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古文理解性默写

发布 2022-07-26 07:06:28 阅读 2466

部编本九年级语文上册古文理解性默写。

岳阳楼记》1.范仲淹赞扬滕子京政绩的句子是: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1、从空间、时间角度描写岳阳楼雄伟景象的句子是: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3、表现迁客骚人因物而悲的两个四字句是: 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2、表现迁客骚人因物而喜的两个四字句是: 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3、文中动静结合,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4、表现作者关心国家大事的句子: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5、《岳阳楼记》(范仲淹)中,表达作者旷达胸襟(情操高尚、思想境界、心态)的句子是: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6、表达作者政治抱负的句子是: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7、与“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精神相似的句子: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8、面对人生中成功的欢乐和失败的痛苦,我们应拥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态(本文原句回答)。

醉翁亭记》欧阳修。

1、描绘山间朝暮(早晚)之景的句子: 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2、本文以色彩鲜明的语言,描绘四季之景的句子:(春)野芳发而幽香,(夏)佳木秀而繁阴,(秋)风霜高洁, (冬) 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3、体现全文核心及醉翁命名之意(写出醉翁言在此而意在彼,情趣所在)(中心句)的句子是: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4、文中贯穿全文主线的句子是: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5、文章中微露主旨(为后人传诵名句)的句子是: 醉翁之意不在酒。

6、文中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醉能同其乐。

7、表达作者复杂感情的句子是: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8、文中与“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相照应的句子是: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9、美国在联合国大唱人权高调,真是“ 醉翁之意不在酒”,意在借此干涉别国内政。

部编本九年级语文下册古文理解性默写。

鱼我所欲也》

1.本文的中心论点、主旨、观点是: 舍生取义。

1. 表明本文中心论点的句子是:生,亦我所欲也; 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 文中能概括全篇大意的句子是:生,亦无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3. 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的人是: 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4.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中的“是心”指: 所欲者有甚于生者,所恶者有甚于死者。

6.在孟子看来,什么情况下,即使遇到祸患也会挺身而出的? 所恶有甚于死者, 故患有所不辟也。

5. 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6. 承上启下,从人们熟知的生活现象谈起的句子是: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7. 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8. 孟子认为失其本心的行为是: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

9. “此之谓失其本心”中的“此”指:为宫室之美而受之;为妻妾之奉受之; 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12.在作者看来,面对**厚禄而不辨礼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失其本心。

13.不辨礼义的接受万钟是为了: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

送东阳马生序》

1、揭示作者小时候学习就很勤奋或统领全文,为全文奠定下基调的语句: 余幼时即嗜学。

2、文中最能表现作者抄书之苦的句子: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

3、用学习态度和学习条件进行对比,进一步突出学习刻苦的句子: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4、初步揭示学习勤奋态度的句子: 手自笔录。

5、写作者幼时抄书原因的句子: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6、表明作者坚守信用,决不耽误还书日期的句子: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7、写作者求师心切的句子: 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8、表明作者“尝趋百里外”求学的原因的句子: 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9、表明叩问之师的确是德隆望尊的严师的句子: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10、表现平时求教时恳切和虔诚的句子: 余立侍左右,俯身倾耳以请。

11、表明老师发怒,自己谦和的态度和请教的情节: 或遇其比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合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12、对太学生中的其他人“烨然若神人”而作者却“略无慕艳意”的原因(或揭示精神追求战胜物质贫困)的句子: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若人也。

13、写跋涉之苦的句子: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行深山巨谷中。

14、写冷冻之苦的句子: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15、写衣食简陋的句子: 无鲜肥滋味之享,余则缊袍蔽衣外其间。

曹刿论战》

1、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条件是: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齐人三鼓"曹刿才同意击鼓进军的理由: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3、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后才同意追击的理由:夫大国,难测也, 惧有伏焉。

4、曹刿进见时,他的同乡反对的理由是: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5、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6、能体现曹刿军事思想的句子是: 彼竭我盈,故克之;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故逐之。

邹忌讽齐王纳谏》

1、《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描写邹忌外貌的句子: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2、《邹忌讽齐王纳谏》中写邹忌经过思索,找出妻、妾、客认为自己比徐公美的原因的句子是: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 欲有求于我也。

3、《邹忌讽齐王纳谏》中写齐王受邹忌启发,用悬赏的方法广泛征求臣民意见的句子是: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4、《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的讽谏最后收到了效果的句子是: 燕、赵、韩、 魏闻之,皆朝于齐。

出师表》 1、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 陟罚臧否, 不宜异同。

2、诸葛亮希望后主不要随便看轻自己的句子是: 不宜妄自菲薄。

3、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严明赏罚建议的语句是: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4、《出师表》中叙述诸葛亮追随先帝驱驰原因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5、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是: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6、指出出师战略目标的句子是: 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 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7、作者向后主提出的三条建议是: ①诚宜开张圣听; ②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③亲贤臣,远小人。 (或: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 )

8、诸葛亮给刘禅建议中最重要的一条是:亲贤臣,远小人(或:亲贤远佞) 。

9、在中国男子足球队冲击世界杯屡遭失败的情况下,米卢出任了国家队主教练,这是: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10、《出师表》中说明蜀国当时所处的政治形势的句子是: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11、表现作者无意于功名的句子是: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12、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写出自己在刘备“三顾茅庐”前躬耕南阳时心态的句子是: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13、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14、通过对比写出先后汉兴隆及衰败原因的句子是: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15、高度概括先帝创业过程中艰难险阻,也表达了作者愿与先帝患难与共的深情的句子是: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16、指出出师战略目标的句子是(政治愿望): 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九年级语文理解性默写

姓名 班别 学号 分数 1 唐代陆龟蒙 别离 诗中有 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 的诗句。由此联想到王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的两句诗是。2 杜牧 泊秦淮 诗中抒发兴亡之感的句子是。3 出师表 中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4 人生常常面临各种各样的抉择。当 义 和 生 不能两全时,我们应当像孟子所说的...

七年级语文古文理解性默写

4.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再次证明了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的道理。填 陋室铭 中的句子 5.陋室铭 中点明主旨的语句是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6.陋室铭 中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爱莲说 1.爱莲说 中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是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

九年级上册语文理解性默写

沁园春 雪 1 主旨句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2 过渡句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我爱这土地 艾青。1 主旨句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乡愁 余光中。1 写国愁的句子 而现在,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岳阳楼记 范仲淹。1 岳阳楼记 中从空间上形容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