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景观美学 1

发布 2022-09-16 02:01:28 阅读 5368

题目中国古代园林中水之审美

姓名江传韵。

学号 094120283

院、 系外语学院。

专业旅游英语。

中国园林中水之审美。

摘要:中国园林与欧洲园林、阿拉伯园林并称世界三大风格的园林。中国园林历史悠久,深受佛教接近自然的影响,注重假山、池水、楼台亭阁的象征意义,文人士大夫追求的园林美不只是单纯的物质空间形态的创造,更重要的是注重由景观引发的情思神韵。

特别是园林中的“水” ,以小, 流动的水流表现幽深、空灵的审美意趣,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关键词: 自然意趣;想象与联想;宗教情结;人格化

世界上最有代表性的园林建筑,以欧洲园林、阿拉伯园林和中国园林三种风格最为著名。中国园林的建造历史悠久, “掇山理水”是园林艺术中必不可少、极富魅力的。古人把水称作是园林中的“血液” 。

郭熙 《林泉高致·山水训》说: “山以水为血脉,以草木为毛发,以烟云为神彩。故山得水而活,得草木而华,得烟云而秀媚。

水以山为面,以亭榭为眉目,以渔钓为精神,帮水得山而媚,得亭榭而明快,得渔钓而旷落。此山水之布置也”。笪重光 《画筌》亦云:

“山本静水流则动,石本顽水流则灵” 。这些话虽然是画论,同样也适用于造园。计成在园冶·相地中说:

“筑贵从水面,立基先究源头,疏源之去由,察水之来历”,可见水之重要性。

水景在我国古典园林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有着“无园不水”之“山贵有脉,水贵有源” ,只有脉源贯通,才能全园生动。园林中的水景有:湖海、池沼、溪涧、井泉、渊潭、瀑布等。

早在三干多年前的周代,水就成为我国园林游乐的主要内容,大规模的模山范水活动至秦始皇、汉武帝时达到了高潮。《秦记》云: “始皇都长安,引渭水为池,筑为蓬、瀛”。

《汉书·郊祀志载: “其北治大池,渐台高二十余丈,名日泰液,池中有蓬莱、方丈、瀛洲、壶梁,象海中神山龟鱼之属。”秦始皇、汉武帝因迷信神仙方术向往海上仙山而创建的“一池三山”的山水格局,最终成为后世帝王宫苑“掇山理水”的范本。

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想象,是园林中最富有生气的因素。园林无水则不活,无论走进哪个园林,人们只有看到水,才会真正体会到园林之美。有水, 园林就更有生机;有水,园林就更显意境。

园林中的水寄托着我国古圣先贤的思想,也启发陶冶着我们后来者的心智,水是中国古典园林的灵魂。一般来说,园林中的“水” 的审美意趣体现在:

1 自然意趣。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山水必不可少。山可以是假山,但水却一定是真水。水体构筑形态主要模仿大自然,是一种实质性的自然景色,所观赏的是实实在在的自然。

崇尚自然,师法自然”是中国园林所遵循的原则,中国园林把建筑、山水、植物有机地融为一体,模拟大自然中的美景,加工提炼,创造出与自然环境协调共生、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苏州沧浪亭的楹联“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俱有情”的诗句,就表现出园主视己与自然浑同一体的闲适之情。“水随山转,山因水活” ,山水相依,相得益彰。

水色在景中起到点色的作用,又不乏增添灵性的价值。水色又是最富于变化的、捉摸不定的,宽阔的水面反映着天光云影,水中之影加强和扩大了园林空间的景致,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产生出亦真亦幻的虚实之美,水天一色,天地融合。

古人云: “水性至柔,是瀑必劲” 、水性至动,是潭必静” 。水,刚柔相济、动静结合。

静水如明镜,体现柔美;瀑水似白练,显示力量。“何必钟与竹,山水有清音” ,水的音响美又丰富了人们的听觉。水在流动过程中,水与山石、河岸、植物等产生摩擦,发出各种音响如天籁一般,为园林增添了无穷意境。

无锡寄畅园的“八音涧” ,引无锡惠山泉水,由山的腹地经过曲折的溪流进入寄畅园,沿着这条溪流,使水由石上跌落于道中,产生叮叮咚咚不同的回响声,时而清浅低唱,时而婉转回环,恰如天然的琴曲。“卧石听泉”为古代文人雅土所喜, “清泉石上流” ,叮咚的水流声清脆悦耳;俞伯牙创作的名曲高山流水,今天听众仍能在古筝的抑扬顿挫中感受到自然山水的音响美。

天地之美,尽在水中。水以其不同的形态存在于园林之中。万物之色,水色最淡,却能反映出形形色色的景物,也最富于色的变化。

庄子》日: “静则明,明则虚,虚则无,无则无为而无不为。” 水的无形无色正是“虚”的象征。

静水如一面明镜,看似虚无,却涵养着四周的美景,其周边的建筑、山石、树木乃至天空都被水含映在其中,使得人们的视线无限延伸,无形中扩大了空间,体现出水的深沉含蓄,映射出园林意境。

2 想象与联想。

中国园林理水采用的是自然真水,而水是中国园林中重要的构成要素,具有其它山石、建筑、花木等形象固定的景观所没有的特殊魅力。所以,中国园林中的水体构筑形态主要模仿大自然,以小见大,体现出“一勺则江湖万里” 的写意原则,以一勺代水而微缩自然于有限的景致中。利用联想的方法, 由此及彼,使想象愈来愈丰富,从而收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因此,园林中的水体形态万千,湖、池、潭、湾、瀑、溪、渠、涧等应有尽有;使无形无色的水根据不同的组景需要,呈现出不同的景观:如平静的池水如一面明镜,涵养着四周的美景;从山脚缓缓流出的溪水晶莹明澈;假山上的瀑布倾泻而下如白龙飞下;从泉眼无声无息涌出的水素净清辉……在北海北岸有一组佛寺建筑,台顶有乾佑阁,被形容为“倒影入水,波光荡漾,如入水晶宫阙” ,正是利用自然的水面而创造的一种水中仙境的形象。

传统园林的理水,是对自然山水特征的概括、提炼和再现。汉武帝时建立建章宫太液池就有象征神山的一池三山景观,并一直沿袭至今成为中国园林理水的一种典型模式,这种象征手法是对自然摹写的一种升华。今天,在较大的皇家园林中,如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杭4'1怕西湖等均可见到。

在汉代上林苑昆明池中,立有石人,塑造相对而立的牛郎织女形象,其中间的池水,就象征着天河。魏晋南北朝时期,北齐建仙都苑,苑中堆有五座山,象征五岳,在五岳中间引水象征中国的长江、黄河、淮河、济水四条河流。古典园林中水千姿百态,与水相连的则是鱼、鸟、荷花等。

人们最喜欢“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高洁灿烂,即使荷叶凋零,也可以使人联想到“留得残荷听雨声” ,体会一种孤寂、清凉的心境。自然界丰富多彩的水体是客观存在的物质,通过欣赏者想象和联想,在心中产生诗情画意,可以使水景出神入化,提升到更高的艺术境界,表现出一种掩映不住的神韵。展开想象和联想,可以无限扩展园林的意境空间 .

3 宗教情结。

中国园林在长期的发展中,深受佛教道教的影响。佛教讲究空静,他们认为人的肉体要与自然合为一体,从自然中吸取悟的养分,才能渐渐获得心灵的最终解放,才能“领悟” 出世间的真正佛法。因此,只有接近自然、观察自然、学习和欣赏自然万物才能渐渐理解生命的意义—— 佛法的正确方式。

由此,中国人探索自然美的办法是通过对自然仔细的观察和深刻的感悟冥想而找寻其必然性。也就是说,要看到事物之间的联系,了解自然法则的统一性和置身于自然之中找到“感觉的归宿” ,才能真正地“品悟”到佛境。佛境实质上就是心境。

在佛境濡染下,文人士大夫追求的园林美不只是单纯的物质空间形态的创造,更重要的是注重由景观引发的情思神韵。情为主,景为客,情景相融,相辅相生,构成园林及理水艺术的原质要素。白居易履道里宅院、庐山草堂、苏轼雪堂、狮子林、沧浪亭皆与其有关。

中国园林深受儒家入世思想的影响,园林建筑和水景的可居可用与可游是同样重要的。如颐和园中昆明湖的改造,有一重要作用就是水利灌溉;又如杭州西湖的三潭映月,在疏浚湖底的同时也不失为一美景。这些都体现了中国园林及水景既是修身齐家之地,也是治国乎天下之所。

由于儒家思想偏重于解决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故中国园林及其理水艺术的儒化倾向人性,即人的需求为主,满足人的居、住、游。唐诗人张继《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诗中描绘苏州寒山寺环境与秋夜气氛之千古绝唱,虚空的禅境应对着人世间的烦恼,使人“渐悟佛心”。米芾曾在镇江鹤林寺提“城市山林” 匾额,描写闹中取静之神邃。

有古竹园,相传苏轼在此种竹而得名,寺内爱莲池是周敦颐栽莲之地。园林艺术的创造,使士大夫们既可出“隐居於城市山水林间,修心养性” ,又可以入世,进行社交往来。融通了“出”与“入” ,兼济”与“独善”的人生哲学和生活方式。

白居易的“人间有闲地,何必隐林丘” ,道破了这种佛意的人生情趣与文人园林兴起的精神联系。

4 人格化意趣。

我国古典园林中特别重视寓义于物,以物比德。常把具体的事物与人的品性连在一起,把作为审美对象的自然景物看作是品德美、精神美和人格美的一种象征,如松、竹、梅等等。在古人崇尚心灵完美的修养中,不争名利、与人为善、正直无私是对水的品德的最好诠释。

老子日:“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 。他认为有品行高洁的人,就像水那样,无处不在,总是滋润着万物,默默奉献,顺其自然而不与人争。

苏州历史最悠久的沧浪亭,仅从“沧浪亭”的园名就使人联想到屈原的名句: “世人皆浊我独清,世人皆醉我独醒” ,同时也联想到渔夫的“沧浪之水清兮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濯吾足” ,君子处世,遇治则仕,遇乱则隐。用水清濯缨比喻明世则仕,用水浊濯足比喻昏世则隐,意思是劝屈原大夫随波逐流,不必过于执着,体现了园主卓尔不群的高洁意识。

在古人对人的修养评价中,谦和是非常重要的美德。这一观点也用在了古典园林中。常有许多建筑临水而建,为突出建筑的地位,大多是前部架空挑出水上,水好像是从建筑下方流出,显得含蓄深幽。

这些艺术手法,暗含着水的谦和处下,从不彰显自己,作建筑等物的陪衬。古人认为这是水之“德”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孔子对于水的评价很高,把自然美与人的道德品质联系在一起。认为水无私给予万物,能“不清以人,鲜洁以出” ,洗净污浊,与人为善;水至量必平,说平静的水面最公平、正直,是公平的体现。

2]彭一刚.中国古典园林分析[h1].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3]吴家骅.景观形态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4]陈从周.中国园林鉴赏词典[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一。

中国旅游景观美学

春来寻觅 桃花源 摘要 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的美文 桃花源记 中所述的桃花源,是一个与世隔绝 风光秀丽 亦真亦幻的人间仙境,让历代的人们无不向往。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沅何处寻。桃花源是不是一个不复存在的地方呢?如果到以下地方去看一看,你就会惊叹 桃花源 真的就在眼前。关键字 桃花源 环境保护 旅游业...

旅游景观美学

前言 旅游美学 是以旅游审美活动为其特定研究对象的一门泛学科。旅游景观美学 作为旅游美学重要的研究内容,是以自然景观美及其欣赏方法 人文景观美及其欣赏方法为研究对象,从中总结其规律性的一门学科。作为主要从事开发旅游资源 塑造旅游景观的从业人员,掌握一些基础的旅游景观美学理论知识,学习一些旅游审美的基...

黄山旅游景观美学特征

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境内,全山面积1200km2 其中风景区面积154km2 以奇松 怪石 云海 温泉 四绝 闻名于世,是世界级旅游胜地。境内自然景观优美,景观类型丰富多彩。人文景观荟萃,黄山文化绚丽多姿。景区特色明显,景点集中,吸引力大 旅游设施初具规模,有一定的接待能力 客源丰富,旅游前景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