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摄影新闻专题

发布 2022-09-06 14:00:28 阅读 5899

1、镜头的结构:透镜组、光圈、镜头筒。

2、 镜头的种类。

标准镜头:视角在50度左右,镜头的视角与人眼视角相似,拍摄景物的透视效果符合人眼的透视标准和习惯。

广角镜头:又称短焦距镜头,视角大于70度以上,焦距短,视角大,景深长,适合拍摄景物前后清晰度大的**,或在较窄范围内拍摄较大画面的**。

望远镜头:视角在40度以下,又分为中焦镜头、长焦镜头、超长焦镜头。焦距长、视角窄看得远,成像大,适合于拍摄不易于接近的被摄物体以及远距离的**。

微距镜头:专门拍摄微小被摄或翻拍小画面**为目的。分辨率高,畸变像差极小,且反差较高,色彩还原佳。

变焦镜头:焦距可调节变化,视角焦距不断变大而在广角镜头的视角和望远镜头的视角之间。

3、 光圈:是在镜头中间由数片互叠的金属叶片组成的可调节镜头通光口径的装置。

作用:调节通光量,光线强时将光圈缩小,光线弱时将光圈开大。 改变景深范围大小,光圈越大景深越小,光圈越小景深越大。

光圈系数:f系数指光圈的大小,是焦距与光孔直径的比。系数越小,通光量越大,系数越大,通光量越小。(成反比)

4、 焦距(f):是镜头的中心到胶片上形成的清晰影像之间的距离,用字母f表示。

5、 快门:是控制感光片**时间长短的装置,数值越大,快门慢,**时间短。b门也称慢门。

6、 景别的分类、作用、拍摄要求。

远景是视距最远的景别,是摄像机摄取远距离景物和人物的一种画面;

拍摄要求:注意提炼大地的线条,以此来结构画面或导视;

注意地平线的处理;

注意拍摄云、雨等特殊天气现象,营造特定气氛。

画面时间﹥8秒。

全景包括所要表现的事物的全体、全貌;从人物来看,能清晰看到人物的全部动作。

拍摄要求:人物头脚要全,但不能顶天立地;

是每个场景的总角度,用来交待人物关系,人与环境的关系,决定其它镜头的调度;

画面时间﹥7秒。

中景表现人物膝部以上活动。位置适当,适合观众的视觉距离,既能看到环境又能看到人活动和人物之间交流。

拍摄要求:对人物形体动作的纪录和描写要注意把握决定性瞬间;

对环境背景的选择要注意烘托情绪气氛;

画面时间﹥5秒。

取景范围是由人物头部至腰或肩之间,主要用于介绍人物,展示人物面部表情的变化,用来突出表现人物的情绪和幅度不太大的动作;

拍摄要求:构图要讲究;

用光要讲究;

画面时间﹥4秒。

特写:取景范围由肩至头部,用以突出刻画被摄对象。能清楚看到人物由肌颤动和眼神变化而表露出来的感情。

特点:人物肩部以上的头像、人物占据整个画面;富于表现力,能感染观众。

大特写:用画面全部来表现人或物的某一生动或重要的局部细节,能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重点表现人物的细微表情的细节部分、人物形体、动作的细微变化等。

7、平摄角度:镜头与被摄对象在同一水平线上,视觉效果与日常生活中人们观察事物的正常情况相似,被摄对象不宜变形,使人感到平等、客观、公正、冷静、亲切。适于表现具有明显线条结构或有规则图案的物体。

仰摄角度:拍摄点低于被摄对象,以仰视的角度来拍摄处于较高位置的物体。前景高大,主体突出,能够改变前后景物的自然比例,产生一种异常的透视效果。

俯摄角度:如实交代环境位置,数量分布、远近距离的特点,画面严谨、实在,给人以深远辽阔的感受。

7、 横竖画幅的四原则:主线的横竖决定画面的横竖,主体的移动方向决定画面的横竖,主体、陪体和环境的关系决定画面的横竖,主体本身的形态决定画面的横竖。

8、 突出主体的方法:1主体充满整个画面,或在画面上处于突出位置。2九宫格构图(三分法则)。

3**分割。4通过线条来突出主体,选择一个突出线条构图的视点和画面,使得景象景物简化。

9、 新闻摄影的特性。

1新闻性:包括新闻事实的重要性、新鲜性、接近性、时效性、趣味性。

2形象性:新闻摄影的形象性是指新闻**要用形象说话,用视觉形象表现新闻事件的情节、主要内容和新闻的意义,新闻信息应蕴含与新闻形象之中。具有可视性,能将新闻事实直接呈现给读者,饱含可视的现场信息。

瞬间的典型形象性,对新闻事件瞬间记录,摄取的是事件发展过程中的横截面和瞬间点,能代表事件的意义、说明事件的发展趋向或表现事件的状态与结果。历史的纪实形象。

3真实性:被拍物体必须真实存在,新闻**中的人必须是事件的当事人,新闻摄影时间、空间、对象是三位一体,新闻**的形象必须真实、准确。

新闻**失实的主要原因:新闻摄影采编人员对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的自律不足,及受利益和金钱的驱使。工作不踏实,采访不深入,想当然地赋予新闻**以意义和内涵。

如何避免失实失真:1尽量抓取典型人物在典型环境的典型瞬间,尽量要自然,避免。

摆拍2新闻摄影的标题和文字说明写作要以事实为依据,不能凭空臆造。3慎用数码技修改**,对影像的修改只能仅限于色彩饱和度、明度、反差等成像质量的调整。

布列松决定性瞬间的提出。

10、白平衡的调整、原因,怎么调。

手动白平衡调整方法:将一张白纸或其他白色物体置于现场拍摄光源下,在顺光条件下选择相机中的手动白平衡,将镜头对准白纸,通过改变拍摄距离或者变焦使白纸充满画面,然后按下相应的设定按钮。

原因:自然界中物体颜色会因照射光线性质的不同产生改变,摄影光源主要有自然光和人造光两种,影响色彩表现的主要是光线的色温,。日常生活中,太阳光、荧光灯、白炽灯、闪光灯等照明光源的色温千差万别,受光源色温的影响,被摄体呈现出不同的色彩,但由于人类视觉具有“自动色彩矫正”功能,眼睛看到的摄像色彩通过大脑进行了修正,使色彩得到了自动还原。

在数字摄影系统中为了准确还原景物色彩,采用白平衡技术,在拍摄前就必须对相机ccd或cmos影像传感器的信号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光源。

11、消息类新闻摄影的特点和要求。

特点:1拍摄时间往往十分有限,甚至时机转瞬即逝2拍摄地点和环境相对单一3分为可预见式拍摄和突发新闻拍摄。

要求:快速抵达新闻现场,快速融入新闻事件,镜头的信息量需要最大化,需要强调的关键镜头一个都不能少,不要浪费镜头时间,把握变与不变。(块、大、全、短)

12、深度报道新闻摄影的特点和要求:1强烈的细节意识,2充分发挥两级镜头的探索性,3最大程度的发挥摄像机的形象叙事特点、4慢镜头要注意保护某些被采访对象,也包括采访记者本身。

13、摄影操作基本要领(平、准、稳、匀)指什么和处理方法。

平:通过寻像器看到的景物图形应该横平竖直,即景物中的水平线应与荧光屏横边框相平行,垂直线与竖边框相平行。

方法:利用三角架上的水平仪,楼房,水平线,站立的人。使寻像器的竖框与垂直线平衡,横框与水平线平衡。

准:是指根据录制内容的要求准确地摄取一定的景物范围,也就是说通过一定的画面构图能准确地向观众表达出你所要阐述的内容。具体指对象、范围、起幅落幅、镜头运动、景深运用、焦点变化都要准。

(推、拉、摇、移的起幅、落幅确定要准,全景、中景、近景、特写及各种拍摄角度都要做到准确、完美)

方法:多次演练,掌握技巧,熟悉内容。

稳:为了减少电视画面不必要的晃动,拍摄时要注意画面的平稳,这是摄像员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不但要掌握正确的持机方式,而且要多拍多练。

无论是推、拉、摇,在起幅和落幅时都要保持画面的稳定。

匀”是对拍摄速度的一种要求,无论是快还是慢,都有个匀速的问题。但这并不是绝对的,例如在推、拉、摇、移、跟的拍摄中都存在着三个过程,即慢起速、匀速、慢减速至停止。

当然也有急起、急停的现象,它是为了表达剧本中特定的对象而采取的拍摄方法,一般运动拍摄都要求匀。

14、固定画面的拍摄:是指机位不动、镜头光轴不变、焦距固定。

15、运动摄像:推拉摇移。

推:突出主体人物和重点形象,在一个镜头中介绍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影响和调节画面的节奏,产生外化的情绪力量。

拉:具有很强的空间展示效果,有利于表现主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视线,利用拉镜头转场。

摇:表现较大的场景空间,交代同一场景中物体间的内在联系,通过摇摄的速度表现特定的情绪。

移:画面框架始终处于运动之中,画面空间是完整且连贯的,调动了人们视觉**的感受。

16、电视访谈景别:一般使用近景和中景原因: 方向一般是斜侧面,原因:

17、双机位拍摄示意图(轴线规律)

新闻摄影史,选择题两个(人物)

1娱乐新闻。

娱乐新闻是脱胎于文化新闻,并且是新近发生的与影视歌等大众文化范畴有关的事实的报道,内容较多倾向于娱乐圈内的变动,报道方式更趋向通俗和大众化。

2文化新闻的概念:

广义上,文化新闻应包括:文艺作品的出版、演播、展出、评论和研究的信息;文艺工作者的创作、生活;文艺界各种活动的信息;群众文艺活动的信息;民间传统文艺的形式、兴衰、挖掘、研究以及相关信息;民风民俗的信息;中外文艺交流的信息;文艺方针、政策和文艺改革的信息等。

狭义上,文化新闻指相对于娱乐新闻在目前电视中播出的具有电视特点的专业文化新闻,它应是报道文化界动态消息,剖析文化现象,在满足受众的文化信息需求的同时能够引导和提升受众文化品位的文化新闻。

3娱乐新闻与文化新闻的区别:

第一,报道目的和产生的效果:文化新闻侧重宣传文化事业,娱乐新闻侧重满足人民尊重日益增长的娱乐消费需求。

第二,报道对象:文化新闻报道对象侧重于文学、艺术、严肃**、戏剧、传统文化等领域;而娱乐新闻报道对象侧重于影视剧、流行**、娱乐明星等领域。

第三,表现形式: 文化新闻强调文化性、新闻性,加入艺术知识元素,有明显的教化色彩;娱乐新闻强调故事性、情节性,加入了人情味因素,比较煽情。

第四,对记者的要求:文化新闻对于记者的要求更高更专业,它要求记者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艺术素养;娱乐记者则要求记者有较高的新闻敏感和职业自律精神。

第五,新闻品质:文化新闻表现出思想、文明和高雅的品质,而娱乐新闻则表现出消遣、通俗、大众化的品质。

4娱乐新闻在中国勃兴的根源。

1、娱乐是人类生活的基本必需品。

2、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外界环境的接触点不断增多,越来越感到需要娱乐。

3、伴随着传媒的发展,特别是电视的普及,使娱乐的需求得到了满足。

4、人们希望通过传媒得到娱乐的满足,受众追求娱乐消遣的心理也在日益增强。

5、娱乐有益于身心健康和提高审美能力。

6**过分“热衷”并侵犯隐私权。

专题新闻摄影报道的主题表现特写性新闻摄影报道

专题新闻摄影报道的主题表现 特写性新闻摄影报道。专题新闻摄影报道是现今报纸普遍采用的一种新闻摄影报道体裁。专题新闻摄影报道是用多幅 和文字相结合,全方位 多角度 深层次地介绍 表现和揭示新闻事件和新闻事物。专题摄影把每一幅 都视作构成该题材的语素,继而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选择不同的角度 场面和瞬间来完...

电视新闻摄影与专题摄影的区别

作者 徐缅邦。传媒论坛 2019年第04期。摘要 本文简要概述了电视新闻摄影及专题摄影基本涵义,通过对比分析明确二者区别联系,并在此基础上就专题摄影创作发展进行思考 目的在于提高我国专题摄影发展水平。关键词 电视新闻摄影 专题摄影 区别联系。中图分类号 g21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 ...

关于摄影与摄影器材 新闻摄影与校园新闻摄影的基本知识

2010年公共管理学院新闻中心摄影部培训。主讲 陈旖蓝。一 摄影与摄影器材。何为摄影?最简单的一个说法就是 以光线绘图 是指使用某种专门设备 即摄影器材 进行影像记录的过程。但是有的人进入一个误区,认为摄影器材越好,摄影的水平就越高,因此不断追求摄影器材的多样化和高端化。是这样吗?先看一下这位摄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