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第三单元阶段评估测试卷

发布 2022-08-14 00:23:28 阅读 4751

一、选择题。

1.下列画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俨然(yǎn) 间隔(jiān) 诣太守(yì) 黄发垂髫(tiáo)

b.篁竹(huáng) 清冽(liè) 为坻(chí) 俶而远逝(shù)

c.糁之(sǎn) 器皿(mǐn) 差互(cī) 悄怆幽邃(qiāo)

d.窈窕(yǎo) 溯洄(sù) 寤寐(wù) 在水之涘(sì)

2.下列画线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阡陌交通(田间小路)

b.往来翕忽(轻快敏捷的样子)

c.溯游从之,道阻且跻(逆流而上)

d.其两膝相比者(靠近)

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b.闻水声,如鸣佩环。

c.卧右膝,诎右臂支船。

d.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

4.下列句子不含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

a.皆若空游无所依。

b.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c.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

d.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5.下列句子中,画线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处处志之。

b.岸势犬牙差互。

c.居右者椎髻仰面。

d.琴瑟友之。

6.下列句子不属于判断句的一项是( )

a.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b.中轩敞者为舱。

c.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d.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7.对下列诗句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两句运用比喻手法,描写了淑女、君子在河滩幽会,营造了一种幽静的氛围。

b.“参差荇菜,左右流之”两句反复使用,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也反映了古代民歌的特色。

c.“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以行动来反映君子的深深思恋,十分生动形象。

d.“寤寐求之”中的“寤”和“寐”分别指醒时和睡时,可见君子思恋之苦。

8.下列各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桃花源记》一文,作者借用**笔法,以一个捕鱼人的经历为线索展开故事,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现实的不满。

b.《小石潭记》写于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之时,作者借写小石潭的幽深寂静和清丽之景,借被遗弃于荒远地区的美好景物,寄寓自己的不幸遭遇,倾注怨愤抑郁的心情。

c.《核舟记》—文作者经过细致观察,准确把握了“长不盈寸”的雕刻品的各个细节,然后按一定的空间顺序,描写了船的4个部分——船舱、船头、船尾、船背,表达了作者对艺术家王叔远高超技艺的赞叹。

d.《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战国时期的诗歌305篇,这些诗歌分为“赋”“比”“兴”三部分。

二、填空题。

1.句子理解与运用。

1)《桃花源记》中,能体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句子有。

2)陆游有名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桃花源记》中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3)《小石潭记》中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运用形象的比喻,描写溪身、溪水的语句是写出小石潭源头悠远、两岸弯曲的语句是。

4)王叔远在雕刻窗户上的字时,巧妙运用了苏轼《后赤壁赋》和《赤壁赋》中的句子,分别是。

5)统领《关雎》全篇的诗句是。

6)成语“秋水伊人”源自《蒹葭》中的诗句。

7)《蒹葭》中能印证“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的寻找追求的诗句是。

三、综合性学习题。

班级开展“古诗苑漫步”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辑古诗】在“分门别类辑古诗”活动中,有一本诗集收录了下面几首诗,请根据它们所抒发的情感,给诗集命名。

次北固山下》——王湾 《春望》——杜甫。

渔家傲》——范仲淹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诗集名称。2.【写寄语】仿写句子,完成诗集的寄语。

读古诗,如同拥抱美妙的世界。你能领略山的风釆:有的婀娜隽永,有的巍峨挺拔。你能聆听水的旋律你能欣赏花的姿容。

3.【当主持】同学们纷纷拿出自己整理的古诗在主题班会上展示,请你为主持人设计一段开场白。

四、阅读题。

一)阅读下列文段,回答下面问题。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羨鱼情。

1.首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对此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前四句写景,扣“望洞庭湖”之题;后四句抒情,表“赠张丞相”之意。

b.颔联是描写洞庭湖的名句:上句以“气蒸”显浩阔,下句以“波撼”显气势。

c.颈、尾联以欲渡无舟、欲钓不能抒发了有心出仕却无人赏识的忧愤不平。

d.最后两句中借用了“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的古语,隐喻自己想出来做官而没有途径。

3.诗的尾联“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意思是说,看着人家垂钓,自己只能白白地产生羡鱼之情。这里隐喻自己___言外之意是。

4.这首诗和杜甫的《登岳阳楼》都是以登览为题材的抒情诗,所抒之情有什么不同?

二)阅读下列文段,回答下面问题。

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陶潜,字元亮,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尝著《五柳先生传》曰:“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其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

每一醉,则大适①融然②。未尝有喜愠之色,惟遇酒则饮,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性不解音,而畜③素琴一张,弦徽④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

“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节选自《晋书》)

注】①适:满足。②融然:和悦快乐的样子。③畜:同“蓄”。④弦徽:琴弦与琴徽,琴徽即琴弦音位的标志。

1.解释下列句中画线的词。

1)渔人甚异之( )2)阡陌交通( )

3)颖脱不羁( )4)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 )

2.翻译下列句子。

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3.请从(乙)文中摘录出与“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所表现的理想生活形成强烈反差的句子。

4.从(乙)文看,陶渊明的琴没有琴弦,他本人也不会抚琴,朋友相聚,他却“抚而和之”。结合全文看,这反映了他怎样的性格?

5.(甲)文中“黄发垂髫”分别指代什么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展现出一幅怎样的生活图景?

6.陶渊明的“世外桃源”其实并不存在,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也只是诗人心中的“桃花源”,古今文人描写这些想象中的世界有什么相同的用意?

五、写作。站点,既是匆匆而过的憩息处,也是暂时的落脚点;既是旧行旅的终点,又是新行程的起点...

人生就是这样,一个又一个的站点组成了一个人生命的完整链条。

以上文字给了你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以“每个站点都有风景”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或议**。

要求:①确定立意;②符合文体;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④不少于;⑤文中如需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请用化名代替。(作文纸自备)

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评估测试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评估测试。一 填空。1 电磁铁是发现的。2 像这样的装置叫电磁铁。3 通电的线圈靠近指南针,会。4 线圈越多,磁力越。5 线圈向逆时针方向绕,是南极,是北极。6 n 表示s 表示 7 铁钉通电时产生切断电源后。8 电磁铁的南北极与有关。9 小电机里有组线圈。10小电机的转子是通...

六年级数学阶段评估测试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1 2单元测试。满分 100分,答卷时间 90分钟 一 认真思考,仔细填写。30分,每空1分 1 四年级同学植树x棵,六年级植树的棵树是四年级的2倍少8棵,六年级植树 棵,比四年级多植树 棵,两个年级一共植树棵。2 如果4x 1 17,那么2x 1 3 一个三角形的底是5.2厘米...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评估测试

教育资源网百万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评估测试 苏教版 测试时间 60分钟 卷面总分 100分 一 积累运用 30分 1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卷zh 不f i 不发zhu 热hu 人不倦2 给加点的汉字注音。4分 汲取 根深蒂固 篝火 锲而不舍 3 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