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简述市场失灵的表现。
答: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
1)市场存在着垄断或不完全竞争,使其并不总是产生最有效的结果 .
2)市场行为的外部性可能产生负面的外溢效果。
3)市场机制不能保证公共物品的供给。
4)市场信息的不完全性或不对称性所导致的经济中的不确定性。
5)市场所导致的收入分配后果在政治上或道义上无法接受。
二、简述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与政策。
答:(一)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包含四个方面:
1、促进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是由多方面因素决定的。宏观经济调控就是要使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上,避免大幅度波动。因此,促进经济增长的目标就是要在结构优化、效益提高的基础上保持经济持续、快速、稳定的增长。
2、增加就业,保持合理的就业率。
我国正处在从二元经济向现代经济结构转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很不完善,再加上我国人口基数很大,所以就业问题比较严重。**把扩大就业作为重要的调控目标。
3、稳定**总水平。
既要防止通货膨胀,即**总水平的持续**,也要避免通货紧缩,即**总水平的持续下降。
4、平衡国际收支。
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国际收支状况对我国的经济运行的影响日益重要,如何保持国际收支基本平衡,避免国际收支长期失衡是我国最近一个时期面临的重要挑战。
二)宏观经济调控的政策有四项: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收入政策。
1、 财政政策:是指**制定的关于财政工作的指导原则和行为准则,由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等组成。财政收入政策的主要内容是由税种和税率所构成的税收政策。
主要内容是**的各项预算拨款政策,主要任务,在于调节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财政政策可具体分为平衡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财政政策三种类型。**在不同时期、不同条件下应采用不同的财政政策。
2、货币政策:是指**为了达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对货币流通进行管理和调节所确定的指导原则和行为准则,由信贷政策、利率政策等组成。基本目标是稳定币值与发展经济。
具体可分为三种类型,即均衡性货币政策、紧缩性货币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手段主要有: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变更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等。
**在不同时期、不同条件下应采用不同的货币政策和手段。
3、 产业政策:是指**根据经济发展需要,促进各产业部门均衡发展而采取的政策措施及手段的总和,由产业布局政策、产业结构政策、产业技术政策和产业组织政策等组成。一项完整的产业政策,包括政策主体、政策目标、政策手段三个构成要素。
政策主体是指政策的制定者,政策目标是指政策预定要达到的目的,政策手段是指为了实现政策目标所采取的方法和工具。
4、 收入政策:是指**根据既定目标而规定的个人收入总量及结构变动方向,以及**调节收入分配的基本方针和原则。一般来讲,收入政策包括政策目标选择和具体实施两个部分。
三、什么是gdp?怎样认识gdp?怎样理解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关系?
答:1、gdp是按市场**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的简称,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一般来说,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
从价值形态看,它是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与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即所有常驻单位的增加值之和;从收入形态看,它是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创造的收入之和;从产品形态看,它是货物和服务最终使用减去货物和服务进口。
2、认识gdp
过去人们把gdp神化了,认为gdp就是一切,把发展是硬道理简单地等同为经济增长为硬道理,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简单地等同以gdp为中心,干部政绩考核以gdp为指挥棒,这当然是不对的,因为gdp也有许多的局限性。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新的发展观后,一些同志由于理解上的偏差,认为应该淡化gdp,认为gdp不要紧,不应该作为考核的指标,也不应该作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增长的目标。
gdp这一指标具有重要意义,但过去把它作为衡量干部政绩的唯一指标也是错误的, gdp具有局限性。gdp不能反映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不能准确地反映经济增长质量,不能准确地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财富变化,gdp也不能反映某些重要的非市场经济活动,更不能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收入分配的差异和社会公平度,因此gdp不是万能的。实际上,世界上也不存在一个包罗万象的指标能够满足各方面的要求。
重要的是,我们应该知道gdp能够做什么,不能够做什么,了解它的适用范围,正确地使用它。
明确gdp的本质含义仅仅是反应经济活动活跃程度的宏观指标,也就是说它是、也仅仅应该被看做是全部真实的经济活动的一个被动、客观的统计数字,而不应该作为经济活动主观要达到的目的,或者说不应该以追求gdp的总量和增长百分比作为目标人为地有意增加(或降低)经济活动的活跃程度。相对于提高经济活动的效率和质量来说提高经济活动的活跃程度——实现gdp的高指标——要容易得多,各种形式也更是可以五花八门。在一个比较彻底实现市场化的社会环境下,从理论上说,人类的几乎所有活动都可以与市场价值存在直接或间接的联系,都可以有一个市场定价。
而且在多种多样可能的经济活动中总可以找到许多更省力、更快捷的方式,比如像土地和房产**的炒作就是一个现成的实例。
衡量经济活动的最终标准绝不应该是某个gdp指标而必须是严格针对“人”的发展,而gdp的数值仅仅是一个被动的参考值。所以我们要正确的理解gdp。
3、理解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关系。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经济增长是经济总量的增长,经济发展是个综合概念,不仅包括量的增长,还包括质的提高,即经济效益增长、社会事业进步、资源得到有效利用、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只有在一定量的增长的前提下,才有质量的提高。但是,经济增长不等于经济发展,一些经济增长可能会带来经济发展,但也有一些经济增长是高投资、高消耗、高污染下的增长,给环境带来破坏,影响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因此,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要在保持一定经济增长的前提下,走一条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经济发展道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和对外开放,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科学发展。
宏观经济学作业
练习题2一 单项选择。1 可支配收入中,边际储蓄倾向若为了0.25,则边际消费倾向为 b a.0.25b.0.75c.1.0d.0.64 2 假定一国的边际储蓄倾向为0.4,投资增加12亿美元时,该国最终增加国民收入为 a a.30亿美元b.20亿美元c.40亿美元d.50亿美元3 某个经济国民收入...
宏观经济学作业
宏观经济学 第二次习题。1 考虑下列式子描述的一个经济体的情况 1 计算这一经济中的私人储蓄 公共储蓄和国民储蓄 2 求解均衡利率。2 假设货币流通速度不变,货币供给每年增长5 总产出的增长率为每年2 实际利率,求解名义利率是多少?3 假设货币需求函数,名义货币供给量为12000,实际产出为1500...
宏观经济学作业
1 如果在一国的经济当中,自发性消费a 250,边际消费倾向c 0 75,i 500,购买g 500。单位 亿美元 求 1 均衡国民收入,消费,储蓄是多少?投资乘数是多少?2 如果当时实际产出 即收入 为6000,国民收入将如何变化。为什么?1 y c i g,c a cy,代入数据,收入y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