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学期物理知识点总结

发布 2022-08-08 05:39:28 阅读 7759

初三上物理知识点。

一、 宇宙和微观世界分子动理论。

1.科学家**微观世界采用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就是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提出一种假设 ,再通过实验证实自己的猜想,从而弄清物质的内部结构。

2. 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 10-10 m,组成物质的大量分子间有引力和斥力 。

3.在探索微小粒子的历程中,人们首先发现了分子,进而认识到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卢瑟福建立了原子结构的核式模型。后来人们发现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质子和中了都是由被称为夸克的更小粒子组成的。

4.宇宙是一个有数十亿个星系的天体结构系统,地球是太阳系中的普通一员,而太阳又是银河系中恒星中的一个。

5.天文学中,天体间相距遥远,为此采取一些特殊长度做距离单位。例如,取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为天文单位 (au),光在真空中行进一年,所经过的距离称一光年 (l·y)。

6.宇宙诞生于距今约150亿年的一次宇宙大**。谱线红移这一现象说明星系在远离我们。

7.分子运动论的初步内容为:(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2)一切物质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3) 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

8.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扩散现象说一切物质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

二、 运动和力。

一) 机械运动。

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叫机械运动。

2.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或者说被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

4.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 。(速度不变)

5.速度:用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6.速度的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

公式: v=s/t速度的单位是: m/s ;常用单位是: km/h 。1米/秒= 3.6 千米/小时。

7.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用路程除以时间可得物体在这段路程中的快慢程度,这就是平均速度。用公式: v=s/t 日常所说的速度多数情况下是指平均速度 。

8.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 v=s/t 实验器材除了斜面、小车、金属片外,还需要刻度尺和秒表 。

二)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

2.长度的主单位是米 ,用符号 m 表示,我们走两步的距离约是 1 米。

3.长度的单位关系是: 1千米= 103 米;1分米= 10-1 米, 1厘米= 10-2 米;1毫米=10-3米

人的头发丝的直径约为:0.07 mm 地球的半径:6400 km

4.刻度尺的正确使用:(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量程、分度值和零刻线是否磨损 ; 2).

用刻度尺测量时,尺要沿着所测长度,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4). 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5.特殊测量方法:

1)累积法:把尺寸很小的物体累积起来,聚成可以用刻度尺来测量的数量后,再测量出它的总长度,然后除以这些小物体的个数,就可以得出小物体的长度。如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测量一页纸的厚度。

2)辅助法:方法如图:

(a)测硬币直径; (b)测乒乓球直径; (c)测铅笔长度。

3)替代法:有些物体长度不方便用刻度尺直接测量的,就可用其他物体代替测量。

6.测量时间的基本工具是秒表 。在国际单位中时间的单位是秒 (s),它的常用单位有小时 , 分 。1h= 60 min= 3600 s.

三)质量和密度。

1. 质量(m):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2. 质量国际单位是: kg 。其他有: t、 g 、mg 、,1吨= 103 千克= 106 克= 109 毫克。

3. 物体的质量不随形状 , 温度 , 状态和位置而改变。是物体的物理属性 。

4. 质量测量工具: 天平 、 杆秤 、 磅秤和电子秤 。实验室常用天平测质量。

5. 天平的正确使用:(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 ;(2)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处,这时天平平衡;(3)把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4)这时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总质量加上游码所对的刻度值 。

6. 使用天平应注意:(1)不能超过秤量 ;(2)加减砝码要用镊子 ,且动作要轻;(3)不要把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直接放在托盘上。

7. 密度: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用ρ表示刻度 ,m表示质量 ,v表示体积 ,计算密度公式是 ρ=m/v ;密度单位是 kg/m3 ,1克/厘米3= 103 千克/米3;

8.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不同种类的物质密度一般不同 。水的密度ρ= 1×103 千克/米3

9. 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原理: ρm/v 步骤:

10.密度知识的应用:(1)鉴别物质:

用天平测出质量m和用量筒测出体积v就可据公式: ρm/v 求出物质密度。(2)求质量:

m= ρv 。 3)求体积:v= m/ρ

11.物质的物理属性除密度、比热外包括:质量、导热性、导电性、硬度、热值、惯性、电阻率。

四)力。1. 什么是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力)。

3. 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还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

4. 力的单位是: 牛顿 ,1牛顿大约是你拿起 2个鸡蛋所用的力。

5. 实验室测力的工具是: 弹簧测力计

6. 弹簧秤的原理: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的原理制成的。

7. 弹簧秤的用法:(1)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则要调节指针,使它指向零刻线;(2)认清量程和分度值 ;(3)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4)完成上述三步后,即可用弹簧秤来测力了,测量力时不能超过弹簧秤的测量限度 。

8. 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 、 方向 、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

9. 力的示意图:从作用点开始,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来粗略地表示力。

10.弹力: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所产生的力。物体发生的形变程度越大,产生的弹力越大。

11.重力:地面附近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12.重力的计算公式: g=mg (式中g是重力与质量的比值:g= 9.8n/kg ,在粗略计算时也可取g= 10n/kg );重力跟质量成正比 。

13. 重垂线是根据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原理制成。重心: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

14.静摩擦:物体将要滑动而未发生滑动,接触面所受到的力 。(人走路时,脚和地面的摩擦力)

15.滑动摩擦的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有关,它的方向跟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16.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1增大压力 ;(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

减小摩擦力的方法有:(1)使接触面更光滑和减小压力;(2)用滚动代替滑动;(3)加润滑油;(4)利用气垫。

五)运动与力。

1. 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在伽俐略等科学家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内容为: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力或所受的合力为零的时候,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推理而概括出来的,因而不能用实验来证明这一定律)。

2. 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牛顿第一定律也叫做惯性定律。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3. 二力平衡:物体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

4. 二力平衡的条件: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

5. 物体在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作用下都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三、 力与机械。

一)简单的机械。

1.杠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就叫杠杆。

2.杠杆的五要素是:支点、动力、阻力 、动力臂、阻力臂 。

3.杠杆的平衡:(1)杠杆处于静止状态或作缓慢的匀速转动都叫杠杆平衡。

4.杠杆平衡的条件: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公式表示为: f1l1×f2l2

5.三种杠杆:

(1)省力杠杆:l1 > l2,平衡时f1 <f2。特点是省力 ,但费距离 。

(2)费力杠杆:l1<l2,平衡时f1>f2。特点是费力 ,但省距离 。)

(3)等臂杠杆:l1 =l2,平衡时f1= f2。特点是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

6.定滑轮特点:不省力 ,但能改变力的方向。(实质是个等臂杠杆)

7.动滑轮特点: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动力方向,要费距离。(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

8.天平、动滑轮、定滑轮、汽车刹车、缝纫机的脚塌板、起重机的吊臂、剪铁剪刀、理发剪刀、剪布的剪刀、铡刀、起子、钓鱼杠、其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有动滑轮、汽车刹车、剪铁的剪刀、铡刀、起子属于等臂杠杆的有天平、定滑轮

9.滑轮组: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滑轮组的优点是: 省力,并可以改变力方向 。

二)功和功率机械效率。

1. 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力作用在物体上;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距离。

2. 功的计算:功(w)等于力 (f)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s)的乘积。

九年级上学期物理《功率》知识点归纳

知识积累的越多,掌握的就会越熟练,初中频道为大家编辑了精选功率。知识点归纳,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功率。1.功率。1 功率的定义及物理意义功踉完成这些功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功率。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2 功率定义式 p w t.如果把 w fs 代入功率的定义式还可得 p fv,即功率。等于力和物体运动速...

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

9.物体吸收或者放出的热量计算 q cm t q 表示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c 表示物质的比热容 m表示质量 t 表示温度差,题目中用 升高 了 降低 了 作提示。内燃机。1.热机 把燃料燃烧放出的化学能转化成内能再转化成机械能的机器。1 内燃机结构 进气门 汽缸 活塞 排气门 连杆 曲轴 火花塞 喷油...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 空气。一 空气中氧气成分的测定 考点一 2 空气的主要成分 考点二 3 物质的分类 纯净物和混合物 考点三 四 空气的污染及防治。考点四 课题2 氧气。考点。一 氧气的物理性质。考点。二 氧气的化学性质。考点。三 氧气的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