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化学方程式

发布 2022-08-06 23:30:28 阅读 6871

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太原三十六中张珺。

【课标要求与教材分析】

课标要求: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并进行简单的计算;认识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

教材分析:本单元内容的学习对化学基本观念的形成十分重要。物质变化、质量守恒等观念的形成都与本单元的学习有关。

在已学习了两种常见化学物质(空气、水)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元素符号、化合价、化学式等化学用语,充分了解学习化学的工具和手段,开始了化学方程式的实际应用,重点讲述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介绍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意义、书写原则、配平方法和有关简单计算。本单元内容的理论性较强,它是以各种物质间发生的化学反应为载体展开的。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是初中化学学习中定量研究的开始,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能帮助学生较好地认识学习化学的工具——化学方程式,有利于认识人类是怎样研究和利用化学反应的,有利于增进对化学与生活、技术、社会之间关系的理解。

本单元内容的学习,要进行多项**活动。这对于培养学生持续的化学学习兴趣、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实践**能力,都是十分重要的。

【学情分析】

认知状况分析:学生通过前面几个单元的学习,已认识了一些化学反应,了解了分子、原子、元素、化学式等知识,能够从微观角度认识了化学反应的实质,并能用微观知识解释某些化学变化。但微观知识的应用大都学生依旧感到困难。

化学方程式书写是学生学习的分化点。计算不顺利,往往是由于在有关化学计算的教学中,学生对化学的特点认识不足造成的。化学计算题是从“量”的方面来反映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它与侧重于从性质角度研究理解物质及其变化规律是相辅相成的,化学计算包括化学和数学两个因素,其中化学知识是化学计算的基础,数学是化学计算的工具。

能力状况分析:学生初步掌握了简单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而实验**能力还处于启蒙阶段。一些比复杂的实验需在老师指导下才能完成。学生需要通过自主、合作、**等过程实现知识建构。

心理状况分析:学生对新知充满好奇,对实验充满渴望,情绪和心情都比较兴奋。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讨论,能准确说出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感受实证研究、定量研究的的方法。

2.通过电解水实验等微观过程的分析,再现化学反应的实质,能从微观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

3.分析具体实例,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一些常见化学反应的质量关系,提高定量研究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4.通过对化学反应表达方式的分析、比较、讨论、归纳,能说明常见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表示意义。

5.通过比较,体会化学方程式的优越性,感受用化学方程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简约之美。

6. 通过分析,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

7.通过讨论和练习,学生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

8. 学生在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通过小组交流,掌握有关对生成物、反应物质量关系的简单计算,体验解题格式和解题方法,强化合作学习意识。

9.通过例题学习、课堂练习,感受定量研究对工业生产的重大作用,体会如何科学地利用资源。

10.通过对科学家研究过程的了解,产生科学的学习态度和严谨的科学作风。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讨论,能准确说出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感受实证研究、定量研究的的方法。

2.通过电解水实验微观过程的分析,再现化学反应的实质,能从微观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

3.分析具体实例,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一些常见化学反应的质量关系,提高定量研究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和理论**得出质量守恒定律;会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教学难点:实验**的完整性、准确性及科学性。

【教学方法与手段】

根据课标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运用任务激励法组织教学,促使学生主动思维、积极**,使学生在不断的评价激励中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同时注重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互助的团体意识。学生动手测定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强化学生的实验基本操作技能,使学生体验分析现象得出结论的实证研究和定量研究方法。

【使用教材的构想】

“质量守恒定律”是教材第五单元课题1的内容之一。所有的化学变化都无一例外的遵循质量守恒定律,面对这一统辖所有化学变化的定律时,我们所盼望的是从单纯的知识和技能传授发展到树立观念,产生体验的水平。对于教材的使用与开发要与学生实际水平相结合。

教材给出了三段文本、两个演示实验、一个**实验、一个资料和一个讨论等素材。我围绕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进行了以下处理:

首先,重组实验,创设认知冲突,合理建构新知。将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增补为演示实验、实验5-1与新增的两个实验定为自主**实验、实验5-2改为应用练习,扩展讨论部分的内容,通过一系列实验加以**论证,获取正确结论,体验认知的发展过程。

其次,将三段文本结合学生思维发展进行调整,改为由学生进行科学猜想→找科学假设的理论依据→得出结论→分析两段文字的联系,其中穿插资料的化学史内容,增加真实情景内容,丰富质量守恒定律的产生和应用过程。通过实证研究让学生亲自动手发现质量守恒定律。将验证性实验改为自主**性的实验,让学生亲自设计试验、完成实验,在质疑、争论、思想火花的碰撞中,初步学会定量研究化学变化,体验自己生产“质量守恒”这一知识结论的快乐;同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是一个在新观念支配下经过大量一丝不苟的定量实验的**过程、以及定量实验的重要性。

【教学流程】

情景导入 教师出示一组美丽的焰火**,然后提出问题:除了欣赏美景,同学们是否知道这其中还有你学过的化学反应发生?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可能会回答:通过反应现象发现其中有硫、镁等在氧气中燃烧。

设计意图:利用丰富多彩的**和生动的画面创设情景、引导思维、提出问题,引发学生们在欣赏烟火的同时,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追问:请同学们快速回忆并简单归纳一下,除了反应现象,我们还研究过化学反应的哪些内容?

学生可能回答:化学反应类型、特征、实质等。

设计意图:启发学生从化学反应的分类、特征、微观本质等方面列举回忆,互相补充。学生通过归纳旧知,构建新知,找准最近发展区。)

教师点拔:大家有没有发现,之前我们对化学变化只是定性的研究,还从来没有从定量的角度研究过,所以今天我们的任务是从质量角度对化学反应进行定量研究。请大家考虑一下,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和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是否存在必然的关系?

你的猜想是什么?说说你做出猜想的依据。大家不妨大胆地猜想一下。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学生思考、讨论,作出猜想与假设,互动质疑,然后从实验角度、或理论角度、或理论实验结合研究,汇报交流,解决疑问。

教师针对学生的分析进行评价。

设计意图:从学生关注的热点案例中选择要素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由化学变化的研究内容引发学生从化学学科视角分析研究的内容,提升学科认识,最终转入定量研究。)

任务一再现化学反应实质,找到科学假设的理论依据。

教师提出假设:我们以电解水为例回忆一下化学变化的实质: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所以化学变化前后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应该等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教师提出问题:这个假设是否合理,我们是不是需要通过实验**一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加以论证?

教师板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 ——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

设计意图:从学生原有的认知出发,再现化学反应的实质,找到科学假设的理论依据,引起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意识。)

任务二实验**化学变化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演绎认证假设的合理性

教师提出具体任务:在科学假设的基础上,告知学生将完成①白磷燃烧、②铁钉跟硫酸铜溶液反应、③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④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请同学们研究用什么方法来验证化学变化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怎样验证。

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分析,可能能够初步认识把定性实验设计成定量实验要用天平进行实证研究。

教师进行演示实验: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教师明确要求学生在演示实验中要关注:1.记录观察到的现象;2.分析现象,得出结论;3.关注实验中气球、沙子、玻璃管的作用。

分析:(以贴图方式分析白磷燃烧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参加化学反应的白磷和氧气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的五氧化二磷的质量总和。

学生独立填写学案中演示实验相关内容,然后交流、总结、展示,对个例产生初步认识。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实验求证:每组分别有对应实验。

二、三、四的药品和仪器(见学案自主**),请同学们用最短的时间**一下化学变化前后反应物的总质量和生成物的总质量有什么关系?要求根据所给仪器和药品,完成对应实验,观察并记录现象,然后得出结论,填写报告。

教师提示:1.定量实验前应该先了解各组物质发生什么反应。2.根据学案内容提示完成实验,在具体设计方案中如遇到什么困难或疑问,记录下来,一会儿交流解决。

3.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分析现象,得出结论。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自主**实验,进行交流,得出结论,并分析实验的改进措施,然后展示成果。

教师评价然后过渡:(对每个展示组的内容进行点评,主要针对结论和实验设计进行评价。)通过以上几个实验,我们能否最终下结论了?

师生共同归纳得出实验设计思路、实验步骤、现象及实证研究结论。

教师介绍:科学家做了无数实验,结果发现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都相等,于是就有了我们现在说的质量守恒定律。历史上科学家的研究也曾走过弯路,2023年,英国化学家波义耳在一只敞口的容器中加热金属,结果发现反应后质量增加了。

2023年,罗蒙诺索夫提出了物质不灭定律。他在密闭的容器中加热金属发生反应后,不打开密闭容器,在精确的化学天平上称出实验前后的质量不变。2023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做了同样的实验,也得到同样的结论,这一结论才获得公认。

希望同学们在收获知识的同时,收获获得知识的方法。

教师板书:质量守恒定律。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教师提出问题:我们从实验角度和理论角度分别论证了化学变化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两个角度有什么必然联系呢?

学生阅读第91页、93页文本内容,然后讨论化学变化的实质和质量守恒定律的关系。

九年级上册化学方程式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4p 5o2 点燃 2p2o5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 o2 点燃 so2 铁在氧气中燃烧 3fe 2o2 点燃 fe3o4 加热高锰酸钾 2kmno4 k2mno4 mno2 o2 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条件下分解反应 h2o2 mno2 2h2o o2 2kclo3 mno2...

九年级上册化学方程式

1 红磷燃烧。2 硫燃烧。3 铁在氧气中燃烧。4 用双氧水制氧气。5 用高锰酸钾制氧气。6 用氯酸钾制氧气。7 氧化汞受热分解。8 水电解。9 氢气和氯气化合成 10 氢气燃烧。11 镁燃烧。12 铁和硫酸铜反应。13 碳酸钠和盐酸反应。14 碳完全燃烧。15 氢气还原氧化铜。16 碳不完全燃烧。1...

九年级化学方程式

一 有关气体的制取 2kmno4k2mno4 mno2 o2 2h2o22h2o o2 2kclo32kcl 3o2 caco3 2hcl cacl2 co2 h2o 实验室制二氧化碳原理。zn h2so4 znso4 h2实验室制氢气原理。二 有关氧化反应及现象 2mg o22mgo 发出耀眼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