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后记

发布 2022-08-16 11:56:28 阅读 6619

教学后记。

1. 指导学生观察配合课文的有关图画,提示一些观察的角度和思考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注意观察的优良习惯和根据考古成果去了解和学习历史的兴趣。

2. 面对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全体学生鸦雀无声地望着我,就说明他们的思维在接受碰撞。尤其当这种挑战来来自同学,而不是老师的时候,碰撞会更加激烈和深入。

看起来,这是一个很小的教学环节,但由于我细心观察并发现了摇头的同学,使得这一环节更有意义,激活了学生思维。

反思一下,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会不自觉地把关注点放到自己身上,总是考虑能否按课前准备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学生的需要、情感没有真正地被重视。所以老师在上课的时候,要多观察、多思考,学生都在干什么,他们到底需要什么,更多地把关注点真正地放到学生身上。

我相信,对学生多一份关注,他会还你一个惊喜。

3. “学生启而不发”反思:

下课后,我冷静反思,学生启而不发的主要原因可能是题目难度大,空洞,让学生不知所措,束手无策。

在教学过程中,总会出现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有时候学生成绩不理想,有时候课堂气氛死气沉沉的,有时候学生与你抬杠……此时,老师应该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是否合理,是否真正地了解学生,而不能一味地埋怨学生。作为教师,要注意因材施教,分层施教,平等待生,在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时做到:多怪自己少怪生。

4. 应该感谢“插嘴”的同学,是他让同学们了解了更多的知识,是他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教学资源无处不在。

学生插嘴是许多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它带给我们的或许是担心,或许是困惑,但更多的应该是欣喜与思考。新课程倡导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倡导宽松、融洽的教学环境,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插嘴”是合情合理、无可厚非的。

它不是“乱”,而是“活”,是新课程改革中一朵绚丽的浪花。当学生的“插嘴”具有挑战性时,教师应如何应对,如何调整教学计划,如何让学生的“插嘴”变成一种学习资源,才是我们每个教师应该研究的课题。

面对学生的“插嘴”,我们不仅要认真倾听,耐心等待,而且要为其喝彩!

5. 灿烂的青铜文明这一课资料繁多,怎么在浩如烟海的材料中筛选出适合学生的东西,的确很令人头疼。由于针对的是水平一般的学生,这些学生学习习惯比较差,可能回家后根本不看书或课外资料,所以老师要利用课堂有限的时间把学生吸引到课堂,上课的资料力求精练,让学生动脑、动口,并尽能力把他们吸引到课外查找资料。

6. 1. 在这节课中,多次运用影视资料、课件等多**辅助教学,使学生从视觉直观形象的感知了具体的历史情节,实践证明:

历史课和电影课整合,特别是历史课与信息技术融合运用,效果比较理想。

2. 在这节课中,让学生进行集体讨论、小组活动,以“合作学习”小组的形式拓展学生学习和**历史问题的空间,为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提供机会,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去,主动探寻知识。

3. 成语故事演讲和历史剧表演,其最大的好处是寓教于乐。但是,实践也告诉我们,在活动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教师要依据学生心理特点及认识水平,要尊重学生的兴趣与选择,并在课外多加以指导。

7. 我欣喜的是我的学生思维敏捷,欣喜的是他们敢于向我质疑,欣喜的是我在引导学生,发挥他们的提问、创新上有了成效。但同时也让我痛感羞愧,我在注重教法、学法的时候,少了知识的扩充。

在我忙着制作投影片、设计学生讨论等活动的时候,对于学生的突发思维考虑的少了。

面对这个教学准备不足的教训,我不得不反思到:新的教材不光要我们有新的教法和新的教育理念,实际还要我们去更新知识,补充知识,去挖掘教材中涉及到的知识点。新的教材要求我们有更深厚的知识底蕴,要求我们更扎实地备教材,备学生。

在我们设计活动、设计问题的时候,要考虑的更多,更细致。要更多的从学生的角度考虑一些问题。

8. 注意梳理知识,本课内容琐碎,可指导学生在课后根据三个子目录按类别列**归纳学习内容,也可让学生打乱书上结构,按朝代时期总结这一阶段的文化成果。通过按类和顺时两次梳理加工知识,提高驾驭知识能力。

9. 引导学生整体把握秦灭六国的原因,让学生初步掌握把新旧知识联系在一起的学习方法和比较全面的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

10. 这课书的内容涉及的成语故事很多,大家查找一下(包括课本、成语词典和课外读物),看谁找到的多。 “指鹿为马”“斩木为兵,揭竿为旗”“破釜沉舟”“约法三章”“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楚河汉界”“四面楚歌”“霸王别姬”。

11. 若能在课前为学生提供有关汉高祖、汉文帝和汉景帝的简介等学习资料,会有利于学生对这些重要历史人物的了解与认识,有利学生在课堂中比较科学、合理地对他们进行评价,这对增强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必定会产生更积极的作用。

12. 教师回顾旧课、总结汉初形势之后,要求学生阅读本课教材,体会理解汉武帝在思想文化、政治、经济诸方面总结历史教训,采取有效措施,打击诸侯王**割据势力,巩固和加强大一统王朝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13. 在讲述“光武中兴”这一内容时,可以让学生把光武帝巩固统治的措施与西汉的“休养生息”政策做一比较,找出共同点。

14. 若能在课前为学生提供有关张骞的简介等学习资料,会有利于学生对这些重要历史人物的了解与认识,有利学生在课堂中比较科学、合理地对他们进行评价,这对增强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必定会产生更积极的作用。

15. 两汉时期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初步发展时期。这体现在政治、经济、民族、文化、外交等多方面。

两汉时期的主要特征有,统一王朝,气势恢宏;民族众多,文化多元;中外交流频繁;科技世界领先。所以,在讲授本课内容时,要引导学生联系该单元的内容,深刻去感受两汉时期的文明。

16. 若能在课前为学生提供有关曹操、诸葛亮的简介等学习资料,会有利于学生对这些重要历史人物的了解与认识,有利学生在课堂中比较科学、合理地对他们进行评价,这对增强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必定会产生更积极的作用。

17. 本课上承三国鼎立的**割据局面,主要介绍了三国归晋之后西晋的发展脉络。本课看似头绪较多,实则三部分之间联系紧密。

当然,在这部分内容的讲述中,教师需要指出在民族之间存在矛盾的同时,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也日益频繁。

18. 初一学生年龄小,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需要教师不断变换教学方式给予刺激和加强。但他们有强烈的好奇心,既需要及时鼓励,也需要正确引导。

而且学习习惯处于转型期,认知也基本上处于感性认知阶段,需要补充直观形象的材料,不断的予以启发、提示。就本课而言,东晋南朝政权的更迭和江南地区经济开发的表现学习起来并不困难,难就难在理解淝水之战的影响成为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为此,遵循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规律,由浅入深,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有图像、阅读、提问等手法调控学生的注意力和情绪,启发思维,训练记忆。

19. 有强烈的好奇心,既需要及时鼓励,也需要正确引导。而且学习习惯处于转型期,认知也基本上处于感性认知阶段,需要补充直观形象的材料,不断的予以启发、提示。

遵循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规律,由浅入深,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有图像、阅读、提问等手法调控学生的注意力和情绪,启发思维,训练记忆。

20. 在讲述“书法、绘画与雕塑”时,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准备好艺术作品,并在课堂上展示出来,亲身体会艺术的魅力,了解书法、绘画的发展历史,培养学生热爱艺术、热爱生活的情操。

七年级历史上册

七年级历史上册1 10课试题。一 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计40分 1 判断我国境内目前已知的最早的人类位于 a 长江流域b 黄河流域 c 珠江流域d 以上选项都不是。2.韩非子 中说 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这主要说明了 a 可供捕食的猎物很多 b 自然环境好,生态平衡。c ...

七年级历史上册

一 距今约170万年元谋人。距今约70万 20万年北京人。距今约3万年山顶洞人。10000多年以前中华大地进入新石器时代。距今约7000年浙江的余姚河姆渡遗址。距今约6000年陕西半坡遗址。距今约20000多年前人们开始在石器的刃部进行磨制。距今10000多年前出现了对石器通体磨光的磨制石器。距今6...

七年级历史上册

七年级历史上册 春秋战国的纷争 说课稿。教者 白铺学校。付铭芳。尊敬的各位领导 老师 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 春秋战国的纷争 下面我将从教材 学情 教法 学法和教学过程五个环节进行分析。一 说教材。这一环节包括三部分内容。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课是人教版教材七年级历史第六课的内容。从社会形态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