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月考试卷

发布 2022-08-16 15:44:28 阅读 6981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字形全对的是( )2分)

a. 提防(tí) 脂粉(zhǐ) 惊骇(hài)

b. 绥靖(sūi) 溃退(kùi) 丰功伟绩(jī)

c. 诘问(jié) 星宿(xiù) 惟妙惟肖(xiào)

d. 环绕 (rǎo) 瞥见(piē) 锐不可挡(dāng)

2. 下列加线词语使用妥当的一项是( )2分)

a. 老头子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他。

b.从小培养孩子们良好的生活习惯,不是举足轻重的小事,绝不能掉以轻心

c. 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d. 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所以西路当面之敌锐不可当,纷纷溃退。

3.下列有关文字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芦花荡》的作者是我国当代作家赵树理写的**,他是荷花淀派的代表人物。

b.消息一般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六个要素,包括标题、导语、背景、主体和结语五部分结构。

c.《蜡烛》的作者是前苏联作家西蒙诺夫。

d、**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环境,其中人物是最主要的要素。

4. 消息通常不可少的三部分是( )2分)

a. 标题导语主体b. 标题主体背景。

c. 导语主体结语d. 标题主体结语。

5.选出理解错误的一项( )2分)

a、《芦花荡》中的主人公“老头子”老当益壮、智勇双全、爱憎分明,是个十全十美的人物形象。

b、西蒙诺夫的《蜡烛》是一篇战地通讯,赞美了反法西斯同盟各国的友谊,讴歌了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友谊。

c、《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中结尾一句“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运用了反语的修辞手法。课文中还有一些有些地方运用到了这种修辞手法,有辛辣的讽刺意味。

d、《亲爱的爸爸妈妈》中引用了迪桑卡的诗句,其作用是歌唱孩子的可爱和希望正是对纳粹强盗的控诉。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为满足广大游客的需要,华夏旅行社设计并开通了20余条旅游精品线路。

b.绿树葱茏,树上的鸟儿大约有一百多只。

c.能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

d.赵大爷种植的大樱桃刚采摘完毕,就基本上全部被抢劫一空。

7、仿照划线句的句式,在空格处写上两个与前边意思连贯的句子。 (2分)

让自己的生命为别人开一朵花:一次无偿的献血是一朵花,一句关切的问候是一朵花,一次善意的批评是一朵花能为别人开花的心是善良的心,能为别人生活绚丽而付出的人是不寻常的人。

8.常识及诗词默写填空(5)

1)法国作家雨果的代表作有《 》

2)《芦花荡》的作者是 ,本文属于 (体裁)

3) ,万物生光辉。

4)古今描写战争的诗词。

9、.观察下面一幅漫画,说说它的讽刺意义。(4分)

这则漫画的讽刺意义是。

二、阅读与**(50分)

一)(12分)

22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至发电时止。该路35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2/3,余部23日可渡完。

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清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

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战犯汤恩伯对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

10.新闻要真实,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但新闻也是有倾向的。选段表现我军的形容词有写敌军溃败的词有这些词就体现了这则新闻明显的立场和感情倾向。(4分)

11.有读者认为“此种情况”只是指“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清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你认为这种看法对吗?为什么? (3分)

12.我军进军顺利,原因是多个方面的,请概括指出。

(3分)13、请选择文中一句话作点评,谈谈自己的理解。(2分)

二)(12分)

老头子无力地坐下来,船停在那里。月亮落了,半夜以后的苇塘,有些飒飒的风响。老头子叹了一口气,停了半天才说:

我不能送你们进去了。”

小女孩子睁大眼睛问:

为什么呀?”

老头子直直地望着前面说:

我没脸见人。”…

这时那受伤的才痛苦地哼哼起来。小女孩子安慰她,又好像是抱怨,一路上多么紧张,也没怎么样。谁知到了这里,反到……一声一声像连珠箭,射穿老头子的心。

他没法解释:大江大海过了多少,为什么这一次的任务,偏偏没有完成?自己没儿没女,这两个孩子多么叫人喜爱!

自己平日夸下口,这一次带着挂花的人进去,怎么张嘴说话?这老脸呀!他叫着大菱说:

他们打伤了你,流了这么多血,等明天我叫他们十个**血!”

两个孩子全没有答言,老头子觉得受了轻视。他说:

你们不信我的话,我也不和你们说。谁叫我丢人现眼,打牙跌嘴呢!可是,等到天明,你们看吧!”

小女孩子说:

你这么大年纪了,还能打仗?”

老头子狠狠地说:

为什么不能?我打他们不用枪,那不是我的本事。愿意看,明天来看吧!二菱,明天你跟我来看吧,有热闹哩!”

14.选文突出表现了老头子什么样的性格特点?(2分)

15.老头子的性格特点主要通过什么描写方法表现出来的?试举例说明。(2分)

16.“一声声像连珠箭,刺穿老头子的心。”这句话有什么作用?(2分)

17.设想:老头子说出要叫鬼子十个**血的话时,二菱心里是怎样想的,请把她当时的心理活动补写出来。(3分)

三)(12分)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有一位家庭妇女,人称伯诺德夫人。她身边只有两个幼小的儿女。为把德国强盗赶出自己的祖国,母子三人都参加了秘密情报工作。

②伯诺德夫人的任务是把收到的绝密情报藏好,等盟军派人前来取走。为了情报安全,她想了许多办法,但始终放心不下。最后,她终于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把装着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然后把它插在一个烛台上。

由于蜡烛摆在显眼的桌子上,反而骗过了德军严密的搜查。

一天晚上,屋里闯进了三个德**官,他们坐下后,一个中尉顺手拿过藏有情报的蜡烛点燃,放到少校军官面前。伯诺德夫人知道,万一蜡烛点燃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蜡烛的秘密就会暴露,秘密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的生命将告结束。她看着两个脸色苍白的孩子,急忙从厨房中取出一盏油灯放在桌上'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

'说着轻轻把蜡烛吹熄。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

④轻松的心情没有持续多久,那位中尉又把冒着青烟的烛芯重新点燃。'晚上这么黑,多点支小蜡烛也好嘛。'他说。

⑤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这时候,大儿子杰克慢慢地站起来,'天真冷,我到柴房去搬些柴来生个火吧。'说着伸手端起烛台朝门口走去。

屋子顿时暗下来了。中尉快步赶上前,厉声喝道:'你不用蜡烛就不行吗?

'一把夺回烛台。孩子是懂事的。他知道,厄运即将到来了。

在斗争的最后时刻,他从容地搬回一捆木柴,生了火,默默地坐待着。烛光摇曳着,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他仿佛成了这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

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

⑥突然,小女儿杰奎琳娇声的对德国人说道:'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少校瞧了瞧这位可爱的小姑娘说:

'当然可以。我家也有一个你这样年纪的小女儿。'杰奎琳镇定地把烛台端起来,向几位军官道过晚安,上楼去了。

⑦正当她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

19.“蜡烛的秘密就会暴露,秘密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句中前后两个“秘密”分别是词和词。(2分)

20.根据上下文选词填空:(2)

由于蜡烛摆在显眼的桌子上,反而骗过了德军___a.严谨 b.严峻 c.严密 d.严厉)的搜查。

21. 第5段中,“他知道,厄运即将到来了”加点的的词“厄运”在文中具体指2)

22.“你不用蜡烛就不行吗?”保持原意,把这反问句改为陈述句是联系上下文可看出,文中用反问句而不用陈述句,是为了表现那个中尉的态度。(2)

23.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这两个句子分别运用了___和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了伯诺德夫人此时既___又___的复杂心理。其中的比喻句写出了德军的 。

(2分)

24.简洁的语言概括那天晚上母子三人为了保护秘密情报所采取的具体行动。(2)

如:大儿子杰克借口搬柴,端走烛台。

伯诺德夫人。

小女儿杰奎琳。

25. 母子三人保护秘密情报的行为表现出他们的优秀品质 (3)

四)(12分)

甲)请您想像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宫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请您用大理石,用玉石,用青铜,用瓷器建造一个梦,用雪松做它的屋架,给它上上下下缀满宝石,披上绸缎,这儿盖神殿,那儿建后宫,造城楼,里面放上神像,放上异兽,饰以琉璃,饰以珐琅,饰以**,施以脂粉,请同是诗人的建筑师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个梦,再添上一座座花园,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喷泉,加上成群的天鹅、朱鹭和孔雀,总而言之,请假设人类幻想的某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洞府,其外貌是神庙,是宫殿,那就是这座名园。为了创建圆明园,曾经耗费了两代人的长期劳动。

这座大得犹如一座城市的建筑物是世世代代的结晶,为谁而建?为了各国人民。因为,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类的。

乙)这一带废墟是圆明园中长春园的一部分。从东到西,有圆形的台,长方形的观,已看不出形状的堂和小门的方形的亭基。原来都是西式建筑,故俗称西洋楼。

在莽苍苍的原野上,这一组建筑遗迹宛如一列正在覆没的船只,而那丛生的荒草,便是海藻,杂陈的乱石,便是这荒野的海洋中的一簇簇泡沫了。多年前,初来这里,曾想,下次来时,它该下沉了罢?它该让出地方,好建设新的一切,但是每次再来,它还是停泊在原野上。

远瀛观的断石柱,在灰蓝色的天空下,依然寂寞地站着,显得四周那样空荡荡,那样无依无靠。大水法的拱形石门,依然卷着波涛。观水法的石屏上依然陈列着兵器甲胄,那雕镂还是那样清晰,那样有力。

但石波不兴,雕兵永住,这蒙受了奇耻大辱的废墟,只管悠闲地若无其事地停泊着。时间在这里,如石刻一般,停滞了,凝固了。建筑家说,建筑是凝固的**。

建筑的遗迹,又是什么呢?凝固了的历史么?看那海晏堂前(也许是堂侧)的石饰,像一个近似半圆形的容器,年轻时曾和几个朋友坐在里面照相。

现在石“碗”依旧,我当然懒得爬上去了,但是我却欣然。因为我的变化,无非是自然之功罢了。我毕竟没有凝固。

对着这一段凝固的历史,我只有怅然凝望。大水法与观水法之间的大片空地,原来是两座大喷泉。西行可见一座高大的废墟,上大下小,像是只剩了一节的倒置的金字塔。

悄立“塔”下,觉得人是这样渺小,天地是这样广阔,历史是这样悠久……

八年级语文月考试卷

一 积累与运用 32分 1 按原文默写。7分 1瑟瑟谷中风。2天涯若比邻。3 天街小雨润如酥。4 春蚕到死丝方尽。5坐看云起时。6对此可以酣高楼。7 不畏浮云遮望眼。2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3分 a 诘责 j 绯红 f i 深恶痛绝 b 炽热 ch 侏儒 zh 禁锢 g c 颔首...

八年级语文月考试卷

姓名班级得分。一 基础知识 共32分 1.下面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糯米 nu 箍桶 g熹微 x 称心如意 ch ng b.干涸 h 囿于 y u 玷污 zh n 相形见绌 zhu c.戳穿 l 琴弦 xu n 荸荠 b 惩前毖后 ch ng d.婆娑 su 车胤 y n 角色 ...

八年级语文月考试卷

一 基础知识积累运用 30分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3分 提防歼灭劫掠。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聚族而居全体振悚祸不单行变卖典质 b 步履蹒跚触目伤怀低眉顺眼大庭广众。c 若有所失微不足道面如死灰荒辟破败 d宽厚仁慈低声絮说惊慌失措呆滞笨绌。3 下列语句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