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作业

发布 2022-09-04 02:14:28 阅读 7404

中国流动性过剩问题研究**。

—经091-1 马文会 200907501125

现状: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再次推行量化宽松政策以刺激经济增长。一旦大量资金流向亚洲等新兴市场经济体,将导致这些地区的货币大幅度升值,吹大资产**泡沫。

受此影响,现在已有迹象显示,我国也可能重现流动性过剩状况,未来宏观调控难度将会逐步加大。

在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下,2024年末我国广义货币**量(m2)余额为60.62万亿元,同比增长27.68%,增幅比2024年末高9.

86个百分点;2024年全年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9.59万亿元,同比多增4.69万亿元,约是2024年的2倍。

今年9月份m2余额为69.64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8.96%,比2024年底增加了14.

9%以上;今年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6.30万亿元,仍然处于高位**暴涨,通货膨胀,房价居高不下,当前经济中的几乎所有热点问题都与流动性过剩有关。

一、 流动性过剩的定义。

传统上:流动性过剩是指商业银行所用有的超过法定要求的存放于**银行的准备金和库存现金,简单来说就是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

国际上:欧洲**银行把流动性定义为广义货币总量m2对名义gdp之比,如果这个比值过高,则说明存在流动性过剩问题。

德意志银行的一份报告使用了“超额货币存量”的概念,即货币供给量超过货币需求量的部分。专家估计,我国当前的过剩流动性在1.1-3.

6万亿之间,甚至有专家称我国的剩余流动性达30万亿元人民币。这一定义比较符合我国的当前实际情况,且利于理解。

二、 流动性过剩的表现。

根据现代金融学理论的解释,货币**量和货币需求量是相互关系的,当货币**量严重超过货币需求,即流动性过剩时,**就会**。而当货币**量小于货币需求量时,**就会**。流动性过剩的“晴雨表”是**机制。

我国经济表现:受美国经济复苏缓慢,美国计划再度启用量化宽松政策,美元走软等因素的影响,人民币升值加快。**银行为了稳定汇率,必须买进外汇,抛出本币,银行体系的流动性进一步上升。

此外,目前我国实际利率为负,意味着银行存款的利息会被物价**所吞没。10月20日央行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1年期储蓄利率为2.

50%,8月份通货膨胀率为3.5%,储蓄利率低于通货膨胀率,实际利率为负,10月21日公布的9月份cpi为3.6%。

负利率时代仍将继续,因此居民存款也可能部分流向其他高收益市场。从目前中国的情况来看,热钱流入、房地产收紧、负利率,加上流动性充裕,导致大量游资流向**市场。

通货膨胀压力较大、外汇储备高、人民币升值压力大、**和房地产****较快、法定准备金率和人民币利率调控压力大。这些宏观经济运行中的现象,或是流动性过剩直接导致,或与其间接有关。

过多的流动性在**、房地产市场潜在获利机会的吸引下,潮水般涌向**、房地产等投资场所,在资金的推动下,**市场、房地产市场不断高涨,资产**一路上扬。同时过多的流动性也导致商品**有不断**的趋势,加大了通货膨胀压力。

在出现流动性过剩的同时,我国还存在着资金不足的现象,西部大开发,新农村建设等很多方面面临着资金短缺的难题,原因在于我国金融结构比较单一,资本市场不发达,金融资源在区域之间、产业之间的配置效率低下。因而我国的流动性问题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还存在结构性的问题,即在某些产业,某些地区还存在着流动性相对不足,这也为我国化解目前的流动性过剩问题提供了一种可能的途径。

三、 流动性过剩形成的原因。

根据凯恩斯的货币理论可知,货币供给取决于两个因素:基础货币投放量和货币乘数。

从基础货币投放量来看,由于国际收支顺差的长期大量存在,产生相应的对外债权。央行为了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防止人民币过快升值,不得不向市场投放大量基础货币,人民币外汇占款大量增加。同时,由于人民币升值预期,国际热钱大量流入,更加剧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

这是流动性过剩的根本原因,是由中国经济的深层次原因决定的,短期内不可能得到有效解决。

在货币乘数方面,虽然央行不断提高法定准备金率,但是由于各大商业银行原来超额准备金率非常高,银行可以降低超额准备金率来应对法定准备金率的提高,货币乘数不会因此下降。相反,一方面,由于前几年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剥离,再加上随着金融市场深化,央行票据大量发行,商业银行积累了大量变现能力极强的非信贷资产,商业银行的资产流动性明显增强;另一方面,近几年随着银行卡,网上交易及其他支付形式的逐步认可,导致现金交易萎缩,现金漏损率不断下降,放大了银行的货币创造能力。这些因素可能提高了货币乘数。

造成我国宏观经济流动性过剩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经济结构和区域结构失衡。相对于投资和出口的高速增长 , 消费近年来虽有增长加快的趋势 ,但仍远落后于投资和出口的增速。消费相对落后使大量资金沉淀在银行体系内部循环。

同时 , 投资也存在结构失衡问题。一边是大企业的资金过剩 , 另一边却是中小企业流。

动资金的极其紧张; 一边是某些热门行业重复投资导致的产能过剩 , 另一边则是医疗、教育等部门严重的投资不足。

2、 外汇占款大幅度增长。

3、 不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1) 调控工具缺乏。(2) 调控政策没有准确、及时运用。(3) 政策传导机制存在缺陷。

4、 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

5、 投资渠道狭窄。

四、针对流动性过剩的对策。

一) 商业银行对策。

1) 进一步转变观念 , 开拓创新;

2) 调整信贷投向 , 拓宽信贷领域 , 重点培育消费信贷市场、小企业贷款市场和**融资市场;

3) 运用现代管理方法和科技手段 , 加强主动的流动性管理策略;

4) 拓展理财市场 , 通过多样化的理财产品分流被动负债 , 减轻流动性过剩的压力;

5) 加大消费与投资力度 , 有效解决高储蓄问题。

二) **银行对策。

1) 积极扩大公开市场操作 , 扩大交易对象 , 增加交易工具 , 加大。

冲销、创新力度 , 减缓外汇占款过多导致的流动性过剩压力。

2) 搭建货币政策的有效传导机制 , 抑制货币政策传导过程的“渗漏”效应。

3) 根据宏观经济形势变化 , 适时准确地进行宏观调控 , 避免政策操作的偏差。

三) 汇率对策。

1) 进一步完善我国汇率形成的市场机制 , 培育相对均衡汇率;

2) 深化我国的外汇管理体制改革 , 有序开放、培育资本市场;

3) 汇率制度的改革要与其他政策 (利率政策、**政策、外资政策等) 协调配合。

四) 利率对策。

应加快国内利率市场化进程。尽快实现人民币自由浮动 , 确保国内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是解决外汇占款过多的重要途径。但是 , 贸然放开对汇率的管制 , 必然是较高的国内实际利率吸引来大量的外国资本 , 引起汇率剧烈波动。

而要解决这一问题 , 首先必须解决利率市场的问题。

五) 金融市场对策。

1) 大力发展**市场。

2) 加快发展企业债券市场。

3) 积极发展保险市场、信托市场、**市场、风险投资市场和外汇交易市场 , 促进各市场的协调发展。

我认为,为了应对多重调控困境数量型工具和**型工具要搭配使用,使用的力度、步骤和时机要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相机抉择;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要搭配使用;短期政策和长期政策要相搭配,扩内需和调结构要稳步推进。

宏观经济学作业

练习题2一 单项选择。1 可支配收入中,边际储蓄倾向若为了0.25,则边际消费倾向为 b a.0.25b.0.75c.1.0d.0.64 2 假定一国的边际储蓄倾向为0.4,投资增加12亿美元时,该国最终增加国民收入为 a a.30亿美元b.20亿美元c.40亿美元d.50亿美元3 某个经济国民收入...

宏观经济学作业

宏观经济学 第二次习题。1 考虑下列式子描述的一个经济体的情况 1 计算这一经济中的私人储蓄 公共储蓄和国民储蓄 2 求解均衡利率。2 假设货币流通速度不变,货币供给每年增长5 总产出的增长率为每年2 实际利率,求解名义利率是多少?3 假设货币需求函数,名义货币供给量为12000,实际产出为1500...

宏观经济学作业

1 如果在一国的经济当中,自发性消费a 250,边际消费倾向c 0 75,i 500,购买g 500。单位 亿美元 求 1 均衡国民收入,消费,储蓄是多少?投资乘数是多少?2 如果当时实际产出 即收入 为6000,国民收入将如何变化。为什么?1 y c i g,c a cy,代入数据,收入y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