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

发布 2022-08-15 14:17:28 阅读 6949

9.物体吸收或者放出的热量计算 :q=cm△t q 表示吸收或放出的热量;c 表示物质的比热容;m表示质量; △t 表示温度差,题目中用“升高(了)”、降低(了)”作提示。

内燃机。1.热机:

把燃料燃烧放出的化学能转化成内能再转化成机械能的机器。(1)内燃机结构:进气门、汽缸、活塞、排气门、连杆、曲轴、(火花塞、喷油嘴) 。

2)一个冲程:指活塞从气缸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的过程。 (3)一个工作循环包括:

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 (4)一个工作循环活塞往复2次,曲轴(飞轮)转动2周、气体对活塞做功1次。

2.汽油机和柴油机的主要区别: 结构:

汽油机有火花塞,柴油机有喷油觜; 燃料:汽油机吸入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柴油机吸入空气; 点火方式:汽油机用火花塞点燃(点燃式),柴油机不用点火(压燃式)。

3.热值: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单位:焦耳/千克符号:j/kg (气体用j/m3 )

4.计算公式:q完全=mq=vq

5.热机效率 :热机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与所用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 表达式:η=w有用/q放

6.提高热机效率的措施: ①改善燃烧条件,使燃烧更充分; ②减少内能损失; ③保持运动部件润滑良好,减少克服摩擦所带来的能量损失。

7.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自然界中存在各种各样的能量。各种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能量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遵守能量守恒定律。

能量守恒定律: 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其他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电荷。1.带了电荷: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轻小物体指碎纸屑、头发、通草球、灰尘、轻质球等。)

2.摩擦起电的原因:不同物质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实质: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能的转化:机械能→电能。

3.两种电荷:正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

(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失去了电子) 负电荷: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

(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得到了多余的电子。)

4.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5.验电器: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

6.电荷量:定义:电荷的多少叫电量。单位:库仑(c)

7.中和:正电荷和负电荷放在一起发生相互抵消的现象。中和不是意味着等量正负电荷被消灭,实际上电荷总量保持不变,只是等量的正负电荷使物体整体显不出电性。

8.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把正电荷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从电源的正极流出,从负极流回。

电流的方向与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因为电子带负电。

9.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电路中有电源、电路为通路。 电流的单位:国际单位:a;1a=1000ma1ma=1000μa

10.电流的测量:①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②电流要从电流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否则指针反偏。

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最大测量值。 危害:被测电流超过电流表的最大测量值时,不仅测不出电流值,电流表的指针还会被打弯,甚至表被烧坏。

测量时,先选大量程,用开关试触④绝对不允许不经用电器直接把电流表连到电源两极上,原因电流表相当于一根导线,它的电阻非常小。

11.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金属、石墨、人体、大地、酸碱盐溶液。导电原因:导体中有大量的可自由移动的电荷。

12.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常见材料: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等。不易导电的原因:几乎没有自由移动的电荷。

13.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14电路组成:①电源:能够提供电流的装置,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②用电器:将电能—→其他形式的能。③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

15.三种电路:①通路:

接通的电路。②开路:断开的电路。

③短路:电源两端或用电器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起来。特征:

电源短路,电路中有很大的电流,可能烧坏电源或烧坏导线的绝缘皮,很容易引**灾。

16.串联和并联:

17.识别电路串、并联的常用方法 ①电流分析法:在识别电路时,电流:

电源正极→各用电器→电源负极,若途中不分流用电器串联;若电流在某一处分流,每条支路只有一个用电器,这些用电器并联;②断开法:去掉任意一个用电器,若另一个用电器也不工作,则这两个用电器串联;若另一个用电器不受影响仍然工作则这两个用电器为并联。

电压和电流。

1.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压使电路中的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电压的单位:1kv=1000v 1v=1000mv 1mv=1000μv

2.记住一些电压值:一节干电池1.5v 一节蓄电池2v 家庭电压220v 安全电压不高于36v

3.电压表:①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

②电流从电压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否则指针会反偏。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最大量程。

(危害:被测电压超过电压表的最大量程时,不仅测不出电压值,电压表的指针还会被打弯甚至烧坏电压表。)选择量程:

测量时,先选大量程,用开关试触。

4.利用电流表、电压表判断电路故障:(1)“电流表示数正常而电压表无示数”:

“电流表示数正常”表明主电路为通路,“电压表无示数”表明无电流通过电压表,则故障原因可能是:①电压表损坏;②电压表接触不良;③与电压表并联的用电器短路。(2)“电压表有示数而电流表无示数”:

电压表有示数”表明电路中有电流通过,“电流表无示数”说明没有或几乎没有电流流过电流表,则故障原因可能是:和电压表并联的用电器开路(3)电流表电压表均无示数:“两表均无示数”表明无电流通过两表,最大的可能是主电路断路导致无电流。

5.电阻: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符号:r,单位:欧姆。1mω=1000kω 1kω=1000ω

6.电流表的内阻为零点几欧。电压表的内阻为几千欧左右。

7.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还与温度有关。

8.滑动变阻器: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

1)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根据铭牌选择合适的滑动变阻器;串联在电路中;接法:“一上一下”;接入电路前应将电阻调到最大。

铭牌:某滑动变阻器标有“50ω 1.5a”字样,50ω表示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50ω或变阻范围为0~50ω。1.5a表示滑动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1.5a.

2)滑动变阻器的作用:①通过改变电路中的电阻,逐渐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②保护电路。

欧姆定律。1.**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1)设计实验:要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采用的研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即:保持电阻不变,改变电压研究电流随电压的变化关系;保持电压不变,改变电阻研究电流随电阻的变化关系。(2)得出结论:

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欧姆定律的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数学表达式i=u/r。

3.说明:①适用条件:

纯电阻电路(即用电器工作时,消耗的电能完全转化为内能);②i、u、r对应同一导体或同一段电路,不同时刻、不同导体或不同段电路三者不能混用,应加角码区别。三者单位依次是a、v、ω;

4.解电学题的基本思路:①认真审题,根据题意画出电路图;②在电路图上标出已知量和未知量(必要时加角码);③选择合适的公式或规律进行求解。

5.伏安法测电阻:(1)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分别测出电路中某一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就可以根据欧姆定律算出这个导体的电阻,这种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的方法叫伏安法。

(2)原理:i=u/r (3)电路图:(如图)

6.串联电路的特点。

1)电流: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i=i1=i2

2)电压: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电压之和。u=u1+u2

3)电阻: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路电阻之和。r=r1+r2

理解:把n段导体串联起来,总电阻比任何一段导体的电阻都大,这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

4)分压定律:串联电路中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与其电阻成正比。即:

7.并联电路的特点。

1)电流:并联电路中总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电流之和。字母:i=i1+i2

2)电压: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都相等。u=u1=u2

3)电阻: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倒数之和。即:

理解:把n段导体并联起来,总电阻比任何一段导体的电阻都小,这相当于导体的横截面积增大。

4)分流定律:文字:并联电路中,流过各支路的电流与其电阻成反比。

字母: 电功和电功率。

1.电功,定义:电流通过某段电路所做的功叫电功。

2.实质:电流做功的过程,实际就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消耗电能)的过程;电流做多少功,就有多少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就消耗了多少电能。电功=电能。

3.规定:电流在某段电路上所做的功,等于这段电路两端的电压,电路中的电流和通电时间的乘积。计算公式:w=uit=pt(适用于所有电路)

4.对于纯电阻电路可推导出:

5.无论用电器串联或并联。计算在一定时间所做的总功,常用公式w=w1+w2+…wn

6.电功的单位:国际单位是焦耳(j) 常用单位:度( 1度=1千瓦时=1kwh=3.6×106j

7.测量电功:(1)电能表:

是测量用户用电器在某一段时间内所做电功(某一段时间内消耗电能的仪器(2)电能表上“220v”“5a”“3000r/kwh”等字样,分别表示:电电能表额定电压220v;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5a;每消耗一度电电能表转盘转3000转。(3)读数:

①最后一位有红色标记的数字表示小数点后一位。②电能表前后两次读数之差,就是这段时间内用电的度数。(4)测量较小电功时,用表盘转数读数。

如:某用电器单独工作电能表(3000r/kwh)在10分钟内转36转则10分钟内电器消耗的电能是 j。

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知识点汇总

基础义务教育资料欢迎使用本资料,祝您身体健康 万事如意,阖家欢乐!愿同学们健康快乐的成长。早日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奉献自己的力量。内能部分。1 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若看成球型,其直径以10 10m 来度量。2 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3.扩散 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复习

九年级复习训练。1为了 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室中准备了以下仪器 两个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两个相同的烧杯,两支温度计,手表,铁架台,火柴,适量的水和煤油 1 为了完成实验,还需要的仪器有。2 为了准确地控制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在上述提供的热源中,选 比较合...

九年级上学期物理知识点总结

初三上物理知识点。一 宇宙和微观世界分子动理论。1 科学家 微观世界采用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就是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提出一种假设 再通过实验证实自己的猜想,从而弄清物质的内部结构。2.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 10 10 m,组成物质的大量分子间有引力和斥力 3 在探索微小粒子的历程中,人们首先发现了分子,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