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十二月考

发布 2022-07-29 23:59:28 阅读 5175

九年级阶段性测试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31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1.在下列句子的括号中,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dǐng( )沸。

—选自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父亲是一个十分温厚的人,我以为可以赖过去。他觉出其中有什么ào( )秘,逼我立即拿来,我只好进屋把书拿了出来选自牛汉《我的第一本书》

2.请解释下边的加点字的意思。(2分)

a. 百年树人意思b. 讲文明树新风意思。

3. 形声字的形旁可以帮助我们揣摩字意,如用“女”字偏旁的汉字有的有“美好”之意,如“娟”“姝”等,你还能写出两个“女”字偏旁含有美好之意的汉字吗?(“好”字除外)(2分)

4. 我国古代有许多表示年龄的说法,因为汉字独特的表意功能,显得格外典雅而准确,现在用来,仍会平添一分书卷气息。请用古代表年龄的雅称替换下面句子中加点词。(2分)

老人家年逾七十,仍然声如洪钟,精神矍铄。

每个身处十三四岁年华的女孩子都有自己的梦想与追求。

5. 柳,是中国古代人民认识较早的一类树,在我国种植历史悠久、分布广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柳树是一种具有广泛心理认同和文化认同的植物,数千年来, 柳树具有丰富的审美意象和浓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独特的“柳文化”。

古人以柳芽为证,以突出早春特征,如袁宏道在《满井游记》写“柳条将舒未舒”即是;古时有折柳赠别的习俗,因柳与“ ”丝与“思”谐音;古代文人还以柳来自喻,如蒲松龄号“柳泉居士”,陶渊明自号2分)

一、品先贤经典,思学习之粹。(20分)

学记三则。学记》

之一。玉不琢不知道①。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②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之二。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③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④也。

《兑命》曰:“学学半”⑤,其此之谓乎!

之三。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⑥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⑦以解;不善问者反此。

善待问者,如撞钟,扣之以小则小鸣,扣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

选自《礼记·学记》)

注释】①道:古今异义,指儒家之道。②兑(yuè):

说”③ 困:困惑。④长:

促进。⑤学学半:前一个“学”字音xiào,本字读作“斅”,意思是教育别人,后一个“学”字音xué,意思是向别人学习。

⑥庸:功。⑦说(tuō),通脱。

6.请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虽( )旨( )弗( )强( )

7. 请为划线句加上恰点的标点。(3分)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8.请将选段补充完整。(2分)

玉不琢不知道。

9. 翻译文中画波浪线的文言语句。(2分)

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

10.在文中作者以“嘉肴”做比,来证明“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你能试着加一个比喻吗?(可用文言,亦可用白话。)(2分)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11.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是借撞钟比喻什么道理?(2分)

12.以上三则主要阐述了学习的哪方面的问题?请任选一则用简要的语言提炼。(3分)

13.请根据提示,默写《论语》里的相关语句。(2分)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二、读至情之文,感师恩难忘。(15分)

我的老师。苏叔阳。

春天又到了。

柳枝染上了嫩绿,在春风里尽情飘摆,舒展着自己的腰身。迎春花举起金黄的小喇叭,向着春天吹奏着生命之歌。蓝天上,一架架风筝在同白云戏耍,引得无数的人仰望天穹,让自己的心也飞上云端。

这时候,我就会情不自尽地想起我的刘老师,想起他放入天空的风筝。

刘老师教我们历史课。他有一条强壮的右腿,而左腿从膝以下全部截去,靠一根被用得油亮的圆木棍支撑。有一次,他讲课讲到女娲造人的时候,笑着对我们说:

“女娲用手捏泥人捏得累了,便用树枝沾起泥巴向地上甩,甩到地上的泥巴也变**。由于女娲甩的力量太大了,有的人甩丢了腿和胳膊。我就是那时候被她甩掉了一条腿的。

”教室里自然腾起一片笑声,但笑过之后,每个学生的心头都泛起一股酸涩的感情,同时更增添了对刘老师的尊敬。

他只靠着健壮的右腿和一根木棍,一天站上好几个小时,为我们讲课。写板书的时候,他用木棍撑地,右腿离地,身体急速地一转,便转向黑板。写完了粗壮的粉笔字,又以拐杖为圆心再转向讲台。

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师,一天不知道要这样跳跃旋转多少次。而他每次的一转,都引起学生们一次激动的心跳。

他的课讲得极好。讲到历代的民族英雄,他慷慨陈词,使我们激动得落泪;讲到祖国近代史上受屈辱的岁月,他常常( )a哽咽 b呜咽 ),使我们沉重地低下头去;讲到 ,他使我们后来,我考入大学历史系,和刘老师的影响有极大的关系。

他喜欢在课堂上让学生们述说自己学习的心得。倘若有同学说得流畅、深刻,他便静静地( )a矗立 b伫立)在教室一角,微仰着头,眯起眼睛,细细地听,仿佛在品味一首美妙的乐曲。然后,又好像从沉醉中醒来,长舒一口气,满意地在记分册上写下分数,大声地说:

“好!满分!”倘若有同学说得不好,他便瞪大眼睛,关切地瞧着同学,一边细声说:

“别紧张,想想,想想,再好好想想。”一边不住地点头,好像那每一次点头都能给学生一些鼓励。这情景,今天想起来,依旧那么清晰,那么亲切。

然而,留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刘老师每年春天放风筝的情景。

当一天的功课做完,暮色还没有笼罩校园上空的时候,常常有成群的学生到操场上来看他放风筝。他的腿自然不便于奔跑,然而,他绝不肯失去亲手把风筝送入蓝天的欢乐。他总是让学生远远地擎着风筝,他喊声:

“起!”便不断扯动手中的线绳,那纸糊的燕子便抖起翅膀,翩翩起舞,直窜入云霄。他笑着,叫着,拄着拐杖,仰望白云,看那青黑的小燕在风中翱翔盘旋,脸上飘起得意十足的稚气,仿佛他的心也一齐跃上了蓝天。

那时候,我常常站在他旁边,看着他的脸,我觉得他不是一位老人,而是一个同我一样的少年。年过五十的有残疾的老师,对生活有着那样纯朴、强烈的爱与追求,一个活泼泼的少年又该怎样呢?

离开他已经近三十年了,但他仍在我的记忆里行走、微笑,用那双写了无数个粉笔字的手,放飞一架又一架理想的风筝。那些给了我数不清的幻梦的风筝永远陪伴着我的心,在祖国的蓝天上翱翔。

14.浏览全文,揣摩文意。请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只填序号)(2分)

讲到祖国近代史上受屈辱的岁月,他常常( )a哽咽 b呜咽 )。

倘若有同学说得流畅、深刻,他便静静地( )a矗立 b伫立)在教室一角。

15.请从第②段中找出与画线句“蓝天上,一架架风筝在同白云戏耍”所用的修辞方法相同的句子。(2分)

16.请改正第③段中画线词语“情不自尽”中的错别字。(2分)

)改为( )

17.作者用简要的文字勾勒出恩师身残志坚的形象,请研读第④、⑤段,说说这两段在描写人物的方法上,有什么不同。(2分)

18.品读第⑥段,请展开想象,在空白处续写一句,保持上下文的连贯。(3分)

讲到他使我们。

19.请续写下面的句子,给这篇文章加个议论性的结尾,点明刘老师的品质。(2分)

刘老师,就是这样一个人,他。

20.师恩难忘!作者以朴实的文笔回忆了他的中学老师,也让我们想到自己的老师,感念他们像落红一样的奉献精神。请据此联想一句古诗,对这种精神给予赞美!(2分)

三、仰先哲高风,引教育怀想。(13分)

朱熹⑴余秋雨。

朱熹(2023年-2023年)是一位一辈子都想做教师的大学者。他的学术成就之高,可以用伟大诗人辛弃疾称赞他的一句话来概括。

以一般眼光看来,这样一位大学问家,既没有必要也没有时间再去做教师了,若就社会地位论,他的官职也不低,更不必靠教师来显身扬名。他把教育看成是恢复人性、改变素质的根本途径,认为离开了这一途径,几乎谈不上社会和国家的安定和发展。因此他的目光一直注视着崇山间的座座书院,捕捉从那里传播出来的种种信息。

九年级十二月月考语文试卷

黄陂区十二月联考九年级。语文试卷。一 共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或书写全正确的一项是 a.荟粹 cu 思忖 c n 耷拉 d却之不恭。b.悴然 c 羸弱 l i 龇牙 c越俎代庖。c.自艾 y 锤炼 li n 嗔视 ch n 左睇右盼。d.周匝 zh 弛骋 ch 慨叹 k ...

九年级上十二月月考物理试题

一 选择题 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本题共18个小题,每题2分,共36分 1.一轻质小球用绝缘线悬挂起来,若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这小球时,相互吸引,那么,轻质小球 a.一定带了正电b.一定带了负电。c.一定是不带电d.不带电或带负电都可能。2 导体容易导电,是因为导体内部 a 有电子b 有质子 c...

淮安九年级十二月考语文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必背内容。对联p14名句。2.气象物候 关于云谚语及影响物候的因素 对于物候现象。3.p39 p42古诗名句,p47古诗名句。第二单元必背内容。p99 p104所有内容。第三单元必背内容。1.学习牛吃草 序言重点字音字形。名句。3.学问与智慧 第一段重点字音字形。4.论美 第五段重点字音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