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法学概论三

发布 2022-09-15 21:51:28 阅读 6519

一、 名词解释

旅游者:是指离开常住地到异地,时间不超过一年,进行游览、度假、探亲、访友或其他形式旅游活动的个人。

法人: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股份****:是指依据《公司法》设立的,其全部资金分为等额股份,股东以其所持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本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

要约:是订立合同的当事人一方向他方发出的以订立合同为目的意思表示。

二、 填空

1、法律实施包括执法和司法 。

2、保险合同的主体有当事人关系人和辅助人 。

3、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有继续履行 、 采取补救措施、 违约金和赔偿金。

4、担保法规定的担保形式*** 、 抵押 、 质押 、 留置和定金 。

5、法律事实可以分为行为和事件 。

三、 简答

1、旅游行政处罚的特征是什么?

1)行为目的惩戒性,即行政处罚是以对违法行为人的惩戒为目的,而不是以实现义务为目的。

2)行为违法的确定性,即个人或组织实施的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行为是确定的、实际的,而不是模棱两可或主观想象。

3)适用主体的行政特性,即适用行政处罚的主体是行政权力的主体。

4)行为的外部特征,即行政处罚这一行为是一种外部行政行为,被处罚的人是不特定的一般个人或组织。

2、公司债券与**的区别是什么?

1)性质不同。

2)风险责任不同。

3)持有人享有的权利不同。

4)收益率不同。

5)权利消灭原因不同。

3、合同的生效条件是什么?

1)主体合格,即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法人的行为能力是特殊的行为能力。当其违反国家限制经营、特许经营以及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经营规定的而订立合同时,应确认该合同无效。合同的签订应当由法定代表或其授权的**人来完成;委托代订合同应有合法手续。

2)意思表示真实。即做出意思表示的双方应当在合同中真实地反映其内心的效果意思。

3)不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

4)具备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合同生效必须具备的形式要件。

四、 论述

阐述旅游纠纷的特征和产生原因。

答案要点:特征:1涉及面广;2主体多元;3内容复杂;4中心突出;5性质明确。

产生的原因:1旅游法制不健全。2旅游从业人员及一些旅游者素质偏低。

3法律意识淡漠,突出表现在旅游合同的订立和履行中。

10旅游法学作业

旅游法学作业一 1 旅游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2 什么是旅游法律关系及其构成。3 什么是无效行为。4 案例一 北京的28名游客今年年初和某旅行社签订了旅游合同,兴致勃勃地参加了 泰港澳 十一日游,但却玩的很不开心。这批游客在登机时发现他们全体已被这家旅行社转包给了另一家旅行社,原因是这家旅行社根本就没...

《旅游法规》测试三

旅游政策与法规 测试三。一 填空题。1 合同法 第九条规定 当事人订立合同,应当具有相应的能力和能力。2 合同法 规定 合同当事人订立合同,有和其他形式。3 要约一旦得到受要约人的合同就成立,该要约就产生。4 根据我国 合同法 得规定,合同当事人的不真实不自愿的,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

2019旅游法

2013中国旅游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的合法权益,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保护和合理利用旅游资源,促进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制定本法。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组织到境外的游览 度假 休闲等形式的旅游活动以及为旅游活动提供相关服务的经营活动,适用本法。第三条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