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九年级语文期末试卷

发布 2022-07-29 20:23:28 阅读 5314

2023年秋季语文版九年级语文期末试卷。

班别姓名座号成绩。

说明:本试卷共6页,考试用时120分钟。正题共20小题,满分120分。另设有附加题5小题,共10分,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2 分)

1、给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相应的字。(4 分)

1)我怀念着绿色,如同 hé__辙的鱼盼等着雨水!我急不 xiá__择的心情即使一枝之绿也视同至宝。

2)它虽然曾经使我们 zhuì zhu不安,却浸透了一种不可取代的。

香味, 真正六月草莓的那种妙龄十八的 xīn___香。

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诗文的句子。(每空1分共10 分)

1长河落日圆。(2野渡无人舟自横。

3)杜牧在《泊秦淮》中讽刺晚唐统治者醉生梦死、荒淫误国的诗句是。

4)但愿人长久。

5)子曰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6)默写韦应物的《滁州西涧》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五岁的小侄子戴着大檐帽,别着玩具枪,煞有介事地在房间里巡视,那模。

样真是让人忍俊不禁。

.琅岈山风景秀丽,景色宜人,游人如织,真是人间的世外桃源。

.这样浑然天成的美文,绝不只是妙手偶得,扎实的文学功底是基础。

.等得不耐烦的父亲对儿子说:“看你妈出个门还得打扮半天,真是麻烦,让她深居简出还挺不容易。”

4、下面加“”的一句是一副对联的上联,请选出下联中最好的一句( )2分)

月送花香浮小院”

.绿叶红花映山前。

.风摇竹影到幽斋。

.梦随春风到天明。

.风吹萤火到满园。

5、某工厂要赶紧完成一批产品,这批活数王师傅最拿手。张副厂长对王师傅说:“这批活明天一定要完成,否则就扣你的奖金!

”王师傅一听就生气回了家。李厂长赶忙给王师傅打**,结果,王师傅回话说:“你这么看得起我,搏一搏啦!

“马上兴冲冲地赶回厂里加班。请设计出李厂长讲话的内容。(4 分)

二、阅读(48分)

一)(14 分)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6、给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注音。(3 分)

骈( )死于槽枥之间 ,才美不外见( )食( )之不能尽其材

7、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3分)

策之不以其道(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

8、用现代语翻译下面句子。(4 分)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9、回答下列问题。(4 分)

1)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请从第②段中找出文一个句子回答。

文中“伯乐”和“千里马”各喻指什么人。

二) (15分)

(甲)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着火,也须穿上棉祆了。一天的下半天,没有一个顾客,我正合了眼坐着。忽然间听得一个声音,“温一碗酒。

”这声音虽然极低,却很耳熟。看时又全没有人。站起来向外一望,那孔乙己便在柜台下对了门槛坐着。

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见了我,又说道,“温一碗酒。”掌柜也伸出头去,一面说“孔乙己么,你还欠十九个钱呢!”孔乙己很颓唐的仰面答道,“这…… 下回还清罢。

这一回是现钱,酒要好。”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孔乙己,你又偷了东西了!”但他这回却不十分分辩,单说了一句,“不要取笑!

”“取笑?要是不偷,怎么会打断腿?”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

此时已经聚集了几个人,便和掌柜都笑了。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槛上。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

不一会,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

这手慢慢走去了。

(乙)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啦!我中了!

”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

“噫!好!我中了!

”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

众人大眼望小眼,一齐道:“原来新贵人欢喜疯了。”老太大哭道:

“怎生这样苦命的事!中了一个甚么举人,就得了这个拙病!这一疯了,几时才得好?

”娘子胡氏道:“早上好好出去,怎的就得了这样的病!却是如何是好?

”众邻居劝道:“老太太不要心慌,我们而今且派两个人跟定了范老爷。这里众人家里拿些鸡蛋酒米,且管待了报子上的老爹们,再为商酌。

”10孔乙己和范进都是热衷功名的读书人。二人境况不同,周围人对他们的态度也不同。酒店的人对孔乙己的态度是: ,众邻居对范进的态度是: 。4分)

11孔乙己被摧残的直接原因是 ,范进发疯的直接原因是 ,造成二人如此境况的根本原因是: 。3分)

12甲段文字渲染一种悲凉的气氛,表明作者对孔乙己的态度是: 。

乙段文字创设了一个滑稽可笑的场景,表明作者对范进的态度是: 。4分)

13(甲)(乙)两段文字主要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外貌等描写刻画人物性格。请对下列句子进行赏析。 (4分)

1) 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

2)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二声,道:“噫!好了!我中了!

三) 初冬的月亮 (11分)

秋意尚浓,恍然就到了初冬,一轮橙黄明净的初冬月挂在西南山坡上,低垂圆满,硕大清新。夜幕中的山峰错落而列,连绵起伏,像一片波涛磅礴在融融的月光下,这月光山色太美了!一种美好亲切的感觉顿从心底漾起,融化在这月光中。

独自徜徉在月色里,白天必须思虑萦怀甚至忧戚的,此刻全忘了。如此美丽的月光,会使心灵深处的珍藏开出花朵,连痛楚也会变得美丽。但这月色更多的是使我身心放松,呼吸都变得轻微均匀。

我像一条游到清水里“偷清”的鱼,浮在月光里,吮月华,汲清辉,或停泊或徘徊,如醉如痴。

橙黄的月,橙黄的光里浮悬着轻轻的霜。清虚的夜空里,我仿佛感觉到了月光的流泻,感觉到了月光的韵律,领悟到人的情感与月光波动的相依相融;在这柔和美丽的月光下,只要一凝神一动情,仿佛就能听到低徊优美的《梁祝》曲,看到飘逸如梦的《天鹅湖》…¨难道这些作品的诞生也经历了月光的孕育和浇灌?

大山相互枕藉着、依偎着,匍匐在朦胧的月色里安详地睡了。山上的树木紧挨着、拥抱着,进入梦乡,经月光照耀的山林,竟如仙境。松树等乔木高高的婆娑的树冠,如伞如云,像幽幽夜幕里的泼墨画。

山在呼吸,树在呼吸,夜在呼吸……此刻凝目,能看到天涯;此刻倾听,可听及海角。

独处月下,平和安宁的心灵,在接受月光平和而睿智的审视。人生一瞬,人生是美好的,人的心灵也应该是美好的,我们的所作所为应无愧于这美好的世界,无愧于这美好的月光;美好的心灵才能照进美好的月光,心灵美好的人,才敢于独自静静地面对这美好的月色而灵魂安宁。

感谢生活感谢大自然的赐予,我的生命之舟摆脱了喧嚣、纷争和污染,泊进了这一汪月色,际遇了这处明丽如梦的风景。陶醉在月华天簌中,我甚至忘记了我是什么时候是怎样进入这月色的,也没有想到要走出这月色,走出这个恬静和悦的梦境。

在时间的长河里,我们仅有属于自己的那一缕月光,稍不珍惜,就会去日苦多,万事成蹉跎。君不见,此月方从远古来,历沧桑,经兴衰,送千古风流,看花开花落……大王月,霜晨月,关山月,红楼月,俱往矣!山河沉寂无言,酣然入梦;人不惜月月自明,吾辈如何把握这一缕月光?

初冬月高悬不语,娟然如洗。

14、第①段作者说:“这月光山色太美了!”请你从第②-④段摘抄两个直接描写月光山色的句子。(4分)

1)描写月光: 。

2)描写山色: 。

15、第④段的“此刻凝目,能看到天涯;此刻倾听,可听及海角。”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透露出作者在月下怎样的心境?(4分)`

16、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开头“秋意尚浓,恍然就到了初冬”,这里的“恍然”包含着作者对时光飞逝的感慨,又颇有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然”之妙。

语文版九年级期末试卷

2011 2012学年度九年级 上 语文期末测试题。一 基础知识及其运用 27分 1 父母师长教了我们许多做人的道理。你一定积累了许多为人处事的名言警句。请将你最喜爱的一句整洁 规范 美观地写在横线上。3分 下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槲 h 树禀赋 bing fu 沏茶 qi 毋 wu 庸...

2019语文版九年级上册期末试卷

一 积累运用芳草地 30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这些顾客,多是短衣帮,大抵没有这样阔绰 chu 只有穿长衫的人,才踱 d 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b.我以揠 y 苗助长的心情,巴不得它长得快,长得好。同时我又热衷 ch ng 于做这件事。c.一切...

2019语文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试卷 含答案

语文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测试题。一 每小题3分,共15分 1 下面各句中,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 吴汉字子颜,南阳宛人也。家贫,给 j 事县为亭长。b 思想会发酵 ji 0 心理雄关难越,但必须越,否则你就不能涅槃。c 我虽然生性驽 n 钝,建树不多,但举凡化学,不才总还略有所知。d 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