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江苏逻辑

发布 2022-09-10 08:36:28 阅读 1117

6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要机会均等,合法竞争,不坑蒙拐骗、不搞特权和腐败,社会中贫富差别的出现,就只能归结为个人的先天差异,后天努力及机会运气等原因。

据此,可以推出。

a.社会中的贫富差距总是需要改变的。

b.社会中贫富差别的出现,如果不是因为个人的先天差异,那可能是因为社会中存在着特权和腐败。

c.社会中贫富差别的出现,如果不是因为个人的后天努力,那肯定是因为个人的机会不均等。

d.如果社会中坑蒙拐骗、特权和腐败到处横行,则贫富差别的出现就不能归结为个人的先天差异、后天努力及机会运气等原因了。

63.小岛国联盟中的一些国家地处热带地区,这些热带地区的小岛国风景优美、物产丰富。近年来,这些风景优美的小岛国日益被世人所关注,逐渐成为世界各国游客境外游的首选。在岛国旅游热潮的推动下,这些小岛国的经济正在高速发展。

据此,可以推出:

a.小岛国联盟国家都地处热带地区。

b.热带地区的国家都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c.有些经济正在高速发展的国家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d.小岛国联盟国家的经济都在高速发展。

64.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大量焚烧化石燃料和毁林,排放的温室气体不断增加,导致了20世纪全球明显升温。如果要控制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长期增长,各国就要进行人为干预,或者从源头上限制化石能源的使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或者增加温室气体的汇,即通过植树造林把排放到大气中的温室气体重新吸收起来。

据此,可以推出。

a.如果从源头上限制化石能源的使用,就能避免全球明显升温。

b.如果通过植树造林增加温室气体的汇,就能避免全球明显升温。

c.如果各国既不从源头上限制化石能源的使用,又不增加温室气体的汇,就不能控制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长期增长。

d.如果各国从源头上限制化石能源的使用或通过植树造林增加温室气体的汇,就能控制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长期增长。

65.滨海市**决定上马一项园林绿化工程,**有关部门在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就特色树种的选择问题形成如下几项决定:

(1)樟树、柳树至少选择一样;

(2)如果不种桂树,那么就要种雪松;

(3)如果种柳树,那么就要种桃树;

(4)桃树、雪松至少要舍弃一样。

据此,可以推出该市应选择的特色树种是。

a.柳树或者桃树b.樟树或者桂树。

c.雪松或者柳树d.雪松或者樟树。

66.江天市财政局根据上级指示要求,决定派出一名同志前往农村扶贫。财政局甲、乙、丙、丁、戊等多名同志知道消息后积极报名,申请前往。根据报名情况及本局自身工作需要,局领导做出以下几项决定:

(1)在甲、乙两人中至少挑选1人;

(2)在乙、丙两人中至多挑选1人;

(3)在甲、丁两人中也至多挑选1人;

(4)如果挑选了丁,那么丙、戊两人缺一不可。

据此,可以推出。

a.不挑选丁b.挑选甲c.不挑选甲d.挑选丁。

67.在一列国际列车上,来自英、意、日、德四国的甲、乙、丙、丁四位旅客恰好相聚在某个车厢中。他们每人除了会说本国语言外,还会说其他三国语言中的一种,有一种语言三个人都会说。这四位旅客交谈的有关情况如下:

(1)乙不会说英语,当甲与丙交谈时,他却能替他们作翻译;

(2)甲是日本人,丁不会说日语,但他俩却能毫无困难地交谈;

(3)乙、丙、丁三人找不到一种共同的语言进行交谈;

(4)在四人中,没有一人既能用日语交谈,又能用意大利语交谈。

据此,可以推出三个人都会说的那种语言是。

a.日语b.德语c.英语d.意大利语。

68.因某种原因,甲乙两人现面临ab两种方案的选择。如果两人都选择a方案,则甲得到5个单位利益,而乙得到2个单位利益;如果甲选择a方案,乙选择b方案,则甲乙均得到4个单位利益;如果甲选择b方案,乙选择a方案,则甲得到6单位利益,乙得到1单位利益;如果甲乙均选择b方案,则各得到3个单位利益。假定甲乙两人都按照自己利益最大化标准来进行算计和行动,都明白上述的利益得失情况,两人的选择不分先后。

据此,可推出。

a.甲选择b方案,乙选择b方案。

b.甲选择a方案,乙选择b方案。

c.甲选择a方案,乙选择a方案。

d.甲选择b方案,乙选择a方案。

69.m大学学生小段突患重病,有一停下暗中捐款相助。小段转危为安后,想知道是谁捐款了。他询问了五位同学,分别得到以下回答:

(1)或者甲捐了,或者乙捐了;

(2)如果甲捐了,那么丙也捐了;

(3)如果乙没捐,那么丁捐了;

(4)甲和乙都没有捐。

实际上,这五位同学的回答中只有一句是假的。据此,可以推出。

a.丙捐了b.丁捐了。

c.甲捐了d.乙捐了。

70.n中学在进行高考免试学生的推荐时,共有甲、乙、丙、丁、戊、己、庚等7位同学入围。在7人中,有3位同学是女生,有4位同学年龄为18岁,而另3位同学年龄则为17岁。已知,甲、丙和戊年龄相同,而乙、庚的年龄则不相同;乙、丁与己的性别相同,而甲与庚的性别则不相同。

最后,只有一位17岁的女生得到推荐资格。

据此,可以推出获得推荐资格的是。

a.庚b.戊c.乙d.甲

解析] 所有三年级学生的户籍都在本市,如图,得出有些户籍在本市的学生是三年级学生。

解析] 本题为可以推出型题目;机会均等、合法竞争、不坑蒙拐骗、不搞特权和腐败→贫富差距的原因是个人的先天差异、后天努力及机会运气。c被排除的原因是:如果不是因为个人后天的努力,还有可能是先天差异的原因。

d被排除的原因是:推理形式错误,充分条件推理中不能通过否定前件去推理。

解析] 本题为可以推出型题目;小岛国联盟中的一些国家地处热带地区,所以选项a错;热带地区的小岛国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不能推出选项b;地处热带地区的小岛国联盟中的国家经济在高速发展,不能推出选项d。选项c符合可能结论优先原则,所以选择c选项。

解析] 本题为可以推出型题目;题干abd的错误的原因是充分条件推理中不能运用肯定后件来肯定前件。所以选择c选项。

解析] 本题为可以推出型题目;运用假设代入法,通过条件(1)、(3)得出特色树种为柳树或桃树,所以选则a选项。

解析] 本题为可以推出型题目;题干说派出一名同志,决定(4)说如果挑选了丁,那么丙、戊两人缺一不可,这样就不符合只派一名同志的前提。所以不能挑选丁去,选择a选项。

解析] 本题为可以推出型题目;由(2)和(4)可以推出甲是日本人,不会说意大利语;由(1)可知甲和丙没有共同语言,乙必然会德语。假设甲会日语和英语,推出乙会日语和德语,并会意大利语和德语,丁会英语和意大利语。这样没有一种语言是三个人都会说的,所以假设不成立。

因此甲会日语和德语,乙会德语和意大利语,丙会英语和意大利语,丁会英语和德语,推出德语是三个人都会说的语言,所以选择b选项。

解析] 本题为可以推出型题目;按照题干利益得失情况乙选择b的最小获利是3,选择a的最大获利是2可以推出乙必然选择b方案;在此情况下如果甲选择b方案则只能获利3,所以甲必然选择a方案,以获利4。所以选择b选项。

解析] 本题为真假矛盾型题目;由题干知5个同学回答只有一假,回答(1)和(4)是矛盾关系,必有一假。所以(2)(3)(5)均为真,可以推出捐款者是乙,所以选择d选项。

解析] 本题为可以推出型题目;;题干条件为:(1)7个同学4个18岁,3个17岁;(2)甲、丙、戊年龄相同,乙、庚年龄不同;(3)乙、丁与己同性,甲与庚不同性;(4)7人中4男3女;(5)17岁女生得到推荐资格。由(1)(2)可以推出甲、丙、戊18岁。

再加上(5)可以排除b、d。由(3)(4)可以推出乙、丁、己是男性,加上条件(5)可以排除c。所以选择a选项。

2019逻辑作业

1 求下列真值形式的合取范式和析取范式,并且判断其类型。1 pqpq 2 qpqp 2 试用范式方法判定推理的有效性。这是一个家庭主妇叙述的推理。她有两个孩子,一个叫冰冰,另一个叫宁宁。她说 我无法同时带两个孩子出去看电影。如果我带冰冰而不带宁宁的话,宁宁准要哭闹。因此,如果我不想让宁宁哭闹的话,只...

2023年MBA逻辑备考之实用逻辑复习思路

对许多mba考生来说,复习时间并不很充裕,要想在较为紧张的复习备考阶段化大量的时间用于掌握专门的逻辑学知识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必要的,特别是那些难以掌握的逻辑符号,如果掌握的不熟练还不如不掌握。因此,化大量的时间去学通学透逻辑学知识,这样的复习是得不偿失的,考生完全可以避开这些逻辑学知识,直接做练习。...

简易逻辑 逻辑联结词

二简易逻辑。1.6 逻辑联结词。课前复习 命题 可以判断真假的语句 说明 命题有真命题和假命题之分 任何命题都可以拆分成条件和结论两部分,即 若则 的形式 一 简单命题与复合命题 看下面的例子 可以被或整除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 不是整数 1 或 且 非 叫做逻辑联结词 2 简单命题 不含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