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定要点与重点提示
一、鉴定要点
能对信息进行整理、传递、存储。能够对档案进行分类、检索,并根据档案价值划分保管期限。
二、重点提示
1.信息工作程序
信息工作程序包括:收集、整理、传递、存储、反馈和利用。
2.信息分类的步骤
1)辨类:对信息资料进行分类辨别,即对信息资料进行主题分析,分辨其所属类别的过程。
2)归类:对所收集的信息按照特定的原则和方法,根据信息内容的某种特性和管理利用的具体要求,将其分门别类地组织起来。
3.信息分类方法
常用的信息分类方法包括:字母分类法、主题分类法、地区分类法、数码分类法和时间分类法。
4.信息校核方法
常用的校核方法包括:溯源法、比较法、核对法、逻辑法、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
5.信息传递的基本形式
1)信息的外向传递:指秘书在日常工作中有效地利用各种媒介传递信息。
2)信息的内向传递:指为了进行协调和合作,企业内部之间进行信息交流。
3)信息内向传递的形式有:备忘录,信件,通知和告示,传阅单,企业内部刊物,复印并发送文件,电子邮件,会议。
6.信息传递的方法
1)语言传递:将信息转化成语言传递给信息接收者,多用于企业内部传递信息。主要表现形式是对话、座谈、讲座、会议、录音、技术交流等。
2)文字传递:将信息转化成文字、符号、图像传递给信息接收者。主要表现形式是文本、**、图表等。
3)电讯传递:利用现代化的通讯手段传递信息的一种方法。传递信息量大、速度快、效果好、抗干扰力强、不易失真,其传递途径有**、传真、电子邮件。
4)影像传递:利用摄影和录像技术传递信息,具有真实性、直观性和感染力。
7.信息存储
1)信息存储是一个不断积累和规范化、科学化的过程,主要由登记、编码、存放排列、保管等工作环节构成。
2)信息存储通常分为登记、编码、存放排列和保管4个步骤。
8.信息存储的方式
1)手工存储。
2)计算机存储。
3)电子化存储。
4)微缩胶片存储。
9.档案管理
1)常用的档案分类方法;职能分类法;问题分类法;组织机构分类法;年度分类法,型号分类法;课题分类法;工程项目分类法;专业性质分类法;档案形式分类法。
2)常用的档案检索工具
1)按照编制方式分有:目录、索引、指南类检索工具。
2)按照功能分有:查找性、报道性、馆藏性检索工具。
3)按照载体分有:卡片式、书本式、活页式、缩微式、机读式检索工具。
3)档案的保管期限:根据有关规定,我国现行的档案保管期限规定为永久、长期和短期三种。
1)永久保存,就是将档案无限期地永远保存下去。
2)长期保存,一般指保存16年至50年左右。
3)短期保存,一般指保存15年(含15年)以下。
保管期限的计算,通常是从文件产生和形成后的第二年算起。
电子档案信息公开与档案信息安全
作者 陈向民。办公室业务 2013年第02期。档案信息特有的原始性和凭证作用的不可替代性,决定了对其在数字环境中存储传输的可靠性要求高于其他信息,如何提高档案信息的安全性,成为档案管理信息化时代必须面对的问题。一 档案信息安全性的范围。档案信息的安全性包括三大范围 1 机密性 使非合法授权者不得使用...
论电子档案信息公开与档案信息安全
公熬瓣。李春君。黑龙江省第一地质勘察院黑龙江牡丹江。摘要 近些年,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的发展,网络平台已经得到了充。方式作为档案信息公开的主要两种主要途径,因为病毒的存在,使得电。分的开发和利用。电子档案管理不在拘泥于传统的保存路径和形式,而是子档案在传送过程中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即使病毒威胁着档案信...
关于电子档案信息公开与档案信息安全
多年来,在传统的保密观念影响下,档案工作普遍存在着重保管轻利用的问题,致使大批的档案得不到充分的使用,许多很有价值的档案长期被束之高阁。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 数字技术以及多 技术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的不断利用,电子档案信息应运而生。21世纪是一个科技化高度发展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信息量高度共享的时代,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