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语文《致女儿的信》教学设计

发布 2022-08-12 01:07:28 阅读 5036

《致女儿的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通过阅读,整体把握文章意思,品味含义深刻的语句。体会运用小故事阐述抽象道理这一写法的好处。

2、过程和方法:朗读、复述、讨论、合作、**。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了解爱情的特质,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设计:一、 导入新课:

19世纪英国伟大的诗人、剧作家莎土比亚曾经在一首诗当中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告诉我,爱情生长在何方?是在脑海,还是在心房?它是怎样发生?

它又怎样成长?”这是每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遇到的问题,可能也是同学想知道的。当我们遇到这样的疑惑时,我们不一定敢向我们的父母或老师发问。

可是有一个14岁的小姑娘却勇敢地向她的父亲提出了这个问题,而她的父亲也在一封信中给了她一个诗意的回答。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封《致女儿的信》。(出示课题。

)二、 学生根据手头资料介绍作者,如有必要,老师可做一些补充。

三、阅读感知:

1、 对女儿提出的问题,父亲的态度如何?

2、 他是通过怎样的方式向女儿阐述爱情的真谛?

3、 父亲告诉女儿,爱情是什么?请从文中找出相关词句回答。

补充)爱是一种关系,一个人只有爱是始终专一的时候,他才会有最牢固的、最崇高的爱。忠实于自己的爱情的人,意味着把自己的一部分给了所爱的人。爱,这不仅是充满激情的欣赏,为你所创造的美的一种享受,而且是为你所爱的人永无止境地创造美。

—苏霍姆林斯基《怎样做真正的人》

四、理解故事说理的好处:

比较两种不同的阐述方式,你认为哪种方式更好?为什么?

总结——特点一:故事说理,深入浅出。

五、再读课文中的故事,引导点拨:

1、上帝三次来到人间,他分别看到了什么?

2、面对所看到的一切,上帝的态度分别如何?

—追问:为什么这一次不再发怒?

3、三个片断的语言叙述有重复的东西,把上帝的其中一次视察删除行不行?为什么?

总结——特点二:层层推进,起伏有致。

六、拓开范围,深化主题:

1、阅读美国短篇**家欧·亨利的代表作《麦琪的礼物》,说一说:爱情除了忠诚、心灵的追念,还需要什么? (无私奉献,相互的信任,时间的考验,依靠,理解……)

2、说说你所知道的、让你感动的爱情故事。(可以是文学或影视作品中的,也可以是生活中的;可以是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也可以是平淡如水、却历久弥新的……)

七、开放**:

如果上帝第四次来到人间视察,他还会看到什么?充分发挥你的想象力,给故事增加一个片断,通过描绘上帝又一次的所见所闻,来表现爱情(抓爱情的某一个方面)。

九、课外作业:写一句有关爱情的“凡人格言”;读曼德拉写给女儿的信。

九年级语文上册致女儿的信教案新人教版

致女儿的信 教案。教学目标 1 掌握本文重点字词,积累有关 爱情 的名言和诗句。2 体会用童话表达思想感情的写法。3 了解爱情的真谛,感受伟大爱情的美好。教学重点 学习在语境中领会语句含意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教学难点 1 体会作者作为父亲对女儿深深的爱。2 引导学生理解爱情的本质,适当进...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致女儿的信》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致女儿的信 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致女儿的信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 整体把握课文,完成词语 诗句 警句的积累。2 体会运用小故事阐述抽象道理的好处。3 品味关键词句,理解爱情的真谛,感受爱情的美好。4 进行爱情观教育,帮助学生把握萌动的青春。教学重点 目标三。教学难点 理解...

九年级语文致女儿的信

教学目标 1 理解这个民间故事的巧妙构思,理解文中个别语句的含义。2 体会运用小故事阐述抽象道理的好处。3 多角度 有创意地解读故事。4 了解 爱情的真谛,感受伟大爱情的美好 5 进行爱情教育,帮助学生走好青春第一步,正确把握萌动的情感。教学设想 学生有对课文学习的主动权,因此课堂上教师应该把这一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