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秋水练习题

发布 2022-07-25 00:38:28 阅读 1136

第六单元20秋水。

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

1.对下列加点词语的意**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百川灌河(众多的)今我睹子之难穷也(指海神若)..b.秋水时至(指按时令、季节)两涘崖渚(水边、岸)..

c.旋其面目(掉转)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危险)..d.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缺少)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没有)..

提示:d项“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中的“少”作“缺少”讲不正确,应作“贬低,小看”讲。答案:d

2.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

东面而视,不见水端..b.吾非至于子之门..c.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d.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

提示:a项“东面”在句中意思为“脸朝东”;今口语中指“东边”;b项“至于”在句中是“到”的意思,今为连词,表示“达到某种高度或另提一事”;c项“于是”意为“在这时候”,今为连词。答案:

d3.对下列加点词的意义、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②吾非至于子之门③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④斧斤以时如入山林.a.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

b.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c.

①②不同,③④相同。d.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提示:①为宾语前置的标志,②为助词“的”,③为动词“认为”,④为介词“按照”。答案:b

4.填空。1)本文节选自___作者是___时期的___名家,__家代表人物,与___并称“老庄”。《庄子》又叫___是由所著。全书现存___篇。

2)《秋水》是《庄子·外篇》中最重要的一篇,它以形式,讨论了的问题。提示:本题主要考查与课文相关的文学文化知识。

答案:(1)《庄子·秋水》战国庄子周哲学道老子《南华经》庄周和他的门人三十三。

2)河伯和海神若对话的“价值判断的无穷相对性”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1.解释下列句子中“之”的含义。(1)野语有之曰(2)我之谓也。

3)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答案:(1)之:代词,代后边所说的俗语。(2)无义,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3)助词“的”。

2.下列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例:以为莫己若者。

a.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已b.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c.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d.若舍郑以为东道主提示:例句和c项都是宾语前置句。答案:c

3.河伯是在什么情况下欣然自喜的?河伯为什么又“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呢?

答案:当他看到自己水势浩大,冲决而行,使人“不辩牛马”,觉得自己力量无穷,是对自我的不切实际的评价。当他发现到了海边,那海水更为壮观,“不见水端”,寥寥数语,一片无际无涯的水的世界,让他大吃一惊。

不得不承认自己水势太小了,故有此叹。4.河伯为什么认为自己“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呢?

答案:河伯从眼前的对比中,发现了自己并不是“天下第一”,更为此前自己的自我评。

价而汗颜,也使他有了新的认识,亦即世界的无限。

5.秋水时至,河伯是一种怎样的态度?见到大海后,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

答案: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河伯的态度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见到大海后,态度变为“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

文篇写大海的广阔只用了“不见水端”四个字,然与黄河的“不辩牛马”相比则不可同日而语,两相对比,河伯向海神若发出了由衷的感叹。快乐时光。

信口回答。彼得是一个聪明的孩子。但因其贪玩,所以学习成绩不是很好。

有一次,语文课老师问他:“你知道《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谁的作品?”彼得懒洋洋地回答:

“我怎么会知道呢?像我这么大的孩子是不喜欢看莎士比亚作品的。”30分钟训练(巩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基础知识。

1.选出停顿错误的两项()a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b.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c.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d.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e.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f.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

提示:a项“两涘渚崖/之间”;c项“闻/道百”。答案:ac

2.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轻伯夷之义(轻视)b.少仲尼之闻(名声)..c.

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危险)d.我之谓也(说的就是我)..提示:b项“少仲尼之闻”中的“闻”不是“名声”之意,应为“学识”。

答案:b

3.下列句中加点字与“今我睹子之难穷也”的“穷”,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b.穷寇莫追..

c.觉宇宙之无穷d.不忍穷竟其事..

提示:例句中的“穷”是“穷尽、完结”的意思。a项是“阻塞不通”的意思,与“通”相对。b项是“走投无路”的意思。d项是“穷究、追究到底”的意思。答案:c

4.(2010四川泸州中考模拟)名句积累。(1)长风破浪会有时。

2)北宋著名文学家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表现自己先忧后乐的拳拳心语的千古名句是。

3)人们在赞美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崇高精神品质的时候,常常引用李商隐《无题》一诗中的名句。

4)在课内外的**活动中,我们常常有“站得高看得远”的感慨,请你用学过的一句古诗来表达。

提示: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及名句的默写。书写时不能出现错、漏字。答案:(1)直挂云帆济沧海(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或: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9题。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

“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5.写出从文中脱化出来的两个成语答案:望洋兴叹、贻笑大方6.解释下列虚词的意义或用法。

1)今我睹子之难穷也().2)野语有之曰().3)吾非至于子之门().

4)而轻伯夷之义者().5)东面而视().6)望洋向若而叹().

答案:(1)助词,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2)代词,这样的,指后边的“闻道百,以为莫己若”。

(3)结构助词“的”。(4)连词,表并列。(5)连词,表修饰。

(6)连词,表承接。

7.用双竖线将语段划分为两部分。

答案: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8.翻译下列句子。

1)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2)“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答案:(1)在这个时候,河神乐滋滋地高兴起来,他认为天下一切美好的东西全都聚集在自己身上。

2)“听到了上百条道理,便认为天下再没有谁能比得上自己”的,说的就是“我”这样的人了。

9.这篇寓言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你从文中受到什么启发?

答案:个人的见识是有限的,大小是相对的,告诫人们不能囿于见闻而骄傲自大。人要有自知之明;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人要谦虚,不能自傲;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等。深层**。

10.《秋水》全篇文章都在设喻,那么从贻笑大方、望洋兴叹两则成语中,从整个故事中,你有什么收获?

答案提示:第一,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河伯就是顺流而东行,望到了无边无际的大海,才深深感到了自己的不足。第二,在限定的环境中,人的认识是非常有限的,就如河伯,他面对黄河,觉得天下美景全在自己这里,见到大海后,他才由衷地自叹不如。

这就告诉我们,必须不断地超越自己,才会有所发展。第三,人贵有自知之明。第四,知耻近乎勇。

第五,谦受益,满招损。第六,克服主观主义,防止片面性。第七,自大由于无知。

第八,有比较才有鉴别。

中考链接。11.(2005山东泰安中考)认真揣摩第②至⑥段文字(《心存感激》原文略),想想为什么先写对父母的心存感激,而后写其他?简要写出你**的结果。

先写对父母的心存感激,突出了孝敬父母的重要性,符合中华民族的道德规范。一个连父母都不爱的人,绝对不会爱他人、爱事业、爱生活、爱自然。

九年级语文练习题

出师表 词五首 出题人 杨存佑。一 古诗文积累填空。1 走进爷爷生前的卧室,摆设依旧,而人已不在,不觉泪眼模糊。此情此景,不觉想起了李清照的名句。2 辛弃疾 破阵子 中表达中国古代社会读书人最高政治理想的句子是 3 范仲淹的 渔家傲 秋思 词中统领全部景物特点,突出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的一句是。4 ...

九年级语文练习题

2011 10 9 一 积累运用 35分 1 下面文字中加点字的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2分。就连脚下盘旋曲折的石径 j n a,也印 y n b满苔痕,点点鲜绿。踩着潮润柔滑的石阶,小心翼翼 y c,拾 sh d级而上 摘自 鼎湖山听泉 2.下面语段中,表述没有错误的一句是 2分 a 为建设 富裕 文明...

九年级语文练习题

d 这首词成功地运用了 八百里 五十弦 沙场 的卢 霹雳 等多个历史典故。出师表。9 选出诵读时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 a 苟全 性命于乱世b 先帝不 以臣卑鄙。c 受任 于败军之际d 至于斟酌 损益。10.翻译句子。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11 先帝之...