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眼看九年级化学新教材

发布 2022-08-11 06:13:28 阅读 7579

第25卷第1期。

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011年3月。

另眼看九年级化学新教材。

易洪。汉源县第四中学四川省汉源县。

.新旧教材对比1.1内容编排。

同旧教材(初中化学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0年3月第一版,下同)相比,新教材(九年级。

化学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上册200年4月、下册200年l0月第二版,下同)打破了按化学科学体系组织化学教学内容的传统体制。如:酸、碱、盐完整的知识逻辑性和系统性学习被分割,在“常见的酸和碱”一个课题之内融合了常见酸、碱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酸碱溶液的导电性,显得冗长;氢气的内容被割裂,分散在不同的章节之中。

氢气的实验室制法被放在了与之毫无关系的“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这一课题中;在“溶液的形成”的课题中,溶液的定义、特征讲完之后,进入讨论溶液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打乱了以往先讲理论再介绍用途的传统顺序。这样显得有些杂乱无章,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与发展。

首先,对每一门科学来说,它都有自身的系统性,编写每门学科的教材必须考虑这门学科本身的内在逻辑,使科学知识在叙述和逻辑的顺序上得到合理的安排。第二,知识之间如有明晰的结构和逻辑关系,就便于学生领会各种事实,更有利于学生理解、记忆科学的知识,并对它进行分类和评价,才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和知识技能的迁移、转化,缩小高级知识和低级知识之间的差距,才可能为学生不断的积累知识、培养能力和发展智力创造条件,用最短的时间和最高的效率来掌握基本知识,并以此作为新的起点,创造出新的认识成果。而新知识的**与学习,如果没有原有基础知识的理论指导,必然会对学生**学习活动的成功产生影响,使学生对学习逐渐失去兴趣、信心和勇气。

第三,新化学课程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的优势,将科学**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但是这是否意味着打乱了教材的编排和系统性知识结构就是创新?是否降低了教材知识内容难度,就能达到创新目的和科学**精神的培养?

或者为了显得与旧教材不同,故意将部分知识进行分割和揉捏在一起?在编订教材考虑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的同时,还要注意兼顾学生、学校、知识、社会等多个方面的客观因素。

.2.课题的内容较多,课堂知识容量大,时间紧新教材的知识面扩展了,加强了化学与科学技。

术、生产生活及社会的各个领域的联系,增加了实践**活动,重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然而,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验**活动,限于地域、自身的学习能力和**能力的差异,自身发展水平、个性因素等多方面存在的差异,认知结构还没有完全形成,无法迅速处理当前信息问题。相关课题的学习能否顺利地加以进行,是否就能够在正确的道路上一帆风顺地、不走弯路地健步如飞?

如果**活动和学习在某一些环节出现多个不同问题,或者某些实验需要有较高的要求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这就有可能要求教师全面地进行纠正、示范和验证,这样对于课题知识容量较大的课题。能否在一节课45分钟的时间内或者相应的课时内完成教学呢?或者将其留到下一节课来完成,这样一学期或一学年的教学工作又能否顺利完成?

时间就显得比较紧张。同时**活动的失败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地对于**活动就流于形式,而不能达到训练、**和学习的真正目的。如:

新教材上册中的课题:“空气”、“质量守恒定律”;下册中的“金属的化学性质”、“常见的酸和碱”等等。不仅其实验**操作要求较高,且一堂课中传授的知识容量也比较大,时间就显得比较少,学生能否掌握知识也就值得怀疑。

.3.部分内容学习难度变大。

人对事物的认识活动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逐步深化的。课程的编订要循序渐进,由简到繁,由浅人深,由已知到未知,以及有必要的循环往复,以利于学生的后续学习,消化和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因此教材内容的编排要有系统的观点,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认知规律,还要正确处理理论和实践、抽象和具体的关系,部分重点、难点分散教学。

而新教材的部分内容却并不是如此。如:上册第三单元中的课题2“分子和原子”,包含了分子和原子大部分的知识内容;第四单元中的课题4“化学式与化合价”,包含了3大方面的基础重难点知识:

化学式初步知识,化合价,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下册第九单元课题2“溶解度”包含了“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和溶解度”两个方面,其内容只是将演示实验改为**活动外,可以说是将旧教材中相应的两节。

内容合在一个课题之中。而旧教材对这几部分采用螺旋式编排教材,如既是学习化学的基础,又是重点难点的化学式、化合价、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被分散在不同的章节中进行,适时而教,不搞平行推进。这样使得知识深浅、难易之间,按科学知识的内。

一。第25卷第1期。

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011年3月。

在逻辑结构建立科学的阶梯,进行合理的过渡,使得知识难点分散,学生便于接受,其认知也螺旋上升,所学知识也比较牢固。

.教材部分内容不科学严谨,不符合教材编写。

的基本要求教材的编订要符合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的原则。也就是说教材的内容首先必须是科学的、可靠的知识,是经过实践检验的内容。同时要把各种思想性寓于科学性之中,使学生能从科学的内容中掌握正确的观点,又能把理论、事实、观点与教材紧密结合起来,使其在思想观点上有所提高。

而新教材部分内容不科学严谨,不符合教材编写的基本要求。新教材下册第八单元课题1“金属材料”中的“

一。几种重要的金属”,其中主要介绍的内容是金属的物理性质及决定物质用途的影响因素,几种重要的金属的内容较少,显得文不对题。第九单元“溶液”的课题1“溶液的形成”中,实验—3与前后之间没有联系,没有前后的自然过渡,也没有对这。

两个实验进行目的说明,突如其来,让人茫然,总觉得部分内容是简单堆砌而成。第九单元课题2“溶解度”35页中有一讨论及结论:“讨论:

在上面的活动与**中,用的水都是20r其中溶解氯化钠和硝酸钾的质量是否相同?”“我们大致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在室温时,水中最多能溶解硝酸钾与氯化钠的质量相近,但在温度升高时,水中溶解的硝酸钾的质量比氯化钠大得多。

”根据文中相应的“活动与**”是不能得出结论的。在活动与**中,活动1是在20m水中加入nac配成饱和溶液,然后再加5ml水;活动2是在20m水中加入kno配成饱和溶液,再加热,再冷却。这两个活动与**的目的是两方面:

一是讲饱和溶液的定义。二是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na饱和溶液中加入溶剂,转变为不饱和溶液;给kno饱和溶液加热,转变为不。

饱和溶液。因此不能得出“但在温度升高时,水中溶解的硝酸钾比氯化钠大得多”的结论。第十单元课题2“酸与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中,“图1o一12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盐酸”图示错误。

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应在容器口上方12e处,而图中胶头。

滴管却伸人烧杯中。

.学校各种硬件设施和资源与新教材之间的矛。

盾。.1.教学资源匮乏,设备落后,甚至缺少最基本的教学仪器。

化学课程的教学离不开实验仪器和药品。而偏。

远地区的学校都缺乏仪器、药品购买资金或者增购置费用很少,90以上的学校极度缺乏仪器和药品,只能够满足大多数演示实验的教学,而有部分学校连最基本的演示实验都不能做。一般来说学校都有化学药品保管室,但是几乎没有专门的化学实验室。一。

6一。和专职的实验员,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做准备,也就不可能按照新教材的要求,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和**活动。同时,新教材要求有多**等教学设施。这些硬件设施更换速度也较快,学。

校缺乏资金进行购买、维护和升级,资金成为限制发。

展的最大瓶颈。3.教师队伍文化素质不能满足新教材的要求新教材要求教师不断地加以学习和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但由于资金、图书资料缺乏、信息闭塞,教师待遇较低,以至教师文化修养的提高缓慢。

在新教材的使用过程中遇到问题解决难度较大,甚至不能解决。西部偏远山区教师缺乏,常常没有相关。

专业的各科教师。新教材对教师相关知识的要求有所提高,而化学教师用书没有对教学课时作出安排和要求,有些地方没有相应详细的解释和说明,如果连教师都不清楚,又如何解决学生的问题呢?4.新旧教材比较。

新旧教材进行比较,新教材强调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和科学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的相互联系,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这是新教材优点所在,也正是旧教材存在的不足。这样只强调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弱化教材、知识的逻辑结构和学科的相对独立性,反对根据抽象的原理来建立课程体系,这就违背了客观现实和科学的求实态度,违背了学生认知过程的规律。这样只能使学生学到一些片断、零碎的知识,既不利于学生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也不利于他们智力的发展。

奥苏伯尔认为,学生的认知结构是从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而来的。好的教材结构有利于建构学生良好。

的认知结构,有利于知识的迁移。

同时,旧教材难道就真的全无用处、是糟粕,没有半点可取之处,值得借鉴和学习使用吗?并非如此,旧教材的编写存在缺点和瑕疵,却也有可取之。

处。新教材可以吸取其优点,弃去其陈旧糟粕之处,以批判的眼光去加以取舍、吸收和利用。

.结束语教育的目标任务在于提高人的素质。要实现这一。

目标,我们不仅仅要从客观实际出发,遵循循序渐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同时还需要发扬一种博采众长的精神,去对待新旧教材,扬长避短,为教育事。

业尽一份力。参考文献。

1]漆新贵,赵冰洁,魏青等.教育学[m]四川:四川大学出版。

社。2]赖德胜.化学课程标准[m]北京:赖德胜,北京师范大学出。

版,203]赵冰洁,张莉,李恒荣.心理学[m1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99

九年级化学新教材感悟

经过七年的新教材教学和多次化学新教材的培训,我深深体会到化学新教材内容与旧教材相比精练很多,可以减少学生的课业负担 现在说的很多的 减负 同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但带给老师的是新的挑战 如何使好新教材,是我要努力去 的重要内容。首先我谈谈对新教材的一些看法。新教材从知识体系上看比较散,如何使学生掌...

九年级化学新教材单元备课参考

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教材概览 1 本单元内容与课程标准的对应关系,课程标准与大纲内容的对比研究。本单元教材共分原子的构成 元素 离子 化学式与化合价四个课题。它们包括原子结构模型 相对原子质量 元素 元素符号 核外电子排布观念 离子 化学式 化合价 相对分子质量及其有关的计算内容。本单元的内...

九年级化学新教材知识点

初三化学新教材知识点。第一单元化学改变了世界。第一节奇妙的化学。知识点 1 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2 物质的变化。3 观察实验的方法。4 课本中四个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5 化学研究的基本目的。6 绿色化学。7 物质组成的奥秘。第二节化学之旅。知识点 1 化学 活动的环节。2 金刚石 石墨和c60.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