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第一轮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1.化学学科研究的对象是什么?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学科。
化学课学习的内容。
组成、结构决定化学性质:
1、氧气与臭氧、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分子构成不同导致性质不同。
2、金刚石与石墨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导致物理性质不同。
3、生铁与钢:含碳量不同导致机械性能不同。
4、合金与纯金属:组成不同导致熔点不同、硬度不同。
5、钠原子与钠离子: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导致化学性质不同,钠原子易失电子,钠离子稳定。
6、稀硫酸与浓硫酸:由于硫酸的质量分数不同所以性质不同。
性质决定变化;例如:铁比铜活泼,所以铁易生锈,从古代遗留至今的铜器尚可发现,而铁器却很少找到等。
变化反映性质;一氧化碳燃烧反映其具有可燃性等。
性质决定储存方法;例如:盐酸具有挥发性所以必须密封保存等。
储存方法反映性质;例如:白磷保存在水中说明它非常容易与氧气反应,而且不溶于水,不与水反应。
性质决定用途:例如:二氧化碳不可燃不助燃,密度比空气大,所以可以用来灭火。
用途反映性质:例如:一氧化碳可用来冶炼金属说明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
性质决定收集方法:例如: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于水,所以二氧化碳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收集方法反映性质:氧气既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又可以用排水法收集说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
2.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如:汽油的挥发、石蜡受热熔化等。
化学变化: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如:可燃物的燃烧、铁生锈等。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根本区别是:有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化学变化中伴随发生一些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
3.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 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熔点、沸点、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延展性、吸附性等。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 氧化性、还原性、可燃性、助燃性、金属活动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脱水性、酸性、碱性等。
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物质名称)
1).火焰: 焰心、内焰、外焰(温度最高)
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根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
现象:两端先碳化(变黑) 结论:外焰温度最高。
3).检验产物: h2o:用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有水雾。
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
4).熄灭后:有白烟(石蜡蒸汽)。点燃白烟,蜡烛复燃,说明石蜡蒸汽能燃烧。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两者成分是相同的)
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
一般步骤:观察与问题--假设与**---实验与事实—解释与结论—表达与交流—拓展与迁移。
7.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8.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 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一) 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燃烧匙。
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
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
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试剂瓶等。
二)测容器:量筒-度量液体体积的仪器。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稀释浓硫酸、不能做反应容器。
量程为10ml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 ml。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精确到0.1g)注意点:
1) 先调整零点。
2) 称量物和砝码位置为“左物右码”
3) 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在纸上称量。潮湿的或具有腐蚀的药品(如naoh)放在加盖的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 中称量。
4) 砝码用镊子夹取。 添加砝码时,先放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的砝码 (先大后小)。
5) 称量结束后,应使游码归零,放好橡胶垫,砝码放回砝码盒。
四)加热器皿:酒精灯。
1) 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三不” ①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 ② 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酒精灯 ③ 熄灭酒精灯时应用灯帽盖灭,不可吹熄。(2) 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也不应少于1/4。(3) 酒精灯的火焰分三层:
外焰、内焰、焰心(用外焰加热物体)。(4) 如果酒精灯在燃烧时不慎翻倒,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时,应及时用沙子或用湿抹布扑灭火焰,不能用水冲。
五)夹持仪器---铁夹、试管夹。
夹持试管的位置应在试管口近1/3处,手握试管夹的长柄,不要把拇指放在短柄上。夹持试管时,应将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
六)分离物质及加液的仪器---漏斗、长颈漏斗、分液漏斗。
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要插入液面以下,以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口逸出。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药品的取用。
1.药品的存放:
一般固体药品放在广口瓶中,液体药品放在细口瓶中,(少量的液体药品可放在滴瓶中),金属钠存放在煤油中,白磷存放在水中。
2.药品取用的总原则:
取用量:按实验所需取用药品,如没有说明用量,应取少量:固体以盖满试管底部为宜,液体以1-2ml为宜。
多取的试剂不可放回原瓶、也不可随意丢弃、更不能带出实验室、应放在指定的容器内。
“三不”: 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把鼻子凑到容器口直接闻气味(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煽动,使极少量的气体进入鼻孔);不品尝任何药品味道。 .
3.固体药品的取用:
粉末状及小颗粒药品:用药匙或纸槽;②块状及大颗粒药品:用镊子夹取。
称量:(托盘天平的使用) 精确值:0.1克。
放物时:左物右码,托盘两边各放一张质量相等的纸,易潮解的药品(氢氧化钠)得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 。若放反了,并使用游码,则m物=m砝—m游;误差分析:
左物右码放反了且使用了游码的前提下,称量的物质质量偏少。游码没有归零的前提下,调节天平平衡,称量的物质质量偏少。
4.液体药品的取用:细口瓶。
液体试剂的倾注法:取下瓶盖,倒放在桌面上(以免药品被污染)。标签应向着手心(以免残留液流下腐蚀标签),拿起试剂瓶,将瓶口紧靠试管口边缘,缓慢的倒入试剂,倾注完毕,盖上瓶塞,标签向外,放回原处。
液体试剂的滴加法:(滴管的使用方法)
a.先赶出滴管中的空气,后吸取试剂。
b.滴入试剂时,滴管要保持垂直悬于容器口上方滴加。
c.使用过程中,始终保持橡胶乳头在上,以免试剂腐蚀。
d.滴管在使用时千万不能伸入容器中或与器壁接触,否则会污染试剂。
量取:(量筒的使用)读数: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仰视或俯视产生的误差:
量取某液体的体积时,俯视,导致体积偏大。
仰视,导致体积偏小。
量取一定量的液体时,如果俯视,液体取少了。
配制溶液如果仰视,液体取多了。
给物质加热。
a:酒精灯使用的注意事项。
1、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用灯帽盖灭。
2、碰倒的酒精灯万一洒出燃烧起来,立刻用湿抹布盖灭。(隔绝氧气)
b:加热固体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炸裂。
c:加热液体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加热时试管与桌面成45度;加热时,先使试管均匀受热,然后给试管里的液体的中下部加热,并且不时的移动试管,为了避免伤人,加热时切不可将试管口对着自己及他人。
一) 过滤 (要点: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的内壁。
二低:(1)滤纸的边缘低于漏斗口。
2)漏斗内液面低于滤纸的边缘。
三靠:(1)漏斗下端的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2)用玻璃棒引流时,玻璃棒下端轻靠滤纸的三层部位。
3)用玻璃棒引流时,烧杯的尖嘴紧靠玻璃棒中部。
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的可能原因有:
滤纸破损。承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
漏斗中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二) 蒸发 (注意点)
1) 加热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作用:加快蒸发,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
2) 当液体接近蒸干(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剩余水分蒸发掉,以免固体因受热而迸溅出来。
3) 热的蒸发皿要用坩埚钳夹取,热的蒸发皿如需立即放在实验台上,要垫上石棉网。
四) 连接仪器装置及装置气密性检查。
1)连接仪器装置一般由下到上,从左到右,连接玻璃管时,应将玻璃管口用水润湿,然后旋转插入。
2)装置气密性检查。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讲义
第一章大家都来学化学。1 常见仪器的用途和使用规则。2 仪器的连接。1.把玻璃管插入带孔橡皮塞 先把要插入塞子的玻璃的一端用水润湿,然后稍稍用力转动,使它插入。2.连接玻璃管和胶皮管 先把玻璃管口用水润湿,然后稍稍用力即可把玻璃管插入胶皮管。3.在容器口塞橡皮塞 应把橡皮塞慢慢转动塞进容器口。切不可...
粤教版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大家都来学化学 知识点。1 1社会生活与化学。一 测容器 量筒。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3 称量器 托盘天平 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注意点 a 先调整零点。b 称量物和砝...
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五单元知识总结
质 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量 每12份质量的碳和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粒子 每1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分子反应,生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考点3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书写原则 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书写步骤。写 根据事实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