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美学讲稿

发布 2022-09-16 01:16:28 阅读 9832

第一章美学理论与旅游。

第一节美学的基本概念与范畴。

一、美学的基本概念。

德国哲学家鲍姆加登的美学专著“美学”,美学是最为自由艺术的理论,低级的认识论,美的思维的艺术与理性类似的思维的艺术,是感性认识的科学。

2024年出版的《新亚美利加百科全书》:“美学是研究自然和艺术中美的科学”。美学是研究美,美感和艺术的一般规律的学科。

二、西方美学根据研究对象与方法分类。

一)、本体论美学:研究美的本质,美的规律,带有形而上学的特点。

二)、认识论美学:研究审美活动中的审美经验,人的审美活动中的审美规律。

三)、价值论美学:研究主客体之间的审美关系,艺术与现实,内容与形式的审美关系,目的是昭示美的价值与人类生存理想的关系。

三、美的本质论有以下几种。

一)、客观论。

毕达歌拉斯:数的原则剖析美。 “**比”、“**律”。

二)、主观论。

偏重于从审美意识、审美心理、审美情感方面考查美的本质,美不存在于物,而存在于心,是人的审美意识和情感活动的产物或外射,是把自我的情思意想感入到审美对象的结果。

黑格尔:美作为理念的感性显现。

三)、关系论。

从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的相互关系角度来研究美的本质,认为美不在客观对象,也不在主观意识,而在两者的结合和统一关系之中。

(四)、实践论。

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从对象的互相联系,对立统一的盾中发现其一般运动规律。两条基本原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逻辑与历史相结合。

从人类物质生产实践角度**美的本质,认为美的本质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是自然的人化(外在自然成为人类的,内在自然成为人性的),是合规律性(真)与合目的性(善)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使包括美学在内的社会科学研究出现了革命性变化。美学研究中有了又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我们就不像旧唯物主义,纯粹从感性直观方面去研究美,也不像唯心主义,只从能动方面研究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从整个社会历史发展中,从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去研究美、考察美。

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审美客体。

旅游者——审美主体。

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的感知、领悟、欣赏的过程,就是一种审美活动。

观照——指通过感性直觉直接达到理性本质内容的把握的一种心理过程。

观照”是一个具有浓重的中国特色的概念。它的**出自于佛学。《辞海》中的“观照”辞条说:“观照:佛教指静观世界,以智慧照见事理。”这个辞义是**于佛学辞典的。

审美观照——对于客体对象通过感知、想象、情感多种心理功能的综合活动而达到领悟和理解的感受方式。

审美观照不是一般的**、观察,也不是一般的浏览,而是审美创造主体在进入特定的审美情境之后,以充满独特情韵的眼光来看对象物时的观赏与晤对。观照不只是用眼,更是用心;不仅是对于对象的映入,而且是以特有的角度将其改造成以此一对象为原型的审美意象;不仅是以对象物为观赏的对象,而且是与对象物彼此投入,形成物我两忘的关系。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所说的“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也是一种审美观照。

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一种审美观照,苏轼的“与可画竹时,见竹不见人。岂独不见人,嗒然遗其身”,也是一种审美观照。而主体的态度,对于审美观照来说,又是尤为重要的。

美学是研究自然和艺术中的美的科学。

二、旅游美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

旅游美学是一门研究旅游的审美活动和审美价值的学科。

三个基本方面:旅游的审美对象、旅游者的审美心理、旅游者与旅游工作者的审美关系。

三、旅游美学的现实意义。

旅游美学为旅游经济服务,又是旅游经济的先导;因为旅游经济是通过旅游消费来研究旅游的经济效益和旅游的经济济价值。而旅游美学是通过对旅游审美活动的研究,促使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旅游美学开发美、创造美的作用;

旅游美学的审美教育功能。

第三节旅游审美对象的一般形态。

现实美(自然美、艺术美)和艺术美。

一、自然美。

二、艺术美。

三、社会美。

第四节中国传统审美思想与旅游。

“中和为美”思想的哲学基础是儒家“中庸”之道。 “中和”美原则最突出的特征是主张和谐美,但是它与西方所说的和谐美并不一致,即它不仅表现为形式美,更主要的是表现为内在的美以及内在外在统一的美,包括适中适度和谐、多样性的统一以及二重因素的交融相济等。

“自然为美”思想的哲学基础是老庄“道法自然”。

在审美观上重真诚自然,轻人为矫作;在审美经验上超然物外的审美境界,得意忘言、忘象,轻视艺术的社会功能和审美过程的语言逻辑;审美趣味上,注重天真,遗世独立和悠然自得的人格美。

空灵为美”思想的哲学基础是佛教“般若性空”。禅宗思想认为我就是宇宙,宇宙就是我,故内心的体验是达到这一境界的关键。

天人和一”的美学精神与旅游。

“天人和一”是中国美学的基本精神。

美学研究的三大领域:美、美感、美的创造。

第二章审美心理概述。

第一节审美需求与审美动机。

一、旅游审美需求。

所谓旅游审美需求,是指促使人们从事旅游审美活动的一种内驱力。

二、旅游审美动机。

旅游审美动机泛指决定旅游审美行为的心理趋向,或指旅游审美需求过渡到旅游审美行为的心理中介。

旅游旅游审美动机是多重性的。

一)自然审美型。

二)艺术审美型。

三)社会审美型。

四)饮食审美型。

第二节审美意识与审美个性。

一、审美意识。

一)构成要素。

审美观念。审美趣味。

审美理想。审美知觉。

审美情感。二)基本特征。

时代性;民族性。

阶级性。情感表现性——移情说(德国美学家立普斯的创举)

第四节审美感受的层次分析。

一、悦耳悦目。

这种美感形态,通常以感性和直觉为特征,是以生理快适为基础的,悦耳悦目易变而不持久。

二、悦心悦意。

以知性和理解为特征。认识基础上的喜悦。具有相对稳定性和持久性。

三、悦志悦神。

由感知、想象、情感、尤其是理解等心理功能交互作用,有寻求超越和无限的特征。是一种激荡不安,奋发向上的审美感受。求超越、永恒、无限和必然的特质。

6、审美感受的层次。

第三章风景美与观赏。

第二节风景美的特征。

一、形象美。

一)雄 (二)秀美。

三)奇特。四)险峻。

五)幽静。六)苍凉。

二、色彩美。

三、动态美。

四、朦胧美。

第三节怎样观赏风景。

一、观赏的方法。

一)动态观赏。

二)静态观赏。

二、观赏的距离。

对全景的观赏需要距离远些,才能见其全貌和整体的美;看局部的美,则需要近些,才能领略到美。

在审美活动中,审美主体需要与审美对象保持一定的距离,审美对象才能显出美,这是心理习惯造成的。审美客体模糊不清,才会给人各种意象,形成奇特的意象美。

“马上看壮士,月下看美人”。

三、观赏的角度。

正面、侧面观赏,平视、仰视、俯视观赏。

四、观赏的时间。

观赏风景有一定的时间性,不同时辰、季节,有不同的景象,有的景象必须在特定的时间才能看到。

第四章中国园林与观赏。

第一节中国园林艺术。

一、中国造园艺术的特点。

中国园林的“五要”、“五避”

1、在有限的空间里,要再现自然山水的美,寓意曲折含畜引人探求和回味;避免全盘托出,一览无余。

2、园内景物的三维空间安排,要有错落和渗透层次,避免二维布局。

3、造山挖池,避免中轴对称,处处体现自然,要“宛自天开”、“巧夺天工”,虽有人作,却宛若天成的意境,避免牵强附会,矫揉造作。

4、与周围环境有机地结合,避免画蛇添足。生长呼吸在场地上,与场地相得宜章,不是生硬拼凑。

5、景物的组织,要统一,有连续性,避免杂乱无章,断径绝路。有一个完整的审美系统,借文学艺术的立主题,分,讲究起、续、转、高、结的程序组合。

三)、南北造园风格。

北方——皇家园林南方——私家园林。

多处自然风景,建筑取外向多处井,建筑取内向。

布局严肃呆板布局曲折而富有变化。

空间安排界线分明,封闭空间安排错落有致,渗透。

色彩处理上富丽,金碧辉煌色彩处理上淡,青白。

粗壮朴拙建筑轻巧纤细,玲珑。

山石凝重浑厚山石虚空灵。

二、中国园林分类。

我国园林分为两大类: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

一)皇家园林。

皇家园林最大的特点是规模宏大,豪华富贵,显示威严的皇权的至高无上。园内建筑、假山都非常宏伟、壮观。在园林建筑布局中,往往总有一组最显赫的建筑物。

1、避暑山庄

2、颐和园。

公元2024年(清朝光绪十二年),慈禧太后挪用海军经费等其他银两,在清漪园废墟上重新修建并于2024年改园名为颐和园。

3、圆明园。

4、罗布林卡。

藏语为“宝贝园林”,地处布达拉宫西侧两里许。,是**人造园林中规模最大、风景最佳、古迹最多的园林。

清朝驻藏大臣修建。

二)私家园林。

私家园林主要分部在苏州、无锡、南京等地。江南的私家园林,明、清两代最多。最大特点是把有限的空间,巧妙的组合千变万化的园林景色,再现大自然的美景,把山水、花木、建筑的自然美、人工美融为一体。

追求一种精巧素雅、玲珑多姿的风格,讲求山林野趣的自然美。用长廊、粉墙、花窗来分隔园内景物,但又隔而不断,相互掩映。置于园中,产生一种景多意深,步移景变,不可捉摸的感觉。

我国私家园林广泛吸收了中国山水画的理论,在构思、布局、意境上与传统山水画有异曲同工之妙。

我国私家园林既有居住功能,又有游览、观赏价值,成为重要游览观赏对象。

以少胜多,小中见大,这是苏州园林之美的主要特征。

拙政园被誉为“中国私家园林之最”。与北京的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和苏州留园合称为中国四大名园。

留园因园主姓刘故名刘园,后改称留园。主厅“五峰厅”又称楠木厅,为苏州园林中规模最大的建筑;冠云峰为江南园林湖石之最。

狮子林,有“假山王国”之称。狮子林最大的特点是湖石假山多。

沧浪亭,是苏州现存最古老的园林。

2、假山叠石的审美标准。

(1)做假为真,(2)瘦、透、漏、皱;

(3)丑;我国园林中常见的桥有平直桥、曲桥(三曲桥、五曲桥、九曲桥)、拱桥三种形式。

古代的实践和理论。

中国古代早就运用借景的手法。唐代所建的滕王阁,借赣江之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岳阳楼近借洞庭湖水,远借君山,构成气象万千的山水画面。杭州西湖,在“明湖一碧,青山四围,六桥锁烟水”的较大境域中,“西湖十景”互借,各个“景”又自成一体,形成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借景内容有以下几类:1.借山、水、动物、植物、建筑等景物。

如远岫屏列、平湖翻银、水村山郭、晴岚塔影、飞阁流丹、楼出霄汉、堞雉斜飞、长桥卧波、田畴纵横、竹树参差、鸡犬桑麻、雁阵鹭行、丹枫如醉、繁花烂漫、绿草如茵。2.借人为景物。

如寻芳水滨、踏青原上、吟诗松荫、弹琴竹里、远浦归帆、渔舟唱晚、古寺钟声、梵音诵唱、酒旗高飘、社日箫鼓。3.借天文气象景物。

如日出、日落、朝晖、晚霞、圆月、弯月、蓝天、星斗、云雾、彩虹、雨景、雪景、春风、朝露等。此外还可以透过声音来充实借景内容,如鸟唱蝉鸣、鸡啼犬吠、松海涛声、残荷夜雨。

旅游美学讲稿

第一编旅游与美。第一章美学理论与旅游。第一节美学的基本概念与范畴。一 美学的基本概念。美学是年轻而又古老的学术。审美意识和审美思想是古老的,但作为一门学科是年轻的。仰文化时期,陶土上出现纹饰,但从对具体的美的事物的欣赏,到凝聚为一种较为抽象的美的观念,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标志着这一演变过程重要...

旅游美学作业

一 找错误 本人的能力有限,如有不对,望老师莫笑,请谅解。1 书面上旅游美学的拼音拼写错误,应该是 l 2 第一章 第11页 新航路的开辟 中的 地理大发现 即使人类生存的和生活地域空间的开发 中,本人认为 新航路的开辟 不应该加引号。3 第一章 第12页 于元光关于旅游概念的界说具有一定代表性。中...

旅游美学作业

物流11 1班 3110855106 覃明俭。在这秋冬季节里,藤蔓缠缠绕绕,像节日的盛衣,两棵斑驳的大树相拥一起,没有靠的很近,却能温暖对方,连叶子都散发这阳光的味道。它本该生活在自由的田野里,每一天都开满了芬芳的花朵,供花农们采摘 有一天,花农的儿子要到远方求学,便将它移到花盆,和乡愁一同带到了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