游经济学研究对象与研究结构。
一)、旅游经济学研究对象。
二)、旅游经济学研究结构。
第四节旅游经济学研究方法。
一、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结合的方法。
二、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三、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四、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案例分析:托马斯·库克与旅游业的诞生。
复习思考题:
1.如何认识旅游经济活动的产生与发展?
2.如何理解旅游经济的性质?
3.旅游经济活动的特点是什么?
4.有关旅游经济学研究对象有不同理解和认识,对此你是如何思考的?
5.举例说明你对旅游经济学某一方法的理解。
第二章旅游客源地旅游需求与**。
教学要求:掌握内容:旅游需求规律,旅游需求弹性,弹性系数以及旅游需求**弹性系数与旅游总收入的关系。
了解内容:旅游客源地特征,旅游需求的类型、旅游需求的测量指标、影响旅游需求的因素。
阅读内容:英国国际游客调查(ips)
第一节旅游客源地及其在旅游经济活动中的作用。
一、旅游客源地概念。
二、旅游客源地共同特征。
三、旅游客源地在旅游经济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
一)、旅游客源地在旅游经济活动中的地位。
二)、旅游客源地在旅游经运行中的作用。
第二节旅游需求的特征与规律。
一、旅游需求概念与类型。
二、旅游需求产生的条件。
一)客观条件。
二)主观条件。
三、旅游需求的主要特征。
一)、旅游需求的指向性。
二)、旅游需求的整体性。
三)、旅游需求的敏感性。
四)、旅游需求的多样性。
四、旅游需求规律。
一)、旅游需求量与旅游产品**之间的关系。
二)、旅游需求量与可自由支配的收入之间的关系。
三)、旅游需求量与闲暇时间之间的关系。
第三节旅游需求弹性与弹性系数。
一、旅游需求**弹性与弹性系数。
一)旅游需求弹性。
二)旅游需求**弹性与弹性系数的含义。
三)旅游需求**弹性系数的三种情况。
四)旅游需求**弹性系数与总收入的关系。
二、旅游需求收入弹性与弹性系数。
三、旅游需求相互制约弹性与弹性系数。
四、代用品弹性。
第四节影响旅游需求的因素与旅游需求测量指标。
一、影响旅游需求的因素。
一)客源国(地区)方面的因素。
经济状况、**态度、人口结构、规模、分布。
二)目的地国(地区)方面的因素。
旅游供给、物价水平、**政策、居民态度。
三)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的互动因素。
距离因素、货币汇率、政治因素、技术因素。
二、旅游需求**指标。
旅游人次、旅游者人次、一日游游客人次、游客人天数、旅游支出、出游率、出游频率、旅游者人均停留天数、游客人均支出。
第五节旅游需求**。
一、旅游需求**类型与方法。
二、定性分析法。
一)营销人员意见综合法。
二)游客意向调查法。
三)专家意见法。
三、定量分析法。
一)时间序列分析法。
二)因果关系分析法。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旅游客源地?它有哪些主要特征?
2.产生消遣性旅游需求的条件有哪些?主要特征是什么? 影响旅游需求的因素有哪些?
3.什么是旅游需求**弹性?旅游需求**弹性的大小与旅游总输入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计算分析题:
1.某饭店有客房200间,去年客房出租平均**为650元,客房平均出租率为60%。今年为吸引更多游客下榻,将客房平均**降为580元,客房平均出租率上升至65%。
试根据旅游需求**弹性系数,评述该饭店这一降价举措是否成功。
2.某旅游汽车公司2023年运载了4500人赴某旅游景区旅游,2023年降至3600人,原因是这一年间小汽车平均**由12.8万元降至9.
6万元,赴该景区旅游的自驾车人数增多了。若小汽车平均**降低10%,则会对该旅游汽车公司载运的游客数量产生多大影响?
第三章旅游目的地供给与承载力。
教学要求:掌握内容:旅游供给内容、旅游供给**弹性和弹性系数、影响旅游供给的因素、旅游资源开发中应遵循的原则、开发中应维护的环境质量、旅游地的承载力与测量方法。
了解内容:旅游目的地类型、形成条件、旅游产品的主要特征和旅游目的地供给的内容、旅游资源开发的目的、旅游资源评估的内容、旅游设施的类型、旅游设施建设的可行性研究以及风险分析方法。
案例分析:《栾川旅游实践与“栾川模式”》《中国旅游报》
第一节旅游目的地的形成及其基本特征。
一、旅游目的地点的概念和类型。
一)旅游目的地的概念。
二)旅游目的地类型。
二、旅游目的地点的基本特征与形成的条件。
一)旅游目的地的基本特征。
二)旅游目的地形成的条件。
1.旅游资源 2.基础设施 3.旅游设施。
第二节旅游目的地供给的内容与影响旅游供给的因素。
一、旅游目的地供给的内容。
一)旅游产品概念与特性。
1.旅游产品的概念 2.旅游产品的特性(综合性、易波动性)
二)目的地旅游供给的主要内容。
1.旅游资源 2.旅游设施 3.旅游服务 4.基础设施。
三)目的地旅游供给的特点。
1.多样性 2.关联性 3.相对稳定性。
二、旅游供给规律。
三、旅游供给**弹性与弹性系数。
四、影响目的地旅游供给的因素。
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三)旅游目的地国家和地区的**对发展旅游业的态度和政策。
四)自然历史条件。
五)旅游承载力。
第三节旅游目的地的资源开发与旅游承载力。
一、旅游资源开发的含义与目标。
一)旅游资源开发的含义。
二)旅游资源开发的目标。
二、旅游资源开发价值的评估。
三、旅游资源开发应遵循的原则。
一)科学开发、合理保护、永续利用。
二)突出独特性。
三)讲求经济效益。
四、旅游资源开发工作的主要内容。
一)解决和提高旅游资源所在地的可进入性。
二)建设和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
三)旅游资源开发计划、设计、建设和整修。
四)建立景区(点)管理机构,培训专业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
五)制定、实施旅游资源和环境保护措施。
五、旅游资源开发中的环境质量和旅游承载力。
一)旅游资源所在的环境质量。
二)旅游资源所在地的旅游承载力。
1.旅游承载力的概念和内容 2.旅游承载力的测量。
第四节旅游设施建设。
一、旅游设施的概念与类型。
二、旅游服务设施建设。
一)可行性研究。
1.投资机会研究 2.初步可行性研究 3.最终可行性研究 4.编写研究结果报告。
二)旅游企业投资建设项目的评价。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旅游目的地?器主要特征是什么?
2.影响旅游目的地供给的因素有哪些?研究旅游供给的意义何在?
3.什么是旅游资源开发?如何评价旅游资源所在地的环境质量?
4.什么是旅游承载力?如何对旅游景区的承载力进行测算?
第四章旅游供求关系与调节。
教学目标:掌握内容:旅游市场调节的机理、旅游**、旅游市场竞争的主要内容、目标、策略和手段。
了结内容:旅游供给与需求的特点、相互关系、旅游供求关系的主要内容、供求矛盾及其主要表现、宏观调控对旅游经济运行的作用、宏观调控的内容和手段。
第一节旅游供求关系概述。
一、旅游供求关系的内容。
二、旅游供求关系的本质。
第二节旅游供求关系的表现。
一、旅游供求矛盾的主要表现。
一)总量上的矛盾。
二)空间上的矛盾。
三)时间上的矛盾。
四)结构上的矛盾。
二、旅游供求均衡。
一)旅游供求的静态均衡。
二)旅游供求的动态均衡。
第三节旅游供求关系的市场调节机制。
一、旅游**调节机制。
一)旅游**的概念与形成。
二)旅游**的决定因素。
三)旅游**制定的目标与策略。
1.旅游**制定的目标 2.旅游**制定的策略。
四)旅游**的实现。
1.旅游差价 2.旅游*** 3.二者的区别。
二、旅游市场竞争调节机制。
一)旅游市场竞争的目标。
1.争夺游客 2.争夺旅游中间商 3.提高旅游市场占有率。
二)旅游市场竞争的主要策略。
1.**竞争策略 2.非**策略(高质量策略、**策略、引导需求策略)
第四节旅游经济的宏观调控。
一、旅游经济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二、旅游经济宏观调控的主体。
三、旅游经济宏观调控的内容和手段。
一)旅游经济宏观调控的内容。
1.指引方向 2.完善市场 3.服务企业 4.协调关系。
二)旅游经济宏观调控的手段。
1.发展规划调控 2.经济策略调控 3.**规制调控。
四、旅游经济宏观分析模型。
案例分析:海滨旅游度假区季节性供求特征——以北戴河为例。
复习思考题:
1.旅游供给与旅游需求各有什么特点?
旅游经济学》教学大纲
总学时 45学时。一 先修课程 二 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旅游经济学 是普通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旅游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课程内容主要包括旅游与旅游经济活动 旅游需求与旅游供给 旅游消费 旅游 旅游成本与旅游收入 旅游市场 旅游投资与决策 旅游产业 旅游经济发展战略与发展模式。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旅游经济学》教学大纲
一 课程的任务。旅游经济学是一门涉及到经济学的学科,开这门课的目的和任务是要让同学们掌握旅游中得经济现象,如旅游产品 旅游的需求与供给 旅游消费,以及旅游经济效应如何评估与测量。让同学们从经济学得角度对旅游业充分认识。二 课程的基本要求。1.让同学知道什么是旅游产品,以及旅游产品的组合与开发。2.了...
旅游经济学教学大纲
旅游经济学 课程教学大纲。一 课程性质和内容。本课程是经济管理相关专业的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通过讲授旅游经济学的有关理论内容,使学生能够学习到现代旅游经济学的精髓。在该课程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理论,同时加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使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学习的相关经济理论,理解现实旅游经济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